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解读

2012-12-27 23:24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 2012年1期
关键词:改革经济发展

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主要判与新提法

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回应了人们热切关心的形势判断、政策基调、主要任务、重点难点等重大问题,可以用五大任务、四个“牢牢把握”、四个“保持”、四个“着力”来概括。

对于今年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中央认为,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上升,国内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矛盾和问题仍很突出,困难和潜在风险不可低估。为了应对复杂多变形势,适应新情况新变化,必须继续抓住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做到四个“牢牢把握”,即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牢牢把握加快改革创新这一强大动力,牢牢把握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一根本目的。我们认为,四个“牢牢把握”是实现稳增长、控物价、调结构、惠民生、抓改革、促和谐等六大工作目标的思想保障和思想遵循;只有做到四个“牢牢把握”,才能确保各项工作行走在科学发展的轨道上。

四个“着力”,具体说,就是着力扩大国内需求,着力加强自主创新和节能减排,着力深化改革开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四个“着力”与四个“牢牢把握”紧密关联,内容上是一致的,但侧重点不同。四个“着力”是从如何开展工作、如何抓住重点来说的,重在落实。四个“牢牢把握”是从如何坚持正确方向、确保不偏离轨道来说的。

四个“保持”,主要是针对今年经济社会工作总基调而言的。中央明确要求,“要突出把握好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之所以强调“突出把握好”,正是为了应对可能出现的新的不确定不稳定因素,为了适时而稳健地推进改革,为了在波动的世界环境中扬长避短,趋利避害。中央用四个“保持”来强调“稳”的内涵,即保持宏观经济政策基本稳定,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保持社会大局稳定。第一个“保持”是概括了总的宏观经济政策基调,后三个“保持”是阐述“稳增长”、“控物价”、“促和谐”三大经济社会 发展的核心目标。做到四个“保持”,是为了更好地“进”。“进”则是针对“ 调结构”、“抓改革”、“惠民生”三大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目标而言的,具体说,就是要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新进展,在深化改革开放上取得新突破,在改善民生上取得新成效。

“五大任务”是: 1、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2、坚持不懈抓好“三农”工作,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3、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经济自主协调发展;4、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提高对外开放水平;5、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可以说,五大任务是“突出把握好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的具体抓手;而完成好五大任务的衡量标准,就是能否继续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三者的关系。

为此,中央特别强调保持政策的稳定性、连续性,增强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前瞻性。会议指出,财政政策和信贷政策都要注重加强与产业政策的协调和配合,充分体现分类指导、有扶有控,继续加大对“三农”、保障性住房、社会事业等领域的投入,继续支持欠发达地区、科技创新、节能环保、战略性新兴产业、国家重大基础设施在建和续建项目、企业技术改造等。

我们认为,此次会议对于经济工作的分析和部署,不仅体现了扎实务实的精神,并且有着极其重大的承前启后的作用。进一步巩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做好今后的工作,时刻都要坚持稳中求进,时刻都要坚持稳定性、连续性、针对性、灵活性、前瞻性,时刻都要坚持分类指导、有扶有控。

对于资本市场发展,会议上有三处表述值得关注:一是在“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段落中,强调“发挥好资本市场的积极作用”;二是在“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段落中,强调“要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三是提出“要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和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这三点对于资本市场发展都有指导意义,至少说明,资本市场的作用日益重要,资本市场需要进一步优化结构,资本市场改革要与宏观改革特别是利率汇率改革相协调。

“稳中求进”提法的真正内涵在于“机变”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焦点不仅局限于经济工作,而是将今年的经济工作和社会发展重点结合在了一起。会议提出,为了“推动今年经济社会发展,要突出把握好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稳,就是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基本稳定,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保持社会大局稳定。进,就是要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新进展,在深化改革开放上取得新突破,在改善民生上取得新成效”。

从会议公报中,很多人解读出“中央政府可以容忍经济增速放缓”的基调,因此不能过分强调“保增长”。市场预期货币政策不能转向适度宽松,流动性枯竭局面难改,股市当然以下跌应对。我们以为,会议透露出了“不能容忍经济增速过快放缓”的战略意图,稳中求进,稳中求变,2012年货币政策的特点将是更加“灵活”,房地产政策也将随机应变。正所谓名义上不变,实际是“善变”。

为什么如此解读?“稳”的第一要义是“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且“稳”与“进”是密切相关的,不进难有稳,不进将错失“重大战略机遇期”。我们注意到,无论是中央政治局会议还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都强调了“要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这才是重中之重。

当前国际经济形势“哀鸿一片”,欧债危机深不见底。正因为欧债危机的存在,美债危机也可能浮出水面,才使得欧美列强都需要中国,对中国的追赶步伐会“适度容忍”,加上伊朗、俄罗斯的平衡作用,中国的发展并不显得那么咄咄逼人,这就是“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实际意义。这个时期用好了,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中国可以再上台阶。

中国的快速发展也是“求稳”,保证社会稳定是必要一环。要促经济转型、扩大内需、促改善民生,都需要钱,而钱从哪来?中国似乎有的是钱,3.2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好像是全世界“首富”;但A股市场很差钱,这大概也是全世界投资者统一的认识,否则怎么会最熊呢?其实中国很差钱,在四季度经济增速下滑加快的背景下,上市公司市盈率出现大幅度下降,小微企业生存困难,国企也很缺钱,财政收入怎么可能保持高增长?

