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玉英
(乐山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四川 乐山 614000)
伊罗生(Harold R.Isaacs,1910-1986),美国记者、学者,应该说中国学者对他并不陌生。输入“伊罗生”三个字,可在国家图书馆检索到由他撰写的如下两本专著的中译本:一是《群氓之族:群体认同与政治变迁》[1],另一是《美国的中国形象》[2]。这两本书的中文译者都将原作者的名字译为哈罗德·伊罗生而未加任何的说明。检索其他相关的资料,可见其名也中译为:哈罗德·伊萨克斯、哈罗德·伊莎克斯、哈罗德·艾萨克斯、哈洛德·伊萨克、哈罗德·伊罗生。但到目前为止,除茅盾在写于1979年11月27日,最初发表于1980年4月的《中国现代文艺资料丛刊》第5辑上的文章《关于选编〈草鞋脚〉的一点说明》中指出,“伊罗生是美国人,原名Harold R.Isaacs,伊罗生是我们替他取的中国名字。”①1982年编辑在鲁迅研究室编《鲁迅研究资料》第六辑中发表哈罗德·伊萨克的《〈草鞋脚〉序言》中文译文时的按语中作了说明:“哈罗德·伊萨克斯(他的中文名字叫伊罗生)”,以及2008年姜建中、孟祥波在其考证文章《〈中国论坛〉》述评》中提及“艾萨克斯,美国新闻记者,中文化名伊罗生(1910-1986),1932-1934年任《中国论坛》主编”[3](P13)外,几乎没有研究者指出伊罗生是哈罗德·伊萨克(Harold R.Isaacs)的中文名字,伊罗生与哈罗德·伊萨克即是同一个人。但仍需特别指出的是,在《〈草鞋脚〉序言》中文译文的按语中,编辑把哈罗德·伊萨克的国籍给搞错了,错将其当成了英国人。②
1934年,美国记者哈罗德·伊萨克,或中国学者更常知晓和使用的名字,伊罗生,在鲁迅和茅盾的帮助下编译了一部现代中国短篇小说选《草鞋脚》(Straw Sandals:Chinese Short Stories,1918-1933)。该选集原本是鲁迅应伊罗生之约和茅盾共同编选的,但该选集的英译本最初究竟选译了哪些作家的哪些作品至今没有见到任何资料对此作出说明。伊萨克也只在其《〈草鞋脚〉序言》的一开头指出“这个中国短篇小说集的英译本是1934年收集的。”[4](pxi)鲁迅和茅盾选编的《草鞋脚》无论是其初选目录和最终的目录中都没有郭沫若的作品。最终的目录③中共有二十五位作家,即鲁迅、丁玲、蒲牢、张天翼、何典、葛琴、茅盾、东平、丁休人(丁九)、郁达夫、张瓴、适夷(建南)、叶圣陶、艾芜、沙汀、征农、何谷天、王统照、欧阳山、涟清、草明女士、魏金枝、巴金、吴组缃和冰心的三十部作品④。而哈罗德·伊萨克1973重新编译的英译本中共包括十六位作家,即鲁迅、郭沫若、郁达夫、叶圣陶、丁玲、蒋光慈、适夷、胡也频、柔石、茅盾、丁休人、王统照、征农、东平、何谷天和殷夫的二十六部作品。两相比较,读者会发现,鲁迅、茅盾选编的中文版本的《草鞋脚》与伊萨克1973重新编译的英译本有很大差别。原来的二十五位作家现仅有十位被伊萨克收录,另增加了郭沫若、蒋光慈、胡也频、柔石、东平和殷夫六位⑤。郭沫若的历史剧《卓文君》在哈罗德·伊萨克于1973重新编选、1974年出版发行这本的英译本中才有。哈罗德·伊萨克英译的《草鞋脚》没有完全顾及鲁迅和茅盾当初选本的体例,即其书名的副标题所示——中国短篇小说集(1918-1933),而收录了郭沫若的历史剧《卓文君》和殷夫的诗歌《血字》。这两处哈罗德·伊萨克也在其编译的英文本的目录中相应之处用括号注出来了⑥。对于自己不顾原选本体例,不在这本关于中国现代短篇小说的选集中选译郭沫若小说,而是从众多郭沫若优秀作品中选译《卓文君》,哈罗德·伊萨克在其1974年出版的英译本的《关于作者》(Aboutthe Authors)中作了如下的解释:“1923年创作的这部关于一个叛逆女性的戏剧,似乎很好地反应出了郭沫若早期创作中所专注的主题及其风格特征,正是这些早期的作品奠定了他作为一个最有声望的作家的基础。”[4](p.liv)⑦这本选编于1934年的《草鞋脚》英译本,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未能出版,后经重编,到1974年才在美国由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印行面世。
