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士闪 马广海 杨文文
(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山东济南 250100;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山东济南 250100;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山东济南 250100)
中国传统节日的传承现状与发展策略
——以鲁中寒亭地区为核心个案
张士闪 马广海 杨文文
(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山东济南 250100;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山东济南 250100;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山东济南 250100)
在现代化、全球化的影响下,与传统农耕文明关联密切的中国传统节日正面临着严重的传承危机。如何使传统节日走出困境重现活力,如下方面值得特别关注:在体现国家文化认同的法定假期不变的前提下,以省区或市区为单元实施弹性放假制度;以节日体验为途径,加强对青少年的传统节日文化教育;积极促成传统节俗的现代性转换;以兼容并蓄的开放态度对待外来节日文化。
传统节日;传承;发展策略
传统节日虽冠以传统之名,其实也是现代生活的一部分。作为人类社会中一种普遍的生活与文化现象,传统节日在构建民众生活世界和民族国家文化体系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其自身也成为人类生活中的精彩华章。
在现代化、全球化的影响下,中国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期,正在经历着从已持续数千年的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急剧转变。同时,伴随着信息产业的飞速发展,现代信息技术逐渐惠及普通民众,传统的时空观念和交流方式也在这一过程中发生了巨大变化。以此为背景,与传统农耕文明关联密切的传统节日正面临着比较严重的传承危机。如何让传统节日面对新时代的民众需求而旧命维新、生生不已,为当今社会有机体不断注入新的活力,是弘扬节日文化这一重大课题的关键所在。
以此为宗旨,我们组织了“传统节日的传承现状与发展策略——以鲁中寒亭地区为核心个案”的调查活动。在研究方法上,以问卷调查为主,以近20年来积累的田野调查资料为补充,对传统节日的传承现状进行实证研究;就研究区域而言,主要以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为核心个案,以同属鲁中地区的淄博市淄川区、莱芜市钢城区、潍坊市昌邑市为参照个案,在同一地理区域中不同社区个案的比较中,理解城乡传统节日的传承现状与民众的节日心理需求。通过作归因分析,进一步理解传统节日的传承主体、社会语境、政府导向、外来节日影响等诸多因素之间的关系,为传统节日的当代传承、节日文化的创新与节日制度的改革等方面提供现实依据。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我们关注传统节日的当代性,特别关注传统节日在现代化、全球化语境下的多样化表现、节俗变迁与区域文化认同、节日活动与诸多社会文化范畴之间千丝万缕的互动关系,旨在对传统节日在城乡传承中所面临的困境和问题提出富有实效的对策性建议。
本课题以问卷调查为收集研究材料的主要方法,在潍坊市寒亭区,针对不同年龄、不同教育背景、不同职业的居民,共发放问卷600份,收回563份。①本调查问卷主要由三位作者和台湾政治大学教授徐悌设计,全部问卷资料由调查员检查核实后进行编码,由课题组成员利用SPSS软件(13.0版本)进行统计分析,分析类型主要是单变量的描述统计和多变量的交叉分析。调查对象中,男性240人,占42.6%,女性323人,占57.4%;未婚的占31.1%,已婚的占68.9%;年龄范围从16岁到67岁不等。学历分布:初中及以下所占比例12.1%,高中及中专15.1%,大专及以上72.8%。家庭月收入分布:3000元以内所占比例45.1%,3001—8000元占49.2%,8000元以上占5.7%。社区居住时间分布:居住0—5年占总数的30.5%,5—10年占27.6%,10—20年占23.0%,20年以上占18.9%。调查对象的职业涉及面较为广泛,有政府或事业单位人员、企业领导或管理者、企业一般员工、个体私营业主、离退休职工、无业/失业人员、农民和学生等。
