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益泉居士(1922-2004年)是我的父亲,祖籍北海,早年丧父,痛感生死无常,自青年起即虔信佛教,皈依虚云和圆瑛法师,法名净海,以阿弥陀佛西方净土为终极皈依。他早年与赵朴初居士等共同发起成立中国青年佛教会,与本焕法师等交谊颇深,曾任湛江市第一、二届人民代表(佛教界)以及南宁市佛教会副会长、南宁市青秀山三宝堂住持等。
父亲家中最高层和最核心的地方,供奉西方三圣。上世纪70年代初,正是极左肆虐的年代,他仍坚持每天凌晨5时半许,持念阿弥陀佛和观音菩萨圣号,365天,天天不辍。他念佛的声音,不疾不徐、沉稳恒定,口意心融为一体。声入我耳,如洪钟大吕,每每打消我的睡意,撞击我当时尚幼嫩的心扉。
那时我是红小兵中队长,对拜佛念经这类“四旧”行径,自然心中犯疑,也因此在言行中有所表露。父亲对我仅是底线要求,不能学别人那样谤佛,不能学别人去“破四旧”,“佛教博大精深,你看看《西游记》的连环画就知道。”我虽心有疑问,但还是按父亲的要求去做了。
父亲对我的教育,始终是潜移默化、春雨润物细无声。上世纪70年代中,父亲某日读到许寿裳所著《亡友鲁迅印象记》,其中记载青年鲁迅说,“释迦牟尼真是大哲,我平常对人生有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而他居然大部分早已明白启示了,真是大哲!”他马上给我转述,并将有关段落指给我看。
1981年,我考入了中山大学哲学系,父亲非常高兴。那时我还无法想象,二十多年后,2004年5月,我以研究佛教净土宗十三祖印光法师思想的论文,一次性通过答辩,在母校获博士学位。3个月后,父亲辞世西行,他生前曾看过我的博士论文,为之深感欣慰。
2002年农历八月初八晚7时许,我接到二姐的长途电话,称八十高龄的母亲身体欠安,要我请假回去看望。次日上午,二姐夫开车到机场接我,我才获知,母亲昨日午后,到阳台晒衣服,突然昏厥倒地,黄昏时辞世。见到父亲时,他眼含泪,拉着我手,凝视着我,说:我现在是悲欣交集……话即戛然而止。一种有悲情也有欣然、有闪电也有春风的感觉掠过脑海,我无语,惟有与父亲拉手相拥。
我跪到母亲床前叩首,耳间充盈着亲友们不断念诵的佛号:南无阿弥陀佛……斯时的悲欣交集,不仅是我在历史书与老照片中无数遍看过的佛学典故,也是父亲的心境与信仰——他内心的悲是显,在于已携手60年的妻子辞世;他内心的欣是隐,在于妻子将往生净土。其后几天,母亲的后事由作为净土宗虔诚信徒的父亲主持,我目睹全过程,流程按照印光法师的《临终三大要》切实执行。
印光法师在民国时就指出,广西乃佛法不流通之地。父亲一生生活在两广,晚年更为广西佛教尤其是居士佛教的建树尽心尽力。
1985年底,正值改革开放、百废待兴,得有关部门领导的支持,父亲的老教友、时任广东佛教协会秘书长的清和老法师,应父亲之邀到南宁。两位年过六旬的老人,一起爬上当时仍是林场的青秀山,为筹建南宁三宝堂勘察选点。我陪同他们穿越几无路径的山野,在瑶池旁选定了拟建地点,当时那里荒芜无人迹,野草如人高,如今已成为热门景点。
其后数年,父亲带头募捐,依靠其数十年的人脉,身体力行,在《香港佛教》等刊物发文,呼吁境内外善信捐款。三宝堂和念佛堂终得以在青秀山的荒地上建起。明旸法师闻讯,在上海欣然提笔为三宝堂题匾,寄赠父亲。
父亲作为当地的大居士,率领众善信专修净土,众善奉行,诸恶莫作。两堂建起后,每逢初一、十五和佛菩萨诞期,前往礼佛上香者摩肩接踵、络绎不绝,以致山路拥堵。教化营造社会和谐之功,对当地佛教文化生态的直接改善与长远促进,功德显著。父亲晚年对此十分宽慰,虽须发皆白,道心却如青秀山般春满华枝。父亲生西之后,两堂改建为禅寺,成为佛教协会的新驻地。
历史要求年谱般精确的数字,宗教、哲学的智慧则超越数字的时空。精神的宇空中,父亲始终是我亦师亦友的导师,始终是一个可以俯瞰我的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