阚明建,徐 申,孙伟锋
(东南大学国家专用集成电路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南京210096)
峰值电流控制模式的BUCK 电源,由于其快速响应、电路简单、易于集成的特性,被广泛应用于电源管理芯片中。为了增加系统的瞬态响应和降低电源元器件的体积,节省成本,电源的开关频率也在逐渐增加,已经达到MHz 以上。为了降低功耗,给SOC 和内存供电的电源管理芯片需要输出电压可调的功能。在调节输出电压的过程中,为了防止输出电压突变时涌入大量电流对系统造成影响,采用参考电压Vref的DAC 技术[1]。但是采用此技术调节输出电压,如图1 所示,当Vref阶跃变化时,如果电源的环路补偿不合适,会造成输出电压的过冲和振荡,引入电磁干扰,对电源的稳定性造成影响。为了克服输出电压的过冲和优化输出电压的瞬态响应,需要对峰值电流模式的BUCK 电源进行小信号模型分析,并进行频率补偿设计。
文献[2-8],对峰值电流模式的BUCK 电源的小信号模型进行了一定的研究,但是没有考虑开关管的导通电阻和寄生参数,因此在低压大电流的模型中会造成误差。针对电源环路的频率补偿模块,文献[7-8]设计了消除环路主极点来增加系统环路单位增益带宽的方法,但是主极点会随着输出电阻和输出电压的变化而变化,给频率补偿带来了困难。
本篇论文,针对上述问题,建立了峰值电流BUCK 电源的精确小信号模型,设计了一个新颖的补偿模块。在第2 部分中,推导了带有开关管导通损耗和寄生参数的峰值电流的BUCK 小信号模型,并进行了频率补偿设计。在此模型基础上,第3 部分分析了输出电压Vo对参考电压Vref的传递函数的频率响应,得出了补偿模块的最佳增益,使得输出电压的瞬态响应既快速又没有过冲和振荡。第4 部分利用Spice 电路仿真,对精确的小信号模型和补偿模块最佳增益进行了仿真验证。
峰值电流模式BUCK 电源的系统框图如图1 所示,输出电感L、电容C 的寄生电阻分别为rL、rc,开关管S1和同步整流管S2的导通电阻分别为r1、r2,电流采样电阻为Rs。设开关的占空比为d(t),电感电流为iL(t),开关周期为T。在一个周期T 内,开关管PMOS 和NMOS 的连结点电压V2(t)为:
图1 利用DAC 技术的峰值电流BUCK 电源的系统框图
根据开关元件平均模型法,对V2(t)进行线性化,并进行小信号剥离,得到:
其中E=Vin-IL·(r1-r2),Rsw1=r1D+r2·(1-D),
把Rsw=Rsw1+rL变换后可得BUCK 拓扑结构的小信号模型,如图2 所示。
图2 BUCK 的功率级小信号模型
峰值电流控制环路如图1 所示,包含频率补偿模块Tc,电流采样和占空比调制模块。频率补偿模块Tc如图3 所示,OP 是运算放大器,R2和R4是运算放大器输入端的电阻。R1,R3和C1,C3是频率补偿电阻和电容,满足C1=C3,R1=R3,R2=R4。因此:
其中,ve=Vref-V0,G=R1/R2是补偿模块Tc的直流增益。
图3 频率补偿模块Tc
[9-10],可以得到峰值电流环路的小信号模型。把功率级模型和控制环路模型结合起来,即得到峰值电流型的BUCK 电压源的完整小信号模型,如图4 所示。
图4 峰值电流BUCK 电源的系统模型
功率模型中的传递函数Mvv、Mvi,Giv、Gii,Tpv、Tpi,是输入电压Vin、占空比d、负载电流Io分别对输出电压、电感电流的影响。控制模型中的Fm是调制系数,He是电流采样效应引入的函数,Rs为电感电流的采样电阻,Kf和Kr分别是输入电压Vin和输出电压对占空比d 的影响,Tc是频率补偿模块,用于补偿电压环路。M1、M2、Ma为电流检测的电流上升斜率、下降斜率、电流的补偿斜率。其表达式如下所示:
根据图4 和梅逊公式,可以得出电流环和电压环闭环后,输出电压相对于参考电压的传递函数Hr的表达式:
为了分析传递函数Hr 的频率特性,首先分析电流环闭合,不包含频率补偿模块的电压环开环传递函数Ac,表达式:
把式(4)~式(16)代入上式得:
从式(19)可以得出,Ac存在一个主极点wp1,一个零点wz1,和两个共轭极点,约在fs/2 处。当电压环包含频率补偿模块Tc后,电压环的环路增益为式:
