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军,姜 鸿,潘伟强
(常州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江苏常州213164)
高校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比较研究
——以常州、无锡为例*
徐 军,姜 鸿,潘伟强
(常州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江苏常州213164)
作为地方经济的重要载体,高校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推动地方经济发展。高素质的人才培养和构建高效的校企联动科技创新转化平台是提升高校推动地方经济竞争力的关键。通过在大学城设立以高校和企业作为共同主体的科技创新园,可以增强校企联动,深化高校与企业的合作,优化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提高科技研发投入的利用效率,促进高校更好地服务地方社会经济。为此,地方政府、高校和企业应加强联系,加快构建以产学研为基础的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
高校;总需求与总供给曲线模型;供给机制;需求机制
进入21世纪以来,一股高校建设的热浪席卷全国,全国多数省份都在新建或拟新建大学城。大学城的创建之初,起初是为了适应上世纪末高校扩大招生的需要。高校在校学生逐年扩大,为了满足急剧扩大的高等教育的社会需要,刺激了高等院校的扩张;同时全国各地出现了高校合并风,其意图在于打造各地的高等教育“航空母舰”。高校除了能有效地促进了当地的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之外,高校同时还作为地方经济的一个有效载体,同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效应。
许多文献研究了高校在地方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诸大建、鄢妮 (2008)认为大学通过后向的支出和前向的知识溢出作用,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城市经济的相关主体;[1]吕京 (2008)把国外高校与地方经济建设的互动模式总结为3种:以威斯康星为代表的教师与顾问式高校主导模式、以硅谷为代表的产学研三结合模式、以相互作用大学为代表的地方大学与地方经济共生模式;[2]谢小风 (2010)认为目前的高校科研体系指标不能有效反映高校对地方经济的贡献,提出了应从信息咨询、产学研合作以及科技成果转化等科研评价体系来评估高校对地方经济的贡献度。[3]高俐俐、张文敏 (2005)探讨了以“硅谷”为代表的产学研三结合模式,提出了人才培养、社会科技服务和国际合作交流3项职能融合为一创新办学模式。[4]
现有文献大多是从人才、技术等角度分析高校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较少从经济学供给、需求的角度系统论述高校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机制。本文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考察高校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机制,并以常州高校和无锡高校为例进行比较性的实证分析。
(一)高校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供给机制分析
高校从供给方面影响经济发展的效应来看,一方面高校通过其基本职能——人才培养。高等院校通过学历教育和在职培训等多种方式,为企业提供大量的高素质的劳动力,促进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高校利用自身优势,通过技术开发和技术咨询服务,帮助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提高企业总体技术水平,推动企业走技术推动经济增长的可持续的发展模式。高校从供给方面影响经济发展可以通过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来加以描述。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基本形式为:Y=A KαLβ。Y为总产出,A为总体技术水平,K为资本品总量,L为劳动力总量。从该生产函数可知,高校服务经济的模式表现为两种职能溢出效应:一是培养人才的溢出效应;二是科学研发溢出效应。这两种效应在AD-A S曲线模型中表现为推动社会总供给的增长,A S曲线持续向右方移动。
(二)高校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机制
高校推动地方经济的总需求主要是通过两种途径发挥其效应,一是直接效应,高校学生的消费需求主要是衣食、交通、学习和文化等方面的需求,这些需求都是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高校学生人数很多,且学生的边际消费倾向很高,故高校的发展会直接促进本地区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另一效应是间接效应,高校学生的消费需求,会带动本地区就业人口的增长以及从业人员收入水平的增加,进而会促进其消费需求的增加,最终会促进本地区经济的发展。这两种效应在A S—AD曲线模型中表现为推动社会总需求的增长,AD曲线的持续向右移动。
(三)高校的供给、需求机制效应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
图1 高校推动地区经济增长的理论模型
图1是AD—A S曲线模型,横轴表示社会实际总产出(总需求),纵轴表示社会一般物价水平。AD曲线表示社会总需求,A S曲线表示社会总供给。AD0和A S0曲线分别表示在高校对地方经济产生作用之前的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曲线,E0为供求平衡时的均衡点,E0处的社会总产出是Y0。高校在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溢出效应以及提供科研技术支持的供给机制效应表现为A S曲线从A S0向右平移到A S1处;高校推动地方经济总需求的直接与间接效应表现为AD 曲线从AD0向右平移至AD1。A S1与AD 1相交于均衡点E1,E1处的社会总产出是Y1。Y1大于Y0,这表明高校从供给、需求两个方面共同推动社会经济的增长。
(一)供给效应的实证分析
1.培养人才溢出效应的计量方式
