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连山
班主任专业化是在实现教师专业化目标的基础上,在践行班主任任职条件、履行班主任职责的实践中,不断提高专业素养的动态过程。班主任的专业成长,单靠“外塑式”的专业培训是远远不够的,更主要的还是靠班主任的自我塑造(即“自塑式”),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班主任自主专业发展,即通过班主任自身的努力,实现以专业理想与信念、职业道德与专业精神、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等专业素质的不断完善为基础的专业成熟。这种专业成熟的过程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建立新的目标的动态过程。班主任要实现专业成长、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就必须练好“气功”。
当今是知识爆炸的时代,人们都在用“学不可以已”的古训要求自己,作为承担着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等职责的教师,特别是班主任,更应当坚持读书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对班主任的专业成长来说,“源头活水”就是浩如烟海的书籍。教师的全部素养都是和书籍分不开的。只有经常以源源不断的新知识丰富自己的头脑,才能使自己具有深厚的功力、施教的底气,引导学生做人、做事、做学问。在知识更新极其迅速的时代,教师中确实存在专业知识匮乏、底气不足的问题。特别是在面对好奇心强、求知欲望高的学生那些“千奇百怪”的追问时,往往显得信心不足、缺乏底气,为扭转这一局面,就需要教师加紧读书学习,扩充自己的专业知识库,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腹有诗书气自华,饱读诗书不仅使教师具有优雅的气质,而且会增加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底气”。
保有一身“浩然正气”是班主任教育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班主任职业精神的具体表现。职业精神与职业道德是同一范畴的概念,不同的是,职业精神是在全面履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班主任任职条件和班主任职责中所表现出来的精神境界。
班主任的职业精神是指班主任具有明确的角色意识,具有较高的思想境界和不懈追求自主专业发展的心理状态,是对现实自我的自觉超越和向着专业化标准攀登、向着理想班主任形象拼搏的进取精神。这种精神体现了人类追求真善美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高度融合;其价值取向是更加重视全体学生包括教师自身的整体素质的可持续发展,更加突出对学生的精神关怀。
班主任的职业精神,实质上也是对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执著追求所表现出来的坚韧不拔的意志,是对教师职业道德和班主任任职条件的践行过程中的精神升华,是爱国主义精神、无私奉献精神、爱岗敬业精神、开拓创新精神、廉洁自律精神、终身学习精神、团结协作精神、民主法制精神的集中体现。班主任修炼自己的职业精神必须以时代精神、民族文化为背景,以人文精神为渊源,以自身专业素质可持续发展为根本目标,严格要求自己,不断趋美向善、修身正己、探理求知、奉献示范,向着理想的目标执著地追求。有了这种职业道德和精神,才能千方百计地将班主任工作做好。修炼职业精神的前提就是将师德规范变为自觉的行动,使自己具有纯美的品格、慈爱的心怀和廉洁的操守。教师如果心地不善,就绝不会有高尚的职业精神。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是做一名好教师、好班主任的至关重要的前提条件。
班主任练好“气功”离不开实践,实践出真知;离不开反思,反思聚灵气。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一个教师专业成长的公式:经验+反思=成长,其正确性已经被大量的实践所证明。朱小蔓教授在她的《教育的问题与挑战——思想的回应》一书中说:“反思的本质是一种理解与实践之间的对话,是这两者之间相互沟通的桥梁,又是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心灵上的沟通。”
