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觅自己的常青藤
据说,我们曾经拥有的书院,是世界上历史最为悠久的大学,但迄今为止,我们已拥有数不清的大学城,但仍难以与美式教育和常青藤一较高低。
与140年前第一批留美学生相比,改革开放的中国,已为更多有能力有条件的年轻人,提供了更多留学海外的机会。冲出国门,走进常青藤,似乎蔚然成风,本刊编辑部不免发问,新一轮的留学潮远比上个世纪初来得汹涌澎湃,它会给未来的中国带来什么?
美式教育据说正在影响和改变世界,常青藤已不再只为富贵阶层子弟敞开大门,也给更多的中国年轻人提供了选择,还有机会。
我们的大学教育也有长足的发展进步,常青藤、美式教育所拥有的优势与经验,或是检视自身的他山之石。
何时才有自己的常青藤,不妨从现在开始寻觅。
——杨锦麟
(资深媒体人、香港卫视执行台长)
《留学常青藤》
留学常青藤给中国不是带来,是带走什么吧。现在的留学潮和20世纪初的留学潮有很大区别:没钱出不去,出去不想回。
——墨迹--墨迹(新浪网友)
如果仔细查阅过牛津剑桥或是常青藤高校的资料,就会发现大陆的大学简直就是小学,还是朝鲜那种小学……更搞笑的是我们民国时的大学有很多都是蜚声中外,比如东吴大学,燕京、圣约翰、辅仁等院校。
——峰留网事(新浪网友)
《廖丹 “北京爱情故事”另一面》
很感人的一则故事,最重要的是背后所引起的对医保制度的讨论。本期的“观察”栏目文章也讨论到这个棘手的问题。之所以这么平常的一件案件会引起人们这么大的关注,背后所指向的,无疑是当前中国极不健全的医疗保障体系。
——南海一声笑(广东读者)
《“游学” 从复旦到北大》
想起在京求学情景。因学校性质不得不在课余时间想尽办法,只为能出校门学得更多。除了学习语言,围绕法学、公安基础科目通过自学和听专家学者讲座,去系统了解哲学、社会学、政治学、管理学、心理学以及法律、文学。虽没能做到又精又专,但确实更加充实且获益匪浅,至今很留恋那段美好学习时光。
——长歌的微博(新浪网友)
游学虽好,可是难以系统。更可惜这种自由选课不能在他自己的母校实现,可惜跨校择课不是本科教育制度的一个部分。在美国读书时,无数本科同学暑假选择到外校甚至外国大学的课程和项目,成绩自然列入总分,成为他们本科期间的一段宝贵经历。
——企鹅看飞机还是小姜(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