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新红 朱秀莲 西安市中医医院针灸科(西安710001)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的工作学习日趋紧张,耳鸣的发病率也有所上升。祖国医学对耳鸣早有记载,如《外科证治全书》卷二说“耳鸣者耳中有声,或若蝉鸣,或若钟鸣,或若火熵熵然,或若流水声,或若簸米声,或睡着如打战鼓,如风入耳”[1]。神经性耳鸣是多种原因引起的累及听觉系统的一个症状[2],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神经性耳鸣是临床常见多发病证,既可以是多种疾病的症候群的一种表现,也可以是一个单独的病证,既可先后出现,也可同时并见,是当今公认的世界难治性疾病之一。笔者近几年来采用针灸治疗神经性耳鸣,取得显著疗效。现介绍如下:
临床资料 观察对象为2008年2月至2011年6月在我院针灸科门诊就诊的62例神经性耳鸣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男性21例,女性11例;年龄16~59岁,平均年龄(33.18±12.58)岁;病程2周~27年。对照组30 例,男性20 例,女性10例;年龄18岁~61岁,平均年龄(35.23±13.31)岁;病程2周~29年。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显著性(P >0.05),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 参照《实用耳鼻咽喉科学》[1]、《耳鼻咽喉科诊断学》[2]确定诊断。
纳入标准 以耳鸣为主症,符合诊断标准,且耳鸣反复发作在1月以上,或持续发作5d以上者纳入试验病例。
治疗方法 治疗组 取患侧耳门、听宫、听会、翳风、风池、中渚。肝胆火旺配太冲、丘墟;风邪侵袭配曲池、外关、合谷;肾虚气弱配肾俞、太溪。穴位常规消毒,针刺耳门、听宫、听会时令患者张大口,选取φ0.30mm,长25mm 华佗牌针灸针,垂直进针,得气后以提插、捻转补泻为主,实证用泻法,虚证用补法,留针30min,间隔10min行针1次。每周连续治疗5次,休息2d,10次为1个疗程,4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对照组 给予常规口服药物治疗:西比灵(国药准字10930003)l0mg,每晚1次;三磷酸腺苷(国药准字H44024803)20mg,每日3 次;维生素B(国药准字H44023335)l00mg,每日3次。1个月后统计疗效。
疗效标准 临床痊愈:耳鸣消失,听力恢复正常,且随访1个月以上不复发者。显效:耳鸣影响工作和睡眠转为仅在夜间或安静环境中出现;或持续性耳鸣减轻为偶发,无明显听力障碍者。有效:耳鸣由影响工作和睡眠转为在嘈杂环境中出现;或由嘈杂环境中出现转为安静环境下出现;或由持续性发作转为间歇性发作。无效:耳鸣无改善,甚至加重者。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5.0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的比较用Ridit分析。
治疗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疗效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例(%)
由表1可知,治疗后两组总有效率比较,P<0.05,有显著性差异,说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治疗组疗效与病程的关系比较 见表2。
表2 治疗组疗效与病程的关系 例(%)
由表2可知,病程在3个月以内者,疗效优于3月以上者,经统计学处理,二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病程越短,疗效越好。
讨 论 神经性耳鸣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一般认为多与血管、病毒感染导致神经病变、自身免疫、肾虚等因素有关[5]。在治疗上,西医多采用扩张血管、加强神经营养和高压氧仓的方法治疗。神经性耳鸣属中医耳鸣耳聋范畴,多因风邪侵袭,壅遏耳窍;或因情志不畅,肝胆火旺,循经上犯闭阻;或因肾虚气弱,精气不能上达于耳所致。本病辨证需分虚实新久,一般新病实证易治,久病虚证难治。
针灸治疗神经性耳鸣有一定的优势,通过近治、远治、上下配穴、辨证取穴法,再配以相应的补泻手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手足少阳经循行入耳,取手、足少阳经之耳门、听会、中渚、翳风,手太阳经和手、足少阳经之交会穴听宫,以疏通少阳经气,通耳窍;太冲、丘墟,清泄肝胆,有上病下取之意;曲池、外关、合谷,疏风解表;肾开窍于耳,肾虚则精气不能上达于耳,耳窍失聪,故取肾俞、太溪,滋补肾精,使精气上输于耳。
本研究提示,针刺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西药对照组,且治疗组疗程越短的疗效越明显,说明针刺治疗神经性耳鸣,可以改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以后的工作中需扩大样本量,规范实验方案,为针刺治疗神经性耳鸣提供更完善的理论依据。
[1] 常占廷,刘流.中西医结合治疗顽固性耳鸣135例[J].陕西中医,2003,24(10):1091-1092.
[2] 沈 峰,陈国丰,严道南.还听丸治疗主观性耳鸣90例疗效观察[J].陕西中医,2007,28(4):548-549.
[3] 黄选兆,汪吉宝.实用耳鼻咽喉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1219-1239.
[4] 郑中立.耳鼻咽喉诊断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9:226-229.
[5] 马 娇.针刺配合高压氧治疗神经性耳鸣32 例[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