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为什么爱怀旧?

2012-12-29 00:00:00韩松落
南方人物周刊 2012年26期


  在目前亮相的两期《中国好声音》里,听到了很多老歌:《征服》《被遗忘的时光》《刀剑如梦》《其实你不懂我的心》,固然声音才是节目重点,但这样浓厚的怀旧情绪,还是有点让人措手不及。往别的选秀节目里略事张望,结果也一样——二十左右的男女,唱的都是二三十年前的歌。
  从演唱者的立场来看,老歌有演唱上的便利。原创新歌是处女地,值不值得开垦,怎样开垦,都得自己揣摩,在哪里换气,大嗓还是小嗓,细腻还是奔放,何处加点装饰音,何处炫技,艰苦程度,如同一场微型创世纪。翻唱别人的新歌,也有风险,歌有两重生命,一重是歌曲本身的韵味,另一重是流传者附加上去的,用体温、感悟、故事层层叠加。一首歌要传唱多久,才能拥有灵魂?答案在风中飘。
  老歌没有这样的麻烦,《被遗忘的时光》不论有多少版本,头两句一定要唱得清亮而沉郁,《刀剑如梦》男唱女唱,“我笑”后面务必亮出声音的功底和穿透力。先行者都处理好了,拖拖腔加半音变爵士变蓝调,都是水到渠成的事。
  何况,华语流行音乐大厦倾倒之后,新歌流传范围日益狭窄,要找出适宜在电视上演唱的老少咸宜、激发集体共鸣的歌,完全没有可能。
  最重要一点,选秀节目在内地经历8年锤炼,日益戏剧化,从电影、舞台剧、传统戏曲中吸取了大量元素,使得才艺选拔意味日渐淡薄,戏剧情境越发浓厚。从前是铺天盖地站上一台子人,有潜质的得努力使自己的面目在众人之间清晰起来,最大的戏剧元素是比赛中的竞争、转折、突变,渐渐地,选秀节目的冗长拖沓遭遇的诟病,使它不得不向戏剧借鉴,上场人数日趋精简,每个人提前经过了技艺筛选,顺理成章获得主角待遇,戏剧元素来自选手随身携带的故事,评委也得参与表演,一惊一乍,先抑后扬。
  这种戏剧化,在《中国达人秀》里已经具备规模,评委惊讶的表情非常无辜,足以让人相信他们从没经过一场大连排,观众频频起立鼓掌,尽管那从来不是国人的作风。到《中国好声音》,这种戏剧化已近炉火纯青,每位选手上场,都是一出微戏剧:自报家门、微微抒怀、抛出悬疑,然后等待悬疑的缓解——缓解悬疑的方法是一曲高歌,评委按铃、转身,悬念落地,戏剧情绪松弛。接着再来。十幕戏,组成一期节目。节奏凌厉紧凑,气氛浑圆工整,基本拥有影像叙事的全部要素,一改选秀节目的松散拖沓。选手唱的也不是比赛曲目,而是各自的主题歌。
  老歌因此成为必然之选,它厚实,它携带戏剧情绪,隐藏着听者自动附加的人生况味,使歌者仿佛经历了一次整理,一次化妆。尽管很多歌手的演唱,并没有宣传中那样触及灵魂,但这种包装框架极其有效,极大地提升了歌手的形象,让他们显得与众不同。那种慎重的上场、慎重的诉说、慎重的盲听、慎重的演唱,都给人一种暗示:你也得做出慎重的评判。
  问题出现了。离开戏剧舞台、戏剧情绪的烘托,离开那种过于慎重的气氛,他们的才艺就失去了依傍,这是许多选秀歌手昙花一现的真正原因。他们在一出戏里演了一个新星,一个伟大的歌手,离开这出戏,他们只是自己。寻求戏剧情绪的支援,让扮演伟大歌手的情境再现,因此成为难以破除的心瘾,他们不得不奔走于各选秀节目之间,成为选秀节目的熟面孔,为的只是让让自己扮演的角色得到加固,直到和自己的真身融为一体、混为一谈。
  这又是那样一个时代,人们兴高采烈地望着流行音乐的溃败,以为自己最大限度地击败了某种来自精英的束缚。互联网界的大佬高呼,未来世界,歌手、作家统统都会消失,因为人人都是歌手作家。尽管这听起来像是“卑贱者更聪明”的新世纪翻版,却极具煽动性。这样的时代,有谁会在乎音乐的独立价值?当音乐彻底成为故事的附庸,一出戏的主题歌,已经宣告了它的价值崩塌。旧的去了,新的没来,人们唱着30年前的老歌,以为那是怀旧,却不知那是文化断崖上壮丽的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