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模式依赖症传统租车业走入资本泥沼

2012-12-18 15:33撰文金朝
中国汽车界 2012年3期

撰文/金朝

无疑,传统汽车租赁业是一个“烧钱”巨大的行业,各大企业争相在车队规模和网络铺设方面进行布局。一嗨、神州两家企业都急于赴美上市,从中不难看出他们对资本的极度渴望。

在租车行业刚刚进入中国的时候,并不被大多数人所认可。一方面由于经济条件制约,一方面由于缺乏对中国消费者价值观念的引导——“买”才是拥有,而自己的才有面子。于是,租车最初在中国变成了“奢侈”的消费。

起步之初,租车企业在中国基本处于惨淡经营,早在2002年,世界最大的租车公司赫兹公司(Hertz)便进入中国,并在上海开出5家门店。但3年后,赫兹便草草收场,退出了中国市场。2010年,几乎快要被人们遗忘的汽车租赁业,却犹如一针强心剂,深深地扎进了中国汽车市场。

这似乎意味着租车行业将迎来新一轮的高速增长期。然而号称“中国最领先的汽车租赁服务提供商”的神州和“中国最大的连锁租车服务提供商”一嗨却在这个“烧钱”的行业中,再一次遭遇挑战。

规模效应需要“烧钱”循环巨头何时盈利?

等不及度过龙年的春节,中国最大的汽车租赁企业——神州租车就向美国证监会(SEC)递交了上市申请,这是美国证监会修改递交规则后,首个向美国证监会递交上市申请的中国企业。

据该公司提交的上市申请文件显示,神州租车计划在纽交所上市,股票代码为“CARH”,拟募资3亿美元,承销商为摩根大通。该公司此次IPO募集资金将用于偿还债务和购买车辆。文件中并未披露发行股票数量。

作为目前中国最大的汽车租赁公司,在车队规模、业务收入、网络覆盖和客户数量等各主要经营指标方面,神州租车都遥遥领先于其他竞争对手。根据一家第三方调查机构咨询公司的报告,截至2011年12月31日,神州租车的车队规模约26000台,是中国第二大租车公司的近四倍,以及行业第2~9名租车公司的总和。

就是这样一家实力雄厚的租车公司,在2009年仅仅拥有不足700辆车。曾经的艰难,难以令人揣摩。

神州租车创始人、董事长陆正耀在2005年还是一个拥有加拿大绿卡的中关村小老板,他将自己十分看好的美国AAA公司模式引入中国,成立了一个名为UAA的联合汽车俱乐部,公司主要提供汽车救援、汽车维修和汽车保险服务。

由于利用了互联网和呼叫中心等工具整合汽车服务商,UAA被形象地称为汽车界的“携程”。但这种模式不能有效地解决驾车人和服务商之间的信任关系,在执行上面临着困难。可以说,UAA就是神州的前身。

2007年,陆正耀在UAA的基础上在创办神州之时,得到了联想投资真金白银的支持;2008年,神州遭遇危机,联想投资又借了上千万美元帮他渡过难关;2009年,联想控股想控股神州,他顾虑重重;直到现在,神州变成了联想控股家庭的一分子,但是神州的未来已经不能由陆正耀完全掌控。

“一辆车10万元,10000辆车就是10个亿,如果再有不同车型搭配,则远远超过10亿元的投入。”陆正耀表示,租车行业对资本的需求非常之大。如今,神州租车虽然背后有大财团支撑,但投资大、亏损也不小。

2010年9月,联想控股以“股权+债权”的方式向神州注资12亿元,并带来了几十亿元的银行授信。但庞大资金马上“烧”了,一部分用于神州租车跑马圈地,收购华东租赁、北辰租赁;另一部分用于一次性采购6000辆车。

2011年,联想控股又投资30亿元,采购了25000辆车。在刷新租车行业的采购纪录的同时,神州租车也以烧钱能力惊人著称。钱烧了,亏损也随之而来。从神州租车提交SEC的财务数据来看,公司从2009年起至今未实现盈利,2010年全年亏损4333万元。2011年前三季度,亏损达1.17亿元,同比增长443.7%。

