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江涛 秦志红 许爱琴
1)河南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三科 新乡 453000 2)新乡医学院 新乡 453003
同型半胱氨酸(Hcy)是一种含硫氨基酸,是蛋氨酸代谢的中间产物。近年研究证实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1]。为研究同型半胱氨酸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我们对16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高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进行动态监测,探讨两者的关系。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0-02—2011-08收治的16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全国第4次脑血管病会议所制定的诊断标准[2],经头颅CT或MRI证实。排除以下情况:(1)患有严重心脏病、肝肾病、肿瘤、感染性疾病及帕金森病等。(2)近期未服用影响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药物,如叶酸、维生素B12、避孕药、抗惊厥药物等。16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男98例,女62例;年龄45~81岁,平均(52.12±18.76)岁。选择同期健康对照组,男62例,女38例;年龄46~78岁,平均(51.16±17.85)岁。
1.2 方法 均晨起空腹抽取静脉血3mL,不抗凝,在半小时内离心分离取血浆,置-20℃ 进行储存待检,应用循环酶法检测Hcy,测定值以μmol/L表示。
1.3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缺血性脑卒中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提示血浆Hcy水平升高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有密切关系。见表1。
表1 缺血性脑卒中组与对照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比较
缺血性脑卒中是一种突然起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我国是脑卒中高发大国,全国每年新发脑卒中约200万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负担。缺血性脑卒中是脑卒中的常见类型。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缺血性脑卒中危险因素的发生率不断上升,因此,应积极寻找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防止发生缺血性脑卒中。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于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危险因素而诱发的脑梗死研究颇多且取得较好成绩,但是近年来研究又发现高同型半胱氨酸是导致脑卒中发生较为独立的危险因素之一[3]。本研究也显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Hcy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证明高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密切相关。同型半胱氨酸代谢酶、叶酸、维生素B12等缺乏均可引起Hcy[4]。高同型半胱氨酸导致缺血性脑卒中的可能机制包括[5-6]:(1)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可促使氧自由基生成,引起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2)高血浆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可增加细胞内S-腺苷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含量,后者调控内皮细胞的凋亡,从而引起内皮功能受损,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还可抑制内皮细胞生长;(3)一氧化氮有对抗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不良作用,当内皮受损使一氧化氮生成发生障碍时,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毒性增加;(4)高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可促使动脉平滑肌细胞的增生,加速LDL胆固醇的氧化,消弱HDL胆固醇的保护性作用,从而增加泡沫细胞的形成,致使血管壁增厚,血管狭窄;(5)增加血小板凝血恶烷的产生,激活血小板的黏附和凝血因子的活性,促进凝血机制,导致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6)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可能作为一种血栓形成剂,影响血栓调节素的表达和蛋白C的活性;(7)还有研究表明,蛋氨酸负荷后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中度增高常伴有低纤溶活性,说明其在形成血栓机制中可能还与干扰了纤溶系统有关。这些因素分别或以不同形式组合,共同促进了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的发生,从而导致进展型脑卒中的发生[7]。
服用叶酸、维生素B12后高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下降,表明叶酸维生素B12具有降低Hcy水平的作用。但一些文献指出,应用叶酸、维生素B12虽然可以降低Hcy水平,但对已发生的严重病理变化则难以逆转。因此,对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防治重点应着眼于预防[8]。
[1]Konecky N,Malinow MR,Tunick PA,et al.Correlation between plasma homocysteine and aortic atherosclemasis[J].Am Heart J,1997,133(5):524-540.
[2]中华医学会第四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 .对脑卒中临床研究工作的建议[J].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1996,29(6):379.
[3]张丽云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脑卒中的关系探讨[J].吉林医学,2010,31(22):3743-3 745.
[4]Refsum H,Ueland PM,Nygard O,et al.Homosysteine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s[J].Annue Revmed,1998,49:31.
[5]Kristensen B,Malm J,Nilsson TK,et al.Hyperhomocyst einemia and hypofibrinolysis in young adults with ischemic stroke[J].Stroke,1999,30(5):974-980.
[6]EI Kossi MMH,Zakhay MM.Oxidative stress in the context of acute cerebrovascular stroke[J].Stroke,2000,31(8):1 889-1 892.
[7]胡俊祥,杨东宁,樊润润 .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脑梗死相关因素探讨[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1,14(12):35-36.
[8]马丽丽,赵春水,张津华,等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治疗探讨[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9,12(24):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