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火灾成因及其预防对策探析

2012-12-29 05:35:54张凯旋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2年1期
关键词:消防工程建筑物消防

张凯旋 刘 星

(1、沈阳万宸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辽宁 沈阳 110005;2、沈阳市建筑工程设计院,辽宁 沈阳 110021)

随着人口密度的不断增大,当前城市建筑不断地朝着地下发展,高层建筑的数量也在不断地增加。高层建筑和普通建筑相比,无论是高度还是结构,都更加的复杂化。高层建筑内部装修导致大量的建筑装修材料堆积,一旦发生火灾人员的疏散十分的困难,且人口密度较大,一旦出现火灾,将会给建筑用户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巨大的危害。因此必须做好高层建筑的安全防火工作。

1 高层建筑火灾成因分析

在高层建筑火灾中,相当大一部分都是由于人为的原因导致的火灾,如生活用火、电气设备老化、自燃。还有一部分是由于建筑本身在设计上存在安全隐患,从而增大了火灾发生的概率和发生火灾后消防工作的难度。高层建筑发生火灾具体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高层建筑设计上存在的缺陷

很多高层建筑在设计过程中为了降低成本没有设计相关的消防设施,从而增加了火灾隐患。

1.2 消防审核把关难

高层建筑往往都需要经过消防部门的严格的审查之后才能够投入使用。通过专业的检查,能够及时的发现建筑在设计过程中存在的缺陷,及时的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进行解决。但是在实际中,很多高层建筑往往都是在工程开始建设之后才开始进行相关的申报工作,导致很多建筑都存在安全隐患。

1.3 消防工程质量不高

在实际的施工过程当中,对于消防工程施工没有足够重视,将主要的精力集中在土建工程上。很多高层建筑在进行消防工程施工的过程当中往往没有使用专业的施工单位,直接由原本土建施工单位负责进行,这就使得消防工程质量十分低劣。同时在消防工程建设过程中,相关的设备以及材料的质量往往达不到国家规定的相关标准,导致很多高层建筑的消防工程名存实亡,一旦发生火灾往往不能够发挥应有作用,导致火灾不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

1.4 高层建筑消防管理难

随着消防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现代化的高层建筑中往往安装了十分先进了消防设备和器材。但是这些器材在安装之后没有配备专门的人员对其进行相应的检测和维护,导致这些先进的器材一直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由于没有专业人员进行定期的维护和保养,导致相关器材过期失效的现象十分的普遍,一旦出现火灾不能够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2 高层建筑火灾特点

2.1 火势迅猛,蔓延途径多,易产生烟囱效应

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高层建筑内部大量采用装潢材料进行装修,但是这些材料往往没有达到相应的防火标准,更有甚者,很多建筑的装潢材料是易燃物品。高层建筑往往都有电梯井或者是较多电缆井,这些贯通建筑的通道在发生火灾的时候能够起到烟囱的作用,从而加重火势,使得一旦发生火灾,整个建筑就会在较短的时间内都被火势所蔓延,这使得用于消防的宝贵时间大大的缩短,加大了火灾的危害性。

2.2 人员疏散困难,伤亡严重

高层建筑由于距离地面较高,使得疏散的通道比较长。且高层建筑中往往具有大量的人员,这就导致一旦发生火灾,高层建筑的疏散工作十分困难。很多人员在疏散过程中由于吸入大量的有毒气体而死亡。

2.3 火灾扑救难度大

高层建筑和普通建筑相比,由于其自身的高度较大,一旦在建筑高位发生火灾,将会使得消防工作的开展具有较大的难度。由于高层建筑的高度较高,消防水枪的压力往往达不到相应的高度,这些都会耽误消防时间,导致人员伤亡的加大。

2.4 构造功能复杂,火险隐患突出

高层建筑的建筑规模往往比较大,建筑自身的结构相对比较复杂。在高层建筑中存在着大量的恶设施,这些设施一旦没有做好相应的防火工作,就使得建筑发生火灾的概率大大增加。高层建筑中使用了大量的空调设备,这些电气设备的接线一旦出现问题,就大大加重了出现火灾的概率。此外高层建筑的人员密度较大,大量的人员集中在一起,本身就加重了火灾的隐患。