执著的神州并没有罢休。24小时热线方便租车是神州品牌营销的核心诉求点,为了让更多的用户知晓神州24小时方便租车,神州在平面媒体大肆投放营销广告。

2008年,神州就有2000万元资金投向地铁平面广告。2010年,联想控股神州后,更是在平面媒体上投入了大量资金;同时神州还将价格调低20%~30%,利用价格优势吸引消费者。

正如陆正耀所说,“如果价格下不来,消费者就不接受,那么规模就上不去;规模上不去,成本就降不下来,利润自然也就上不去。”所以更加疯狂的“烧钱”可能会来得更加猛烈,神州已经进入了一个“烧钱”的恶性循环。

不融资,不成活?规模大却忽视出租率

几乎与联想控股向神州注资的同时,2010年8月,以高盛为首的投资机构将7000万美金投向了另一个汽车租赁业务大佬——一嗨租车。如果算上联想入主神州租车的12亿元,在短短不到20天内,就有接近17亿元人民币资金流向当时的传统汽车租赁业。

与神州租车相比,一嗨的起步并不晚。在2006年之前,在中国创建租车公司必须出具出租车公司牌照,而在2006年之后,政策放开,正是在这一年,主做带驾业务的上海一嗨租车成立了。

“当时,汽车租赁在上海还是一个新鲜事物——非常新、非常少。”一嗨租车的创始人章瑞平说。整合地方小租车公司车辆、进行轻资产运作,彼时的一嗨存在着不小的政策风险。

随着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章瑞平开始将自己当年的创意付诸实践。由于他早年在美国为租车公司开发调度软件,所以章对一嗨的运营首先看重的是后台软件系统的协同能力。自然,一嗨电子商务企业的色彩异常浓厚。

正因如此,一嗨创立早期吸引并拿到了总部位于上海的天使投资公司启明创投的500万美元过桥资金,支持其发展。在拿到第一笔风投资金后,一嗨就在百度购买了30多个关键词做推广。

而在2009年7月,当一嗨拿到第二笔2000万美元的投资,便开始甩掉当时的另外一个行业巨头——至尊租车,成为行业第二。几轮融资之后,一嗨的广告预算开始占到全年营收的10%,随即网络搜索关键词增加到200多个。

同时,一嗨还围绕“25~30岁,80%男性”这个群体进行精准推广,在腾讯、新浪和MSN等门户网站上投放广告。不仅如此,一嗨也不拒绝平面媒体投放。在风投建议下,其也在尝试平面推广,在上海的地铁站、公交车和出租车上都能够看到一嗨投放的广告。

自此,原来明显弱势、偏安上海一隅的一嗨租车开始迎头赶上。截至2011年5月,一嗨拥有了70多款车型的4000辆车,在全国50多个城市提供租车服务,有近300个服务网点。

据咨询公司罗兰贝格驻上海的分析师沈军透露,最大的10家汽车租赁公司只占整个市场11%的份额,大多数分析师都将一嗨排在三甲之列。可是不难看出,一嗨与神州的规模相比,仍然相形见绌。

传统租车行业的本质是什么?金钱开路,重金砸市场。没有资金,得不到融资支持,是限制租车行业的瓶颈。在2006年还排名第一的至尊租车只因在融资上不“给力”——4年只融了500万美元,现在已经被神州和一嗨残酷地踩在脚下。

在过去几年中,一嗨曾进行过三轮总共近1亿美元的融资。在轮番“烧钱”之后,扣响资本市场大门成为一嗨与神州无奈而共同的选择。

“当时是很多钱投进来,几家汽车租赁企业拼命竞争,把车辆规模往大里做,但它们没有考虑出租率问题,出租率太低,所以遇到了很大的麻烦。”一位深入研究中国租车行业的投资人说。