没有经过反思的实践,充其量只是狭隘的经验,至多是形成肤浅的认识。只有实践才能产生经验,只有对实践经验进行反思才能形成属于自己的、独具特色的实践性的理论知识,使自己产生无限的灵感,使自己拥有更多的教育智慧。实践反思是以实践中遇到的疑难问题为思考对象,通过批判性思考,找出问题的成因,考虑解决问题的办法,并用行动证明这种办法是正确的。这样长期坚持下去,就会凝聚“灵气”,形成智慧,使自己尽快成长起来。
班主任的专业成长离不开同伴互动,每一位班主任都有自己独特的思想和专长,班主任之间的互动与交流,可以丰富各自的思想,改善各自的行为方式。“你我是朋友,各拿一个苹果彼此交换,交换后仍然是各有一个苹果;倘若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朋友间交流思想,那我们每个人就有两种思想”。同理,你教我一个特长,我教你一个特长,每个人就有更多的特长。无形中,我们的专业素养都有所提高。同伴互动一定要求真,即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一定要坚持“和而不同”,择善而从,真诚相待;一定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毫无保留;一定要诚心诚意地向对方学习。
对于教师来说,写作不仅是教育科研成果的文字表述,而且其本身就是研究,就是教育反思的过程。写作不仅是对自己教育思想的记录和梳理,还可以使思想不断深化。在某种程度上是人的思想在推进着研究。写作可以帮助我们进行深入思考,而且对我们的思维内容和方式进行挖掘和澄清,使实践中的正确理念和教育教学方法得以彰显出来。
写作还是一种知识转化的活动。它可以使作者的隐性经验显性化。许多时候,班主任的经验是处在可意会而难以言传的隐性状态,难以向其他教师传播,不能实现资源共享,班主任本人的专业素养提高也会处在一个高原期。要想突破自己专业发展的瓶颈,走出高原期,就必须提高自身的主动发展意识,特别是问题意识,并善于将问题变成课题,而写作就是一个正确的途径。
写作可以彰显和涵养作者的才气。史载:唐代才子王勃一觉醒来挥笔立就耀古烁今的《滕王阁序》,这就是才气使然。当然也离不开由景和情所触发的人生感受之发挥:“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于胜景繁华之中,怀悲于古代志士之命运,冯唐易老,贾生早殇,梁鸿窜伏,李广难封……把个体人生的悲剧性和奋发不息的价值追求之间的矛盾抒写得动人心魄。于是人们皆称其有才气。司马迁赞美屈原说:“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智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这更说明才气的涵养实际是指精神境界的修炼,是对健全的人格和心灵的倡导。可见,才气看似纯属个人之事,其实它与天赋、机遇、社会环境都相关联,主要表现为人对事物的敏感度。
其实有才气的班主任不乏其人,魏书生、李镇西这些大师不说,像以一部“兵法”走红全国的万玮这样的青年班主任也不少。我一直坚信每一位班主任和任课教师都有潜在的才气,只是没有展示的机会和条件罢了。才气的开发仍然以自我为主,方法是坚持研究、坚持写作。有人主张:教书+写作=完师。上边所举之例都说明,写作是涵养才气的重要方法之一。因为写作的基础是实践,是对诸多教育现象的敏锐感悟,是对自己实践中经验、教训的理性反思和升华,将其用文字表述出来,才气也就蕴藏在这字里行间了。班主任要实现专业成长,一定要拿起笔来,满怀激情地参与到教育文化的创作行列中,万万不可忽视专业写作。
温家宝总理在“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的讲话中谈到,教师要做到“严谨笃学,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勇于创新”。创新既要有志气,又要有勇气;既要有灵气,又要有锐气。“锐气”是班主任专业“气功”的集大成者。任何一位优秀班主任都是在锐意创新中不断走向辉煌的。我们常说,人不可能两次趟过同一条河流。任何一位班主任也不能仅凭以往的经验带班、育人,经验固然十分宝贵,但如果只满足于经验,固步自封,专业成长就会止步不前。只有不满足于现状,永远想着超越,锐意创新,才能攀上专业发展的一个个新高峰。创新是在继承传统基础上的超越,是学习他人、超越他人的历程,是战胜自我、超越自我的革命。创新是旧我与新我的较量,这一切都需要勇气和锐气,需要决心与恒心,需要知识与能力。创新铸就锐气,锐气又推动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