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应起电实验是静电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实验,因为它不仅为“两种电荷”(正、负电荷)、以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提供了感性材料,更重要的是它为电荷守恒定律的建立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实验“基石”。因此能否做好感应起电实验是衡量《电荷及其守恒定律》一节教学是否成功的一个重要标准。但是由于该实验所用静电的电压比较高,容易使空气电离,发生放电现象,因此做实验时常常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甚至“生成”一些“莫名其妙”的现象,导致很多教师对该实验没有信心,以至于不敢在课堂上演示这个实验,只好用笔在黑板上“做”实验,或求助于视屏或动画。学生只能被动的听或看,无法“感受”实验的精彩,更与精辟的物理实验方法无缘。从而无法激起学生透过现象探究其本质的“冲动”,学习自然变得“索然无味”,“电荷守恒定律”也只能是建立在“口头上”的“空中楼阁”。笔者此前参加优质课评比时抽到的课题恰好也是《电荷及其守恒定律》,准备感应起电实验时,也“生成”了诸多“怪现象”。笔者受“苏派”物理实验教育领军人物刘炳升教授的“海狮戏球”实验的启发,巧用灯草球揭开了“怪现象”的神秘面纱,从而逐步探索出做好静电感应实验的方法。下面笔者将准备实验的历程展现给大家,以期对同行们有所启发,探索出做好静电实验的方法和途径,树立“战胜”静电实验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