调查问卷围绕“传统节日的传承现状与发展策略”进行设计,共25个题目,包括6个主要问题:1.民众对传统节日的认知;2.民众对传统节日的评价;3.民众如何过传统节日;4.传统节日法定化的问题;5.民众对传统节日的期望;6.民众对外来节日的认知、参与和评价。问卷中共涉及10个传统节日,即春节、元宵节、二月二、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元节、中秋节、重阳节、腊八节。我们注意根据传统节日的实际情况设计问卷,对于那些节俗活动较为隆重、文化影响较为广泛的四大传统节日,即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主要调查民众对节日现状的评价和期望;对于那些影响较次的节日,如二月二、七夕节、中元节等,则主要调查民众的认知情况。
结合问卷调查的内容,本课题在以下6个方面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评估。
(一)人们对传统节日的认知现状
节日认知,是考察节日现状的重要指标。鉴于我国民众对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重要节日的认知度普遍较高,我们主要选取了二月二、七夕、中元节这三个影响相对较小的节日,调查民众对传统节日的认知度。
1.农村居民对传统节俗活动的认知程度较高,城市居民则相对较低
调查显示,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对传统节俗活动的认知程度是不一样的。总的来说,农村居民对传统节俗活动更为熟悉,城市居民的认知程度则相对较低。从对潍坊市寒亭区8个村落(寒亭一村、寒亭二村、王家道村、齐家道村、东塚子后村、西塚子后村、二戈官庄村、禹王台村)的田野调查结果来看,当地居民认为二月二、七月七、七月十五等是比较重要的节日,知悉主要节俗活动及相应禁忌与相关传说。而在寒亭城市社区中,居民对这三个传统节日不甚了解。显然,由于城乡之间在社会环境、生活方式、文化传统等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城乡居民对传统节日的认知也出现了明显差异。
2.不同地区对具体传统节日的认知度不尽相同
调查结果显示,不同地区对具体传统节日的认知存在较大差异。以七月十五为例,在潍坊、淄博等地区,七月十五是“鬼节”,影响力并不大。而在莱芜地区,七月十五则是一个相当重大的节日,其隆重程度仅次于春节,如举行请家堂仪式时须家庭成员全部在场,已嫁女不能回娘家,摆设丰厚祭品,饮食方面有午吃饺子、晚吃团圆饭的礼仪制度,且至今为当地民众恪守。类似情况如荣成市人和镇院夼村传统上重视谷雨节甚于春节,北京市门头沟区板桥、庄户、千军台三村在元宵节期间讲究阖家团聚甚于春节等等。这说明不同地区受到地理条件、生活方式、文化传统等因素的影响,在与节日时间制度、节俗活动安排、节日文化认同等方面自成传统,以满足各地民众不同的精神需求。
3.从认知主体上看,人们对传统节日的认知与年龄、文化程度等关系密切
(1)从年龄上看,年龄越大,对传统节日的认知度越高。调查显示,知道“二月二,龙抬头”的被访者,在36岁到50岁这一年龄段所占比例最高,达到88.6%;不知道的,以26—35岁和16—25岁的被访者所占比例较高,为19.1%和12.5%(见表1)。在“听说过哪些二月二节俗活动”的回答中,被访者年龄越大,知晓的比例就越高(见表2)。显然,节日是随着自然时间的绵延而不断地循环往复,年龄较大者因为对传统节日有更多的体验机会和知识积累,对节日的记忆就更加深刻,并赋予诸多节俗活动以更多的社会意义与情感色彩,因而有着更高的认知度。
表1 潍坊市寒亭区不同年龄的人对“二月二”的认知度
表2 不同年龄的人对“二月二”节俗活动的认知度
(2)从文化程度上看,学历较高的群体对传统节日较为了解。调查显示,知道“二月二,龙抬头”的,大专及以上学历的被访者所占比例最高,为88.5%;不知道“龙抬头”的,初中及以下被访者所占比例较高,为25.8%。学历为高中及技校的被访者对于二月二节俗活动的认知最全面,其选择围仓、炒豆、理发的比例分别为60.0%、83.5%、95.3%,均为各年龄段中的最高值。可见,文化程度较高的群体,对传统节日的认知程度也较高。这说明,近些年来国家利用各种媒介对传统节日的宣传教育是富有成效的。
但唯有一个比较特殊的节日“中元节”例外。学历为初中及以下的被访者,其认知度在各年龄段中所占比例最高,为71.6%。这可能因为,中元节曾经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被认定具有浓厚的“迷信”色彩,学历低的人对“迷信”色彩的认同略低于高学历者,同时他们多生活在社会基层,共享社区节日经验的机会较多,因而对曾经受到国家政治抑制的传统节日了解较多。
(二)人们对传统节日的评价
1.从节日的隆重程度来看,四大传统节日在人们心中仍然是最为隆重的
调查显示,在“给出10个传统节日,按隆重程度进行排序”的调查中,春节毫无争议地排在了第一位,在被访的562中,有546人认为春节是最隆重的节日,占97%;排在第二、三位的是中秋节和元宵节,选择它们的分别有254人(45.1%)和239人(42.5%),可谓不相上下;排在第四位的是清明节,有203人,占36.1%;排在第五位的是端午节,184人,占32.7%。可见,被访者认为较隆重的节日的排序依次为:春节、中秋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传统上一般将包括祭灶、春节、元宵节等节日在内视作一个完整的“过年”时段)。这说明在民众心中,四大传统节日仍然是最有影响力的。