选择每年高校的高校毕业生人数这一指标作为衡量高校培养人才溢出效应的主要指标。设每年的高校毕业生人数总量为Gt。
2.科学研发溢出效应的计量方式
选择每年高校的科研经费收入总额这一指标作为衡量科学研究溢出效应的主要指标。其理由在于:每年高校的科研经费收入总额能综合地、全面地反映高校科学研究的情况。首先,它可以反映高校科学研究现实的规模;其次,它能反映高校的科学研究对当地的技术和生产力水平提高的能力。设每年高校的科研研发收入总额为Rt。
除了通过高校的科学研发收入这一指标外,高校专职教师的人数也是反映高校科学研发溢出效应的一个重要指标,高校专职教师往往都是高素质、高技能的专业人才,高校专职教师人数越多,表明其通过专业知识服务地方经济的能力越强。设每年高校的专职教师人数为Tet。
3.常州与无锡高校对地方经济贡献度的实证分析
依照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的思路构建模型:
式 (1)中Yt表示t时期的总产出,Gt表示t时期的毕业生人数,Rt表示t时期科研经费收入,Tet表示t时期的高校专职教师人数。式 (1)中αi(i[1,3])表示弹性系数,其系数值越高,表明该因素对社会总产出的贡献度越高。
有关常州和无锡的GDP和高校各项指标数据均来自取自历年统计年鉴,常州样本范围从1999年—2008年,由于无法收集常州各高校历年科研经费收入,但常州高校是常州市科学研究的主体,所以这里以常州历年科研经费收入来代替常州高校历年科研经费收入。由于2008、2009年无锡科学研究经费收入的统计口径出现了变化,所以无锡GDP和高校各项指标数据的取值范围设定为1999年—2007年,同样由于无法收集无锡各高校历年科研经费收入,所以用无锡科研机构和大中型企业的科研经费收入来代替无锡高校历年科研经费收入。
文章利用Eview S6.0进行回归分析①,回归结果表明:从常州和无锡两地高校对地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来看,相对于常州而言,无锡高校毕业生和专职教师对地方经济的贡献度较高,无锡高校都高于常州高校。其原因在于无锡高校毕业生整体素质水平高于常州高校,常州高校中排名最高的常州大学,本科招生仍主要是以二本为主,研究生仅限于硕士研究生,硕士点的数量为38个;而无锡的江南大学本科招生主要以一本为主,另外江南大学的硕士点数量为60个,而且还拥有21个博士点、4个博士后流动站。从这些数据的比较可见以江南大学为代表的无锡高校毕业生的整体质量高于以常州大学为代表的常州高校毕业生质量,反映到对两地经济的推动作用上,表现为无锡高校毕业生对地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较高。同样由于江南大学的硕士点和博士点、博士后流动站数量也远高于常州大学,这都表现为江南大学专职教师的整体水平高于常州大学,故而无锡高校专职教师对地方经济的贡献度也高于常州高校的专职教师。
但是常州高校的科研研发费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高于无锡高校,其可能的原因在于常州科教城在产学研配套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常州科教城的科技创新园为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技术对接提供了一个高效率的平台,高效率的合作创新平台加强了高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和沟通,使得高校对企业的技术提升需求的了解进一步增进,促使高校的科技研发更具有目的性和针对性,进而提升了科技研发投入产出效率。所以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在科研经费收入贡献度上常州高校的贡献度较高。
(二)需求效应的实证分析
1.模型的构建
依照凯恩斯有效需求理论构建模型:
Yt为地区总产出,由于常州、无锡高校大学生的消费总额无法获得,一般认为高校大学生的数量越多,消费总额就越大,所以用在校大学生的人数L t来代替大学生的消费金额。β1为地区总需求关于高校学生人数的弹性系数,β1越高,表明高校在校学生数对地区经济的贡献度越高。
2.需求角度的高校对地方经济贡献度实证分析通过对常州和无锡高校从需求方面影响地方经济进行回归分析②,结果表明:从弹性系数β1来看,无论是对整个GDP,还是第三产业的GDP,无锡高校的β1系数高于常州高校,所以在需求方面无锡高校对地方经济的贡献度也高于常州高校。其原因在于常州虽然拥有常州科教城,可以充分发挥常州科教城内6所高校在需求机制上的聚集效应,但是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常州工学院以及河海大学常州校区分布相对分散,制约了常州高校消费的集聚效应的进一步提升;而无锡拥有两个高校集聚区,分别是无锡大学城和无锡职教园区,基本集聚了无锡所有的高等院校,所以无锡高校从需求角度方面对地方经济的贡献度要强于高校集聚效应相对较弱的常州高校。
结合常州和无锡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的实证分析结果,从当前常州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的现实状况出发,进一步提升常州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的能力,应在今后的一段时期内重点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一)进一步加强地方政府、企业和常州高校相互之间的联系
要着重解决好几个问题:一是地方政府如何依靠和利用常州高校。长期以来,地方政府积极发展高等教育,大力倡导科教兴市,取得了积极的成效。但也存在着不足,如:对如何依靠和利用常州高校的人才、智力、技术优势来提升与发展本区域的社会经济这一根本性的问题考虑不充分;政府的一些重大社会经济决策听取地方高校的专家、学者的意见和建议的不多;引导和激励在常高校积极围绕政府中心工作为本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项目不多;二是地方企业如何依靠和利用常州高校。长期以来,由于常州高校与本地区企业之间有效沟通不足,结果是地方企业对常州高校的办学性质和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社会服务状态了解不够,对其社会服务能力持怀疑态度。尽管在常高校完全有条件、有能力提供人才、技术、培训等方面的服务,但有些企业还是舍近求远,寻求区域外重点高校、专业院校提供服务;三是常州高校如何依靠和利用地方政府政府、本地企业。长期以来,常州高校由于缺乏对社会需求的了解,缺乏对有关人才市场行情的研究,加之主动服务社会,推进发展的意识较低,从而使得在常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功能与常州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脱节,与企业人才、生产、管理应用的要求脱节的现象仍十分普遍。因此,切实加强地方政府、企业、常州高校相互之间的联系,充分发挥常州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主动性和优势,加快常州高校和企业的科技创新,加强地方政府、企业、高校相互之间的产、学、研结合已迫在眉睫。
