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次性消费品”消费文化已经成为社会文化构成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从某种意义上说,它增加了社会就业机会、促进了社会稳定、拉动了经济增长、丰富了消费文化类型、带动了产业技术的升级改造等,但同时也给社会带来负面的影响,如引起人们思想观念异化、影响社会可持续发展、不利于社会文化健康发展、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等。我们应客观、公正地认识“一次性消费品”消费文化。
【关键词】一次性消费品 消费文化 功能
中共中央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推进建设社会主义的和谐消费文化,进而发挥先进文化对经济和社会的引导作用,对消费层次和消费质量的提高,国民经济的良性循环,都具有重大意义。①消费文化是人们在长期经济生活中形成的对消费的一种相对稳定的共同信念,即约束居民消费行为或消费偏好的一种文化规范②,体现了人们在消费领域中的价值取向、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等。消极的消费文化不但严重影响着人们的消费活动,也影响着社会风气,对人的全面发展有着一定的制约,同时带来了很大的环境压力。
“一次性消费品”消费文化
当前社会,人们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生活水平日趋提高,传统生活方式被逐渐放弃,类似“一次性”筷子、“一次性”纸巾、塑料袋等“一次性消费品”纷纷走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以手帕纸为例,在家用抽取式面巾纸,出门用便携式面巾纸,而手绢这种经济实惠又环保的传统用品,早已经淡出人们的日常生活。“一次性消费品”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当前社会中人们对“卫生、方便、快捷”服务的需求,但伴随而至的是消费者经济负担的直接增加、资源的巨大浪费以及环境污染的加剧。这种文化价值观必将会对中国的整个社会产生重大的影响,对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及伦理价值等造成巨大威胁。
“一次性消费品”消费文化对社会发展的积极功能
增加就业机会,促进社会稳定。早在19世纪,欧洲各国的一次性用品行业就已经起步发展。在我国,“一次性消费品”这一行业发展较晚,但发展速度惊人。短短几年内,涌现出了不少生产和制作“一次性消费品”的企业。从目前情况来看,“一次性消费品”涉猎的行业越来越广,种类也越来越多,甚至部分本无需或者不该成为“一次性消费品”的也慢慢沦为“一次性消费品”。“一次性消费品”生产能力的逐步扩张,势必会带动相关行业的产能扩张,增加相关行业缺口。这就会为社会提供大量就业岗位,同时提高就业率,降低失业率,促进社会稳定。
加速生产-消费-生产循环,拉动经济增长。消费是社会再生产过程的终点,同时又是新的起点,它决定着生产、分配环节的推进。消费需求是市场需求的集中体现。人们通过消费来满足需求,之后又会产生新的需求,而新的需求再来推动生产的进一步发展,这一过程周而复始。20世纪90年代以来,消费需求增长一直是拉动经济增长的最重要的因素,也是拉动经济增长最稳定的因素。人们对“一次性消费品”消费需求的扩大必然会加速“生产—消费—再生产—再消费”的循环往复、不断发展,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丰富消费文化类型。消费文化的运行方式与丰富程度是现代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基本环节,可以直接影响到社会生产发展的方向和内容,进而影响到社会文化发展的基本方向。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一次性消费品”消费文化是消费文化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是现代社会必然会出现的文化现象。它成为整个消费文化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仅仅只能作为一个组成部分,不能成为消费文化的主流,不能扩张化、扩大化。因此,“一次性消费品”消费文化的产生,提高和拓展了消费文化领域,完善了当代社会的消费文化理论。
带动产业技术的升级改造。目前国家对“一次性消费品”没有统一标准要求,质量参差不齐,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在选择“一次性消费品”时对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迫于社会的压力,现在越来越多的“一次性消费品”企业开始逐步规范,这就需要创新技术来支撑,制造出更优良、更精致、更高档的产品,由此引发产业技术的改造和升级。经济学探讨研究的就是用有限的资源去满足无限的欲望,本质上人类的需求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不竭动力。这无疑对“一次性消费品”产业的技术创新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一次性消费品”消费文化对社会发展的消极功能
