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江涛,李双建
(国家海洋信息中心 天津 300171)
韩国海洋机构与战略变化及对我国影响浅析
王江涛,李双建
(国家海洋信息中心 天津 300171)
韩国海洋机构经历了综合、分散到集中综合管理的发展过程,海洋综合管理能力和海上控制力量逐步加强,而且随着各个阶段韩国海洋发展战略的提出并得到逐步实施,其海洋技术和海洋产业也得到了长足发展,有力地促进了韩国海洋开发和海洋产业体系形成,为韩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为我国海洋机构调整提供了借鉴。由于韩国海洋经济发展增强了其海洋扩张能力和步伐,对我国海洋权益维护和海洋经济发展等方面都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我国应借鉴韩国强化海洋机构和制定实施海洋战略促进海洋开发和海洋经济发展等方面的经验,提高海洋意识,构建现代海洋观念,加快海洋综合管理机构建立,制定实施海洋发展战略。
韩国;海洋机构;海洋战略
韩国位于亚洲大陆东部朝鲜半岛南部,三面环海,是环太平洋地区地缘学上的重要地区,国土面积9.9万km2,专管水域约7万km2,相当于国土面积的71.2%,沿海有岛屿3 201个,海岸线长11 542 km,其中大陆岸线长6 228 km[1],是世界人口最稠密的国家之一。韩国海洋开发取得了巨大成就,形成了以海运、造船、水产、港湾工程四大支柱产业为主体的海洋经济体系,缓解了陆地自然资源贫乏的发展瓶颈,为韩国经济高速和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而这与对海洋开发和海洋经济发展重视程度不断增加,海洋科研、管理、执法等海洋力量进一步增强,实施海洋综合管理和海洋战略密不可分。同时韩国海洋经济发展增强了其海洋扩张能力和步伐,致使中韩两国海洋利益冲突不断增强,主要表现在黄海和东海主张重叠、部分海洋暗礁归属和领海基线问题[2]。
韩国海洋机构经历了从综合、分散到集中综合管理的发展过程。1955年海务厅成立,是韩国最早的海洋管理机构,负责海军、港口、水产、造船、海洋警察等业务的综合行政管理。海务厅在运行了6年后解体,其职能分散给几个涉海行业部门,期间经过多次调整和变迁,有关涉海的行业管理部门包括海运港湾厅、水产厅、科学技术处、农林部、产业资源部、环境部等13个。这种由多部门构成的分散海洋管理方式延续了近30年,直到1996年海洋水产部的成立,韩国迈入了海洋综合管理道路。韩国海洋水产部是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生效为契机,为了迎接海洋竞争时代到来,加强和统一了海洋力量的需要,为海洋产业发展提供了机构保障,同时这也是政府认识到建立海洋综合的体制化的管理方式和加强海洋资源综合管理,是国际海洋管理的必然趋势和国内海洋发展的迫切需求[3]。2008年国土海洋部成立,主要由于职能分散和重叠,难以适应经济产业融合和新产业出现等情况的变化,以及由于技术和产业的快速发展趋势。国土海洋部由原来的建设交通部和海洋水产部组成,承接了原建设交通部对于土地和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职能和原海洋水产部的海运职能,对韩国的土地、水资源、江河、海洋等进行统筹综合系统的管理、利用、规划、开发和保护,并综合制定及推进与土地资源及水资源密切相关的海、陆、空道路交通系统、海上运输政策,城市和地区规划建设,形成以土地和水资源为载体的国土资源综合性管理体系[4]。
韩国海洋战略由其特有的问题、事件、政治进程塑造而成,并可以分为3个发展阶段。起步阶段(1945年—1961年):重点关注于近岸渔业、韩日海洋领土争端、对朝鲜可能入侵或零星渗透带来的海洋安全问题;成长阶段(1962年—1981年):重点在于海洋研究能力拓展和基础建设加强、促进海洋产业发展、渔业的现代化和建立韩国大陆架法律框架;国际化阶段(1982年—):重点在于从近岸海域到太平洋海域国家利益的拓展、近岸海域环境、管理制度发生变革,逐步打破常规、解放和走向全球化[5]。韩国21世纪海洋发展战略是以实施“蓝色革命”为基础,实现海洋强国为发展目标,提出了创造有生命力的海洋国土、发展以高科技为基础的海洋产业、保持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三大基本目标,海洋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经济的比重从1998年占GDP的7.0%提高到2030年的11.3%[6]。
韩国海洋机构和海洋战略的变化主要体现在海洋综合管理能力和海上控制力量的逐步加强上,而且随着韩国海洋综合发展战略的提出并得到逐步实施,其海洋技术和海洋产业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对我国海洋发展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图1 韩国海洋政策基本方向[5]
韩国政府的大力引导和扶持,促进了其海洋产业快速持续健康发展,而这是以海洋综合管理机构建立和海洋综合战略为保障的。反观我国海洋机构仍处于分散管理的状态,海洋综合战略尚未制定,无法给海洋产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因此,今后应借鉴韩国建立海洋综合管理机构和制定海洋综合发展战略的经验,为海洋产业发展提供组织和战略保障。
韩国为扩大其领土,极力寻找周边海洋的浅暗礁,并在上面建造人工设施,如在苏岩礁和日向礁上建造综合海洋科学基地。但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人工设施不具有岛屿的地位,不能够主张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大陆架等海域,中国和韩国间争议暗礁主要是苏岩礁。我国主张苏岩礁在我国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内,因为其是暗礁,不具有领土地位。韩国将中国苏岩礁变成人工岛,从而对苏岩礁一带海域大陆架的资源进行勘探与开采[2]。韩国对海洋领土扩张正是得益于其海洋管理机构的进一步强化和海洋战略的实施,这进一步加大我国对主张管辖海域的权益维护的压力。
