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公共选修课的现状调查与改革建议——以某地方院校为例

2012-12-28 09:05:26李霞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3期
关键词:院校课程教师

李霞

(淮南师范学院 教务处,安徽 淮南 232038)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公共选修课的现状调查与改革建议
——以某地方院校为例

李霞

(淮南师范学院 教务处,安徽 淮南 232038)

公共选修课对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地方高校公选课还远未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结合目前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实际情况,对地方本科院校的公共选修课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基于学生角度对公选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相关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新建本科院校;公共选修课;现状调查;教学管理

一、选题背景

随着高等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不断深入,公共选修课(以下简称“公选课”)已成为高校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公选课是推动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它对于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其创新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1]由于各种原因,目前地方院校公选课的开设和运行还存在许多问题,为了更好地发展和完善地方院校的公选课,本文对某地方院校的公选课的开设现状做了一些调查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旨在为地方高校的公选课的建设提供参考。

二、调查对象与方法

本次调查对象为本科大二、大三、大四的学生。本次问卷调查采取整群抽样和简单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法选取样本,对文、理工科相关系别的学生进行了调查。每个院系都抽取了学生,涉及所有招生本科专业。主要是问卷调查,发放问卷200份,实际回收196份,有效问卷为196份,回收率为98%,有效率为100%。调查主要从学生角度对地方院校的公选课的现状进行了了解,问卷设置了21道题目,其中有2道开放性题目,主要调查学生对公选课程的教学和管理的看法以及相关的建议。本文所用的数据从调查问卷的相关内容中进行了选取。采用SPSS15.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的录入和结果的统计分析。

三、调查现状统计分析

某学院的公选课共分为人文社会科学系列、经济与管理系列、科学技术系列、语言系列、音体美系列、生活与健康系列、教师教育系列等七个系列。公选课的对象主要是大二、大三的学生,大四的学生有少数因某些特殊情况也会选修。因此本次调查的主要对象为大二、大三的学生。调查样本中,大二学生所占比例为76%、大三学生所占比例为19.4%,大四学生所占比例为4.6%。本研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课程设置情况

表1 课程设置情况

调查发现,62.8%的学生认为本校的公选课的课时还是不少的,时间的安排也比较合适;44.5%的学生认为目前学校所开设的公选课能基本满足学生的需求,也有43.5%的学生认为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从表1可知,学生对自己在本科学习阶段的选修课的设置不满意的比例要高于满意的比例,不满意的比例为46.9%,非常不满意的比例为20.4%。

调查中问及学生对哪些方面的课程比较满意时,满意度较高的是人文社会科学系列(22.8%),生活与健康系列(17.1%),其他系列相对较低。满意度较低的是科学技术系列和教师教育系列:其所占的比例分别为5.7%和5.2%。对其满意度低的系列要引起重视。据调查了解,科学技术系列的有关课程的专业性太强、教师教育系列的课程理论性太强;另外教师上课时没有把课堂内容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致使学生不感兴趣。

(二)学生选课心态调查

表2 学生选课心态与对老师指导的需要程度

如表2所示,71.4%的学生是根据个人的喜好进行选课,由于选修课课程不多,有部分学生因为最初没有选上自己所喜欢的课程,为了修够学分,又不得不选其他的课程。根据其调查结果,这与选修课没有老师指导有一定的关系。在调查中,94.3%的学生是希望有老师指导的。由于学生选课前缺乏必要的指导,部分学生不清楚开设公选课的目的、意义,认识不到公选课对于学生文理渗透、完善知识结构的重要性。容易通过的课程学生一哄而上,致使部分学生因选课人数限制而无法选上,而一些较难通过的课程由于选课人数少而无法开设;这样学生选课就容易出现比例失调的现象,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三)对选修课的学习态度

表3 对公共选修课学习态度的评价

通过了解,学生在公选课中听讲的人数极少,41.5%的学生很少听课,有47.2%的学生听课一般;听课的比例只占少部分。有55.9%的学生曾缺课1-3次,甚至还有6.7%的学生根本就不听课。这说明很多学生对选修课没有重视,学习态度不端正,抱着混学分的目的。学生对公选课的认识存在问题,学习兴趣不足,只选不读现象严重,有违学校开设公选课的初衷。调查中,学生反映部分老师讲课不好,很多是一些学了就忘的空理论,学不到知识。另外,部分学生认为老师管理松散,不来上课也照样给成绩,所以上不上课无所谓。

(四)教师课堂教学调查

表4 公选课教师课堂教学情况

如表4所示,72.5%的学生认为教师上课的态度一般,认为教师上课态度很好的只有21.8%。这说明大部分教师没有重视公共选修课,如果教师的上课态度都一般的话,学生的学习态度能好吗?教师应该给学生树立好的学习榜样,使学生受到好的感染。对于教师的教学授课方式,35.9%的学生较为满意,3.1%的学生很满意,52.8%的学生认为一般,8.2%的学生不满意,57.4%的学生认为教师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对于公选课的教学质量,73.6%的学生认为教师的教学质量一般。通过了解,在申请开课时,教师只注重自己的兴趣或对于该领域的研究程度,而没有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来选择教学内容,造成所开课程实用性不强。另外,院系之间开设课程数量、内容的协调,部门与部门场地、时间的协调等等,也往往出现相互推托的现象;学校对公选课的相关管理制度也有缺失;这势必影响到公选课的教学质量。

