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编往来

2012-12-29 00:00:00
方圆 2012年14期


  原谅我为“刁民”鼓掌
  Q:看了贵刊第321期《职业打假人》的封面报道,颇有一点纠结。从我自心的道德上,觉得专门买假索赔,确实不是特别光明正大。但作为一名普通消费者,我也常常会买到假货,又痛恨不良商家。王海是刁民吗?我觉得他是,但我也同时觉得,我们的社会需要这样的刁民,才能倒逼着商家、生产商提高自己的产品质量。
  A:在小编看来,职业打假人这种所谓的“刁民”的存在,是因为有关部门职能的缺位,导致消费这种个人化的行为,被赋予了公共化的含义。要解决他们所面临的法律困境,最根本的是让本该承担纠察职责的有关部门履行职责,不履责就追究其法律责任,才不会出现这种个人行为的性质错位。
  政府是高房价的罪魁之一
  Q:读了记者手记《夹心层买房记》,最后一段,让偶心酸。呜呼,贪官为空房犯愁,贫民为蜗居难安。住房一直是困扰北漂族的心病。高房价,源于高地价。高地价的受益者政府,该是罪魁之一。
  A:呜呼,小编的知音呀。
  微反应有多少准确性
  Q:贵刊七月上的《微反应透露的真实》一文是我很感兴趣,让我不禁联想到现在浙江台的一个电视节目,通过陈述人在叙述事件过程时的肢体语言、表情,以及回答问题时的应激反应来判断事件的真伪,捕捉一个人在应激反应时的微表情有助于判断这个人的心理活动。
  看到这篇文章之后,我便不自觉的开始注意周围亲朋好友的微表情,揣测他们的想法,觉得很有趣,而且对我的日常生活也很有帮助。但这种判断到底有多少准确性呢?
  A:微表情这个话题现在的确挺热的,不仅能应用于实际生活中,现在也有一些执法、司法部门引用了这种手段,用来协助办案。至于到底有多少准确性,恐怕很难说。只能是协助我们判断事情,真正定性还是需要证据哦。
  房产买卖纠纷官司打还是不打
  Q:我于2004年以当时的市场价格5.2万元买了一套二手房,一直没有过户。现在想过户,但卖方以房屋涨价为理由不予过户,而且扬言以10.4万元的价格买回。现在,这套二手房价是20万元左右。我有对方承认当时交易证据,购买房产时打了两张收条,收条内容分别为:收条,今收到购房款27000元,收款人;今收到XXX购房款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