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自1985年创办至今,已走过了27年的历程,共出版了109期。在这27年里,一直得到广大作者和读者的厚爱和支持,使刊物质量不断提升。虽然编辑部人员不断更替,但热忱为广大作者和读者服务和办刊宗旨始终不变,不断探索创新、坚持突出本刊特色、丰富栏目内容、提升刊物质量和争创一流的信心不变。我们愿继续与广大作者和读者一道,为繁荣、发展和创新我国的民族研究事业共同努力。
《民族理论政策研究》是本刊重点打造的栏目。本期发表罗富明、罗绍明《中国近代国家构建思想与西方民族主义》一文认为,中国历来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传统中国民族思想的主流是以文化辨民族,并形成“大一统”的国家观。民族主义思想是伴随近代西欧民族国家建构而出现的,其核心理念是国家由民族决定。鸦片战争后,在列强殖民入侵和西方民族主义思潮影响下,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开始出现分裂主义思想和运动的倾向。作为对列强殖民入侵下民族分裂危机的回应,中国近代民族主义趋向于通过同化政策进行“国族”构建,但这种国家政治建构的努力难收成效,根本原因还在于它始终未能摆脱民族国家的束缚。杨鹍鸟飞在《民族群体性事件的类型演化与冲突干预研究》一文中提出,组织性是民族群体性事件研究的一般维度,宗教情感性是民族群体性事件的一个特殊维度。根据民族群体性事件的组织性与宗教情感因素两个维度,通过2+2矩阵将其划分为四个类型:原态型、反应型、主动型与竞争型;在此基础上归纳民族群体性事件的特殊类型演化机理,进一步分析民族群体性事件的干预时机并提出相应的干预策略。谭万霞《人口较少民族权益保障之立法思考》一文则认为,我国对人口较少民族的关注不仅有政策上的扶持,也有法律体系上的保障,对人口较少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人口发展权益均有相关规定,但这些规定存在过于原则无法具体操作等诸多不足,导致人口较少民族各项权益无法获得充分的享有与行使。制定人口较少民族权益保障法成为当务之急,是我国法治建设的重要环节,是加强人口较少民族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权益保障的法律依据。
《壮学研究》、《民族历史与文化研究》是本刊的特色栏目。本期发表刘祥学《论壮族“汉化”与汉族“壮化”过程中的人地关系因素》一文,从人文地理学的视角,分析广西壮汉民族互化的过程与原因。认为“汉化”与“壮化”是壮族地区民族关系发展过程中的常见现象,深刻影响到这一现象的,除了文化因素外,还有明显的地理因素。自宋以来,广西壮族地区所发生的“汉化”与“壮化”现象,背后都有人地关系因素在起作用。彭福荣《国家认同:土司研究的新视角》认为:土司制度是元明清时期对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进行间接统治的政策,研究历史上的土司制度,应以国家存在为前提。中央政府与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通过土司制度实现有效的双向互动,使历代土司逐渐形成强烈的国家认同观念。杨经华《生态经济的重建是否可能——基于侗族生态文化模式的实践思考》认为,侗族地区千百年来的经济活动之所以没有对自然造成破坏,与自然保持良好的共存和谐关系,是与侗族传统的生态文化密切相关。侗族地区良好的生态文化实践,给人类提供了一个深刻的启示:只要人类不以物质利益最大化作为社会终极目标的文化模式,依靠自身文化调适,完全可以实现生态与经济的和谐共存。
从本期开始,将在封二、封三及封底陆续推出广西民族研究著名专家的学术简历及学术成就,每期推介一位。从这些著名专家的学术历程及其成就,可以反映广西民族研究取得的丰硕成果和发展历程,展示广西民族研究专家团队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