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法勤工俭学学生的信仰选择及启示

2012-12-21 07:46
党政研究 2012年4期
关键词:救国信仰理想

汪 澎

留法勤工俭学学生的信仰选择及启示

汪 澎

“救国”理想是五四时期留法勤工俭学学生中先进青年选择“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内在动力,他们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选择是慎重而且坚定持久的。在“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引领下,他们艰苦奋斗,实现了“救国”的社会理想,挽救了危亡中的中国。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同样需要树立远大的理想,以肩负起国家兴亡的重任。当代大学生同样要审慎分析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探求比较各种观念思想,确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信仰确立以后,当坚定不移地为其奋斗一生。

马克思主义;信仰;留法勤工俭学;救国

中国近代的历史是充满屈辱的历史,“救民族,救国家”一直是有志青年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一批又一批的中国青年,为探索振兴国家的真理和强国富民的道路,先后走出国门,远涉重洋。在这种大背景下,勃兴了中国近代史上几次留学之潮,五四时期到法国勤工俭学的中国青年,就是带着这种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理想远赴异国他乡的。在这些留法勤工俭学学生中,一些先进青年审慎地分析比较各种“救国”的思潮和主义,慎重地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并坚定地以此为信仰。他们在“马克思主义”的引领下投身于中国革命之中,实现了他们的社会理想,拯救了危亡中的祖国。

一、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内在动力是“救国”理想

留法勤工俭学学生大多是抱着学习新思想,寻找改造中国途径的目的赴法的,可以说寻求救国之道是青年们留法勤工俭学的内在动力。

(一)改造中国是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的目的

1916年3月, “华法教育会”在吴稚晖、李石曾、蔡元培、吴玉章、张溥泉、张静江等人的发起组织下成立。其宗旨就是“发展中法两国之友谊,尤重以法国科学与精神之教育,图中国智育、德育与经济之发展。”〔1〕“华法教育会”后来成为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的总机关,对勤工俭学运动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华法教育会的吴玉章认为其目的有四:“扩张国民教育”、“输入世界文明”、“阐扬儒先哲理”、“发达国民经济”。〔2〕1917年初,蔡元培、李石曾在北京发起组织“留法勤工俭学会”,其目的便是“兴苦学之风,广辟留欧学界”,以输入“民气民智先进之国”的文明,造成“新社会,新国民”。〔3〕由此可见,发起留法勤工俭学的最初目的是要到法国去,研究和学习法国文化,以西方文明改造中国社会、造就新国民。

(二)大部分的勤工俭学青年留法的目的也在于实现救国理想

李卓然认为,留法的动机是“学点技术和本领,好回国振兴中国实业,走实业救国之道路。”〔4〕1920年,周恩来在友人李愚如赴法留学前,作诗一首相赠,表达了当时青年到法国寻求救国之道的志向:“举起工具,出你的劳动汗,造你的成绩灿烂。磨炼你的才干;保你天真烂漫。他日归来,扯开自由旗,唱起独立歌,争女权,争平等,来到社会实验,推翻旧伦理,全凭你这心头一念。”〔5〕罗喜闻认为“勤工俭学以谋我们自己的工业、教育发达。”〔6〕虽则在许多青年当中,到底以何种方法,通过何种途径才能挽救贫弱的中国,仍是一个模糊的问题,但是到法国去寻求救国之道的目标是确定了的。

(三)勤工俭学学生始终以爱国主义和救亡图存支撑在法苦修苦练

从1919年3月第一批勤工俭学学生启程赴法时,人数是89人,至1920年12月15日第20批勤工俭学学生到达法国,人数增加到134人。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内,共计有1700余人赴法勤工俭学,他们在法国的工作,主要集中在劳动强度大的钢铁、运输、煤炭等重工业部门,经常是高温之下,汗流如雨,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疲惫不堪。为了把钱节约下来供上学用,他们吃饭、住房、穿衣皆选择最低档最简陋的。劳动一天尽管疲困至极,他们还要利用一切时间刻苦“俭学”,晚上常要听几个小时的课,生活困窘凄惨。〔7〕“学生们自己开伙,买不起炊具。由于面包昂贵,我们多数吃的是土豆和豆饼,加上燃料紧张,土豆烧的不熟,豆饼煮的不烂,吃了不易消化,有的病倒了,有的甚至死去。”〔8〕是什么力量在支撑这些中国青年呢?只能是他们爱国信念和救亡图存的理想。

