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兰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 北京 100872)
记者微博:专业媒体与社会化媒体的碰撞*
彭兰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 北京 100872)
随着微博在中国的普及,媒体记者对微博的应用也不断深入,这是专业媒体迎接社会化媒体时代的一个开端。对于媒体来说,记者微博作为专业媒体进入社会化媒体平台的一个试验田,承担着与公民新闻的全方位对接、体验社会化媒体传播特性以及在社会化媒体平台中“占位”的功能。而对于微博平台来说,记者微博则扮演着新闻的直播平台、新闻线索的集结地、新闻的延展空间、网络评论的激发器以及信息流向与流量的调节阀的角色。记者微博要成为微博平台中的关键节点,需要在新闻信息的验证、碎片信息的整合、专业形象的塑造等方面进一步提升。此外,代表个人还是代表媒体,为个人行为负责还是为媒体声誉负责,也成为记者微博需要把握的一种特殊的平衡。
社会化媒体;微博;记者微博
2010年12月,美通社发布的首个中国记者社交媒体工作使用习惯调查报告显示,超过60%记者曾从社交媒体上获取新闻线索或采访对象,47.7%记者经常使用微博。美通社的此次调查时间为2010年10月22日至11月7日,最终获得2503位记者的有效回复。[1]而据2012年2月新浪发布的数据,新浪微博上开通的媒体人帐号超过7万个,媒体官方帐号达1.3万个。[2]这些数据,在某种意义上预示了一个新的时代的到来。
数字化时代,专业媒体受到双重挑战,一方面的挑战来自新媒体技术与媒介融合趋势下的媒体转型压力,另一方面的挑战,则表现为社会化媒体以及公民新闻对专业媒体的传统地位与业务模式的冲击。前一种挑战,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便被专业媒体所关注,而后者,则是由于博客、SNS、微博等社会化媒体的兴起,才开始逐渐受到专业媒体及媒体人的重视。
社会化媒体(Social Media,也称社交媒体)是常与Web2.0相提并论的概念。对于它的定义并未达成共识,简单来说,它是用户信息分享和社交活动的平台。社会化媒体的一个核心概念是社交。与门户网站不同的是,社会化媒体的主角是网民,在这个平台上,网民同时进行社交活动与内容生产,但社会关系需求是内容生产的基础。
社会化媒体不仅为普通人提供了社交的平台,也不仅带来了丰富的内容资源,更重要的是,它对专业媒体的信息传播模式与传播格局带来了重大冲击。有消息称,70%的中国微博用户将微博作为主要的新闻来源。[3]尽管这一数据的准确性还有待核实,但从现实案例来看,越来越多的重大新闻事件的披露渠道和新闻信息传播的主要平台已经转向微博等社会化媒体,大批微博用户将微博作为主要的新闻来源也就不足为奇。社会化媒体不仅是与专业媒体平行的另一个平台,也代表了未来的传播趋势。如何认识与运用社会化媒体,也成为专业媒体和媒体人不得不面对的一个课题。
大批专业媒体及媒体人进入微博平台的初衷,也许是开辟新的新闻发布渠道,但是,媒体微博与记者微博的出现,实质上是专业媒体与社会化媒体结合的开端,是顺应新媒体发展趋势的必然选择。
记者微博作为专业媒体人走向社会化媒体时代的转折点,更是具有“试验田”的意义。
1.与公民新闻的全方位对接
社会化媒体是公民新闻的主要孕育地,博客时代公民新闻的影响力逐渐显现,而微博平台更是把公民新闻的实践推向深入。
公民新闻不仅在突发事件报道中扮演着特殊的角色,也对专业媒体新闻报道起着补充、延伸和验证等作用,甚至可能影响到新闻报道的走向。当记者置身于微博等公民新闻平台时,他们可以更直接地从公民新闻资源中获得新闻线索,验证新闻要素,丰富报道内容,校准报道方向。