2.大多数人认为,传统节日有必要继续传承下去
调查表明,在对“你觉得下列节日有必要传承下去吗”的回答中,大多数被访者都认为列出的六大传统节日有必要传承下去。认为春节有必要传承的占82.7%,二月二占75.7%,清明占80.8%,七夕占75.8%,中秋占84.5%,重阳节占81.1%。从结果可知,在民众心目中,中秋节传承的必要性居然高于春节。这可能与人们对春节和中秋节的节日感受和期望值的差异有关。就节日感受而言,春节虽然隆重,但个人在节日中要承担更多的义务和责任,如忙年、拜年、走亲戚等,过完春节往往会有疲惫感;而中秋节以“团圆”为主题,以赏月娱乐为内容,其家庭化、个人化色彩较浓郁,作为一个较为轻松、温情的节日,更容易与现代生活对接、互补。其次,从对节日的期望值来说,人们对春节往往寄予更高、更神圣的期待,期望得到更多的精神满足,但现在春节中传统的宗教性因素越来越少,而新的神圣性因素尚未确立,难以满足当代人的心理需求。
3.从评价主体看,人们对传统节日的评价与年龄、婚姻状况、职业密切相关
问卷中共设计了三道关于节日变化的题目,涉及清明、端午、中秋三大节日,分为三个选项,即越来越淡、越来越隆重或者没有变化。结果显示,不同的年龄、婚姻状况和职业的被访者对传统节日的变化感受迥异。
(1)从年龄上看,青年人认为传统节日越来越淡,中年人认为传统节日越来越隆重,老年人认为传统节日没什么变化。调查结果显示:认为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越来越淡的,16—25岁的被访者所占比例较高,分别为45.4%、42.1%、33.3%;认为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越来越隆重的,36—50岁的被访者所占比例较高,分别为31.7%、37.7%、42.2%;认为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没什么变化的,51岁及以上被访者所占比例较高,分别为42.1%、47.4%、42.1%。这说明,不同年龄段的群体对节日的主观感受有较大差异。对于青年人来说,他们从出生到长大,正处于传统节日氛围越来越淡、西方节日大量涌入的新时期,从来没有感受到传统节日曾有的盛况和深厚文化内涵,因此他们对于传统节日的现实感日趋淡薄。从另外一个角度观察,近年来的传统节日承载着越来越多的社会交际功能,其间的社会交往频度与礼仪隆重程度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作为节日生活中的主体,社会赋予中年人更多的责任和义务,节日期间要忙于筹办各类活动、参与各种社会交往。这其实是传统节日的异化发展,可以说,是与现实生存的考量让中年人感受到传统节日的强大压力,因之感到节日越来越隆重。老年人则不同,他们对以现代性、都市化为特征的当代文化接受较少,没有深刻地体验西方节日所代表的异国文化。他们不再是社会舞台上的主角,就某种程度而言是生活在关于往昔生活包括传统节日在内的回味之中,他们对于传统节日的看法没有多少改变。
(2)从婚姻状况来看,未婚者认为传统节日越来越淡,已婚者认为越来越隆重。调查结果显示:认为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越来越淡的,未婚的被访者所占比例较高,分别为46.9%、43.4%、32.8%;认为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越来越隆重的,已婚的被访者所占比例较高,分别为31.1%、38.9%、41.3%。这说明,是否经历婚姻生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人们对于传统节日的认知评价。作为家庭生活中的主体,已婚者是节日活动的组织者和意义赋予者,由此所体验的节日生活带有以家庭为单元的集体记忆的痕迹。未婚者则不然,往往只是被动地遵从传统节日中的礼仪传统,传统节日难以在他们的记忆中留下深刻印记。
(3)从职业上来看,农民或学生认为传统节日越来越淡,企业一般员工认为传统节日越来越隆重,而政府或事业单位人员则认为传统节日没什么变化。调查显示:认为清明节、中秋节越来越淡的,职业为农民的被访者所占比例较高,分别为55.2%、45.6%;认为端午节越来越淡的,职业为学生和农民的被访者所占比例较高,分别为49.5%、46.6%;认为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越来越隆重的,职业为企业一般员工的被访者所占比例较高,分别为44.2%、54.5%、47.4%;认为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没什么变化的,职业为政府或事业单位人员的所占比例较高,分别为39.7%、41.8%、38.9%。这说明,随着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扎根于乡土社会的传统节日已经逐渐失去其原有的社会基础,对于农民而言,传统节日与他们日常生活的关系日益疏离,节俗趋于淡化。对于生活于城市的企事业单位的职工而言,法定节日赋予他们更多的休闲时间,同时城市文化的多样性也建构起新的丰富多彩的节日内容,流行于城市中的新的节日认同正在逐步形成,因此他们认为节日越来越隆重,虽然这种认同并不一定就是针对“原生态”意义上的节日传统。而对于政府部门的公务员来说,他们所处的工作环境跟传统节日日渐疏远,缺乏节俗活动的空间和氛围,因此他们眼中的传统节日没什么变化。
