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奥林匹克真义

2012-12-29 00:00:00本刊编辑部
南方人物周刊 2012年26期


  多位接受《南方人物周刊》采访的体育界人士都认为,伦敦奥运将与北京奥运对比鲜明,风格迥异。事实上,4年前“鸟巢”闭幕式上的那辆伦敦巴士,已经作出了预言。
  英国堪称工业文明和现代体育的发祥地,伦敦则是第一座3次承办夏季奥运会的城市,他们对于奥林匹克精神的诠释,值得我们期待。对于中国人而言,经受了4年前的洗礼之后,必然需要开启对现代奥林匹克更丰富的认知。至于首次举办奥运、首次登顶金牌榜的体验,理应有助于我们更轻盈地升华或转身。
  自1984年以来,中国人对奥林匹克的热情无人可以匹敌,不过体育也在政治、民族情感的驱动下发生变异。
  伦敦奥运前夕,多位前奥运冠军接受采访时都谈到,运动生涯对他们不仅意味着物质和荣誉的回报,也有青春的流逝和难以忍受的煎熬。
  据陈跃玲回忆,竞走队员的训练强度相当于每天一个马拉松,上午跑20公里,下午走20公里,周身的疼痛夜夜袭来。教练多次没收半导体收音机,压抑已久的陈跃玲终于无法忍受,身为世界冠军的她竟选择以自杀结束噩梦,幸而被及时救治。
  高敏也曾在巨大压力下想过自杀,她在巴塞罗那的热泪奔涌既为卫冕冠军也因“一切终于结束了”;而更换教练想在1996年奥运会重新证明自己的王军霞,则收到了死亡威胁。
  在过往岁月中,中国体育带给投身其中的某些人超乎寻常的荣耀,却也带给他们沉重与伤痛。另一方面,社会资源向竞技体育的不断倾斜,导致普通民众的健身权利被冷落。
  有意无意间,奥林匹克在中国被误读,甚至多数人错把一句“更快更高更强”的格言,当作了奥运精神。真正的奥林匹克精神应该是“相互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
  奥林匹克是当代最成功的品牌之一,无论精神层面还是商业层面。它引领我们看到,体育不仅仅是运动的同义词,不仅仅事关竞技、事关胜负、事关健康,更是现代文明的一部分,让现代人关注自身,挖掘潜能,学会在竞争中实现相互尊重、理解,更好地协作与交融。
  CCTV体育主持人张斌说,中国人过多把体育理解为比赛和胜负,一直执着于此,“中国的现代化以往用单一价值标准衡量,需要回到一个丰富的价值衡量体系,体育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随着物质的改善、眼界的拓展、信息的丰富,体育的社会属性也需要多元化,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不再满足于金牌榜制造的荣耀,他们渴望通过体育增强体魄、增进理解与友爱、感受生命的美好。很显然,这是一种更接近于奥林匹克宗旨的需求,也是中国人追寻现代文明与现代生活的必然。
  不过,精英竞技和锦标主义已经形成板结的利益格局,也带有社会的惯性。北京奥运会之后,由金牌战略向大众健身转型的呼声未得到积极的响应,体育体制与时代需求之间也出现了差距。
  我们推出这个专题,希望呈现中国与真正的奥运精神有多少距离,又怎样追寻着体育真义。制度的创新有时确实有待民意的倒逼,不过,变革的过分迟滞也必然造成无谓的损失,希望伦敦奥运,会成为中国体育顺应潮流、修复错位的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