哈罗德·伊萨克1974年重新整理出版的这本英文选集《草鞋脚》(Straw Sandals:Chinese Short Stories,1918-1933)译本前有鲁迅先生于1934年3月23日为他和茅盾选编的《草鞋脚》作的“序言”⑧,而伊萨克对此“序言”的英译(Foreword)[4](Foreword)则完成于1934年8月15日。鲁迅先生在《小引》中说:“在中国,小说是向来不算文学的。小说家的侵入文坛,仅是开始‘文学革命’运动。即一九一七年以来的事。这一本书,便是十五年来的,‘文学革命’以后的短篇小说的选集。”[5](P1)在1973年伊萨克为重编的这本选集的英译本所写的“序言”(Introduction)⑨中,英译者用了长达38页的篇幅详细回顾了这本《选集》编选的经过、选译的目的,即,一方面为的是追溯中国新文学运动从一开始的人道主义或浪漫主义到具有强烈的政治和意识形态特征的过程;另一方面则在于向西方读者介绍在蒋介石政权统治下受高压逼迫的作家们的作品、书名最初的选择直至最后的决定及其缘由,即,最初的书名为《中国的压抑之声》(China’s Stifled Voices),后改为《草鞋脚》(Straw Sandals),取自鲁迅一篇文章中的其中一句⑩、《草鞋脚》出版前大约四十年间的社会历史及文学界的状况、自己在该《选集》诞生前后的工作情况,包括主办《中国论坛》(China Forum),时年仅21岁;之前已在中国呆了一年多,任《上海邮政晚报》(ShanghaiEvening Post) 和《中国新闻》(China Press)这两家英文日报的记者或编辑、与鲁迅、茅盾等《选集》中涉及的部分进步作家的关系、报纸的被迫停办,即从1932年1月13日至1934年1月13日,刚好两年,共39期、《选集》英译后久久未能出版的原因以及自己和妻子维奥拉(Viola)于1972年12月的一天去剑桥参加为一位中国朋友举行的晚会,妻子无意中与当时在哈佛大学教中国文学的韩南(Patrick Hanan)⑪教授谈到《草鞋脚》而引发韩南教授的兴趣,最终在麻省理工大学出版社的迈克尔·康纳利先生(Michael Connolly)的帮助下《草鞋脚》得以出版的经过。⑫
在哈罗德·伊萨克1974年的这本英文选集中,译者伊萨克节译了郭沫若的历史剧《卓文君》(Cho Wen-chun: A Play in Three Acts,Abridged)。英译本只选译了三幕中的第一和第三幕,略去了第二幕,仅以简短的“概述”(Resume)代之。哈罗德·伊萨克英译的这部郭沫若三幕短剧《卓文君》(Cho Wen-chun),最初发表于1923年5月的《创造》季刊第二卷第一期上。正是由于英译者在选编英译这本《选集》时的经历的缘故(主办《中国论坛》时年仅21岁;之前已在中国呆了一年多,任《上海邮政晚报》和《中国新闻》这两家英文日报的记者或编辑),译本的语言本身并不存在多少问题,但是其对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一些中国式的成语和原剧本中所涉及的历史人物、神话传说等缺乏根本的了解,所以伊萨克在英译时对这些体现中华传统文化,原作者藉此表达剧本中人物的性格特征和心绪的历史人物和神话传说就完全直译了过去,完全不顾英语世界的读者对它们是否了解而未加任何的注释。而为了让读者更好地了解该剧本中所颂扬的两个主人公,尤其是女主人公卓文君敢于背叛旧式的道德与教条,遵从自己作为人的意愿,对这些历史人物和神话传说,原作者都是加了必要的注释的。译者这样处理势必会让英语世界的读者不能很好地理解原剧本的内涵,同时也会减弱原作者对卓文君这个叛逆女性的颂扬。仅举几例予以说明。