3 高层建筑防火对策

高层建筑防火就是根据对实际火灾的预测,运用工程学的方法研究防火设计、防火管理以及消防工作的技术措施。

3.1 总平面布置

在高层建筑总平面设计中,必须服从城市总体规划。根据建筑物的使用性质、火灾危险性、地形地势、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和建筑物所在地区常年主要的风向等因素进行合理布局,确定位置,严格执行现行国家消防技术规范。对于高层民用建筑,还要根据建筑物本身的使用性质和高层建筑的类别来选择和确定其耐火等级。

3.2 划分防火防烟分区,合理设置防火分隔

划分防火分区,其作用和目的就是一旦某一区域起火,通过防火分隔物将火灾控制在局部区域内,阻止火灾在水平和垂直方向的蔓延。对于高层建筑,需要设置挡烟设施划分防火防烟分区,将烟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以便用排烟设施将其排出,保证人员安全疏散和便于消防扑救工作顺利进行。

3.3 采取安全疏散措施

高层建筑设计和施工中,必须采取安全疏散措施,确定安全出口数量、宽度,楼梯型式,确定疏散距离、宽度,设置避难层、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等。鉴于高层建筑垂直安全疏散楼梯极其有限,应设置消防电梯,消防电梯的设置应符合消防技术规范的有关要求。疏散走道应力求短捷,便于形成双向疏散。

3.4 室内装修防火

根据建筑物的使用性质、规模,对建筑物的不同装修部位,采用相应燃烧性能的装修材料并且积极选用不燃烧材料和难燃烧材料,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用于高层建筑室内墙面,隔断,地面应采用B1级材料,对于室内顶棚必须采用A级材料,局部造型装修需要,可采用B2级材料;安全疏散通道,楼梯间及其前室,避难区(间)等生命通道,其墙面吊顶,地面均应采用A级材料装修。

3.5 通风、空调系统防火和建筑防排烟措施

防排烟设施与安全疏散和消防扑救关系密切,它能为消防扑救创造有利条件,同时可以控制火势蔓延扩大,因此在高层建筑设计时必须设计有效的防排烟设施。从确保安全疏散角度,在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避难间(区)应采用正压送风,在疏散走道采取机械排烟方式。对消防电梯井及其前室应采取正压送风,防止烟气侵入。

3.6 高层工业建筑防爆

对于有爆炸危险的工厂、仓库,为了防止爆炸事故的发生,减少爆炸事故造成的损失,要从建筑平面与空间布置、建筑结构和建筑设备等方面采取防火设计。

3.7 设置必要的建筑消防设施,达到消防自动化

根据国家建设工程消防技术标准要求,高层民用建筑内,按照建筑物的使用性质、防火区域的的有关条件以及建筑物的规模、建筑高度、火灾危险等级确定设置必要的消火栓灭火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气体灭火系统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等,达到早期发现,及时扑灭和自防自救的目的,将其消灭在火灾初期阶段。在消防自动化建设上面,还要加强对防火自动化系统的设计、审核、施工、执法等方面的管理工作。加强建审员的业务理论水平培训与政治思想教育,保持建审人员的相对稳定,向职业化发展。

[1]鲁磊,洪克宽,杨庆军,邹媛.高层建筑火灾特性与防控对策研究[J].中国公共安全(学术版),2010,(02).

[2]宗新周.高层建筑火灾救援成世界难题[J].武汉建设,2009,(01).

[3]丰丙章,刘杰,刘国良.高层商业建筑火灾危险性特点及成因分析与预防对策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0,(08).

猜你喜欢
消防工程建筑物消防
《消防界》征稿启事
建筑消防工程施工中易发生的问题及对策
邻近既有建筑物全套管回转钻机拔桩技术
全国消防日11月9日
描写建筑物的词语
漫画说消防
消防界(2019年2期)2019-09-10 07:22:44
机电安装在消防工程中的控制措施探讨
消防也幽默
读者(2018年18期)2018-08-31 05:40:02
煤化工项目消防工程的全寿命周期管理
火柴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