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勇 谭键
国际旅游岛建设:海南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实践
□盛勇 谭键
建设国际旅游岛,是海南省委、省政府在新的历史时期,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指示,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结合海南得天独厚的区位、资源、体制等优势,在建省办经济特区多年探索经验的基础上,对海南发展思路不断进行完善和提升,坚持改革开放、探索科学发展的重要成果,是海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实践。2009年12月31日,随着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出台,建设国际旅游岛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海南迎来了继建省办经济特区之后又一次重大发展机遇。
建设国际旅游岛的主要内涵是,充分发挥海南省生态环境和岛屿资源优势,积极借鉴国际成功经验,加快推进旅游要素的国际化进程,加快提升海南旅游设施建设及管理服务水平,实现旅游业转型升级,经过一个时期的努力,使旅游业成为海南的支柱产业,并带动现代服务业成为海南的主导产业,进而推动海南省经济社会全面进步,逐步把海南建成旅游国际化程度高、生态环境优美、文化魅力独特、社会文明祥和的世界一流的海岛型旅游和休闲度假目的地。
可以说,建设国际旅游岛,是海南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实践。
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强调积极发展服务型经济、开放型经济、生态型经济,构建以旅游业为龙头、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特色经济结构。海南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具备发展旅游业的得天独厚的优势。一是区位优势。海南位于东亚和东南亚的中心位置,地处热带、亚热带之间,地理位置和气候都具备发展旅游业的最好条件。二是自然风光优势。作为中国唯一的热带岛屿省份,拥有滨海风光、热带雨林、地热温泉、民族风情等独特而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被国内外旅游者誉为“健康岛”“生态岛”“阳光岛”“长寿岛”。三是民族风情优势。海南有黎族、苗族村寨,保留着淳朴的民风,具有独特的旅游观光价值。四是体制优势。作为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中央赋予了海南地方立法权,并同意在旅游业开放方面先行先试。因此,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是海南最具特色和竞争力的优势产业,是最具潜力和发展前景的产业,是最能发挥海南生态优势的产业。
在突出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主导地位的同时,还要利用海南独特的资源优势,积极发展热带现代农业,集约发展新型工业,鼓励发展高技术产业,加快发展海洋经济,形成富有特色和竞争力的产业结构。海南是国家热带现代农业基地,农业产值占GDP比重达30%。热带气候与反季节生产优势,使海南当仁不让地成为全国的“菜篮子”、“水果箱”;坐拥南海200万平方公里“蓝色国土”,辖域内有含油气构造200多个,油气田180个,油气资源蕴藏量达500多亿吨油当量,作为国家南海资源开发和服务基地,海南发展海洋经济潜力巨大。同时,海南坚持在不污染环境、不破坏资源、不搞低水平重复建设的原则下集约发展新型工业,不盲目追求工业扩张。目前工业用地仅占全岛总面积的2%,工业项目主要集中在洋浦、澄迈、东方等地的工业园区和开发区;适应国际旅游岛建设需要,海南还将培育发展房车、游艇、轻型水上飞机、潜水设备等与旅游相关的制造业,发展特色旅游食品、旅游服饰、旅游工艺品加工业,加快发展软件、创意、制药等低碳产业。
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发展思路充分彰显海南在区位、地理、资源、生态环境、产业基础、体制机制等方面的比较优势,确立了未来海南在产业构建、对外开放、体制创新等方面的大方向。这一战略思路的全面实践,为海南今后长远发展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和政策基石,是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符合海南省情、具有海南特色的科学发展之路。
海南良好的自然环境是最宝贵的财富,如果失掉了这个优势,一切都无从谈起。海南省委、省政府深刻认识到,为全国乃至全世界人民保护好海南的青山绿水,保护好海南的生态环境永远比单纯的GDP增长更重要,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繁荣。
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指导思想是逐步将海南建设成为生态环境优美、文化魅力独特、社会文明祥和的开放之岛、绿色之岛、文明之岛、和谐之岛。其中,绿色之岛就是说把海南生态环境的保护放在海南发展的首位,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既是海南发展的需要,又是有力支撑和可持续保障。
旅游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在扩大内需、促进增长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旅游消费是最终消费和综合性的消费,是可持续消费和多层次的消费,在社会总需求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据世界旅游组织测算,旅游收入每增加1元,可带动相关行业增收4.3元,旅游直接就业与带动就业之比为1:5。因此在产业布局上,以旅游带动现代服务业作为支柱产业是实现海南长远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国际旅游岛建设提出要将海南建设成为我国旅游业改革创新的实验区,世界一流的海岛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的战略,完全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符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方向,吻合了我国正在步入消费型社会,正在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总体形势。