在文献[7-8]中,为了使总体电压环路Lp的带宽足够大,采用消去主极点wp1的办法,但是主极点会随着输出电阻Ro和输出电压Vo的变化而变化,给频率补偿带来了困难。但零点是一个定值,不会随着输出电阻Ro和输出电压Vo变化。且当开关频率达到MHz 以上时,滤波电容的寄生电阻引入的零点影响会很大。因此提出一个新颖的频率补偿模块,如图3 所示。仅增加一个极点,消除输出电容寄生电阻引入的零点。满足C1·R1=C·rc来消除滤波电容寄生电阻引入的零点wz1。经过频率补偿后电压环路Lp的频率响应如图5 所示,从图5 可以看出,其环路Lp可以很好的满足系统稳定性判据[11]。
图5 经过补偿后电压环Lp 的频率响应
虽然系统可以稳定,且系统的单位增益带宽越宽,输出电压的瞬态响应也越快。但是输出电压会出现过冲和振荡,当参考电压发生阶跃变化时,如图6 虚线所示。因此当采用DAC 技术调节输出电压时,输出电压的波形会出现大量毛刺和波动。如果输出电压对于参考电压的瞬态响应没有过冲,就不会出现毛刺和波动,得到一个平滑的输出电压波形。
图6 Vref阶跃变化时输出电压的瞬态响应
根据式(17),我们可以得出
传递函数Hr有三个极点,一个主极点wp1,一对共轭极点wp2和wp3。如果主极点wp1远小于共轭极点wp2和wp3时,其阶跃响应不会出现过冲,但是其瞬态响应较慢。如果共轭极点远小于主极点wp1,共轭极点会引起谐振波峰使得Hr的幅值大于1,引入过冲和振荡。根据文献[12]的理论,即如果不存在零点,且第一个极点和共轭极点的实数值相等时,此传递函数Hr的阶跃响应单调增加。因此最佳的选择是:主极点wp1等于共轭极点wp2和wp3的实数部分,因此可以得到频率补偿模块最佳的直流增益G,使得Hr的瞬态响应既快速又没有过冲。
其中,M=mcD'-0.5
当频率补偿模块采用最佳直流增益时,其输出电压阶跃响应的波形没有过冲,且反应较快,如图6实线所示。
在上文,我们已经得到开关电源的精确小信号模型,设计了针对高开关频率电源的补偿模块Tc,分析得出此模块最佳的直流增益,使得输出电压相对于参考电压的瞬态响应,既快速又没有电压过冲和振荡。为了验证上述推导的正确性,在Spice 仿真中搭建的电路图如图7 所示,开关管S1和S2的导通电阻分别为0. 19 Ω 和0. 16 Ω,系统的参数如下:
图7 Spice 验证电路框图
针对补偿模块Tc不同的直流增益G,使用Matlab 软件和Spice 电路仿真软件,对输出电压Vo瞬态响应的仿真对比波形图如图8 所示。参考电压Vref从1.2 V 阶跃到1.23 V,补偿模块的直流增益分别为25、15、9,其中15 是通过式(22)计算出的最佳增益。通过Matlab 仿真和Spice 电路仿真的输出电压瞬态响应的波形参数如表I 所示。从图8 和表1中,我们可以看出,在相同的G 值,Matlab 的仿真结果和Spice 电路验证的仿真结果非常相似。图8(b)中输出电压的锯齿波导致了和图8(a)中波形在上升时间和过冲电压值的细微差别。因为实际的开关电源是一个非线性系统,而在Matlab 的模型仿真中,被线性化和平均化了。从表1 和图8 中可以看出,当G=25 时,输出电压的响应时最快的,但是出现较大过冲和振荡。当G=9 时,输出电压的响应虽然没有出现电压过冲,但响应较慢。当G=15 时,输出电压的响应既快又没有出现电压过冲,是最佳选择。因此可以证明模型和式(22)得出的补偿模块Tc最佳直流增益是正确的。
图8
表1 Matlab 仿真和Spice 仿真的输出电压波形参数的对比
当使用DAC 技术来调节输出电压Vo从1.20 V连续阶跃到1.44 V 时,阶跃幅值为30 mV,每次阶跃持续时间5 μs,具体电路的仿真输出电压波形如图9 所示。Vo1是采用补偿模块最佳直流增益的输出电压波形,Vo2是没有采用最佳增益的输出波形。我们可以看出Vo2的波形中有许多电压过冲和毛刺,虽然它的响应比Vo1要快。因此采用优化后的直流增益的效果更好。
图9 不同直流增益下,输出电压对于参考电压Vref阶跃变化的Spice 仿真波形
本文针对工作在高开关频率的峰值电流模式BUCK 电压源,建立了包含功率管寄生电阻和电感、电容寄生电阻的精确小信号模型。并基于此模型,设计了一个新颖的电压环路的补偿方法,即仅增加一个极点,消除输出电容寄生电阻引入的零点。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输出电压Vo对参考电压Vref的传递函数的频率响应,和补偿模块直流增益之间的关系,得出了补偿模块的最佳增益,优化了输出电压的瞬态响应。并在Spice 电路仿真中得到了验证。在需要DAC 技术调节输出电压,如给微处理器和内存供电的电源芯片中,此精确的小信号模型和频率补偿方法可以有效消除输出电压的毛刺,此方法也可以用于其他峰值电流型的电源结构中。