10月份财政收入增长只有16.9%,比一季度回落了近一半;11月份增长只有10.6%,出现快速回落;而进入12月,有些(收入)项目甚至已经出现下滑征兆。如果考虑到年末中央财政还将大量拨款弥补一些地方政府的财政亏空,2011年全年的财政收入并不乐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把扩大内需的重点更多放在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发展服务业、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上来”,要扩大内需、提高劳动者收入,钱从哪来?必须实现优质增长,高效增长,提高企业盈利能力,这些都需要投入。所谓积极的财政政策,也需要钱,钱从哪里来?靠发债券,搞赤字?都不靠谱,还是要保增长。

目前很多人一听“保增长”就与保房地产商连在了一起,其实保增长只是保实体经济,通过更灵活的宏观调控政策激活企业活力,通过实体经济开工率的提高促进就业率的提高,使被流动性困扰的企业扭亏为盈。尤其要保证小微企业、民营经济,还有国家级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平稳。

对房地产调控不能松劲,但也不能只靠限购限贷,未来改变的一定是这种只靠非市场手段压制房价的局面,要研究长效机制。房地产调控重在改变思路,强调稳中有变,稳中渐变,在市场交易活跃的背景下实现价格稳步回落。现在各级财政都没有钱,保障房无法按计划完工,同时,我国各大城市已经积压大量商品房,现在还有更多的房子建好了,却卖不出去。怎么平衡两者的缺口呢?政府通过赊欠或发行特种债券的方式收购开发商的商品房,当然是低价收购。这就是平准,可以搞活滞压在房地产市场的大量资金,也可以少建很多“建成负担”的“保障房”。将建设保障房的大量资金拿出一部分,用于开发全国住房联网系统。这个网一建,全国房价肯定大跌,政府正好低价收购将建设保障房的资金用到刀刃上。

还是那句老话:防范危机的前提条件是预见危机。现在再加上一句:防范危机的最好办法是求变。对2012年经济工作的预期就是:稳中求进,稳中求变,稳中渐变。

“五大任务”对执政理念及操作提出要求

从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五大工作任务来看,短期内中央希望通过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来保持经济平稳增长;中长期来看,中央希望通过加快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来防止经济大起大落,寻找一种能使经济保持持续活力的增长机制,确保“十二五”期间经济有效增长,民生福祉持续提高,经济战略转型基本完成。无疑,五大任务关键在于各级政府转变经济增长观念,全面升级发展思维,采取切实措施打造以内生性增长为主动力的发展模式。

去年以来国内外经济形势异常复杂,但放在全球主要经济体的横向对比层面上看,中国经济发展态势仍不乏亮色。去年前三个季度 GDP保持着9.7%、9.5%以及9.1%的增速,这在主要经济大国中非常难得。但不能不提到的是,去年以来的经济增长轨迹,更大层面上依然沿着既往的路径,如何在增长中加快相关配套制度改革,依然是困扰各级各地政府的迫切命题。我们认为,尽管“十二五”期间经济或许还是能继续保持较快增长。但谁都知道,如果不彻底改革增长模式,不全面升级发展思维,增长模式无法实现质的跨越,粗放式的增长其本身的有效性与福利效应不仅不会与经济规模呈正相关,还会导致既有增长模式弊病的进一步恶化;倘若中国经济真的像某些经济学家所说的早在几年前就跨过了“刘易斯拐点”,则中国经济在逐步告别人口红利之后,有可能会迎来痛苦的爬坡期。

另一方面,正如本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所高度关切的,中国经济面临的可能危险还在于:内外经济的失衡尤其是外部发展环境的可能恶化,使得中国在愈来愈不确定的经济环境中,爆发系统性风险的可能性越来越大。因此,中央特别提到要有效防范和及时化解潜在金融风险,万不可有任何疏忽。否则,中国真有可能在尚未完成工业化和城市化尤其较为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尚未搭建完毕的情况下,在经济遭受重创之后错过重振的时间窗口;而基于收入差距扩大而产生的社会不稳定又会进一步加大政府的管理成本。事实上,今天的中国,经济不仅存在着严重的内部失衡,外部失衡亦很严重,在这种约束条件下,必须格外小心资产泡沫膨胀之后引致的系统性经济风险。如若不引起足够的重视,局部风险的扩散和累积将有可能演变成系统的经济与金融风险,而民生福利和财富增长的不协调问题已经不再局限于经济领域,如若不能找到有效的对策,很有可能成为激化社会矛盾的定时炸弹。

