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龙 微信赢天下

2012-12-29 00:00:00张凌云
新西部 2012年11期


  “我必须承认,我愿意用微信,重拾互联网时代的自信,简直是如获至宝。饮水思源,内心里不由得对做出微信这种产品的人充满感激,也有一丝丝好奇。”
  在过亿的微信用户中,女性占到一半以上,而这些女性中,不乏大量先前有过使用其他IT产品遭受打击的经历。也许因为女人天生就是直觉的动物,所以对一些操作莫名复杂的程序从心理上就开始抵触。但是,微信出来后,情况不一样了。
  其实女人的这次直觉是对的,而微信研发者张小龙迎合的正是这种直觉。
  一鸣惊人
  张小龙1969年12月出生于湖南,1987年考入华中科技大学(原华中工学院)电信系。1994年获硕士学位后,到广州从事软件开发工作。3年后,他一个人写代码,开发了优秀的电子邮件客户端软件—Foxmail前三个版本。
  Foxmail是中国最著名的软件产品之一,中文版使用人数超过400万,英文版的用户遍布20多个国家,名列“十大国产软件”,被太平洋电脑网评为五星级软件。它的自动收发和群发群收功能受到广泛喜爱,可以为企业在线营销提供强大支持。时至今日,Foxmail已有了7.0版本,企业用户依然有数百万。
  2000年4月18日,张小龙以1200万元的价格把Foxmail卖给博大公司,并任公司副总裁。此时的张小龙已被认为是国内第二代程序员中的领军人物。
  2005年3月16日,腾讯收购Foxmail软件,张小龙随即加盟腾讯,担任广州研发部总经理。他的任务没有超出外界对腾讯马化腾的猜想:通过张小龙拯救日益没落的QQ邮箱,以便腾讯在这一领域与MSN、GMAIL等的抗衡。
  张小龙开始全面负责并带领QQ邮箱团队,他不再是一个简单的技术人员,而是踏上了产品经理人的新征程。
  据张小龙的一位大学同学回忆,读研时,张小龙看起来有些郁闷,他告诉身边的人,自己不喜欢现在的专业。几年后Foxmail便风行,他的同学便私下议论:要是他已开始就喜欢,还不知会发生什么更了不得的事情!
  再传捷报
  但是,张小龙产品经理人的征程走得并不顺利。
  张小龙被马化腾寄予厚望,可他接手后,便陷入对MSN的疯狂模仿迷局。半年后,一款被称为巨无霸的邮箱产品面世,它无比笨重,速度超慢,基本没有操作的价值。
  接下来的3年,张小龙度过了孤独寂寞的一段时光,这也许是他始料未及,也许正合他意,让他有时间停下来抛开生硬冰冷产品表面,去思考究竟如何赋予产品活的灵魂。
  面对四周投来的不信任的眼神,张小龙深感人情冷暖,但他并没有迷失。一位业内人士在评价张小龙后来的成功时说,没有人能像张小龙那样,忍受孤寂3年,潜在水下,不看风光。“所以他的成功,也是不可复制的。”
  2006年底,转机出现。张小龙带领的邮箱团队决定放弃之前的打法,用精简、轻便的思路打造新版本。第二年春天,QQ邮箱速度问题得到解决并上线,一切恢复正常,用户量开始缓慢增长。
  随后,张小龙式的应用创新陆续面世。其中一个让QQ邮箱获得高人气的创新是发送大容量附件功能—与其他邮箱通常只能发送5M左右的附件不同,QQ邮箱将附件容量扩大到了1G。
  到2008年,QQ邮箱已从濒死状态重获新生,荣膺腾讯公司七星级产品。张小龙的团队也获得了公司的年度创新大奖。据其团队成员统计,在张小龙的领导下,QQ邮箱的创新点多达400多个。
  作为产品经理人,张小龙再成翘楚。
  三战江湖
  2010年8月2日,张小龙被任命为腾讯公司副总裁,具体负责腾讯公司广州研发部的管理工作,同时参与公司重大创新项目的管理和评审。
  把QQ邮箱做到全国第一的位置,张小龙已有些意兴阑珊了。他在采访时曾说,他进入了半退休的状态。但实际情况是,他身体退休了,但思考一刻也没停过。
  张小龙是乔布斯的崇拜者,他把《史蒂夫·乔布斯传》作为礼物送给广州研发部的年轻人。在距离总部150公里远的研发部—广州华景路南方通信大厦6楼,看着年轻人说说笑笑扭动着足球转手,张小龙则继续着他对Iphone5的无限猜想。在这独行侠的世界里,他希望它不要有电话功能,可以省下大量话费,可以尽量减少被打扰;在自己需要时,可以找到自己的倾诉对象视频。最终,他的想法一一被自己的“微信”实现。
  广州研发部争取到微信项目,还是缘于张小龙的敏锐。2010年10月的时候,他看到移动互联网领域及时通讯类工具米聊、Talkbox、Kik、Whatsapp等不断出现,便从直觉上认为应该给马化腾发一个邮件,于是,他真的这样做了。他在信中建议,公司应启动手机通讯工具类项目。马化腾不仅很快回复了邮件,同意由广州研发部作为研究性项目启动,而且在邮件中直接给产品取名“微信”。
  一个月后,腾讯微信正式立项。