(三)人们如何过传统节日
1.重要传统节日的主要形式得到了较好的传承
调查结果显示,重要传统节日的基本形式都得到了有效的传承,人们对主要节俗活动的参与度都比较高,显示出传统节日至今仍然具有较强的影响力。这些节俗活动主要有,春节祭祖、包水饺、贴春联、吃年夜饭/团圆饭、拜年,二月二吃炒豆、理发,清明节祭祖,端午节吃粽子、插艾草,中秋节吃月饼、吃团圆饭、赏月、送节礼等。可见,节日作为一种文化设置,一旦成为传统,就具有了一定的权威性或对社会成员的约束力。这说明,人们对传统节日仍然有着难以割舍的情怀,对传统节日的主要框架保持着一种基本的尊重,由此对主要节俗活动有一种普遍遵从的心态。
2.一部分传统节日内容正在淡化或消亡
调查结果表明,被访者对一部分传统节日习俗的参与热情并不高。比如守夜是传统春节中必不可少的活动,但现在春节期间选择守夜的人仅占50.5%,有大约一半的人不会选择守夜。其他节日的一些习俗活动也面临同样的困境,如端午节期间喝雄黄酒(13.0%)、用艾草洗澡(10.9%),七夕时做巧果(26.8%)、乞巧(12.2%),中元节期间驱邪崇(15.3%),中秋节时祭月(18.2%),重阳节期间爬山(25.1%)、赶庙会(28.6%)。
传统节日与过去的农耕社会紧密相连,与传统农时节奏关系密切,但在当今的城市化背景下,整个社会的生活方式普遍发生转变。传统农时节奏已不再发挥重要作用,与农耕劳作模式相关的文化记忆渐行渐远,相关节日习俗的功能逐渐消失。另外,传统节俗活动所需要的物质材料,在居住模式日趋城市化的现代社会中已不易获取,许多传统节日缺少与现代生活的转化性介入,其节俗活动正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世界。
3.人们对传统节日的参与程度与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职业、居住时间密切相关
(1)从年龄上看,老年人参与神圣性节俗活动的比例较高,而年轻人喜欢参与娱乐性节俗活动。调查结果显示,16—25岁的被访者参与比例较高的节俗活动有:春节期间放鞭炮(94.7%)、在家做年夜饭(94.1%)、贴春联(92.8%),清明节祭扫烈士墓(53.9%)、荡秋千(28.9%),七夕时与喜欢的人约会(72.6%)、乞巧(15.1%);26岁—35岁的被访者参与比例较高的节俗活动有:二月二理发(80.2%),七夕时与喜欢的人约会(76.1%);36—50岁及51岁以上的被访者参与比例较高的节俗活动有:春节祭祖(82.5%和94.7%),二月二吃炒豆子(65.9%和73.7%),清明节祭祖(85.2%和94.7%),端午节插艾草(66.1%和63.2%)、用艾草洗澡(14.1%和36.8%),中元节祭祖(62.8%和55.6%),中秋节祭月(23.8%和31.6%),重阳节爬山(30.2%和57.9%)。
可见,年轻人和老年人对于节日的预期和参与方式是不一样的,老年人参与神圣性节俗活动的比例较高,而年轻人则喜欢参与娱乐性节俗活动。这一倾向其实是人类社会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只不过,以农耕生活为基础、以稳定居住为背景而定型的传统节日,更多地指向于群体凝聚意识,强调个人服从于群体,这种对群体成员尤其是对年轻人来说意味着更多的规范和约束。而在传统社会中居于权威地位的老年人,则一般会积极参与那些具有神圣性、规范性的节俗活动,借以凸显自身的权威性,稳定既有秩序。到了现代社会,年轻人已经成为整体社会生活的重要群体,他们对于节日生活的娱乐化、个性化追求也就成为影响巨大的社会潮流。也就是说,传统节日如果不能通过节俗活动形式的现代转型适应当代社会生活之需,对年轻人缺乏吸引力,其衰落将是不可避免的。
(2)从文化程度上看,学历较高的人更倾向于参与那些与当下生活密切关联的节俗活动;对于那些正在淡化或消亡的节俗活动,学历较低的人参与的比例要高一些。调查结果显示,学历为大专及以上的被访者参与比例较高的节俗活动有:春节期间包水饺(96.1%)、拜年(89.3%)、守夜(54.9%),七夕节与喜欢的人约会(67.2%);学历为高中及技校的被访者参与比例较高的节俗活动有:春节贴春联(97.6%)、吃年夜饭(96.5%)、放鞭炮(95.3%)、祭祖(90.6),端午节吃粽子(100%),中秋节吃团圆饭(91.8%)、送节礼(85.9%),重阳节看望老人、走访亲友(64.3%);学历为初中及以下的被访者参与比例较高的节俗活动有:端午节插艾草(58.8%)、喝雄黄酒(35.3%)、用艾草洗澡(20.6%),七夕节做巧果(52.9%)、乞巧(20.6%),中元节祭祖(70.2%),重阳节爬山(51.6%)、赶庙会(48.4%)。