中国经济在逐步告别人口红利、“入世”红利和国际产业转移红利之后,如果不能找到促进经济内生性增长的相关动力,不能有效调动各个层面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则今后五年乃至未来十年的增长动力将面临更多的不确定性。

因此,在支撑中国经济下一个增长周期的红利与要素趋减的情况下,宏观经济政策调整既要着眼于经济增长、物价稳定、结构调整与民生福祉,更要正视宏观经济风险不断累积以及经济内外失衡持续加剧的事实,致力于破解制约经济中长期发展的相关约束条件,切实加快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尤其是政府管理体制改革,全面落实以经济增长方式转型为主线的改革思路。

我们曾说过,经济增长从长期来看应是一种内生性选择,依赖于市场主体基于既有的约束条件追求成长空间的持续扩大。因此,唯有有效经济增长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常态,且基于这种增长路径的财富积累能有序转化为民生福利时,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才有经济学意义和国家意义。

这些年来一个不容否认的事实是,政府在推进市场化改革方面仍不彻底,高度依赖投资和出口,未及时实现增长动力的切换,相关改革进展缓慢,尤其是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趋于停滞,已成经济迈向内生性增长的最大障碍。

因此,决策层在具体的政策施行中不应过于看重短期经济增长势头可能下滑,而是着重思考如何通过确立以经济增长方式转型为主线的改革总体思路,来推进结构性改革。政府理应切实扩大竞争性投资领域,让民间资本参与投资,在提高投资效率的同时也会提供更多就业机会。而为了使宏观领域的政策改革能更好反映出资源的稀缺性,政府亟需消除土地、资本、劳动力和能源等价格方面的扭曲,改变由行政机关定价或者受行政机关影响的定价机制,真正做到由市场来决定价格,反映这些要素的机会成本。

我们冀望,在今年以及今后一段时期,政府既要通过制度改进和技术创新引领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更要切实把握自身转型的时间窗口,着力推进以政府转型为主线的全面改革,确立政府在基本公共服务中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形成基本公共产品供给的多元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地,通过深化收入分配体制改革以及相关的转移支付,实现财富积累由政府、企业和部分个人向广大居民尤其是弱势群体的适当转移,真正实现藏富于民。

中等收入人群的消费特征及政策着力点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在当前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导致我国外部需求减弱的背景下,需要高度重视挖掘中等收入人群的消费潜力,以此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平稳增长。

中等收入人群具有以下几个明显特征:一是教育程度较高。教育程度越高,就业的稳定性相对越强,获得的收入也相对越高。二是城镇化。城镇化不仅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内在推动力,而且也是财富不断积累的过程。从人口分布看,中等收入人群主要分布在城镇。三是金融资产较多。中等收入人群的财产多以住房、股票、基金、理财产品以及银行存款的形式存在,财产的金融化特征非常明显。

低收入人群消费倾向高,但主要集中于基本消费,如食物和衣服,消费对产业带动作用不强。而中等收入人群消费主要集中在基本消费之外,如耐用商品、汽车、文化娱乐等,其消费对相关产业的带动能力较强,是消费结构升级的重要推动力量。

当前制约中等收入人群消费的主要因素有:一是就业稳定性下降。二是财产性收入下降。三是住房贷款利息负担也对中等收入人群的消费产生挤出效应。因此,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扩大中等收入人群消费。比如,引导企业采取减薪的方式替代裁员以降低成本开支;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团体消费,允许企、事业单位通过代购卡形式发放部分福利费,并进行个人所得税的减免;政府以减免税费的形式鼓励中等收入人群的电动汽车或耐用品消费等。应通过多种方式引导社会舆论,强调经济增长基本面的稳健因素,稳定企业和居民对未来经济增长的信心。

政策基调决定2012年楼市将继续深度调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全社会都关注的楼市宏观调控,中央也确定了“坚持房地产调控政策不动摇,促进房价合理回归,加快普通商品住房建设,扩大有效供给,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方向。2011年,以不断加码的“史上最严厉宏观调控”为先导,以渐行渐近的保障房和房产税为标志,全国楼市走到了一个新的十字路口。最严厉楼市调控持续将近一年后,高企的房价终于开始出现松动的迹象。对于民众关于楼市调控会否放松的猜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强调,坚持房地产调控政策不动摇,促进房价合理回归,加快普通商品住房建设,扩大有效供给。要抓好保障性住房投融资、建设工作,逐步解决城镇低收入群众、新就业职工、农民工住房困难。此番表态和中央之前精神一致,因此业界普遍认为是中央“铁了心”坚持调控,限购、限贷的政策不会放松。

猜你喜欢
改革经济发展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改革之路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革备忘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改革创新(二)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瞧,那些改革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