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辈姓名的不幸

2012-12-18 23:31潘汉年
郭沫若学刊 2012年1期
关键词:潘汉年半月刊艺术界

潘汉年

读九月二十八日申报,朱应鹏的“照例文章。少不了的”介绍徐蔚南的“法国小说”后二天的《艺术界》,有一篇汪倜然介绍郭沫若翻译的《法网》从头至尾找不出郭沫若译的名字,又是和以前赵铭彝在《艺术界》介绍郭沫若翻译的《银匣》同样的玩艺,不晓得是介绍者故意删去译者的姓名呢,还是《艺术界》编辑朱应鹏(艺术三家之一家)的小心?这是当然咯,郭沫若现在是跟暴徒共党贺、叶在一起,郭沫若三个字,很容易引人害怕的;不独,朱应鹏编的《艺术界》讨厌郭沫若的名字,就是从宝山路三德里迁移他处的创造社出版部,把郭沫若题的那块招牌,也留落在三德里风吹雨打,噫,郭沫若三字,何不幸乃尔?倒与徐谦替民生女学题校牌,结果徐谦的署名是被括了光光同样的有趣!

不要说郭沫若吧,就是我们的蒋光赤老兄,因为要以革命的文学作品出世,听说也改了名叫“蒋光慈”;还有高一涵老先生与高语罕的名字是双声叠的关系吧,居然有人就把就高一涵认为共产党徒的高语罕,几乎遭“着即枪毙,以寒匪胆”的霉气!

呜呼,徐,郭,蒋,高四位先生,你们的姓名居然这样的不幸,几乎害了别人和你们自身!

九月二十九夜

编者附记:

潘汉年1906年1月12日出生于江苏宜兴一个衰落的书香之家。1923年开始在上海《时事新报》发表文章。1925年到上海黎锦熙创办的中国语专科学校读书,9月,应同乡周全平之约参加创造社所办《洪水》半月刊的编辑发行工作。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被编入商务印书馆支部活动。1926年3月1日创造社出版部成立,正式进入该部工作。

创造社元老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等于1926年先后南下广州后,周全平、潘汉年、叶灵凤等人留守上海,被称为“小伙计”,先后办起《A·11周刊》,出至5月夭折,接下来办《幻洲》(周刊),两期即夭折,再办《幻洲》(文艺半月刊),出至2卷8期。其间,1927年1月,应郭沫若,李一氓之邀,潘汉年去南昌国民革命军政治部南昌分部工作,被任命为《革命军日报》总编辑。李一氓回忆说:

潘到南昌接任编辑工作后,这个小报办得很严肃,也很有生气。这是一份军队报纸,方针是给士兵以适当的政治教育,既反对封建军阀,也反对帝国主义,也要求团结。大概他编了半年,到1927年上半年政治形势突变,南昌政治部由九江到达安庆,准备进到南京,上海,因蒋介石叛变,半路又由安庆折回九江,时间已在7月底。(《李一氓:《日月不淹——怀潘汉年》,江苏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小伙计”们编辑的刊物,以《幻洲》(文艺半月刊)时间最后,影响最大。刊物分上、下两个部分,上部名之曰“象牙之塔”,专刊文艺作品,作者多署常用名,由叶灵凤主编;下部名之曰“十字街头”,刊述评、杂感。由潘汉年主编。作者多署笔名,化名。如厂人、亚灵、迪可、水番三郎、樱岛女士,泼皮男士、下流人、无聊人、小流氓……其实,这些化名几乎都是潘汉年。刊物所刊作品,大多指向文坛与社会现象……文笔泼辣,冷嘲热讽,火气十足。1927年6月16版《幻洲》2卷2期的《郭沫若辈的姓名不幸》可见其风格。

可惜,这样一个值得注意的刊物,《创造社资料》及一些创造社研究专著均未提及。

猜你喜欢
潘汉年半月刊艺术界
“已死”还是“回归”?绘画在西方当代艺术界的困境以及根源探究
《 青春期健康》杂志(下半月刊)征稿启事
《 青春期健康》杂志(上半月刊)征稿启事
2021年4月《青春期健康》下半月刊读者调查表
春暖草原百花开——内蒙古自治区文学艺术界2020年迎春联谊会在呼举行
内蒙古自治区文学艺术界2020年迎春联谊会
潘汉年巧计“骗”日军
《对联》下半月刊2011年征订启事
作为当年的审判人员,我们有一种负罪感
秋风萧瑟祭英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