参考文献:
[1] Lai Xinquan,Guo Jianping,Yu Weixue.A Novel Digital Soft-Start Circuit for DC/DC Switching Regulator[R].ASICON 2005,554-558.
[2] Seiya Abe,Shoyama M,Ninomiya T.First-Order Transient Response of DC-DC Converter with Peak Current Mode Control for Low-Voltage Application[J].Power Electronics,Electrical Drives,Automation and Motion,2008,32-36.
[3] Kaiwei Yao,Yu Meng,Lee F C. Control Bandwidth and Transient Response of Buck Converters[R].IEEE PESC,2002,1:137-142.
[4] Seiya Abe,Shoyama M,Ninomiya T. Optimal Design of Output Filter Capacitor for Peak Current Mode Control Converter with First-Order Response[R].EPE ’09,1-7.
[5] Karimi C,Godoy,Iftikhar. High Frequency Modeling of Peak Current Mode Control of DC-DC Converters[J]. Powereng,2009,146-151.
[6] Ching Jan Chen,Dan Chen,Lee M. Design and Modeling of a Novel High-Gain Peak Current Control Scheme to achieve Adaptive Voltage Positioning for DC Power Converters[R]. IEEE PESC,2008,3284-3290.
[7] Wu Guoying,Zhang Bo.The Whole Small Signal Model and Compensation for Regulators with Current Programmed Mode[R].IEEE IEDST,2007,185-189.
[8] CHEN Xiao-fei,ZOU Xue-cheng,CHENG Jun. System Modeling and Stability Design for Peak Current-mode Buck Power Converter[J].IEEE Industrial Informatics,INDIN 2008,933-938.
[9] Raymond B Ridley. A New,Continuous-Time Model For Current-Mode Control[J].IEEE Trans.Power Electron,1991,8:271-280.
[10] Marian K Kazimierczuk.Transfer Function of Current Modulator in PWM Converters with Current-Mode Control [J]. IEEE Transactions on Circuits and Systems,2000,47(9):1407-1412.
[11] Abraham I Pressman,Keith Billings,Taylor Morey. Switch Power Supply Design[M].McGraw-Hill Publishers.563-564.
[12] Mulligan J H Jr.The Effect of Pole and Zero Locations on the Transient Response of Linear Dynamic Systems[J].Proceedings of the IRE,1949,516-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