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用量词 巧添文采

2012-12-29 00:00:00刘艳
语文教学之友 2012年8期


  在词类大观中,量词是最不引人注目的一类词,似乎毫无文采可言,其实如果运用得巧妙,也可使貌不惊人的量词放射出熠熠光辉,成为灵动俊逸的绝妙佳辞。
  一、让事物更形象生动
  ①应是水仙梳洗罢,一螺青髻鉴中心。 (雍陶《题君山》)
  整个诗句写君山之美,先以青髻的量词“螺”为喻体,说明水仙刚刚梳洗罢的乌黑发髻高高蓬起,就像螺壳那样的形状,真是美丽至极。作者又想象洞庭湖是水仙的一面镜子,仿佛水仙正对着镜子欣赏自己的青髻,娟秀挺拔的君山恰似镜中的螺形发髻。这种联想绝妙奇特,完全是在前面“螺”这个量词比喻的基础上形成的,可见“螺”的美化作用的分量。
  ②和风吹送,翻起一轮一轮的绿波。 (茅盾《白杨礼赞》)
  量词“轮”往往与“红日”搭配,在完成了表量功能的同时,也把红日那圆圆的如车轮的形象表现出来。例②中却别具匠心地用其重叠形式来修饰“麦浪”,使之具有了车轮般滚动感,随风起伏的麦浪形象立即浮现于读者眼前。
  像这样能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的量词汉语中很多,如形容扁舟的时候喜欢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