第一幕中卓文君和红箫夜晚在“漾虚楼”等着听司马相如弹琴的场景。红箫谈到司马相如是个有病的人,卓文君回道,“他将来是要同屈灵均、贾太傅们在文学史上争光的。他的成就是不可限量的呢。我只望他的病早早好,不要象屈原、贾谊一样,不得终其天年”[6](P24)。原文本中对“屈灵均”、“贾太傅”有较为详细的注释,让读者一看就能知道原来“屈灵均”和“贾太傅”指的是屈原和贾谊这两位在司马相如之前的文学大家,并从注释中大致了解屈原和贾谊的生平和创作。尽管英译时译者也将“屈灵均”、“贾太傅”分别直译为“屈原”(Chu Yuan)和贾谊(Chia Yi),但未加任何的说明和注释,英语世界的读者未必能了解“屈灵均”与“屈原”、“贾太傅”与“贾谊”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以及两位文学大家的生平著述和他们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第一幕中有司马相如深夜弹琴唱歌的场景,歌词中有两处涉及到中国的古代传说。一处是“安得那月里姮娥,前来慰我仃伶!”“姮娥”原注:“亦作嫦娥,因避汉文帝刘恒之讳改之。我国神话中之仙女,后羿之妻。”[6](P29)原注简洁明了。但伊萨克的英译却无注释,也没把“姮娥”的名字译出,只模糊地以"a moon goddess"即“一位女月神”代替。此注可英译为:“Heng E,is also called Chang E because of avoiding the taboo of Liu Heng,Wendi of the Han Dynasty.She is a fairy maiden in the Chinese theology,the wife of Hou Yi.”歌词中另一处与我国古代传说相关的是:“四处都是愁城?何处是华胥国境?”此处原文也有“华胥国”的注文:“我国古代传说中的国名。《列子·皇帝》载,皇帝‘昼寝,而梦游于华胥氏之国。华胥氏之国在弇州之西,台州之北,不知斯齐国几千万里。盖非舟车足力之所及,神游而已。”[5](P29)同原注“姮娥”的处理方式一样,英译者也是未加注释,只是将其按大意英译为“Utopia”,即“乌托邦”,或“无须有之乡”。原文中的“华胥国”按原作者的注释,意思应和剧中男主人公司马相如《子虚赋》(Poemon Tsu Hsu)中所述的“云梦泽”相似,也有“无须有之乡”(Utopia)之意,但不能未加任何解释即将其英译为“Utopia”,这样处理便是原作的中文读者看了也会摸不着头脑的。
较之郭沫若戏剧的其他英译本,伊萨克节译的《卓文君》尽管篇幅短小,原本只有三幕的短剧,也仅英译了其中的第一和第三幕,但其中误读、误译的地方还真不少。
第一幕中红箫谈到司马相如是个有病的人,卓文君回道:“我只望他的病早早好,不要象屈原、贾谊一样,不得终其天年”[6](P29)译者将“不得终其天年”英译为“die at the height of his life’s powers”[4](P49)。在英语中,译者使用的这个短语可理解为:“死于生命的极盛时期”。在汉语中,“天年”意为“人的自然寿命”,“不得终其天年”则指“非自然死亡”。这与屈原和贾谊的生平中关于二者死亡的记载是相符的。屈原于62岁时投汨罗江而死;而贾谊则在33岁时因忧伤过度而死,均非自然寿终。所以“不得终其天年”应英译为“who could not die a natural death or who couldn’t live their full spans”才符合原作意思。
第三幕中有卓王孙和程郑发现红萧为文君和司马相如悄悄传递信件的事。程郑劝卓王孙不必过于生怒:“古人说得好,‘惟女子与小人难养也,’我看这件事始终怪不得文君。”[6](P53)伊萨克将这句古人说的话(语出孔子《论语·阳货》)英译为:“Only women and people of the lower classes are difficult to keep”[4](P63)。从其译文可以看出,伊萨克将“小人”理解成“地位低下的人”,而将“养”理解成“养活、培养”之意。在中文里,“小人”既有在古代指地位低的人,后来地位低的人也用于自称之意;也可指人格卑鄙的人。在孔子这句古语中,小人应意指后者,即“人格卑鄙的人”,因为从其下文即可明白其说“惟女子与小人难养”的原因:“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同样,这表原因的下文也告诉读者,此句中的“养”字应意为“相处、将就”,而不能理解为“养活、培养”。该句应译为:“Only women and mean person are difficult to get along with.”