  按照张小龙的想法,如果能让大家用手机体验到免费短信,那么微信肯定就会被大家接受。所以在微信1.0版本,他率先推出了相当于免费发短信的文本功能,但用户新鲜感很快过去,在国内大大小小类似的应用产品中,微信很难抢占到用户的手机界面。
  从邮箱部转过来的10多个研发人员个个都是拼命三郎,他们笑称自己是城市里的矿工,在黑暗中工作。研发人员人手一架行军床也是IT人的一道风景,中午午休,晚上加班。在张小龙的带领下,从硬碰硬的产品层面,大家开始思索如何让产品有灵魂,满足人们的“贪嗔痴”。张小龙告诉大家, 让用户对产品产生黏性,就是让用户对你的产品产生贪,产生嗔,产生痴。佛教认为,受这三个基本的约束力控制,人所以是人,成不了佛。
  据张小龙介绍,微信第一个转折点是对讲功能的加入;第二个转折点是2011年7月,发布了寻找附近好友功能;第三个转折点是同年10月摇一摇功能和漂流瓶的加入。“当类似工具还在做熟人圈时,微信开始走向附近好友,这看似扩大一点的功能,可以让大家知道原来有这么多人在使用微信,这种效应是广告也无法做到的。”他说。
  微信摇一摇功能的出现,也许最能体现张小龙的简单产品观。他在腾讯大讲堂上以此为例,讲述这一功能的来龙去脉。在他看来,如果一个产品的功能,需要你用提示框去告诉人们如何使用,那么这一功能本身就是失败的。而从微信设置的插件进入界面,只有一个震动的手机。多数人看到这个界面会想当然的摇几下,随着来福枪声响起,你的好奇心骤起,会有谁和我在同一时间摇呢?当然你不一定非要和对方建立联系。摇一摇的结果是空前成功。
  细心的张小龙曾担心这“摇一摇”会让女性朋友觉得烦,谁知他的女同事反倒对他的顾虑很惊讶,说实际她们私下里是在较量谁接到的招呼多一些,没有受打扰的感觉呀!
  张小龙说,这就是大多产品经理人对人性把握不够的典型例子。“女性比男性更需要关注度,她们更想知道自己的魅力,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可以检测的机会。”
  2012年8月,腾讯微信推出4.2版本,微信用户可以视频通话了。
  张小龙是广州研发部的“精神领袖”,他提出了“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的口号。在他看来,只有通过体验,才能观察到最人性化的需求。所以,在腾讯广州研发部出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每当有新版本的产品或推出一个新功能,开发人员都要在第一时间冲去找保安,让他们先体验。
  都是传说
  在网友自己推荐的影响中国互联网100人名单中,腾讯老板马化腾是以先行者入榜,为其左膀右臂的张小龙则以创新者身份赫然在列。
  熟悉张小龙的人都知道,他说话语速慢,回答问题前都要思考一下才说。他不注重穿着,T恤、拖鞋和不离手的香烟是漫画他的点睛之笔。除了网球和摄影两大爱好外,他很少在凌晨两三点前睡觉,整宿地听CD。他身边的朋友曾说,张小龙其实很有文艺气质,这一点让他年轻的手下们很着迷。
  当你半夜在腾讯微博上抱怨邮箱或是微信的不足时,也许很快就有一名叫Allen的网友帮你解惑答疑,那人可能就是传说中的张小龙。属下们慢慢都知道了,他们的“头儿”不知有什么本事,好像整天都粘在网上。如果你尝试下载新出现的移动网络应用产品,那遇到张小龙的机会更大了,只是他会沉默不语。
  腾讯联席首席技术官熊明华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小龙是唯心主义的人。”他说,“我们在一起会聊一些比较哲学的话题,心灵感悟,很少谈产品,这些对做产品很有好处。”
  张小龙把这种方式叫做对用户心理的把握。他说:“没有人天生有这种能力,做产品的过程中,我每天都会思考这个问题。做产品的乐趣也就在这里。”
  此外,张小龙是极“护犊”的一个人。凡是想在他的产品上,动商业脑筋的想法,只要他认为会影响到用户体验,他就会像小动物警惕野兽时一样全身的毛都竖起来,不会有丝毫让步。做产品时,他往往会收到很多来自公司高层的意见,便会解释为什么不能加,为什么不合适,坚持自己的想法。如果对方一定要加,张小龙会说,“等我离开腾讯你再加吧。”
  张小龙把自己15年来做产品的心理,像随笔一样记录在手机中,共有300多条。今年7月24日,他略加整理后,在腾讯大讲堂做了一场关于移动互联网产品的讲演。
  这个讲演,如今已被奉为“张小龙产品心法”秘笈。这里没有让人拗口的术语,娓娓道来的是产品背后的温情和用心良苦,让人禁不住想把它读完,因为它能看穿一个人的心。而这个人,离你是那样远,又是这样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