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亚春
小学语文教育在传授知识、进行思想教育的同时,还应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达到真、善、美的和谐统一。
一、培养学生感知美的能力
语文教材的课文中,作家对社会生活的认识和审美评价,往往是通过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表现出来,并以此感染人、教育人,表现艺术美。这种审美形象主要是反映社会人物和生活情景的形象,一方面它和客观的社会生活现象一样,是具体可感的;另一方面又体现着作者的思想感情,具有思想倾向性。在学生体会具体可感的形象,不知不觉中受到作品思想影响的同时,也会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如《少年闰土》一课,文章不仅描写了优美的景物、深广的情景和意境,而且在典型环境中刻画了人物闰土的今昔形象,揭露了当时的社会现实。所以,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文中对少年闰土“项带银圈,手提一柄钢叉”月下刺猹情景的描写,让学生体会少年闰土的勇敢、机敏和可爱,使他们感受到浓厚的生活气息。而课文所展示的情境美,又构成了一副迷人的写意画,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通过有声有色的语言,感知课文中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
在语文教材中,描写自然美的作品也占有一定的比例。课堂教学时,教师应引领学生沐浴在优美的大自然环境之中。如在教学《燕子》一课时,为了使学生感知大自然的美,可以先利用彩色挂图,带领学生到大自然中去观察:图中有哪些景物?它们的色彩、形态怎样?然后通过起伏的山岗、如镜的湖水、翠绿的垂柳、轻飞的燕子,使学生在视觉上感知画面的美,也为学习课文打好基础。之后,再通过讲读、分析,使学生真正體会课文中如诗的语言,感受如画的意境,给学生以美的陶冶。
二、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
审美情感是审美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高尚的情感可以把人引向美好的境界。审美教育可以从“动之以情”出发,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使学生得到情感上的感染、情操品德上的陶冶,从而开阔视野,启迪智慧,唤起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语文教学中,教师首先应以自己的真情实感激发学生的情感。由于学生的文字理解能力有待提高,生活经验不丰富,缺乏亲身体验和感受,因此和作品中作者的感情往往有一定距离。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努力用自己的情感去感染学生,做到以情传情、以感动感,沟通作者、教师和学生三者之间的感情,引起共鸣。如在教学《再见了,亲人》一课时,学生初读课文后有些“无动于衷”,可当教师充满深情地讲述朝鲜老大娘如何失去唯一的小孙子,小金花如何失去了妈妈,大嫂如何失去一条腿之后,学生的情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们认识到中朝人民之间情深似海的友谊是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体会到亲人别离时的难舍难分。再读时,学生们读得很投入、很充分,不少学生朗读时眼里含着泪花,他们进入到了课文的情境中,触摸到了作者的情感脉搏。
其次,要挖掘教材内容,展开丰富想象。想象是人在客观事物的影响下,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选,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想象与情感紧密相联,是构成审美经验的极重要的心理要素。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挖掘教材内容,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阅读时充分展开想象,深入到课文的意境中,在掌握所学内容的基础上,扩展知识领域,接受美的熏陶。语文课文中有许多写景状物的精彩语段。如《桂林山水》一文的第二段写了水的“静”、“清”、“绿”,教师可以启发学生:通过“静”想象漓江水面的宽阔平坦,通过“清”想象水之浅,通过“绿”想象漓江两岸柔媚的色彩。这样就借助语言,调动了学生的想象,使桂林山水的美如在眼前。学生也会很自然地想到作者的创造之美,感悟到作者透过这些景色描写所表达出的情感。
另外,还要通过朗读感受文章的情感美。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把“有感情地朗读”称为美读。在古诗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美读富有表现力的诗句,加深对诗句的理解,进一步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产生美的体验。如古诗《登鹳雀楼》中“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是千古传诵的名句,加强朗读指导,不仅能使学生体会到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还能领悟到:不论是学唱歌,练画画,当运动员,或做其他事,都应有“登高望远,奋发进取”的精神。
三、感受文章的语言美
在教学中,教师应通过每篇课文引导学生认真品味作者用词造句的精辟,领略文章的语言美,帮助学生积累生动活泼的词语,学会运用丰富的词语表达自己的情感。课文中的优美语言可以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联系上下文来体会。如《梅雨潭》一文,作者字斟句酌,刻意求工,教师应引导学生体会“微云似水,缓缓流动”的优美情景,体会文中的诗情画意。教师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深入理解优美词句,不仅能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而且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水平也很有益处。
以上几点是我在教学中总结的一些不成熟的见解。只要我们不断挖掘教材中的美育因素,寓教于乐,就会使学生成为“求真”、“崇善”、“爱美”的一代新人。
(责任编辑 赵永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