韩国把港口发展作为国家建设支柱,为此海洋水产部制定了东北亚航运枢纽计划等一系列港口发展促进计划,其核心内容是把以釜山港为中心的韩国港口建设成为东北亚航运枢纽,并成立了“中国海洋产业对策小组”,研究我国发展海洋产业、港口动态,便于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发展以韩国港口为中心覆盖我国港口支线网络。直属于海洋水产部的海洋水产研究院,为研究洋山港区对韩国港口影响而专门成立小组,完成了中国洋山港开港影响及对应方案的调查报告[7]。韩国对海洋深层水产业开发非常关注,2007年制定了海洋深层水开发及管理相关法律,确定了8个海洋深层水开采海域,并取得了位于澳大利亚东面、新西兰北面的2万km2海底矿产资源独家勘探权,面积相当于韩国庆尚北道的大小,同时,积极扶持相关企业的发展,开发太平洋深海资源,确保国家成长所必需的资源和能源,构筑矿产资源的稳定供给基础[8]。韩国海洋综合管理机构建立和海洋战略实施,大大增强了韩国海洋产业的竞争力,促进了港口等海洋产业、深海技术和海底矿产开发,缓解了陆地资源缺乏的发展瓶颈,对我国海洋产业发展和布局,以及深入实施“走出去”战略带来了竞争压力。
地处朝鲜半岛南端的韩国也表现出对于建设海军的高度热忱。冷战结束以来,随着国际形势和朝鲜半岛形势总体上趋缓,美韩同盟面临着来自外部和内部的压力,美国出于自身利益的需要,仍将在东北亚地区继续维护带有明显冷战特征的同盟体系,用以牵制中俄日等周边大国,控制朝鲜半岛和平进程,与美日同盟相互协调形成互补,继续保持前沿军事存在。韩国正在实现由“沿岸防御”向“远洋防御”的转变,其使命也从消极防御变为主动执行战略威慑、夺取海权、保护海上通道等进攻型任务[8]。韩国海洋军事力量发展是实施韩国海洋强国战略的需求,但是其海洋军事力量的增强,也增强了其对海洋控制能力,影响了我国对黄海海洋权益有力维护。
要从中华民族复兴战略角度出发,把不断增强全民族海洋意识作为一项战略予以贯彻实施,开展多种形式的海洋意识宣传和教育工作,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各种媒体引导和增强公众海洋意识,重点从提高青少年海洋意识抓起,全面了解我国学校海洋知识教育现状,制定明确的具有针对性的海洋知识进入课堂实施方案,引导国民从小了解海洋、认识海洋、熟悉海洋、关注海洋[9]。
世界海洋强国都纷纷制定了海洋综合协调机制和国家海洋发展战略,引导和促进海洋权益维护工作。美国在2004年成立了直属于总统的海洋政策委员会,对海洋政策进行全面评估,俄罗斯设有政府海洋委员会直接指导本国各项海洋维权行动,制定各项海洋维权法规;澳大利亚也成立了国家海洋办公室隶属于国家海洋部长委员会,负责实施海洋规划,协调涉海部门矛盾,监督协调各项法律、法规的制定实施,以加强对海洋的统一领导[10]。而我国海上维权执法力量分散、多头管理,尚未形成合力,资源未得到有效整合,各支队伍自成体系,各自建设,导致低层次的重复建设,造成资源浪费。因此,必须设立一个高级海洋维权综合协调机构,负责领导协调、处置和应对海洋权益重大事件,并制定海洋发展战略,不断提高自身海洋执法水平和管理能力,以期能够全方面维护我国的海洋安全和权益。
海洋权益维护是一个全局性问题,必须加强研究,做好提前谋划,对各种可能发生的问题和突发事件做好应急预案,同时要加强海洋权益维护能力建设,全面提高海上远程侦查取证、实时视频传输和指挥决策能力,对侵犯我国海洋权益的行为和活动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做出反应、第一时间处置,改变我国海洋权益维护的被动局面。
不断完善海洋法律法规体系,加强对《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研究应用,进一步结合海洋维权的发展趋势,做好处理各种维权问题的应对方案,增进国际交流合作,增强维权法规适用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加快海洋基本法立法工作,并探索针对黄海、东海专属经济区、钓鱼岛和南沙群岛以及东海和南海海洋资源问题的专项立法[10],为海洋权益维护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障。
[1]张耀光,王艳.韩国海洋资源开发的现状、特征及今后展望[J].世界地理研究,2000,9(3):29-36.
[2]李军,王传剑.中韩相邻海洋权益问题研究[J].太平洋学报,2010,18(12):69-78.
[3]朱贤姬,郭佩芳,滕祖文,等.韩国海洋水产部的建立对中国海洋管理体制改革的启示[J].海洋湖沼通报,2008(1):169-178.
[4]朱建庚.韩国海上执法机制探析[J].太平洋学报,2009(10):75-86.
[5]Dong Oh Cho.Evaluation of the ocean governance system in Korea [J].Marine Policy,2006,30(5):570-579.
[6]刘洪滨.韩国21世纪的海洋发展战略[J].太平洋学报,2007(3):80-86.
[7]刘洪滨.韩国海洋产业的发展战略[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9,26(10):24-28.
[8]郭锐,王箫轲.韩国海洋安全战略调整与海军军备发展[J].国际论坛,2011(2):65-70.
[9]李飞.构建现代海洋观念与战略[J].学理论,2011(18):44-45.
[10]张瑞,张林.健全海洋维权的法规体系[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7,24(5):38-42.
2011-11-08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10CGJ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