据知情人士称,一嗨租车目前已聘请德意志银行和巴克莱银行安排其赴美上市事宜。该人士表示,一嗨租车有望在年内上市,IPO融资1.5亿美元。

其实早在去年,一嗨租车就曾向SEC提交过IPO申请,由于种种原因无奈搁浅。不过,一嗨租车公关部人士表示,“关于上市我们目前还没有具体的时间表,IPO只是一嗨租车发展过程中的一项战略,并不是终极目的。”

由于目前国内尚没有汽车租赁服务企业赴美上市,无论是一嗨还是神州的投资价值有望获得资本市场认可。

业内人士介绍,美国资本市场比较看重企业的概念和成长性。一嗨租车此番展开申请,既反映出汽车租赁这一重资产行业在高速扩张和激烈竞争背景下日益迫切的资金需求,也体现出中国企业对境外资本市场触底反弹的乐观预期开始回升。

目光都集中在资金瓶颈这其实是一场赌博

1.17亿

2011年前三季度,神州租车亏损达1.17亿元,同比增长443.7%。

一家第三方调查机构的研究报告指出,当前中国汽车租赁业年增长率高达30%以上,但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到2014年市场容量将达到380亿元。这意味着已经抢得先机的神州与一嗨还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目前,中国汽车租赁业还是一个格局尚未形成的行业,相比于国外租赁巨头的汽车运营量,神州和一嗨还极不起眼。但国外汽车租赁市场的发展路径至少意味着,神州和一嗨等初具规模的汽车租赁企业对于政府限制汽车保有量呈爆炸性增长的策略非常重要。

毫无疑问,限购政策和车牌拍卖制度对于抑制机动车增长达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实际有用车需求的消费者仍不在少数,对于这些人群来说,租车自然将成为他们的首选方式。

只不过,“租车行业在中国发展了20多年,目前仍然处于相当分散的状态,全国5000~10000多家租车公司,绝大部分规模在几十辆车,像一嗨这样达到几千辆车的规模,而且在全国大部分一二线城市都有覆盖的租车企业屈指可数。”一嗨租车执行副总裁兼CFO黎洋谈到。

然而,很多领域都面临竞争同质化的阶段,租车行业也不例外。传统汽车租赁在很大程度上比拼的是规模、成本控制和用户体验,实现租车行业规模经营并非易事。

大量购车,需要的资金成本相当巨大,并且租车企业通过银行和保险公司获得支持非常困难。即便如此,面对同质化的竞争局面,价格战又是不可避免的竞争手段。

神州租车在获得联想注资后,曾经整体出租价格全线下调30%~50%,不久之后,其又展开了规模宏大的低价促销活动。此举让业内一片哗然,顿时掀起了新一轮价格大战。

但是黎洋认为,“纯粹强调低价,势必会影响服务质量。这几年汽车租赁行业的总体发展速度很快,整个行业的竞争还远未到‘残酷’的阶段,大家应该寻找新的‘水源’,把蛋糕不断做大。”

完善的汽车租赁服务行业是一个资本密集型行业,同时也是全国连锁型行业。初期投入大,回收期长,需要企业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盈利主要靠艰苦的成本控制和业务规模的扩大。

也因此,汽车租赁市场正越来越吸引国内外资本的重视。大规模资金的注入或许可以改变当前国内汽车租赁行业整合度较低的现状,对于整个行业来说,谁率先突破资金瓶颈,谁就将占据优势,有机会成为行业的领导者。

然而,另外一个颇具挑战的问题是,即使租赁公司想要添置新车,也同样受到个别城市摇号购车政策的限制。尽管“限车令”下的租车市场正呈现出一派火爆的景象,2012年不过万辆的营运小客车的摇号指标,也或将更大程度考验着汽车租赁企业。

为了配合治理拥堵,北京已经暂停办理汽车租赁企业开业备案,租车行业的汽车供需矛盾将进一步加剧。这也为行业整合带来了巨大的不确定性,小规模的租车公司可能因牌照的紧俏而提高自己的被收购价码。

就行业整合而言,黎洋认为,“这是一个自然的发展趋势,每家公司都需要在技术、人才和资金上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能应对竞争,而政策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不存在特别有利于某些人,而不利于其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