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竞争背景下农林类院校发展策略探讨

2012-12-27 00:48郭洪生
关键词:农林竞争毕业生

王 坤, 郭洪生

(河北农业大学 动物科技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1)

高校竞争背景下农林类院校发展策略探讨

王 坤, 郭洪生

(河北农业大学 动物科技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1)

本文分析了农林类院校在高校竞争背景下的现实情况,探讨了农林类院校在生源竞争、资源竞争和地位竞争中的优势和劣势,挖掘了导致农林院校竞争力低下的深层原因,针对农林类院校发展提出明确自身定位、寻求特色发展、拓宽投资渠道和创新招生就业机制等方面的解决对策。

高校竞争;农林类院校;发展策略;特色发展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持续深入,高等教育已经基本完成了从精英型向大众型的转变,教育资源得到了进一步优化配置,教育质量和效益也得到了明显提升,由此也使高校之间的竞争加剧。由于历史的原因和行业的特殊性,农林类院校在竞争中处于相对弱势。如何采取相应的发展对策,求得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提升综合实力,成为摆在农林类院校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1]。为此,拟在分析农林类院校生源竞争、资源竞争和地位竞争的基础上,探讨此类院校如何寻求优势和特色、开展有益的改革、保持竞争优势的相关策略。

一、高等农林院校竞争力分析

(一)生源竞争力和就业前景分析

在每年一度的高等院校招生竞争中,农林类院校始终处于劣势,生源的质量使农业院校的发展受到较大的影响。在近年来的高考招生中,高等农林院校的录取分数通常处于较低档。而来自麦可思研究院《201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数据显示:2010届本科毕业生填报高考志愿时选择各专业门类的首要理由中,选择农学类专业的首要理由是大学调剂,且选择该理由的比例高达42%。在农林类高等院校的报考中,第一志愿率普遍在50%以下,这导致不少农林类院校只得降分录取或对服从专业调剂学生进行调剂,从而确保招生计划顺利完成。

从近三年来全国农林类本科专业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不含考研)来看,是逐年上升的,但是总体就业率水平是处于全国平均水平之下的[2],相关的数据如表1所示。

此外,相比其他专业门类,农林类专业毕业生的薪资水平较低,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如表2所示。

表2 近三年农学类毕业生半年后的月收入 元

同时,在2010届主要专业门类毕业生半年内的离职率中,农学类的离职率最高,为31%,且大部分为主动离职,其中薪资福利偏低(22%)和个人发展空间不够(30%)占据了主要原因。而在对2007届本科主要专业门类毕业生3年后的专业对口率调查中发现,农学类毕业生对口率由毕业半年后的62%降低为57%,也就是说,一半多农学类学生毕业3年后不再从事完全对口的农业类相关工作。

由此可知,高等农林院校的生源竞争力存在优势明显不足,其深层原因在于:首先是农业院校对青年学生缺乏吸引力,也不具备较多的社会知名度和社会地位;其次,农林类院校的毕业生就业困难较大,农林类院校一个重要的生源就是农村考生,而农村考生希望通过高等教育之路不再返回农村基层或从事农业相关工作;同时,农林行业待遇普遍偏低,且条件艰苦。这些因素均对考生报考农业院校造成了影响。

(二)办学资源竞争力分析

首先,不少农林类院校存在基础薄弱、经费不足的现象。由于历史的原因,在“文革”中,农林类院校遭受了巨大的损失,有些学校甚至分散办学,几经搬迁,导致欠账太多,影响了发展。

当前,高校经费来源的重要渠道之一就是学费,而农林类院校学费标准普遍偏低,尤其是农学、植物保护学、动物医学等学科,学费标准往往只有4 000元/年左右。由于不少院校所在的地方政府财力有限,不少农林类高校的生均经费拨款在3 000元左右,部分省份甚至更低,由此造成了农林类高校现代装备水平低,基础设施难以改善,难以满足教学、科研的需要,逐步拉大了与其他类型高校的差距。农林类高校以农业、农村为服务对象,研究成果难以有偿转让,研究周期长,导致高校创收能力差,在科技开发、校办产业等方面的收入显著落后于其他类型的高校。此外,农林类院校也承担着资金上的政策性亏损。例如,在此类院校中均设有专业奖学金,而这部分款项并非政府专项拨款,而是被包含于高校教育事业费中,由此形成了占有相当比重的农林类院校政策性亏损。