二、“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确立慎重而坚定持久

在留法之前和在法学习的早期,很多先进青年受多种社会思潮影响,没有明确的政治立场。在比较、研究了各种思潮和主义之后,他们选择和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留法勤工俭学运动高潮兴起于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由于五四时期各种社会思潮在中国广泛传播,留法勤工俭学学生的思想是纷繁复杂的,无政府主义、工读主义、泛劳动主义、新村主义等思潮在留法青年中传播。受新文化运动的冲击,工读主义曾一度在中国知识青年中流行,为着迅速改造中国社会,不少留法青年学生把这种实质上是空想和改良主义的“工读主义”当作济世良方。赵世炎受其影响,当时称自己为“崇拜是说之一人”。〔9〕周恩来曾说:“迨欧战既停,国内青年受新思潮之鼓荡,求知识之心大盛,复耳濡目染于‘工读’之名词,耸动于‘劳工神圣’之思,奋起作海外勤工俭学之行者因以大增。”〔10〕无政府主义是李石曾、蔡元培、吴稚晖等提倡赴法勤工俭学时就开始灌输的思潮。华法教育会的主要刊物《旅欧周刊》就是赞同无政府主义的刊物。一位勤工俭学学生后来回忆,宣传“无政府主义和空想社会主义”,“对我们影响很大”。〔11〕泛劳动主义思潮“凡人皆不可不劳动” 的观点也在青年中传播。罗学瓒到法国不久,曾经函告毛泽东:“觉得近数年来的生活,以在此地为最好。托尔斯泰说,人由劳动所得的生活,为最快乐,信不诬也!”〔12〕

但是风靡一时、纷繁复杂的各种思潮并没有实现勤工俭学学生的救国理想,并先后一一宣告破产。勤工俭学学生在法国的实际生活让他们观察体会到法国资本主义制度下普遍存在的是与自由、平等、博爱相反的状况,他们对法国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革命等重大问题有所认识。王若飞连同90名中国勤工俭学学生亲身参与了1920年5月1日法国工人举行的罢工,体会到工人运动的必要。〔13〕陈毅写到:“劳动家为何不联络起来一直罢工,要求管理权呢?”〔14〕王若飞在他的日记中写到:“现在的政府是资本家的政府,法律是偏袒资本家的”,“他们想怎么干就怎么干”,工人劳动“完全是替别人做事”,还提出要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信念”。〔15〕熊自难注意到十月革命之后,“各国注意潮流的分子”已在对苏俄进行认真研究,他号召勤工俭学学生准备向沙漠进军那样,对苏俄问题作一番“学术探险”。〔16〕争取 “吃饭权、工作权、求学权”的“二八”运动的失败与百余名勤工俭学学生横遭驱逐,一部分先进青年对法国式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幻想破灭了,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他们走上反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革命道路。李维汉写到:“许多人抛弃了各种各样不切实际的幻想,接受了马克思主义,走上了十月革命的道路。”〔17〕周恩来留法以求改造中国社会,但起初对渐进的改良方式颇为赞同,在对欧洲各国诸方面情况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写了大量的有关通讯报道,至1921年秋,通过对各种流派政治思潮的比较分析研究,才确立他的马克思主义观。〔18〕蔡和森以“大规模自由研究”的方式,对当时盛行的各种社会思潮和政治理论详加研究、推求比较,包括社会主义、工团主义、无政府主义与基尔特社会主义等,“把各国社会党、各国工团以及国际共产党尽先弄个明白”。〔19〕他后来总结到:“我近对各种主义综合审谛,觉社会主义真为改造世界对症之方,中国也不能外此。”〔20〕在挫折与斗争中,爱国青年通过对各种思潮的比较分析,意识到过去对改造社会的看法空想成分太多,最终抛弃了旧世界观,团结在马克思主义的旗帜下,走上了共产主义道路,1919年3月至1921年11月,1600余名留法的勤工俭学学生,约有250人后来成为共产主义者,占总人数的百分之十五。在推求研究各种“主义”之后,留法勤工俭学学生中的部分先进青年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成长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