由此可见,不同的文化程度决定了个体对传统节俗活动的参与方式。高学历者主要参与的是传统节日中那些能适应现代社会的节俗活动,借助这些节俗活动以实现各种社会交往,密切与其他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以及调节自身的生活。学历较低者主要通过自身的经验积累获得节日认知,他们对传统节俗活动有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怀,因此,在那些正在淡化和消亡的节俗活动的参与者中,他们所占的比例最高。
(3)从居住时间来看,居住时间长的人喜欢参加那些带有深刻集体记忆的节俗活动,居住时间短的人倾向于参加个体性比较强的节俗活动。调查结果显示:在一个地方居住0—5年的被访者参与比例较高的节俗活动有:二月二回娘家(16.1%),清明节踏青(51.5%),重阳节爬山(31.6%);居住5—10年的被访者参与比例较高的节俗活动有:二月二讲究吃面条或不吃面条(11.%),七夕时做巧果(40.8%),居住10—20年的被访者参与比例较高的节俗活动有:春节贴春联(91.4%)、守夜(57.0%),七夕时乞巧(17.7%),重阳节赶庙会(39.1%)、全家聚餐(58.6%);居住20年以上的被访者参与比例较高的节俗活动有:春节贴春联(93.4%)、拜年(93.4%)、年夜饭自己做(96.2%),二月二节炒豆子(72.4%)、理发(83.8%),清明节祭祖(86.8%),七夕节与喜欢的人约会(70.6%),中秋节送节礼(82.1%)。
显然,长期在同一个地方居住的人,容易与邻近的人形成了较为稳固的地缘关系,倾向于参加与社区传统紧密联系的节俗活动,借以建立与强化自己已有的社会关系,较深地融入到社区传统和社会交际圈之中。而居住时间短的人流动性较强,尚未完全融入社区传统之中,缺乏社会交往的必要资源,也就更倾向于参加适宜于个体的节俗活动。
(4)从职业上看,农民更倾向于参加信仰色彩较重的节俗活动,而学生、企业员工等更喜欢参加那些参与性的、娱乐性的活动。调查结果显示,职业为农民的被访者参与比例较高的节俗活动有:二月二炒豆子(77.6%)、围仓(56.9%),清明节插柳(46.6%)、荡秋千(39.7%),端午节插艾草(60.3%)、喝雄黄酒(32.8%)、用艾草洗澡(20.7%),七夕时乞巧(13.6%),中元节祭祖(74.2%);职业为学生的被访者参与比例较高的节俗活动有:春节期间放鞭炮(98%)、贴春联(97%)、吃年夜饭(99%),二月二回娘家(20.2%),清明节祭扫烈士墓(60.6%),端午节吃粽子(100%),七夕与喜欢的人约会(77.1%。),中秋节赏月(69.7%);职业为企业一般员工的被访者参与比例较高的节俗活动有:二月二理发(92.2%),端午节吃粽子(100%),过七夕(58.4%),中秋节送节礼(89.6%),重阳节赶庙会(44.7%)。
这说明,职业差异影响到个体对不同节俗活动的喜好,生活于传统乡村社区中的农民更喜欢富有传统信仰内涵的节俗活动,如在二月二时围仓、炒豆子,在端午节时插艾、喝雄黄酒等,从中寄托他们对生活的美好期盼,如通过围仓期盼实现五谷丰登,插艾、喝雄黄酒寄予对家人身体健康平安的祝愿。而生活于现代城市社区中的学生、职工等,由于受到城市居住环境的限制,导致他们没有条件参加诸如围仓、插艾草等活动,而更喜欢参与送节礼、过七夕、赶庙会等参与性、娱乐性较强的节俗活动,来实现社会交往或自身的调节。
(5)从婚姻状况来说,已婚者多选择带有交流和沟通性质的节俗活动,而未婚者多选择带有自娱性质的节俗活动。调查结果显示,已婚的被访者主要参与的节俗活动有:二月二理发(76.6%),七夕时做巧果(32.3%),中元节祭祖(56.0%),中秋节吃团圆饭(91.2%)、祭月(20.5%),重阳节看望老人、走访亲友(64.6%);未婚的被访者则主要参与:过七夕(48.9%),在七夕时乞巧(15.4%)、与喜欢的人约会(67.0%),重阳节时赶庙会(36.6%)、看望老人、走访亲友(64.6%)。
这说明,是否进入婚姻家庭生活是影响人们节俗活动选择的重要因素。已婚者多选择祭祖、吃团圆饭、看望老人等节俗活动,借以维系个体与家庭家族甚至村社邻里之间的稳定和睦秩序,以礼物的流动与交换活动实现个体与家庭家族等社会组织之间的情感交流。未婚者则不然,他们多选择赶庙会、约会等个体活动,以自娱为宗旨,但同时也会选择看望老人、走访亲友等部分节俗活动,以维系个体与家庭家族的情感联系。
(四)人们对传统节日的期望心理
1.大多数人认为传统节日有必要传承,说明人们对传统节日的期待心理是很高的
