杨子江 孙 鹏 周世昌 董红智
(中国石油呼和浩特石化公司油品车间,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70)
1节能减排是我国石化行业的必然选择
关于中国的能源家底,有一种说法是中国富煤、贫油、少气。而实际上,煤炭资源虽然绝对数量庞大,但1800亿吨左右的可采储量,只要除以13亿这个庞大的人口基数,人均资源占有量就会少得可怜。石油,我国去年消费原油3.2亿吨,当中1.5亿吨来自进口。这就是说,即使将新发现的渤海湾大油田10亿吨储存全部开采。也仅够我国用三年。目前我国探明石油储量约60亿吨,仅够开采20年,刚好是世界平均40年的一半。我国节能的压力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要大,特别是,我国还是世界上能源浪费较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我国不能像美国那样消耗能源,现在我国平均每人每年消耗石油200公斤,美国每人每年消耗3吨。2020年,中国15亿人口,我们如果像美国一样每人消耗3吨,每年就需要45亿吨,去年世界石油产量只有40亿吨,40亿吨石油贸易量只有16亿吨,加上成品油20亿吨贸易量,全部贸易量给中国都不够。我们必须走一条新兴工业化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2呼石化公司怎样节能减排
针对提高综合商品率、降低损失目标,公司一方面通过强化操作运行管理,降低干气产量,另一方面,积极协调、合作共赢,实现了向中海油天野化工输送过剩干气,熄灭多年来常燃不灭的“火炬”(炼油排出的过剩干气通过火炬燃烧),仅此一项,增加综合商品率0.5%到0.6%,实现净收入几百万元,同时,实现了清洁环保。针对新鲜水计量不准、耗量大的问题,公司筹措资金完善计量设施,对地下水管网进行检测,发现七处大的漏洞,及时进行了处理,每天降低水耗1000吨左右。公司还加强入厂煤全过程管理,取消中间商,直接从伊泰集团采购原煤,实现节能量1.82万吨标煤。
油品车间紧扣全年主要经济考核指标,明确工作任务,坚持重点重抓,加强内部管理,落实责任,细化措施,严格考核,去年冬季原油卸净率指标取得了较好成绩。车间针对提高原油卸净率做了如下工作:
2.1 明确责任,强化管理,提高效益。车间针对提高原油卸净率、降低蒸汽能耗等制定了严密的考核细则,紧紧围绕安全生产和挖潜增效,细化具体措施。如把原油卸净率与员工的绩效工资挂钩;严格考核蒸汽带压放空等措施,增强员工工作的主动性,提高了工作质量,从而保证了原油卸净率的提高。
2.2 制定、完善相关管理制度。根据不同条件及不同车况制定了《原油卸车管理办法》,规范了卸车操作规程及考核办法;建立完善超重车台帐,在处理超重车时能够很清楚超重车的情况,以便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处理好超重车;要求员工密切关注每节车的卸净情况,这样能够及时查找出因车况设施等引起的问题,以便车间及时进行整改;加大刮车力度、加强卸车中巡检工作,通过加大刮车力度减少了原油加温时间;通过加强巡检工作,能及时发现卸车中加温不好的罐车并积极处理,避免产生上卸,减少蒸汽浪费。通过制定规范以上制度,使员工能够在卸车工作中有章可循,工作效率大大提高,很大程度得提高了原油的卸净率,也减少了蒸汽损耗。
2.3 加大宣传力度。车间通过班会学习、安全生产大讨论、出板报、下发张贴有关原油卸净率、蒸汽损耗等与经济效益相关联的宣传资料等形式开展形式任务教育、安全生产、挖潜增效的宣传活动。通过加大宣传力度,让员工清楚目前公司、车间的生产形势及生产任务,也能够让员工清楚的认识到通过自身工作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对提高原油卸净率的实际意义有了更主观的认知,提高了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
2.4 加强卸车管理与支持。根据气温的变化积极调整加温方式、开卸时间等保证卸车速度与质量;针对卸车工作中出现的一些特殊情况,如蒸汽加温管不够长,下卸口打不开,槽车加温套损坏等,车间自制了一些卸车配件,如加长的蒸汽加温管,可移动的下卸鹤管,下卸口加温接头,新增原油洗车设施等,这些配件的投用极大的满足了实际生产的需要,减少了超重与上卸车的出现,减少了蒸汽损耗,提高了卸净率。
2.5 加强协作沟通。加强与各职能部门的协作,对工作中产生的问题及时与相关部门联系沟通(如积极向运销部门汇报车况,争取把坏车排走以实现车况基本完好,从而提高卸净率;积极联系维修车间,在最短的时间内修复故障设备减少损失)。良好的沟通协作很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证了原油卸净率的提高。
2.6 车间高度重视。车间领导对卸车工作高度重视,主动找运行班长及卸油工了解并解决工作中的困难,保证了卸车工作的稳定性。
3节能减排是遵循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顺应世界发展的潮流工业革命以来,世界各国尤其是西方国家经济的飞速发展是以大量消耗能源资源为代价的,并且造成了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有关研究表明,过去50年全球平均气温上升的原因,90%以上与人类使用石油等燃料产生的温室气体增加有关,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生态危机。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已成为世界人民的广泛共识。保护生态环境,发达国家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发展中国家也要发挥后发优势,避免走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对于我国来讲,进一步加强节能减排工作,既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也是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迫切需要,是树立负责任的大国形象、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战略选择。
[1] 王海霞.节能减排的国际比较研究[J].东北林业大学,2011-04-01.
[2] 王轶珍.节能减排公众参与机制研究[J].江西理工大学,2011-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