三、马克思主义信仰引领留法勤工俭学学生实现了“救国”的社会理想

部分先进学生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之后,他们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建立了马克思主义的党团组织,宣传和扩大了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他们同时研究中国的基本国情,初步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对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作出了贡献。马克思主义信仰孕育了一批杰出的政治家,他们在回国后成为中共党内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他们将其选择的马克思主义信仰,通过中国共产党这一载体的活动,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最终取得了中国革命的胜利,实现了“救民族、救国家”的社会理想。

(一)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留法勤工俭学学生建立了党团组织,在中共早期建党方面作出了贡献

在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以前,有8个共产主义小组,其中张申府、周恩来、赵世炎、刘清扬等在法国巴黎建立了由留学生中先进分子组成的共产党早期组织,巴黎共产主义小组。虽然关于党的创始人,已经公认的是“南陈北李,相约建党”,但也有学者认为党的创始人“不仅是共产主义小组的一般成员,而且是为建党做了大量实际工作,对建党有重大贡献的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主要代表人物”。〔21〕从对中共早期建党方面作出了贡献这一意义上来说,留法的蔡和森、周恩来也是党的创始人,但不是主要创始人,他们对中共早期建党作出了贡献。

在马克思主义影响日益增大的时候,周恩来、赵世炎等早期共产党员积极筹备旅欧青年中的共产主义的党团组织。1922年6月3日,旅欧“少年共产党”在巴黎西郊布洛涅森林召开了成立大会,10月改名为“旅欧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并在内部进行了旨在提高政治理论素养的训练工作,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并用来分析和解决世界和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旅欧“少年共产党”于8月创办《少年》月刊,发表时事评论、政论性文章,以及翻译有关苏俄及共产国际的文件、纲领等。1923 年《赤光》代替《少年》出版,“《赤光》自出版以来,便成为小组、支部讨论的资料,实是旅欧支部法、比、德三国同志学习理论的刊物。”〔22〕总的说来,旅欧党团组织和内部训练工作卓有成效,提高了团员的理论素养和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国民革命培训了一批出色的领导者。

(二)留法勤工俭学学生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影响了国内的一批先进青年,也影响了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观的形成

说到“救国家、救民族”,就不能不提到毛泽东。留法的肖瑜、李维汉、罗章龙等新民学会成员,尤其是蔡和森,通过书信交往对毛泽东选择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有着重要的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留法学生对中国革命的贡献之一,是他们实现“救国”理想的间接表达。

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形成,经历几个时期。辛亥革命时期, 毛泽东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颇感兴趣, 曾参加过新军。1918 年春, 毛泽东又对新村主义产生了兴趣。他和蔡和森、张昆弟、罗学瓒等人在岳麓山建立新村。到北京后, 毛泽东开始对无政府主义有了兴趣,他回忆,“我读到一些无政府主义的宣传小册, 很受了一些影响。我常常和一个名叫朱谦之的北大学生, 讨论无政府主义和它在中国的可能性。在那个时候我赞同许多无政府主义的主张。”〔23〕与此同时,毛泽东也在探求苏俄的马克思主义,并就科学社会主义与无政府主义进行比较。毛泽东同留法会友尤其是与蔡和森的通信往来, 显著地促进了双方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最终选择。蔡和森在给毛泽东的信中所提出的一系列见解,毛泽东都极表赞成:“你这一封信见地极当, 我没有一个字不赞成。”〔24〕正是在与蔡和森、罗学瓒等的书信交往的时间里, 毛泽东最终解决了“大本大源”问题,最终确立了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25〕

(三)在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启迪下,成长了一批早期的共产主义者

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孕育了一批著名的中国共产党人,其中有周恩来、蔡和森、赵世炎、朱德、邓小平、陈毅、聂荣臻、向警予、徐特立、蔡畅、王若飞、刘伯坚、李富春、何长工、李立三等,有力地促进了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壮大,深刻地影响了中国革命的面貌和进程。从1921年起,留法勤工俭学生陆续回国,他们很快成为中共党内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有的成为中国革命的领导骨干,对中国革命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