前文已述,大多数被访者都认为传统节日有必要传承下去,说明传统节日是现代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具有重要的功能和意义。然而,这一问题之所以成为问题,又与传统节日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所处的尴尬处境不无关系。在我国近现代社会历史上,传统节日曾经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被视作阻碍历史前进的旧文化的一部分,除极少数节日如春节、清明等被有选择、有条件地予以“革命化”改造,因而在现代生活中具有一席之地外,很多节日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冷落、轻视甚至批判。正因如此,人们对当下的传统节日寄予了很高的心理期待,体现了日渐鲜明的文化自觉意识,这也为传统节日的复兴提供了条件。
2.人们对部分传统节日内容表现淡漠
结果显示:认为过春节没意思的被访者达到总数的41.5%;认为春节、二月二、清明节、七夕、中秋、重阳节没必要传承下去的被访者所占比例分别为:17.3%、24.3%、19.2%、24.2%、15.5%、18.9%;与20年前相比,觉得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越来越淡的人所占比例分别为:38.1%、31.6%、28.2%;认为重阳节不重要的人占18.4%。这些数据表明,有相当一部分被访者认为传统节日的吸引力在降低,意义在消减,因此对传统节日表现出一定的淡漠情绪,认为它们没有意思或不必传承。这是传统节日在当下社会面临困境的真实反映。在传统社会中,岁时节日与民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是民众生活时段切分转换的标志,因而居于极为重要的地位。时至今日,已经不再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也较少具有时间坐标的意义,人们已不仅仅依赖节日传递知识、交流感情,而是通过多重的公共活动空间来实现上述需求。一言以蔽之,传统节日与民众的生产生活实践已经不再具有深刻的内在关联,因而人们对于传统节日已经没有了传统意义上的那种浓烈情感,传统节俗内容的革新也就成为人们普遍的期待。
(五)人们如何看待传统节日法定化的问题
调查显示,在对“是否有必要设定除夕、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为法定节日”的设问中,认为有必要将除夕设定为法定节日的占94.3%、清明节占91.3%、端午节占88%、中秋节占95.9%(见表3—表6)。显然,绝大多数人都认为2007年我国政府为这些节日设定法定假期是必要的。的确,法定假期的制定对传统节日的传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使民众生活获得更多的自由空间,促进社区生活和整体社会秩序的优化,显示出目前我国在制定政策法规方面更趋务实和合理化。
具体而言,在回答关于春节更改假期的问题时,赞成春节假期改动的人占46.1%,不赞成春节假期改动的占38.2%,认为改动不改动假期无所谓的占15.7%(见表7)。虽然赞成更改春节假期的人数更多,是一种更加合理的休假方式,但持不赞成态度的比例也较高,说明其中另有隐曲。其一,春节假期更改以后,与传统年节相关的假期总天数7天不变,但将原定春节假期中的最后一天取消,改为除夕放假一天,而在正月初七上班。在我国许多地区,传统上有正月初八开业的习惯,如今提到初七,使很多人感到不方便;其二,在2007年以前除夕虽然没有法定假期,但因为“忙年”的需要,许多单位都已人去楼空,即使坚持上班往往也是“身在曹营心在汉”,形成了“事实假期”,改动后的春节假期其实是将人们的年假渐少了一天。赞成为除夕设定假期,却不赞成从原定春节假期中的一天挪借到除夕放假,这就是绝大多数人赞成为除夕设定假期却同时又有多数人不赞成更改春节假期的关键性原因所在。
表3 除夕设定假期的必要性
表5 端午设定假期的必要性
(六)人们对外来节日的认知、参与和评价
1.人们对外来节日的认知程度较高,且认知程度与性别、年龄、学历和职业密切相关
调查结果显示,人们对外来节日的认知度很高,被访者对圣诞节、情人节、父亲节、母亲节的知晓度都达到了90%以上,对愚人节、感恩节的知晓频率也有85.4%和74.9%。这表明,随着全球化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外来节日已经被我国民众尤其是城市民众所熟知。
表4 清明设定假期的必要性
表6 中秋设定假期的必要性
表7 对春节假期更改的态度
人们对外来节日的认知度与性别、年龄、学历和职业密切相关。从性别上来看,女性对外来节日有更多的关注和了解;从年龄上来看,青年人更了解外来节日;从文化程度上来看,学历稍高的被访者更了解外来节日;从职业上来看,学生更了解外来节日。这大致与上述群体更喜欢关注、也更容易接受外来的新生事物有关。
2.人们对外来节日的参与程度较高,且对外来节日的参与程度与性别、年龄、学历和职业密切相关