(三)高校地位竞争力分析

由于社会对农林类专业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对于发展农业教育的紧迫性和农林类院校在发展农业中的战略地位认识不足,导致农业教育缺乏相应的社会地位。其中的深层原因来自于社会传统观念,农业在我国被视为低等的行业。由于我国的城乡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农业不发达,而农业科技工作要深入基层,十分辛苦,加之农业科研往往周期较长,不易出科研成果,这均导致农林类高校在竞争中处于劣势。

此外,不少农林类院校的人才培养体系与农业发展的实际要求存在差距。农林类高校的毕业生往往具有比较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但是缺乏科研创新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这说明农林类院校还没能很好地落实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的培养,而在具体专业结构的设置上,种植、养殖类专业性过强,比重过大,多年不变的传统专业也没有随着现实需求的变化而更新,导致毕业生的结构失衡。农林类专业区域性很强,只有充分结合本地区农业发展特色,制定因地制宜的教育体系和科研方向,才能保持自身办学特色,培养出市场需要的农业人才,促进当地农业发展。

二、农林类院校发展策略

基于前文的分析,在当前高校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农林类院校要保持竞争优势,就必须结合自身实际条件,选择有效的发展对策。

(一)明确自身定位

在当前的市场经济环境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呈现出多样化态势,农林类高校只有明确定位,才能在竞争中壮大自身的实力。

我国的农业已经逐步向产业化、集团化发展推进,由此对农林类专业人才的要求也发生了变化,在人才的质量上和层次上均有广泛的、多样性的需求[3]。农林类院校只有使自身的办学规模和层次契合用人市场的现实需要,才能保持自己的特色与实力。

在我国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既需要研究型大学,也需要教学型大学。前者的优势在于理论研究,解决农业现代化的基础理论问题,后者则应注重于解决生产技术问题,同时提升农业从业人员的整体水平。由此可知,在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背景下,如何为农林类高等院校准确定位,是克服盲目攀比、模式趋同,并提升其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对于一些重点农业大学,已经拥有相当的研究生招生规模,因此应定位于培养学术型人才的“研究型大学”;而更多的农林类院校则拥有较长办学历史和较好的办学条件,应将自身的发展定位于“教学型大学”,以培养农业产业化进程中的技术型、应用型人才[4];还有一部分院校办学历史较短、综合实力稍弱,例如各地市的农业职技学院等,则应将自身的发展定位于培养农林业的专业技术型人才上面。此外,应逐步构建多元的、科学的教育质量观,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摒弃统一的衡量标准,从而发挥优势,办出特色,提升竞争实力。

(二)寻求特色发展

农林类院校应该在明确发展方向的基础上寻求特色,以进一步拓展发展的空间。

首先,农林类院校应以农为本,夯实自身的发展基础和提高竞争实力。农林类院校和农村经济发展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寻求和构建与农业产业的最佳结合点,致力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是农林类院校的教学与科研核心所在。以农业为出发点来构建自身的特色和办学模式,是农林类院校的必然选择。在此过程中,一是要确立科学的办学指导思想,充分结合自身所处的层次和办学条件以及社会对人才的需要,正视自身的传统积淀和办学优势,确立独树一帜的特色办学理念;二是要构建有特色的学科与专业,摒弃贪多求全的传统发展观念,以自身所在地区的实际情况为基准,根据所在区域特定的环境和经济条件,因时制宜地确定主攻方向,开辟独特的发展领域,填补地方农林业发展空白,集中优势力量去发展有前途的学科和专业,着力发展农科专业的强项。三是要构建富于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实际需求作为人才培养的风向标,摒弃盲目攀比,结合人才培养目标和自身的特长,构建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和课程结构,以多样性的教学手段培养具备综合素质的创新人才。四是要加快学科专业调整的步伐,增强学科设置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完善学科体系,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在传统学科专业的基础上进行充实和更新,使毕业生的知识结构能够满足市场的实际需求。