留法勤工俭学学生中还有不少人后来成长为中共军队的缔造者或将领。除直接归国的周恩来、陈毅外,聂荣臻、傅钟、范易、颜昌颐、熊雄等许多人都是从欧洲转入苏联军事院校学习训练了一段时间后回国从戎,在长期的军旅生活中锻炼成为中国著名的军事家。而向警予、蔡畅、郭隆真、刘清扬等成长为杰出的妇女运动的领袖。他们在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引领下,在不同的领域实践着最初的“救国”的社会理想。

四、 留法勤工俭学学生选择“马克思主义”信仰对当代大学生的启示

留法勤工俭学学生抱着学习新思想,改造旧中国的理想,远涉重洋、留学法国。他们历尽艰辛、苦工苦学,终于选择和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从而成为同时代人中的出类拔萃之辈。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那个血与火的年代已经远去。但是,国家兴亡的重任并未随风而去,责任依然在肩头。当代大学生是国家的栋梁,是支撑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中坚力量,同样需要树立远大理想。面对时代的挑战,当代大学生当为国家、民族振兴肩负起强烈的责任和使命。

留法勤工俭学学生对于“主义”的选择是非常慎重认真的,一旦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又是坚定而且持久的,甚至终其一生,不再改变。当代大学生处于一个社会大变革时代,面临纷繁复杂的社会问题,需要对各种社会思潮,尤其要对各种主义和思想进行研究、比较。现在社会处于转型时期,意识形态的多元化、理想追求上的迷惘,急剧的观念变迁和文化冲突,都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信仰确立。当代大学生不可在社会转型中茫然失措,悲观消极,而应当比较各种观念思想,从而确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并为之奋斗。

留法勤工俭学学生为理想而付出,反过来,他们确立的“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于个人价值和社会理想的实现是有显著成效的。他们以马克思主义信仰为武器,投身于中国革命,最终实现了他们的社会理想,拯救了危亡中的祖国。信仰的选择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当代大学生应该相信马克思主义是各项事业的航标。坚定理想信念,积极投身社会建设,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引领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实现的方向。

〔1〕 张允侯, 殷叙彝.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第1 卷)〔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73.

〔2〕 中共四川省委党史研究室.四川留法勤工俭学运动〔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3.36.

〔3〕 北京留法俭学缘起〔J〕. 新青年,1917,(2).

〔4〕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五四运动回忆录(下)〔Z〕.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906.

〔5〕 留法勤工俭学运动(1)〔Z〕.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814-815.

〔6〕 湖南省华容县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海轮西去〔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88.22 .

〔7〕 肖志伟,李永春. 浅析工读互助团与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的关系〔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3).

〔8〕 青年运动回忆录(2)〔Z〕.中国青年出版社,1979.276.

〔9〕〔11〕〔12〕〔13〕〔14〕〔16〕〔17〕〔18〕鲜于浩.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史稿〔M〕.成都:巴蜀书社,1994.36,102,29,114,115,117,179,237,10.

〔10〕 周恩来早期文集:(下卷)〔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8.25.

〔15〕 孙石月.对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的几点思考 〔J〕.党史文汇,2000,(2).

〔19〕〔20〕〔24〕 新民学会资料 〔Z〕.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124-127,128-133,162-163.

〔21〕 戴鹿鸣.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是哪些人?〔J〕.新时期,1980,(1).

〔22〕 刘宏.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对引进马克思主义的贡献〔J〕. 河北学刊, 2001,(6).

〔23〕 〔美〕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143.

〔25〕 鲜于浩.毛泽东与留法勤工俭学运动 〔J〕.社会科学研究 ,1999,(5).

【责任编辑:马国祥】

D43

A

1008-9187-(2012)04-0086-04

汪澎,西南交通大学政治学院博士研究生,四川 成都 610031。

猜你喜欢
救国信仰理想
理想之光,照亮前行之路
2021款理想ONE
理想
与信仰同行
信仰之光
你是我的理想型
论信仰
铁的信仰
柬埔寨主要反对党被解散
常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