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上书的时候,窗外原本零零散散的落叶被风带到了角落,依偎着。
这本书像是一盏香茗,绕着绕着,余香就慢慢散发出来。
有一段时间,莫名地喜欢上了哲学,喜欢去咀嚼那些自己似懂非懂的论调。结果,难以抹去的悲观的意识,开始吞噬我的思绪。然而当我读完《平凡的世界》的时候,却渐渐地走出了那种伤感的哲学气氛,倒也开始明白,心境在生活中的力量,有多么伟大。掩盖掉最后的一页,自己竟有一丝失神。像是从那个黄土地的现实中,被抽离到这里。仿佛是随这些人在黄土高原上生活了整整十年,成熟与理智悄然在身子里成长着。
这不只是一部描写“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的小村子里的琐碎的书,更是一部农村改革的画卷。路遥用极其朴实无华的文字,像一个讲故事的人那样不急不缓,娓娓道来,把我带入那个年代的洪流中去。他的平实亲切、乡土气息,为我带来浑身上下由内而外的一阵轻松与愉悦。甚至会觉得描写那些爱情的流行歌曲,也如同餐后的甜点,终于到了让人腻味的时候。
这部作品像是一条河流,时而湍急,时而平缓。恰巧的是,我们却不会在这跌宕起伏中落水,因为这些淳朴的文字,因为路遥肯去照顾一丝一毫的细节。书里出现了阳光,我们会觉得温暖;书中寒风瑟瑟,我们亦会跟着寒意掠过而落泪。
它仿佛知道我需要什么,渴望什么。这本书,似乎拥有着令人获得新生的秘密。
当孙少平慢慢地捱到最后拿着两个黑馍时,我似乎看见了他破碎的衣角耷拉在泥地上的狼狈与辛酸。自己也会在想,若是换了自己,是否会有勇气挨到那刻,偷偷拿走那两个黑馍。
我会为书中孙少平和田晓霞的凄美的爱情而泪眼婆娑,也会为田二的傻、王满银的泼皮而哑然失笑。
然而,路遥让我们得到的不仅仅是眼泪和微笑。他让我们看到了这些事物背后的力量。十年的光阴在黄土高原上慢慢流过,“文化大革命”后农村人民的生活、思想与情感也随着这庞然的轮毂,缓缓转变。吸纳新的,除去旧的——这也许就是改革的必然规律。很多人富了,也有很多人少了庇护而变得落魄不堪。这就是代价,改革的代价。所以当我们看到几年前还在因为“走资本主义道路”而批斗少安的人们,在短短几年后就张灯结彩地为少安自家开办的砖厂点火时,便没有必要去惊讶。我甚至有些遗憾自己生在这样一个风平浪静的年代。不能像少安一样为自己坚持却没有人认同的理想打拼;不能像少平一样为了扛住这个家而选择去暗无天日的煤矿做一个矿工;也不能像田福君那样野心勃勃地要为改革做出一个表率。这也许就是我为什么这样深刻地着迷于这部小说的原因之一。小说之所以被誉为“具有史诗般的品格”是因为它描写了改革的缩影,在叙述故事的同时把那个时期改变的轮廓临摹给我们看,曲折与沟壑,平顺或顿挫,都淋漓尽致地展现在眼前。
亲情,是一个温暖而沧桑的字眼,浸润在这部小说的角角落落。少安和少平多少次面对自己年迈的父母和幼小懂事的妹妹时都流下了眼泪。眼泪不该为肉体上的疼痛而流;也不该为挫败和世人的不理解而流。男人应该把自己内心最柔软的地方,留给自己心爱的人。哪怕有座山背负在身上,家,都是唯一的港湾。记得在网上看到一张图片,一个民工骑着三轮车,上面载着自己的老婆和儿子,一家三口有说有笑,忽略了旁人,忽略了坏的天气。这,就是家。该怎么形容家?或许就是一种恰到好处的安定,在我们焦躁狂乱时温暖我们的心灵。而它又像停在不远处的父亲的手,只要一伸手,就可以靠近那种稳健的温暖。你真正败落困顿时最能帮助你的还是家人。“血浓于水”也许就是这个含义。
这本书,也将我从爱情的懵懂中惊醒。不再认为爱情不过是两个人之间的事。路遥笔下的爱情是纯洁平淡而又灿烂夺目的。少安因为一天比一天更差的光景而拒绝自己珍爱一生的润叶,这是一种深沉的爱;兰花满心爱着不中用的王满银,只因为他曾给过少女时的自己最美好的时光,这是一种偏执却深刻的爱;少平两年后孤身一人来到与晓霞约会的地点守候着她不可能的出现,这是一种亘长的爱。总之,每一段发生在这里的爱情都让人有长久的思考。少安与秀莲的爱在于两人共同度过了人生最艰难的时期。少平与晓霞的爱在于两人之间有着深刻的理解与信任。路遥告诉我们,爱总是在岁月的流淌中不经意萌发的,像初芽的杨柳一样令人愉悦。一直很讨厌丈夫李向前的润叶在丈夫压断了双腿之后,居然奇迹般地萌发出了对这个不幸的男人的怜爱;最让人惊讶而且欣慰的是,田润生与郝红梅的意外相逢以及之后的坠入爱河,让我们觉得爱情原来可以这样让人意料不及,欢欣雀跃。
由爱,由亲情和生存的勇气搭建的世界,就是不平凡的世界。
一座隐在沟壑万千的黄土高原里的村子,一个平凡的世界的缩影,却因为路遥,我们看到那些点点滴滴的不平凡。在感受一个个平凡而崇高的灵魂的同时,我也渐渐明白,不要埋怨生活不能给予你所有的渴望,也不要后悔自己选择的每一步前进的道路。生活是很普通的,是需要创造,需要苦心经营的。
责任编辑:杨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