公民新闻与专业媒体业务的相互融合,一定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微博给了媒体人这样一个试水的机会。随着体验的深入,专业媒体和媒体人对公民新闻的理解会更全面,对公民新闻的利用也将更为深层。记者微博在某种意义上是专业媒体与公民新闻的对接平台。
2.对社会化媒体传播特性的认识与体验
记者进入微博平台,除了直接感受公民新闻的力量,汲取公民新闻的营养外,还有一个重要的意义,那就是深入体验社会化媒体的传播特性,而这对于促使他们思维与工作模式的变革,是十分重要的。
微博中的信息传播是由分散的网民自发进行的一种信息传播活动,微博不是像传统网站那样自上而下、点对面的发布平台,人们更多的是在某些网络的“节点”中发布信息,再依赖社会关系网络进行传播。
微博的传播模式体现了社会化媒体的特性,实际上也代表了未来的新媒体传播模式。在这种新的模式里,人际关系网络变成了大众传播的“基础设施”的一部分。也就是说,新媒体平台上的大众传播越来越多地需要依赖人际传播网络来实现。这个“基础设施”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特点,那就是它并非被动地传播,而是可以进行主动的筛选,它的自然淘汰机制对于信息的流动起着重要的作用。
对于已经习惯了高高在上、以自己为中心进行点对面传播的传播模式的专业媒体来说,这种新的模式不仅在削弱其传统的权力,也在挑战其固有的思维与操作模式。专业媒体和媒体人要适应未来的新媒体趋势,必须熟悉社会化媒体中全新的传播模式。记者微博正提供了这样一个体验和操练的机会。
记者微博也将专业媒体与受众之间的互动推向深入。点对点的零距离接触,使互动不再停留在简单的信息反馈方面,而是进入到深层的意见碰撞与情感交流层次。过去媒体机构与用户之间的机械互动,在微博平台变成了人与人之间的真正对话。对话思维的建立,对话技巧的演练,也是进入社会化媒体的必要基础。
3.在社会化媒体平台中“占位”
当社会化媒体日益影响着整个传媒格局时,专业媒体需要将自己的领地延伸到社交平台中。进入这个平台越早,就越容易获得有利位置,一批专业记者的微博的开设,有助于媒体抢占社交平台中的制高点,记者微博与其所在媒体微博的联动,也能形成多个制高点共同作用的局面。
记者进入微博平台,不仅是吸收公民新闻的能量,他们也在运用自己的专业能力,提升着作为公共新闻源的微博平台的水准。从目前来看,记者微博的专业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新闻的直播平台
当一些新闻事件特别是突发事件发生时,微博往往会成为记者新闻直播的平台。专业媒体因各种原因造成的新闻报道滞后现象,在微博平台得到改变。
2010年6月3日上午,广州发生一起歹徒持枪与警方对峙事件,10小时后歹徒被击毙。在这一事件的进程中,广州《新快报》突发部的记者王吕斌和前方记者进行联动,将现场情况在自己的微博中进行图文直播。这是中国媒体记者第一次利用微博进行突发新闻事件直播。
2011年2月,湖北男子彭高峰通过微博网友的帮助,辗转寻找到被拐走三年之久的儿子彭文乐。曾经在2008年采访且之后一直帮助彭高峰寻子的《凤凰周刊》记者部主任邓飞,陪同彭高峰前往孩子现在的居住地认亲,并在微博上直播了整个过程。
2011年3月,环球网记者邱永峥和郝洲作为在利比亚境内仅有的两名中国专业记者,通过微博及时发布利比亚局势的信息,首次实现了中国媒体人通过微博直播战争。
上述这些具有开先河意义的举动,现在已经变成微博中的常态。
尽管新闻直播不是记者微博的专利,但记者所受过的专业训练以及媒体或个人的品牌效应,使得他们微博中的新闻直播的影响力通常更为显著。
微博平台的新闻直播,不仅提高了新闻报道的时效性,还使得微博用户可以从始至终观察事件的进展,甚至会使他们产生身处新闻现场的参与感。与过去只能看到结果的新闻阅读相比,这种感同身受的新闻体验对人们的影响更为强烈。
2.新闻线索的集结地
