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高1.8米的王栋,穿着打扮看起来更像一名政府官员。他说的普通话偶尔夹杂着地方口音,但依然能让人感到一种气魄。
下海创业12年,王栋经历了两件大事:2009年10月,自己一手创立起来的大禹节水集团成功登陆创业板;今年4月,高票当选中共十八大代表。
按说这都是功德圆满的好事儿,可在王栋看来却不是这样:公司上市让他感到压力巨大,担心挨股民的骂;当选中共十八大代表,让他更多想到的却是“责任”二字。
滴灌戈壁滩 戈壁滩上也能有温室蔬菜大棚吗?
位于河西走廊的酒泉市在人们印象里,就是“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的戈壁滩,然而,就是在这个地方,一座座温室大棚越来越多地矗立起来。
走进这里的大棚,人们会发现很多与普通大棚不一样的地方:一根根黑色的软管铺设在地面,不时有成串或一滴滴的水浇灌到作物根部。
这就是大禹节水的核心技术—滴灌。
王栋用“种地”与“种庄稼”的比喻,将传统的沟渠漫灌与滴灌技术作了比较。“过去应该说是种地,灌溉时水大量流入田地,农作物首先要遭受涝灾之苦,像人一样呛到会很难受;而滴灌技术准确地说是种庄稼,通过给管道输入一定的压力,再加上过滤设备的作用,使水、肥料、药物一体化定向灌溉到农作物的根部,植物可以细水慢咽,灌溉的同时节省大量水资源,减少施药量。”
研究表明,使用滴灌技术可以节省60%-70%的水,一半的肥料和90%的人力,而农作物增产可达到15%或更高。
1964年12月,王栋出生在酒泉农村,小时候饱受干旱之苦。水的珍贵,在他心里种下了深深的种子。
到了刚能挑起担子的年纪,王栋每天就要到离家三里地外的水井挑水。冬天,寒风刺骨,只能到河里凿冰取回家,化开了再用。他记得那时农村姑娘相婆家,先要看婆家有几口水窑。处在水源上游的村落,到了灌溉季节往往截住水,下游的农户就来争水,双方常常为此打架,甚至引发成世仇,几代人都不相往来。
也许正是因为对于水的过度向往,考大学时,王栋填报了水利专业。
超前创业 1985年,王栋大学毕业,进入酒泉市水利局工作,是当时局里惟一的本科生。在水利局,王栋一直坐到了高工的位置。
2000年,是王栋的一个人生转折点,他接手管理了酒泉地区的节水灌溉材料厂。当年9月30日,节水灌溉材料厂与甘肃省水利厅综合经营办公室合资,成立酒泉地区大禹节水灌溉设备有限责任公司,这就是大禹节水的前身。
王栋当初敢于接手企业,是因为对国家在农业节水产业发展方面的政策充满信心,也对西部农业水资源市场充满信心。不过,他把企业产品定位于生产新型节水器材,则是缘于上世纪90年代初在水利局工作时的一次经历。
当时,以色列的一个节水企业到酒泉做产品推广,这个产品就是节水滴灌技术及管材。以色列是一个水比油还贵的沙漠国家,典型的地中海气候,干旱不下雨,但因为使用了滴灌技术,使这个国家获得“欧州菜蓝子”的美誉。王栋大开眼界,他当时就从直觉上认为,这就是未来的“水利”,“水利”要做的事儿就应该是这样的。
王栋把自己的想法跟领导交流,领导表示这个产品是好东西,只是有些超前,现在农民不会买,也买不起。职工们也私下议论:节水材料科技含量高,很多大企业也生产不出来,我们这十几人的小厂要做这个不是异想天开吗?