引起人们思想观念异化。人们之所以大量使用“一次性消费品”,是因为其满足了人们方便、实用、快捷的消费需求,并没有深刻意识到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生态失衡,一次性消费品的废弃物带来了数量巨大的垃圾,这些垃圾绝大多数在自然条件下无法分解,污染了土壤、水体和空气,破坏了自然生态系统中的良性循环。当前世界范围内能源危机、资源衰竭等各种问题凸显,警钟已然敲响。因此,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一定要考虑到它的有限性和不可再生性,针对人们日益膨胀的消费欲望一定要加以合理节制。恩格斯曾再三告诫我们说:“我们每走一步都要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族人那样,决不是像站在自然界之外的人似的。相反,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界之中的。”③因此,若虐待自然,等同于人的自裁。
影响社会可持续发展。“一次性消费品”消费会导致资源浪费,有悖于创建节约型社会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单就一次性筷子的消耗分析,我国每年使用一次性木筷450亿双,需要砍伐掉约2500万棵树,年耗林木资源达500万立方米,等同于一个木材大省全年的采伐量。再来看我国生产筷子的企业,基本上对森林资源采取的是“一光式”砍伐方式,极具毁灭性和破坏性。在我国这样一个资源、环境和生态压力都比较大的国度,这种“一次性消费品”消费在资源和生态的意义上都是不可持续的。
误导文化发展方向。文化是人类的精神瑰宝,推动着人类社会持续向前发展。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明确指出:“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和谐文化”在消费领域的体现就是建立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整体和谐观念。只有这样,才能保障社会健康有序地发展。消费虽然仅是个人行为,也是个人的正当权力,但是它除了以不违背社会的规范为前提来进行以外,还必须满足生态需要,倡导节约资源的生活消费方式。就“一次性消费品”消费而言,尽管我们不可忽视其对人们生活的积极意义,但这种消费观念的背后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对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可持续发展造成了巨大的,甚至是不可逆转的影响,严重背离了和谐文化的目标,是一种十分不理智的行为。因此,我们要大力提倡和谐消费文化,尽量减少“一次性消费品”的使用,节约能源,爱护自然和环境。
导致生态环境恶化。从环境的角度看,“一次性消费品”消费通过支持“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现代生产生活方式导致了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地球作为一个生态系统是有限的,大量废弃物所造成的垃圾过剩超越了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和转化限度,自然环境便会恶化。过度的消费加剧了过度的生产,过度的生产需要进一步攫取更多的资源。施里达斯·拉夫尔如此理解:人类对生物圈的影响产生了对环境的压力,进而威胁着地球支持生命的能力,环境问题的核心就是消费问题④。
结语
在社会学的视野里,“一次性消费品”消费的产生、发展以及盛行都有着深刻的社会制度背景和文化因素影响。我们对当代中国社会的“一次性消费品”消费现象应该秉持客观理性的认识态度,一方面应该看到它的正面积极作用和不可避免性,另一方面也应该认识到其负面消极的作用,科学统筹,利用相关政策制度、法律手段来引导、调整人们的消费行为,合理限制“一次性消费品”的使用范围,配合价格、税收等手段对人们的消费方式进行一定调控,比如对“一次性消费品”或“一次性消费品”消费行为征收高税等。同时要在舆论宣传上加大力度,弘扬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深入挖掘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美德,树立良好的社会风尚。全民范围内倡导健康、合理、节约的消费方式,尽量减少“一次性消费品”的使用,加强对“一次性消费品”的回收与资源化利用,逐步使节约的消费观念深入人心。让人们可以理性、自觉地节约消费,这正是探讨分析我国社会“一次性消费品”消费文化功能的旨意所在。
(作者分别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硕士研究生,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
注释
①邓向明:“消费文化与消费需求政策探讨”,《学术论坛》,2003年第3期。
②尹士杰:《消费文化论》,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142页。
④施里达斯·拉夫尔:《我们的家园地球》,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3年,第15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