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早晨7点,北京气象局发布数据,这次暴雨的全市平均降水量是170毫米,城区最大降水量为328毫米,全市降水量最大的地区是房山区的河北镇,数值是460毫米。
8点,这一数据由房山水务局做了更新,降水量最大的河北镇,降水量飙升至541毫米。报纸上称这次降水为北京市自1951年有完整气象记录以来的最大降水量,遂有媒体称这场雨为“61年不遇”,也有媒体称之为“61年一遇”。
这一说法遭到了质疑。网友们顶起了一个帖子,这是2008年5月刊载于《北京水务》上的一篇专业文章——《北京 “63•8” 特大暴雨洪水回顾与启示》。
文章指出,1963年8月8日早8时到8月9日早8时,北京市曾发生强降雨,“暴雨中心在来广营,24小时降雨量达到464毫米。”
文章作者,77岁的原北京市河湖管理处总工程师李裕宏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说,“那次暴雨城区降雨量远大于7•21这次,‘61年最大’,只能是就房山地区来说的,北京城区不算,49年前那场雨比这次更大。”
年过七十的李裕宏提笔重述的原因是2004年7月10日的一场暴雨。在那场暴雨中,积水最深处位于西三环莲花池立交桥(即莲花桥),那里水深达到了2米,“公交车还好,小汽车整个车身都被淹没,司机和乘客纷纷弃车而逃。”——那一年是北京城区自1980年以来最大的一次降雨。
“自那年起,莲花桥下连年被淹,而且,一下大雨,北京就有很多地方被淹”,“考虑到北京的大暴雨、特大暴雨随时都有可能发生,希望大家不要忘记1963年的大雨”,不要“光盖楼,修路,对排水这事情,觉得埋在地下的,谁也瞧不见,因而不重视……”
可怕的“列车效应”
本次降雨的成因,大部分大众媒体上并没有出现详细的分析。《中国气象报》给出了专业性的解释报道,报道称“这次降水主要有两条水汽通道”,其中的一条源自孟加拉湾一带,另一条来自东部海区,两条水汽通道在华北地区交汇,带来充沛的水汽条件。这些暖湿气流正遇上自北方南下的冷空气,形成了西南—东北向的雨带。这个雨带的特征是相对稳定,且移动速度较慢。
“不断生成发展的多个中尺度对流反复途经同一地区”,形成了‘类似于一列火车多节车厢相继途经同一条线路’的‘列车效应’,正是这种‘列车效应’造成了部分地区持续的强降水。”
气象局专家认为,“目前降水系统正在东移,预计23日北京东北地区局地仍会有较强降水,局地有大暴雨。”
李裕宏表示了自己的担忧,“北京传统的汛期是‘七下八上’,一般要到8月下旬才能结束汛期”,这意味着,此后约二十多天,北京都将处在强降水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