(五)公共选修课效果评价

表5 公选课的效果评价

由于各种原因,该校的公选课的效果不是十分理想,65.3%的学生认为开设选修课是十分必要的,46.4%的学生认为公选课的效果一般;学生从选修课中的收获也是一般,从中受益匪浅的课程很少,调查中只有15%的人认为公选课能受益匪浅。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有些公共选修课教学深度不够,还未达到大学课程的水平;有些课程专业性太强,学科基础缺乏的学生很难接受;很多课程没有教材或讲义,加上部分教师“灌输式”教学,致使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通过访谈,很多学生希望开设法律、心理、礼仪、体育、实践类等相关方面的课程。分析以前所开设课程的情况,主要是开设的课程不稳定,这与教师开设课程的随意性有很大的关系,没有相关的管理规定保障,而且所开设的课程冷热不均,课程设置不合理,公选课的质量难以从真正意义上得到提高。

四、对策建议

1.整合选修课程体系,合理设置课程

教学管理部门在制定教学计划时,要深入了解市场需求及学生的需要,并结合本校师资力量来指导设置公选课的门类与内容,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组织老师开设丰富多彩的公选课。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公选课课程体系建设,加强优质公选课教学;充分利用校内外相关教学资源,构建具有本校优势和特色的课程结构体系。坚持文理渗透,理工结合,对学校现行公选课进行论证,筛选课程种类,取消不实用的、对学生收益少的课程;多开学生感兴趣且能获益的课程。要注意选修课门类的全面、均衡以及学科结构的合理化。不断调整不同类别公选课程的比例,使其尽量均衡,以满足学生的现实需求。

2.重视选修课的宣传力度,加强选课指导

学校应注重公选课的日常宣传。在这方面可以充分利用校报、互联网、宣传橱窗等校内传播媒介,还可以印发专门的小册子,努力做到让学生人手一册,扩大公选课的影响;进一步明确开设公选课的目的、意义。加强对学生的选课指导,教师应根据学生兴趣、特长、专业的差异等,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标,减少学生选课的盲目性,帮助学生构建有利于全面发展知识结构。每学期选课前,可开专题讲座,请教学管理人员、任课教师及分别介绍各门课程的主要内容、课程目标及选课流程等。[2]通过各项措施,确保学生选课有针对性,以便有效地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3.教师应增强责任意识,提高授课质量

只有高质量的课程,才能吸引学生的选修兴趣。要让学生的注意点放在课堂内容上,教师就需要多花功夫搜集资料,精心设计教学内容,要注意教学内容的前沿性、技术型和实用性。教师需从教学方式入手,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联系社会生活,选择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方式,活跃课堂气氛,尽量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规范教学管理,加强公选课的质量监督

加强公选课开设审批制度,把好开设公选课的质量关,不“因人设课”,确保开设公选课程的科学性、合理性。[3]对公选课从开设课程审批、选课流程、课堂考勤和管理、考核、成绩认定等方面做出详细的规定,聘请相关的优秀教师对课程的实施情况进行督导,安排相应的教学管理人员不定期的听课、检查教案、问卷评价及与学生交谈等方式监督任课教师的授课情况;针对不同类别的公选课程,设计不同的评价标准,建立适合本校校情的公选课质量评价体系。

[1]鲁红艳.推进课程教学改革强化管理制度建设——加强高校公共选修课教学与管理的新思考[J].湖北社会科学,2008,(10)

[2]项子微.高校公共选修课教育的缺位与对策研究[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6)

[3]刘佩芝,董榴英.当前高校公共选修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上饶师院公选课为例[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09,(2)

Asurvey of the optional courses of local newly-established colleges and suggestions for innovation———take as local colleges an example

LI Xia

Public optional courses in colleges play a major role in broadening the students' knowledge and improving college students’ qualities. But at present,we are failing to bring it into play.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conditions of local newly-established colleges,this paper is dedicated to investigating the present condition of public optional courses in those colleges. After an analysis of the existing problems,the corresponding solutions have been eventually propos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tudents.

local newly-established colleges; public optional course; investigation; teaching management

G642.0 < class="emphasis_bold">[文献标识码]A

A

1009-9530(2012)03-0116-03

2012-03-15

淮南师范学院青年科研项目(2011WK61q)

李霞(1978-),女,安徽淮南师范学院教务处教师,教育经济与管理硕士,主要从事教育经济与管理的研究。

猜你喜欢
院校课程教师
最美教师
快乐语文(2021年27期)2021-11-24 01:29:04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计算机教育(2020年5期)2020-07-24 08:53:38
教师如何说课
甘肃教育(2020年22期)2020-04-13 08:11:16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圆我教师梦
吐鲁番(2014年2期)2014-02-28 16:54:42
MOOC起步,从微课程开始
物理与工程(2014年2期)2014-02-27 11:22:21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