但王栋不为所动,他坚信自己的判断。
公司最艰难的那段时间,王栋一边跑市场,一边研发新产品。经费紧张时,他甚至将自家住房抵押,贷款10万元。大禹节水酒泉公司经理王茂红记得,那时厂里没钱交电费,经常停电。王栋白天坐着蹦蹦车到处跑市场,晚上就点着蜡烛搞研发产品。
2003年,企业改制,王栋四处借钱,以99.46万元价格接收节水材料厂全部资产,包括一宗土地的使用权。有关部门还给王栋提出一个硬性要求:80名职工要全部安排到位。
坚持,终于让王栋等来了机会。公司改制不久,正赶上国家在政策上大力扶持节水行业,大禹节水获得了1亿元的工程订单,其中80%项目在甘肃。
2005年,大禹节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此后几年,引领朝阳产业潮头的大禹节水陆续争取到国债资金7182万元,外国政府贷款280多万美元,并获得了国家发改委1000万元西部专项资金的扶持,企业发展步入快车道。
上市名利账 从2007年起,大禹节水就开始准备公司上市。2009年3月,是公司向证监会提交主板上市材料的时间。可就在这时,创业板获批。王栋与公司高层经过紧急磋商,决定转投创业板。
事实证明,这一决定是正确的。2009年10月30日,大禹节水成为创业板首批28家企业之一。
公司上市后,王栋体验到了名利双刃剑的滋味。一些原来不知道大禹节水的客户主动找上门来,上市无形中为公司做了最好的形象宣传广告。
王栋个人的生活也有了变化,地方领导开始把他当成成功的样本和地区经济发展的招牌,凡是政府的重大活动,都会邀请他去,而且一定会介绍说是创业的典型,为酒泉地区增了光。
这种名人的生活,让知识分子出身的王栋不能适应,内心里甚至有些排斥。但他知道上市已让他暴露在众人面前,他的言行直接影响公司的形象,他只能尽力做好。
“2012—2015年,国家决定在黑龙江、吉林、内蒙古、辽宁等四省区实施节水增粮行动,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工程3800万亩。”王栋认为,这一广阔的市场将成为公司市场拓展的重要方向。过去,由于公司生产集中在甘肃,产品运输半径太大,只能干着急。现在利用上市资金,就可以再建几个大型生产厂了。
大禹节水公司网站显示的消息是:天津募投项目建设(一期)工程主要生产生活设施已投入使用;新疆大禹厂区一期建设工程基本完毕。
C28成员 公司上市后,王栋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天都要查看公司股票的价格。他担心股票价格波动大,股民会赔钱。一开始,公司股票价格越高,他越难受,担心价格下来后,会挨股民的骂,搞得每天都很紧张。现在他慢慢学会分析了,价格下来,会及时查找原因,看是否有对公司不利的做法或消息,以便纠正;价格上去,他会了解一下大的经济走势,掌握行业的新动态。
因为有太多相似的经历和共同关注的话题,首批登陆创业板的28家企业一把手决定成立一个俱乐部C28,共享资源。28位董事长约定,本人必须亲自参加活动,不能找人代替。
身为C28的一员,王栋抓住“人脉”,又为企业闯出一条新路。在参加完沈阳机器人十周年庆典后,大家又在青岛聚了一次。王栋慢慢与吉峰农机的王新明熟悉了,因为大家都是做现代农业设施的,特别投缘。
因为公司上市,让王栋拥有了高达10亿的身价,不过,他却对此看得很淡。“每个人真正属于自己的就是自己吃掉的、喝掉的、用掉的,其他一切都是身外之物,多吃点胖了都需要减肥。你住就那么一间房子,还能干什么?只能证明自己干成了些事,有种成就感,这跟街坊老头下赢了棋是一个感受。”
24小时响应 大禹的产品,如何保证让农民真正受益呢?
内蒙古额济纳旗一部分农牧民使用了大禹节水的滴灌产品后,土豆产量猛增20多倍。见到成效如此明显,不少农牧户都拿出钱来,上了滴灌设施。谁曾想,由于不会使用,操作不当,大大降低了滴灌的效果。公司知道情况后,副总裁门旗博士连夜赶到额尔纳旗,连续7天在田间地头,手把手地教农民使用设备,一直培训到农民全部掌握。
这是大禹节水一直坚持的24小时响应制度。王栋说,产品卖出去,企业的责任并没有完,其售后服务才是影响顾客忠诚度的重要指标,是下次购买的最好广告。
多年与农民打交道的王栋发现,农业设施重建设、轻管理是行业的通病,是发挥现代农业设施效益的制约因素。所以,他一直坚持产品卖到哪里,工程建设到哪里,技术培训班就办到哪里,帮助农户认识、熟悉产品性能、安装方法及技术要求,精验丰富的技术人员24小时内现场免费解决各种问题。
在今年7月召开的中国节水圆桌会议上,王栋透露,大禹节水集团已经在全国建立了117家现代节水农业连锁服务中心,力争2017年把节水连锁服务中心在国内上市,成为大禹节水旗下的第二家上市公司。
党代表风光 《尚书》“禹贡”记载:大禹导弱水至于河里。弱水就是现在流经酒泉的黑河。古代大禹治水,现代大禹节水,王栋觉得,这是冥冥之中的一种安排。
王栋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大禹节水之所以得到快速发展,最重要的原因是迎合了国家建设友好型环境、发展绿色产业的大趋势。
大禹节水现辖天津、兰州、新疆、内蒙古、酒泉、武威、定西等八大节水灌溉产品生产基地。产品辐射中国数千万亩节水农田,远销中东、美国、韩国、泰国、南非、澳大利亚、印度、欧洲、非洲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公司上市后,一向低调的王栋变得更加低调,始终不愿接受任何媒体的任何采访。可是,今年4月28日,当他以高票当选中共十八大代表时,却不经意间高调起来。
大禹节水公司网站的首页,“热烈祝贺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栋当选中共十八大代表”的大字火红惹眼。而在多个场合,他都欣然接受媒体采访,详尽描绘公司未来发展蓝图:力争3—5年在全国节水重点县市建立起500家农业设施连锁服务中心,集节水器材、农资服务、农业技术咨询、节水工程设计和施工为一体,为农民提供全方位服务。
同时,王栋也更多提及作为一个民营企业家的社会责任,希望在这个方面发挥更大的表率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