调查资料表明,人们参与的外来节日中比例最高的是母亲节和父亲节,参与度均在70%以上。较之于圣诞节的神圣性和情人节的娱乐精神,母亲节、父亲节是凸显伦理亲情的节日,比较符合中国本土节日的传统,因而获得了民众较高的参与比例。这说明,中国民众对外来节日的参与并非盲目跟风,而是在文化传统影响下的一种主动选择,他们从自身的文化需求出发去涵化外来节日,而并非完全被动地参与其中。
同对外来节日的认知度一样,民众对外来节日的参与度与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学历和职业密切相关,即女性群体、青年群体、未婚群体、学历稍高群体、学生群体更倾向于实践外来节日。上述群体,构成了我国参与外来节日活动的主体。
3.人们认为传统节日比外来节日更重要
调查结果显示:在558名被访者中,认为中国传统节日重要的为483人,占总数的86.6%;认为外来节日重要的为13人,占总数的2.3%;认为差不多的为58人,占总数的10.4%;认为都不重要的为4人,占总数的0.7%。由此可见,被访者中的大多数认同中国传统节日,认为中国传统节日比外来节日更重要。这说明在当今社会中,传统节日对于国人的影响力是外来节日所不能企及的。
(七)结论
通过上述分析,本次调查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农村居民对传统节日的认知程度较高,城市居民相对较低。
2.不同地域对传统节日的认知程度差异明显。
3.传统意义上的四大节日在人们心中仍然居于神圣地位。
4.绝大多数人认为,传统节日有必要继续传承下去。
5.尽管部分人们对部分传统节日的节俗内容态度淡漠,部分传统节日内容正在淡化或消亡,但就总体来看,主要传统节日的节俗框架得到了较好传承。
6.人们对传统节日的认知、评价、参与和期待与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职业、居住时间等关系密切。
7.关于2007年国家法定假期的调整,尽管有不少人对于更改春节假期持保留态度,但几乎都认为为端午、中秋、除夕等传统节日设定法定假期是必要的。
8.人们对外来节日的认知程度较高,显示出我国社会较强的开放性。同时,人们认为传统节日比外来节日更加重要,而且在对外来节日的参与中体现出较强的选择理性。
(一)充分考虑不同地域对不同节日在重视程度上的差异,建议在国家法定假期保持不变的前提下,实行以地市为单元的弹性增量放假制度
调查结果说明,传统节日表现出很强的“在地化”特征,不同地域的民众对同一节日的认知、评价、参与和期待是不一样的。比如山东莱芜地区“七月十五”的神圣性堪比春节、荣成地区“谷雨”的隆重程度更甚春节,北京市门头沟区板桥、庄户、千军台三村在元宵节期间讲究阖家团聚而春节则不强求等现状,说明不同地区受到地理条件、生活方式、文化传统等因素的影响,在与节日时间制度、节俗活动安排、节日文化认同等方面自成传统,以满足各地民众不同的精神需求。
我国现行的法定假期制度,已经考虑到节日传统的民族差异,并制定了特殊政策予以体现,而对于节日传统的地域差异,尚缺乏从宏观上对其文化表现以及对于国计民生的影响予以考量。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民众生活水平普遍提高,要求改革传统节日放假制度的呼声越来越强烈。现代人需要一种尊重区域特色的弹性增量放假制度,以便更好地享受节日生活,富有弹性的社会需求为节日设置中的弹性增量带来机会,应充分考虑不同地域的节日差异而赋予地方政府一定的节日立法权,这对于保护文化多样性、改善民生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建议,先以地级市为区域单元进行试点,其具体操作可由市政协或市人大部门承担,在广泛征求民意的基础上,根据当地节日传统制定出一套合理有效的节日放假制度,并对假期的弹性增量制度进行质量控制。假期制度的改革是在保证国家法定假期不变的前提下适度的假期增量,这种增量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实践操作的调适中具有可增可减的“弹性”。
(二)以节日体验为途径,加强对青少年的传统节日文化教育
调查结果显示,青少年参与传统节日的积极性很高,但对于传统节日的认知度、认同感和参与性尚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青少年是传统节日的传承主体,是未来文化的创造者,他们对于传统节日文化的认知、态度与行为将直接影响到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的前景。政府,尤其是文化和教育部门要有意识地加强对青少年的传统节日文化教育,增强他们对传统节日的认知、体验和理解,这对于弘扬中华传统节日文化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然而,节日本身是民众生活的一部分,节日文化具有突出的生活实践特性,因而对青少年的节日文化教育工作不应以课堂灌输的方式进行,而应探索一种以传统节日生活的体验和参与为特征的引导模式,比如为学生创造条件进行传统节日调查、组织传统节日夏令营活动、传统节俗进课堂等等。通过种种方式,让青少年感受到传统节日活动的特有趣味,积极参与到传统节日活动中来,乐在其中。同时,有意识地在传统节日的活动框架内强化节俗中的传统美德因素,寓教于乐,让青少年在体验的同时接受传统美德的熏陶,自觉担当传统节日文化传承的主人。
