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藏怀想

2012-12-29 00:00:00
新西部 2012年11期


  偶尔看到《新西部》今年9月刊出的特别策划《陕西援藏干部群像录》,反复读了多遍。特别是关于噶尔县原县委书记张宇同志先进事迹的报道,让我不由得想起自己2001年响应组织号召赴噶尔县援藏的一些亲身经历,激动之余拾起笔,记下一点零星的回忆。
  噶尔县总面积2.2万平方公里,2000年牧草地面积约1900万亩,畜牧业是噶尔县群众最主要的生活和收入来源。2002年5月份,地区和县上决定建设1000亩的加拿大披碱草草籽良种繁育试验基地,以改善农牧民的生产生活环境。基地项目位址选在噶尔县加木村附近地势低洼的戈壁滩上,地区和县上安排我作项目工地负责人,任务是清理地表上遍地都是的砾石,从附近的山坡上拉入生土,进行土壤改良后,铺上30公分左右厚的土,间隔3米打上一个土墚,逐畦播进草种,再从距离3公里的加木河修渠引水,进行灌溉。由于当地年植物生长期不足4个月,项目必须在40天内完工。接到任务后,在工期短、任务重、劳力少、仅有小型四轮拖拉机和简单劳动工具的情况下,我和县上抽调的干部职工、加木村农牧民群众,在工地上搭帐篷、住地铺,昼夜温差超过20℃。白天要克服心慌气短、流鼻血、头痛等高原反应给身体带来的不适,以致于后来还患上了当地可怕的感冒发烧,但我始终坚持和大家一起参加劳动,饿了就吃一点藏粑、风干肉;晚上气温骤降,又冷又困,还要根据施工进度和工期要求,认真进行分析研究,及时做好生产调度,硬是靠大家用顽强的毅力,在规定的工期内完成了任务。这项工作得到了地委、行署的充分肯定。
  2003年8月份,噶尔县爆发了历史上罕见的蝗虫灾害,致使23.6万亩牧场受灾,500亩青稞全部损毁。灾情发生后,我带领县政法、财贸灭蝗分队40余人,驻扎灾情最为严重的昆莎乡索麦村三组,每天既要耐心向牧民群众做好开展药物灭蝗的思想工作,指导灭蝗人员进行药物配制,还要背负30多斤重的喷雾器徒步往返20多公里,在草场喷洒农药,10多天灭蝗2400多亩。
  噶尔县每个乡镇仅有一所完全小学,学生全部寄宿学校,一学期才能回家一趟。我每次下乡,都要到所在乡镇了解学校教学和学生的生活状况。记得在2001年冬季,我到孔繁森小学看望师生,看到孩子们稚嫩的小脸和手上红褐色的冻痕,情不自禁的拿出了身上仅有的1200元钱交给学校,叮嘱老师为孩子们买一些御寒用的衣物。援藏3年,我尽最大的能力,拿出平时节省下来的工资,通过各种渠道捐助10多次,捐款1.3万元。
  噶尔县西北与印控克什米尔地区有长约98公里的边境线,守护国土,成功拦截和抓获偷越境犯罪分子的情景,我至今还不能忘怀。
  援藏时间有限,但值得回忆的事情很多。我永远忘不了那一个个衣履单薄的藏族小学生接过捐款时期待的眼神;忘不了3年间与藏族同胞相互团结,并肩战斗,结下的深厚友谊;忘不了曾经一起赴藏援藏、为建设新噶尔付出艰辛努力的战友。
  谨以此文纪念孔繁森式的陕西省第六批优秀援藏干部、噶尔县原县委书记张宇同志。愿噶尔的明天更美好!愿西藏的明天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