从原本与中国和中国文化有着密切关系的伊萨克英译的郭沫若历史剧《卓文君》中的这些误读与误译可看出,无论英译者对中华文化多么了解、精通,但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他者”,其对博大精深的异质文化的理解和把握总会存在一定的差异。同时,由于文化过滤的原因,文学交流中接受者的不同文化背景与文化传统对交流信息的选择、改造、移植和渗透的作用,必然使得原文本在传播与接受的过程中产生变异、耗损,造成译者的误读与误译。想要尽量减少文化与文学作品在接受过程中的这些消极的误读、误译,或产生有意的、积极的误读、误译,则需作为异质文化的“他者”不断加深对所涉“他国”文化的了解。而研究者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价值理念以及不同的审美立场所必然带来的与中国学者不一样的认知和诠释对我们开展异质文化语境中的郭沫若研究以及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都是大有裨益的。
注释:
①该文在1979年11月稍作修订,改题为《关于〈草鞋脚〉》,收入1982年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草鞋脚》一书,与鲁迅所作《〈草鞋脚〉小引》一文,并入序言。此说明可参见茅盾著《茅盾全集》第二十七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409页脚注。
②参见哈罗德·伊萨克斯《〈草鞋脚〉序言》,见鲁迅、茅盾选编《草鞋脚》,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589页脚注。
③即鲁迅、茅盾选编《草鞋脚》,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中的“目次”。
④而根据蔡清富先生《孰为〈草鞋脚〉正宗》一文,蔡认为鲁迅、茅盾选编的《草鞋脚》只选入了23位作家。参见蔡清富《孰为〈草鞋脚〉正宗》——与美国学者商榷,《鲁迅研究月刊》,1994年第10期,第72页。蔡清富先生也是1982年版鲁迅、茅盾选编《草鞋脚》的责任编辑。
⑤而根据收入茅盾著《茅盾全集》第二十七卷中的《关于选编〈草鞋脚〉的一点说明》一文第409页脚注第二段,“《草鞋脚》,系作者与鲁迅应美国友人伊罗生之约共同编选的中国短篇小说集,初选作品为二十六篇,由伊罗生等译成英文。”后第411页“伊罗生自己选入的有鲁迅的《狂人日记》、《药》、《孔乙己》,郭沫若的《卓文君》(三幕剧节本),郁达夫的《春风沉醉的晚上》,叶圣陶的《潘先生在难中》,蒋光慈的《黑森》,丁玲的《某夜》,茅盾的《秋收》,殷夫的《血字》等。”两处的说明中关于作家的人数和作品的总数及具体名目都与原文本的目录有出入。可参见茅盾著《茅盾全集》第二十七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409页和第411页。
⑥Cho Wen-chun(A Play in Three Acts,Adridged);Words of Blood(A Poem)
⑦“This opinion may perhaps be reflected in the selection of the work that represents him here,an excerpt from a 1923 play about a rebellious woman,shifted from the then-present --- when many such conflicts were taking place --- to a scene set in a time long past. This play seems fairly to suggest the kind of preoccupation and the quality of style that marked Kuo Mo-jo in the early years and in the early work on which his best repute as a writer is based.”
⑧鲁迅、茅盾选编《草鞋脚》,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目录中称其为《序言》(鲁迅),而在该书的附录:“《草鞋脚》目录(一九七四年英文本)”中又将鲁迅的该《序言》称为《小引》,而将哈罗德·伊莎克斯的“Introduction”译作《序言》。
⑨英译者哈罗德·伊萨克作于该英译本出版前的1973年4月10日。
⑩关于“草鞋脚”这三个字的含义,1932年11月27日下午鲁迅在北京师范大学发表的演讲《再论“第三种人”》中略有解释。大意是:先有人穿着皮鞋踏进文坛;三四年前,泥脚的工农穿着草鞋也踏进了文坛——这就是---中国新兴的普罗文学。
⑪韩南(Patrick Hanan),1927年出生于新西兰,1960年伦敦大学博士,先任教于伦敦大学亚非学院,后任教于斯坦福大学,1968年起任哈佛大学东亚系中国古典文学教授并兼任主任。著作有《金瓶梅探源》、《中国短篇小说之时期、作者与结构研究》、《中国白话小说》、《李渔的发现》、《恨海:世纪之交的两本言情小说》,以及《中国古典小说研究论集》、《百家公案考》、《论肉薄团的原刊本》等多种。
⑫译者很感慨,毕竟过了几代,他们的观点(对共产党与那个年代的人、事)与那时相比是不一样了。
[1](美)哈罗德·伊罗生.美国的中国形象(于殿利、陆日宇译)[M].北京:中华书局,2006.
[2](美)哈罗德·伊罗生.群氓之族:群体认同与政治变迁(邓伯宸译)[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3]姜建中,孟祥波.《中国论坛》述评[J].黑龙江史志,2008(21).
[4]Harold Robert Isaacs. Straw Sandals:Chinese Short Stories,1918-1933. The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1974
[5]鲁迅,茅盾选编.草鞋脚[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
[6]郭沫若.卓文君[A].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六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