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制不是文化体制改革最终目的

2012-12-23 00:15陈喆
中国报道 2012年12期
关键词:民间文化文化产业文化

陈喆

陈喆 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文化产业研究所所长

2012年,文化体制改革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截至今年9月10日,在全国承担文化体制改革任务的528家出版社、3000多家新华书店、850家电影制作发行放映单位、57家广电系统所属电视剧制作机构和38家党刊报刊发行单位已顺利完成转企改制。在基本完成转企改制的任务后,传统媒体为进行行业领域的延伸和拓展拥有更加广阔的发展平台,纷纷谋求上市筹集资金,提高企业的竞争实力。

4月,人民网正式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发行上市,成为“官媒第一股”。5月,国家新闻出版总署通过整合中央各部门各单位出版社,组建中国出版传媒集团、中国教育出版传媒集团、中国科技出版传媒集团和中国国际出版传媒集团等四个大型出版社集团,推动四大出版传媒集团的上市计划。

这些核心竞争力强的国有或国有控股大型文化企业或企业集团的上市,为建立健全文化产业投融资体系,促进金融资本、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源的对接,推动中国社会主义文化体制的改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依然有问题存在

但是,文化体制改革仍然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

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这些都为文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全社会不断增长的文化需求既为文化发展拓展了空间,也更加凸显了原有文化体制与不断发展变化的经济环境、体制环境之间的矛盾。

文化领域的许多方面仍然停留在传统体制模式上,例如使用计划经济的手段由政府统筹管理文化、发展文化;把经营性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相混淆,应该由政府主导的文化事业长期投入不足,而应该由市场主导的文化产业长期依赖政府,自主性不足;一些掌握大量国有文化资源的文化单位在转企改制的过程中被“边缘化”,缺乏活力和竞争力,有些甚至难以为继,浪费国家的文化资源,降低社会经济效益。

转企改制不等于文化体制改革

党的十六大以来,文化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各类政府主导型企业纷纷实行转企改制,在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背景下,重新焕发生机,文化市场监督效能明显提高。

不过,转企改制完成就意味着文化体制改革完成吗?很显然,答案是否定的。

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改制为企业,仅仅是文化体制改革的第一步。在中国,文化企业普遍存在着“软、小、散、滥”的问题,缺少知名文化品牌和精英著作,国际竞争力不足,需要进一步培育高水平、高规模、产业链完整的龙头企业和战略投资平台,加强文化企业的创新能力,提高文化产业的内涵和质量。在未完成的转企改制任务中,还需继续推进中央和地方各类非时政报刊出版单位以及不具有法人资格的报刊编辑部的改制工作。另外,加强文化立法工作、推进文化法制建设也需要我们的不懈努力。

中宣部副部长、中央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孙志军在十八大期间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把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简单理解为市场化和产业化是一种误解。“文化体制区分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文化事业是以政府财政保障,主要是为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基本的公共文化服务需求。”孙志军表示,国家重点京剧、昆剧院团,交响乐、芭蕾舞、歌剧、民族院团,少数民族地区为世居少数民族服务的有关文艺院团,以及涉及文化艺术遗产保护的有关艺术表现形式等都没有列入转企改制的范畴,仍然作为事业性质,由国家财政保证其正常运转。而经营性的文化事业单位一旦转企改制以后,按照现行体制来讲,就不再叫事业单位了。它作为独立的市场主体,应该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管理、自我完善、自我发展。

转企改制之后

文化体制改革的最终目的,自然是让人民群众享受更优质的文化产品和服务。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到,到2020年,文化产业要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并发展新型文化业态,不断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和专业化水平,加强重大公共文化工程和文化项目建设,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不难看出,我们面前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可是,仅靠文化企业和文化事业单位,我们就能走好这段路吗?其实,有一些被我们忽视的,却对我国文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作用的力量,比如非官方的民间文化组织。

非官方民间文化组织是介于政府与企业之间向社会提供文化领域公共服务的法人实体,是具有非营利性、非政府性和社会性三大属性的组织。民间文化组织能够帮助推进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提高民众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还能发挥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专业咨询作用。要想达成文化体制改革的最终目标,就一定不能忽视民间文化组织的作用。

文化作为消费品的一种,既需要内销,也需要出口。“走出去”也是文化产业必须经历的过程。但在“走出去”之前,人才储备、内容建设和政府导向是中国文化产业必须重视的三个方面。

在人才储备上,中国应该加强教育投入,加快“走出去”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在内容建设上,应整合地方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文化产品,利用国家的对外交流渠道和平台,实现国家和地方的联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在政府导向上,应进一步完善配套文化产品出口和扶持政策,并充分发挥政府各部门优势,加大对文化出口企业的服务力度。

猜你喜欢
民间文化文化产业文化
“一带一路”背景下沿线的民间文化档案保护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谁远谁近?
吉林民间文化作家采风活动掠影
文化产业
贾平凹民间文化意识与中国新时期文学创作
关于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考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