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萍
(吉林市产品质量检验院,吉林 吉林 132000)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审计工作在经济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社会对审计工作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审计工作面临着更多、更新的挑战。同时,审计质量问题也愈益突出,审计活动的管理尤其是审计质量的控制也就显得越来越重要。审计质量是审计的生命线,审计质量的优劣会影响到审计工作的声誉,也会影响审计机关的权威和形象,影响到审计主体能否健康发展。因此,加强审计质量控制,努力提高审计质量,是当前审计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我国内部审计法规体系不健全。法律法规不健全是导致内部审计制度不完善、内部审计质量不高的原因之一。众所周知,经济社会中的各种行为主要是靠法律法规与职业道德来规范和制约。内部审计工作也不例外,法律法规与职业道德的健全完善不但能使内部审计工作有章可循、得以规范,而且可使内部审计人员避险有据、保护自己。至今为止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已发布了很多具体准则。它们的颁布与施行是内部审计工作的一件大事,是完善与发展内部审计工作规定的重要举措。当然,从内部审计现状及未来发展的角度分析,这些规定还远不能满足实际需要,尚需在实践中紧密结合未来发展变化情况,并积极借鉴国外先进的或成功的经验与做法,对之不断加以总结改进和充实提高,以制定出较为健全有效的我国内部审计规范体系。健全有效的内部管理制度能及时发现和控制企业经济活动中发生的各种差错和舞弊;反之,就会增加差错和舞弊的可能性,使得审计人员难以发现经济活动中存在的差错和舞弊而形成审计风险。
审计人员素质的高低是决定审计风险大小的主要因素。审计人员的素质包括从事审计工作所需要的政策法规水平、专业知识、经验、技能和审计职业道德等。审计人员的审计经验需要实践的积累,但是审计经验又是有限的,面对复杂多变的审计内容,审计经验也会有误断的时候。另外,内部审计人员工作责任和职业道德也是影响审计风险的因素。许多内审机构和人员缺乏应有的职业规范的约束和指导。面对当今内审对象的复杂和内容的拓展,内审人员势单力薄,这将直接导致审计风险的产生。内部审计人员选用审计程序和方法也是造成审计风险的一个重要原因。由于被审计单位的实际情况各不相同,审计目的不同,采用哪些审计程序和选用哪些审计方法才恰当并不容易把握。如果审计程序和方法选择不当,会造成审计时间延长,成本增加。也可能会遗漏一些重要的审计内容,未能觉察重大的错弊行为,未能收集到充分可靠的审计证据,使审计结论与实际不符,导致审计风险。
企业的改制、重组已成为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方面。因此,内部审计的对象和内容也日益复杂。内部审计对象逐步发展为企业集团、股份公司和连锁经营店。企业内部机构层次增加,所进行的交易日趋复杂,被审计单位与某些企业的关系是母子公司关系或联营公司的关系。同时,由于企业的资产重组,必然涉及兼并和收购、改制和改组、联合和剥离及分拆问题,为内部审计对象开拓了新领域。内部审计对象复杂,为内部审计带来了更多的困难,审计风险也随之增加。另一方面,内部审计的内容不仅从传统的财务审计发展为效益、管理、经济责任审计、经营决策审计、经营风险审计、投资审计等,还要预测新形势下的兼并、联合、分拆以后的偿债能力和赢利能力,评价企业是否有效益,提出是否可行的意见书供领导决策参考。这对内部审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需求,审计人员做出正确结论的难度也就越大,审计风险也就不可避免的存在。
在考核、考察、任用和奖惩中,要重视和发挥审计结果作用,将审计结果作为重要的依据或参考依据。建立健全一系列行为规范,确保审计成果科学和有效的利用。对审计发现有问题的人,不应重用、提拔。组织、人事、纪检和审计部门要协调配合,审计成果才能得到充分重视和运用。用好审计结果,扩大审计影响。实行审计结果公告制度,在保守有关秘密和遵守有关人事纪律的前提下,审计结果在一定范围内实行公告。通常的审计结果仅向委托部门、主管部门及相关部门报告,其他部门和群众并不了解审计结果。久而久之,审计人员的积极性就受到影响和挫伤,审计质量和风险意识更加淡薄。要想改变这种状况,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要推行审计结果公告制度,将审计部门和审计人员的工作置于广大群众监督之下,这样不仅能促使审计人员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准则、制度、程序和要求开展审计工作,而且能还能提高审计人员的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达到提高审计质量的目的。
科学考核和评价审计工作是提高审计质量的重要内容。要提高审计质量就必须建立健全一套审计质量检查和考核指标体系,以便全面正确地考核审计质量。审计检查有事中检查、事后检查,检查审计活动是否符合审计计划和审计方案,是否按照会计制度和其他有关财经法规的规定所执行,然后进行考核和评比。通过检查、考核和评比,可以了解审计工作的质量,总结和掌握有用的审计信息,改善和提高审计部门和人员管理和业务水平,深化审计工作,最终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在考核和评比审计质量的基础上,应根据考核结果对审计质量优良项目组和有关人员进行表扬和奖励,对审计质量差的项目组和有关人员进行批评和处罚,以促进审计工作质量不断提高。
为保证审计质量,建立健全审计报告和审计工作底稿分级复核制度,根据审计项目的复杂程度和部门审计人员等因素,设置不同的复核等级,以确信其符合审计准则及相关审计质量的要求。对于每一位审计人员所完成的审计项目工作,应当由具有同等或较高技能的人员进行检查,以确定已完成的工作是否遵守审计准则及及内部审计规范;是否对已完成的工作和形成的结论做了充分的审计记录;是否存在任何未解决的重要审计问题;审计程序的目的是否已经实现;所表达的审计结论是否与审计的结果一致。审计部门负责人为最终复核人。
审计质量的好坏,与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密不可分,在很大程度上起到决定性和关键性作用。只有不断提高审计人员综合素质,才能防犯审计风险,提高审计工作质量。
审计部门要大力宣传依法行政、依法审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各级领导和部门以及人民真正给予支持、关心和爱护,只有得到他们的理解、帮助,审计工作才能胜利进行,否则审计工作就很难开展,受到各种各样的压力和阻碍。要根据审计人员的多少,审计项目要求和内容,围绕社会和人民所关心的热点、难点、重点进行审计。
重视审计质量、防范审计风险是审计工作永恒的主题,也是审计工作赖以生存的基础。从内部审计看,随着我国经济与全球经济的进一步融合,全社会的法律法制意识不断增强,内部审计作为企业非常重要的监督部门,为更好地服务于企业的经营目标,各部门对内部审计越来越重视,内部审计的作用越来越明显,我国内部审计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1]赵保卿.企业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探讨[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1,(1):24-27.
[2]李桂林.应重视内部审计质量管理[J].西部论丛,2003,(12):34-35.
[3]瞿曲.基于受托责任理论的内部审计若干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