(二)加快常州高校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应成为地方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
常州各地方政府应主动加大精力和财力投人,与常州高校一起加快常州市科研基础能力建设,重点建设以基础性科学研究和高技术研究为目标的创新研发平台;以行业共性技术、产品开发和技术转移为目标的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平台;实现高校科研、教学资源的共享,提高效率,为地方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化活动提供有效的支持。[5]
(三)常州高校要坚定不移地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大力提升高校的知识贡献能力和社会服务水平,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科技保障
常州高校要更加重视科技与经济结合,更加重视人才培养与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要更加主动地加强和企业全面而深人的合作,要在研究项目的开发、联合建立研究中心和建立创新联盟等方面,积极探索校企合作的新机制。[6]在建立以企业、行业主体的创新体系中,常州高校的科技力量要围绕企业、行业发展的需求,与企业、行业开展多种形式的创新活动;要通过创办科技企业,进一步加强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工作,增强为社会服务意识,使科技成果的开发与应用和市场紧密结合,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保障和支撑。
注释:
①②具体数据略。
[1]诸大建,鄢 妮.大学对所在城市和地方经济发展的关联作用研究 [J].同济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8(4):27-32.
[2]吕 京.地方高校与地方经济共生发展研究[J].特区经济,2008(4):138-140.
[3]谢小凤.基于地方高校科研评价体系中为地方经济社会贡献度的研究 [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0(6):156-159.
[4]张俐俐,张文敏.国外高校与地方经济发展互动模式的启示与借鉴 [J].高教探索,2005(6):27-29.
[5]毛文杰.刍议地方高校在市县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中的独特作用[J].常州工业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0(1):93—94.
[6]秦建华,曹雨平.高职教育“三位一体”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J].江苏工业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7(4):62-65.
A Comparative Research about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 Promoted by Universities——Taking Changzhou and Wuxias Examples
XU Jun,JIAN G Hong,PAN Wei-qiang
(School of economical and Management,Changzhou University,Changzhou 213164,China)
A s an important carrier of local economy,universities promote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 from the aspects of supply and demand.Cultivating high qualified talents and establishing effective platform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between universities and enterprises are the key factors to promote local economic competitiveness.By establishing creative technology park w hose subjects are universities and enterprises in university town can promote universities to enhance the communication with enterprises,deepen their cooperation,optimize the cultivating model of university talents,promote the utilization efficiency of R&D input and stimulate universities to serve local economy.So local government,universities and enterprises should enhance their communication and speed up the constructio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innovation platform based on the cooperation of production,study and research.
university;AD-A S curvemodel;supply mechanism;demand mechanism
朱世龙)
G40-054
A
2095-042X(2012)01-0058-04
2011-06-30
徐 军 (1980—),男,江苏海安人,硕士,讲师,主要从事产业经济、利率风险管理研究。
常州大学高等职业教育研究院资助课题 (CDGZ20100037);常州科教城科研基金项目 (K 201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