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危机时代中印经济比较
英国经济学家克里斯•莱斯(Chris Royce)曾预测:“根据目前的趋势,只需再过20年,中印两国占全球经济总量的份额就将与其占全球人口的份额不相上下。印度经济到2032年可能超过日本,而中国经济到2041年可能超过美国。”[1]姑且不论这一论断的准确性和倾向性,可以肯定的是中印正在迅速成为世界经济体中的重要组成力量。
一、经济结构的比较
工业占据了中国产业结构的半壁江山,由于中国拥有低成本的廉价劳动力,各路外商看准时机纷纷搭上中国这班快车,又因为中国经济改革启动较早,对外资提供了很多优惠条件,使得中国较好地承接住了国际产业转型的契机,通过吸引大量外资建立起了以传统制造业和新兴高技术产业为主的制造业体系。纵观世界经济强国,无一例外都经历过工业化的道路,可以说工业化之路就是通往富裕的道路。
和中国不同,印度避开了其基础设施薄弱与外资不足的劣势,而是利用本国低成本﹑技术水平高的人力资源发展软件服务业,充分把握住信息时代发达国家对于信息的极大需求,进而增强本国的国际竞争力,辅以英语作为印度官方语言之一的优势,使印度相比较其他亚洲国家更容易融入欧美社会,更有效地参与国际竞争。比尔•盖茨曾经说过:未来的软件超级大国不是美国,不是日本,也不是欧洲国家,而是印度。另一方面,印度软件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动了印度媒体广告业及零售服务业的增长,进而促进了私人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加强。就连印度第一大私人垄断财团塔塔集团也不惜血本投资软件开发业,并成为了亚洲最大的“独立全球性软件及服务公司”。
二、出口结构的比较
中国和印度对贸易进出口的依赖同样很大,一个被誉为“世界工厂”,一个则是“世界办公室”。而事实上,中国所谓的“世界工厂”地位还存在着诸多问题,而作为“世界办公室”的印度却正在快速地向真正的“世界工厂”转变。
在某种程度上,中国只能说是世界的加工工厂,而并非“世界工厂”,中国市场更多是为发达国家提供了一个廉价的制造基地与装配中心。并且,中国在大力发展制造业的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资源浪费与环境污染,很多不可再生资源的无端消耗给中国经济带来了巨大的损失,所以,中国为全球市场上的当前成绩付出了很大的代价。有关方面预测,在未来几十年间,中国的石油﹑天然气﹑煤炭及有色金属等资源的供应也会面临巨大的考验。
相比之下,作为“世界办公室”的印度在出口结构上较有优势,2000年以来,印度的金融服务业与软件开发业的高度国际化一直被视为赶超中国的有力武器,作为其官方语言之一的英语又为其与国际接轨带来了便利,使印度在接轨西方的法律制度与金融准则时比较轻松,能够充分发挥现代服务外包业的优势,在增加本国对外技术出口的同时亦能获得更多的资本用于发展软件设计等行业,从而形成了良性循环。
然而,无论在金融还是进出口贸易方面,2008年金融危机对两国都存在很大影响。对中国而言,由于储蓄率很高,经济对外贸依赖的比重很大,其中美国更是占到中国出口贸易的50%,中国经济的外贸依存度已高达60%,有近40%的GDP由贸易出口拉动。[2]而对于印度来说,受金融危机影响,三家软件外包巨头塔塔﹑印孚瑟斯和维布洛的利润增长率都有所放缓。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中印在经济领域中的优势产业不同,却都处于全球产业体系价值链的最低端。两者实际上都是在利用本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推动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而这些在西方发达国家只是低附加值的产物。印度虽然在软件外包业务上能够有所建树,但所谓的业务外包方式是以高成本和低附加值为前提的生产方式,而那些低成本﹑高附加值的业务则留在了西方发达国家内部开发。由此可见,中印两国在贸易出口结构方面面临相似的问题。
三、利用FDI[3]结构的比较
中国在改革开放26年间所吸收的FDI不仅相当于日本战后50年所吸收的20倍,甚至在年度总量上超过了美国。[4]另一方面,印度也一改独立之初限制FDI进入的政策,从20世纪90年代后大幅放宽外商直接投资。在后危机时代来临的当下,如何合理利用FDI,防止“热钱”的过度涌入,是中印政府都要应对的问题。
就来源地而言,中国的FDI在很大程度上依靠华人经济圈,尤其以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和东南亚地区为主,可以说这是中国在亚洲地区所独享的优势。但从另一方面说,FDI的来源也比较单一。此外,其中还包括许多为了享受外资的优惠待遇,先到香港注册然后再以外资企业的身份回到中国内地的国内资本。
其实,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吸引FDI不仅是为了弥补国内资金的不足,更是为了引进海外先进的管理经验与核心技术,但是拥有大量最新科学技术并具备长期管理经验的美国、欧盟﹑日本等国家在中国FDI总量中只占了33.81%。[5]这样就使中国不得不面对资金隔离和技术隔离的双重压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中国利用FDI的效益。而相比之下,印度虽然在FDI总量上少于中国,但美、英等欧美国家是印度的主要投资来源地。这些国家的跨国企业技术水平高、管理方法先进,且往往在印度的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高科技产业投资。
就投资的产业结构而言,制造业作为中国出口海外最重要的窗口,对于中国经济的拉动有着无法替代的作用。正因如此,当西方发达国家还在为金融危机收拾烂摊子的时候,中国对于FDI的审视应更加理性,在为FDI企业提供优于本国企业待遇的同时,要谨慎于外资企业“超国际化”现象的蔓延,在充分发挥国内丰富劳动力资源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