其次,在以农为本的基础上,农林类院校也可以向非农方向延伸,向以农为主、多学科协调的方向发展,以拓展自身的生存空间。应该将单科性封闭式的格局逐步扩展为以农为主的多科性大学。在此过程中,充分体现农业与多学科之间的渗透和互动,拓宽专业口径,着力发展交叉学科专业。在课程的设置上也应逐步向环境资源科学、生命科学以及人文和信息化科学渗透,实现特色化基础上的综合化发展,提升自身竞争实力。

(三)拓宽投资渠道

目前,仅靠政府有限的财政拨款是较难实现农林类院校快速发展的,因此应该改变单纯依靠国家办教育的理念,建立多元投资体制,打破单一的投资体制,拓宽投资渠道,增强农林类院校的发展实力。

首先,应该加大政府教育经费的投入力度,这是农林类院校办学经费的主要来源。良好的办学条件和基础设施是院校教学、科研的基础。充足的资金有利于农林类院校改善教学和科研条件,如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建立多媒体教学环境和网络信息系统以及高水平的实验室与实训基地。

其次,应寻求与地方政府、企业合作办学和科研的途径,构建多元化的投资渠道。这样的办学模式有利于农林类院校吸引社会资金,提升资金的经济、社会效益和利用效率。因此,农林类院校应争取教育主管部门的合作投资政策,通过规范化的渠道和环节,在引进资金的基础上保证投资人的权益。具体的方法可以是教育补偿投资、股份制合作、企业捐助以及技术互换投资等。此外,在具备条件的基础上加大开放力度,实现合资合作办学。争取国外资金,也是一个不错的努力方向。

(四)创新招生就业体制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林类院校应该基于自身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解决招生就业方面的问题。

首先,农林类院校应优化自身的生源结构,加大学生报考的鼓励力度。可以争取国家对农村籍大学生和农林类专业的支持与政策、资金的倾斜,在此基础上减免学费、拓宽奖学金的覆盖面等,增加学生报考的吸引力。

其次,可以创建具备自身特色的招生制度。结合不同层次人才培养的实际需求,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招生办法。举例来讲,对于研究型、精英型人才的培养,可以延续传统“严进严出”的模式,同时实行本硕连读等招生政策,增强对高素质生源的吸引力。而在培养职业型人才方面则采取“宽进严出”模式,不再由高考分数作为唯一条件,而是结合院校具体的办学情况,直接从社会人群中选拔[5]。

再次,应着力发挥政策导向的巨大作用,为毕业生创建农村就业的条件和途径,鼓励他们到基层农村工作。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农林类院校应该在政府主导的基础上,针对毕业生最关心的农村就业问题,如户籍、住房等方面争取相关的优惠政策,同时做好各项服务工作,对毕业生择业技巧和观念进行引导,并广泛收集需求信息,为毕业生就业提供服务。

[1] 张玉龙.加入WTO后我国高等农业院校面临的形势与对策[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9):167.

[2] 麦可思研究院.《201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56.

[3] 武艳艳.农业院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路径探究[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0(6):131.

[4] 侯晨曦.高等农业院校办学特色研究[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4.

[5] 姚江林.高等农业院校农科专业招生现状及对策[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124.

Probe into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for university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in the competition

WANG Kun,GUO Hong-sheng

(College of Anim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Agricultural University of Hebei,Baoding 071000)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eal competition situation of the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and discusses the advantage and disadvantage of competition among higher education candidates,materials and social position to find out the deep causes of low competitive force.According to the development of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several solutions are put forward such as defining the self-position,seeking the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widening investment channels and creating the newsystem for recruiting and employment.

colleges'competition;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development strategy;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G647

A

1008-6927(2012)02-0006-04

2011-10-28

河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立项项目:“畜牧兽医专业二元结构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项目编号:104013)。

王 坤(1980-),女,河北保定人,本科,助教,研究方向:动物医学。

(编辑:潘秀华)

猜你喜欢
农林竞争毕业生
信阳农林学院作品精选
《天津农林科技》征稿启事
伤心的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天津农林科技》稿约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感谢竞争
AC311A加装农林喷洒设备首飞成功
儿时不竞争,长大才胜出
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