(三)传统节日的神圣感需要尊重,同时应积极关注传统节俗的现代性转换
传统节日定型于传统的农耕社会,与传统农时节奏关系密切,尽管传统农时节奏已不再发挥重要作用,人们与农耕劳作模式相关的文化记忆渐行渐远,相关节日习俗的功能逐渐消失,然而文化是有连续性的,中国文化更是相沿成俗的性格,传承千年的传统节日如温厚的地母一样培育着中国文化一脉绵延不息。时至今日,人们对传统节日的框架形式依然保持着足够的尊重,对主要节俗活动普遍遵从,显示出对传统节日难以割舍的情怀。就此而言,传统节日所延续下来的神圣感需要尊重。
然而,传统节日在历史上从来就是处于不断的变迁过程之中,诸多节俗及文化内涵是在多种文化的激荡中“层累”(顾颉刚语)而成的。在当今现代化、城市化日益推进的大背景下,整个社会的生活方式已经普遍发生转变。传统节日与民众的生产生活实践已经不再具有紧密的内在关联,许多节日因为缺少与现代生活的一种转化性介入,正在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世界。传统节日如果不能通过节俗活动形式的现代转型适应当代社会生活之需,对年轻人缺乏吸引力,其衰落将是不可避免的。传统节俗内容的革新成为人们普遍的期待,其神圣传统需要以种种方式促进在当今社会中的传承。在尊重传统节日的基本框架的基础上,积极关注其文化内涵的现代性转换,使之在当代和谐社会建设中继续发挥作用,是弘扬传统节日文化的应有之义。让人欣喜的是,人们对传统节日普遍寄予了很高的心理期待,体现出日渐鲜明的文化自觉意识,这为传统节日在当代的传承、复兴与再创造提供了深厚的社会基础。
(四)以兼容并包的开放态度对待外来节日文化
我们在弘扬传统节日的同时,也要以兼容并包、海纳百川的态度对待外来节日文化。首先,在当今时代,提倡文化多样性、强调文化包容性已经成为一种世界性的共识,绝不能一味强调对传统节日的遵从而陷入孤芳自赏的文化自恋,文化绝对主义在当今世界没有出路。节日本身是一种生活文化,不管是传统的还是外来的,节日文化都应在调节民众生活、搭建精神家园的意义上被尽可能多的人们共享。过节是人们自发的选择,我们不能排斥民众尤其是年轻人接触和享用外来节日文化。其次,人类文明中含有普适性的价值,任何一种节日之所以能够源远流长、经久不衰,其节俗背后一定有着足够的文化合理性基础,一定包含值得其他国家和民族借鉴与尊敬的因素。比如,西方的父亲节、母亲节强调家庭伦理,愚人节、情人节强调娱乐精神和个性表达等,这些都与我国现代社会的文化需求相符合,是对我国现有节日体系的良性补充,应当加以合理利用。再次,目前文化界对于外来节日在我国的文化影响力普遍存在评估过高的现象。比如在我们的调查中,青年群体和高学历群体对外来节日十分熟悉且积极参与,但这并不说明传统节日在与外来节日的博弈中处于下风,因为调查结果同时显示上述群体对于中国传统节日同样有着很高的参与热情和重视程度,而且他们对于外来节日的参与心态具有明显的“尝鲜”性质,并未有深刻的文化认同产生。诚然,以传统农耕文明为基础而产生的中国传统节日正处在现代转型时期,很多节俗内容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此时人们便会把目光投向外来节日,并在对外来节日的体验中体验生命,同时也在有意无意中为中国传统节日寻找积极的建构因素。就此而言,人们对外来节日的参与有助于传统节日的现代性转化。
在当前形势下,对待外来节日的正确做法,是先不必急于对其作价值评判,而应遵循讲究实证的现代民俗学理念,组织实施严谨、求实的社会调查,在对现状进行“深描”(格尔兹语)的基础上再予以分析评估,采取相应对策。毕竟,节日文化之间的平等交流、相互汇融,只会使节日文化更加富有生机和活力,而开放多元、安定祥和的节日生活,有利于国计民生,也是中国和平崛起的最具说服力的文化表征之一。
C912.4
A
1003-4145[2012]01-0089-09
2011-12-09
张士闪(1964—),男,山东淄博人,山东大学民俗学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省民俗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马广海(1959—),男,山东潍坊人,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杨文文(1982—),女,山东济宁人,山东大学民俗学研究所2010级博士生。
本文是王文章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艺术学委托项目(决策咨询)“弘扬节日文化研究”(项目编号:10JG002)的阶段性成果。
(责任编辑:陆晓芳sdluxiaofan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