海南省委、省政府在国际旅游岛建设中,科学厘清强岛与富民的辩证关系:富民是我们制定政策措施的出发点、落脚点,是强岛的目的。只有民富了,强岛才有坚实的基础;只有民富了,强岛才能落到实处,建设国际旅游岛就是要走一条强岛富民之路。坚持民生为重,在满足各方游客需求的同时,致力于大幅提高海南人民的生活质量和水平,让老百姓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不断提高。
在受国际旅游岛建设政策影响海南房价整体上升的情况下,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作出了全面解决城乡居民住房问题的规划,计划用三年时间实现每一个中低收入家庭和财政供养人员家庭有一套合适的住房。在规划旅游线路、旅游景点时,充分考虑到为当地老百姓创造更多的就业和创收的机会,鼓励、支持、引导当地群众积极参与到国际旅游岛建设中来,通过旅游业的发展努力带动当地居民增收致富。特别关注和解决特困群众的长远生计问题,加大扶贫开发力度,采取一切可以采取的措施让最困难的群众能够与全省人民一起奔小康,在整体推进的同时,重点解决最落后村庄、最困难群众的脱贫问题。海南省委、省政府始终将建设国际旅游岛的着力点放在提高人民群众的综合素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上,努力让人民群众充分享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成果。
当前,海南已实现国际旅游岛建设良好开局。刚刚结束的“十一五”,是海南经济总量提升最快、发展质量最好的时期,是海南改革开放攻坚力度最大、体制机制最具活力的时期,是海南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生活水平提高最快的时期,为海南实现跨越式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更重要的是,在实施“十一五”规划的过程中,海南省委、省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找到了建设国际旅游岛这一条适合国情、符合省情的科学发展之路,并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大力支持和全省上下、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同。“十二五”这五年,是实现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中期目标、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决定性基础的关键时期,也是海南发展的黄金机遇期。机遇稍纵即逝,发展时不我待,海南要牢牢把握国际旅游岛建设这一重大机遇,以只争朝夕的精神,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努力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实现和谐发展。
要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建设国际旅游岛,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历史任务。推进国际旅游岛建设,必须着眼于新的战略定位,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中央精神,把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要求落实到各项具体工作之中。要科学编制国际旅游岛建设规划,优化发展布局和资源配置,控制好开发节奏和时序,努力提高资源的整体利用效率;大力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着力构建以旅游业为龙头、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特色经济结构;要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生态立省、环境优先,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努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要实现统筹兼顾、协调推进。建设国际旅游岛,是各次产业协调发展、各项建设全面推进的系统性工程。推进国际旅游岛建设,必须坚持统筹兼顾,在突出抓好旅游及现代服务业发展、着力提高旅游业国际化程度和发展质量的同时,协调推进热带现代农业、新型现代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海洋经济的发展,不断夯实国际旅游岛建设的经济基础;在突出抓好经济建设、产业发展的同时,协调推进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完善基础设施条件,搞好生态环境保护,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不断增强国际旅游岛建设的人文智力和环境支撑。
要实现改革创新、大胆突破。建设国际旅游岛,是中央赋予海南的新使命,是一项全新的事业。推进国际旅游岛建设,必须用足中央给予海南的新政策,充分发挥出各项政策的最大效能;必须按照先行先试的要求,勇于创新,大胆试验,不断破除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提高改革开放的层次与水平;必须树立世界眼光,开阔国际视野,认真借鉴国际先进经验,不断提高建设和管理服务水平,推动海南改革发展实现新突破。◎
(作者单位:海南省委办公厅)
[编辑:王明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