记者微博无法做到时时直播。在更多时候,记者微博是新闻线索的集结地。
通过网络发现新闻线索,目前已经成为媒体的一种工作常态。微博丰富的信息来源,四通八达的传播网络,以及它作为一种小社会的特性,都使得它成为网络中重要的新闻线索源泉。
具有新闻敏感的记者,更擅长从微博平台多如牛毛的信息中发现具有新闻价值的内容,并且通过他们的转发、评论,使这些新闻线索为公众所关注,有些线索则成为专业媒体报道的源头。很多记者微博成为了新闻线索的梳理、整合者。
3.新闻的延展空间
记者平时的工作成果主要发布在专业媒体平台上,但由于专业媒体空间的限制,一些新闻背景、采访过程、记者的感受和评论等延伸性内容不能在媒体空间中呈现,而微博在这方面可以起到补充、延展的作用。
这种延伸既是新闻本身的延伸,它同时也可能触发新闻传播渠道的延伸、新闻传播效果的延伸和媒体品牌的延伸。
4.网络评论的激发器
“中国哟,请你慢些走,停下飞奔的脚步,等一等你的人民,等一等你的灵魂,等一等你的道德,等一等你的良知!不要让列车脱轨,不要让桥梁坍塌,不要让道路成陷阱,不要让房屋成危楼。慢点走,让每一位公民都顺利平安地抵达终点,每一个生命都有自由和尊严,每一位公民都不被‘时代’抛下!”。2011年“7·23”动车事故发生后,微博中广为转发的这段诗,是媒体人童大焕针对事故所做的评论《中国,请你慢些走》中的一段。这段话,也引发了成千上万人的讨论。类似的,由媒体人微博评论带来的网络热议,已是屡见不鲜。
评论,已经成为微博平台最活跃的元素之一,也是微博作为公共信息平台发挥作用的重要方式之一,评论基础上演化出来的网络舆论,直接作用着现实社会。而在微博评论中,媒体人的评论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媒体人的评论通常更为专业、深入,因此他们的评论不仅承载了个人的意见表达,更是激发着网络中广泛的社会讨论。
5.信息流向与流量的调节阀
微博平台的信息流向与流量,虽然取决于所有用户(或者说网络节点)的共同作用,但其中一些关键性节点的作用更为明显,这也包括很多知名记者的微博。这一方面是因为他们本身粉丝数量多,他们原发或转发的信息,扩散面更广;另一方面是因为他们的关系网络中,往往还有一些具有影响力的人物,可以借助这些人来进一步放大影响。
记者微博对于信息传播的影响,不仅表现在事实性信息的扩散方面,也表现在意见性信息的扩散方面。某些时候,他们在微博平台中的舆论形成过程中的作用也是明显的。
记者微博的价值,不仅要从记者微博的功能上去理解,更要从微博的整体生态上去认识。
公民新闻时代的社会化媒体平台上,尽管人人都可以提供新闻线索,发布新闻信息,但这些信息来源分散,质量良莠不齐。因此,微博平台上的新闻传播初始状态往往是混沌的、无序的。但多数情况下,有价值的新闻信息的传播会逐渐呈现出有序的状态,这在一定意义上得益于这个平台的“自组织”机制。从系统论的观点来说,“自组织”是指一个系统在内在机制的驱动下,自行从简单向复杂、从粗糙向细致方向发展,不断地提高自身的复杂度和精细度的过程。微博平台的新闻信息传播,多数情况下正是依赖这样一种“自组织”机制来实现自我修正与调整。
前文已经指出,尽管微博平台上的每个节点都可能对信息传播产生影响,但是,对于有序信息传播的形成来说,其中一些节点的作用更为突出,它们是在自组织机制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关键节点。记者微博,多数具有成为关键节点的潜力。
当然,记者微博的价值实现,并非是一个“完成时”,而是一个“进行时”,甚至对某些人来说,还是一个“将来时”。要利用自己的专业能力,在微博“自组织”扮演重要的角色,记者微博需要在以下几方面进一步提升。
1.新闻信息的验证
虚假新闻、不实信息,是目前困扰微博的一个问题。虚假信息的形成有各种原因,大多数情况下,也并非人们有意为之,但是,微博要在公共新闻传播中形成更重要的影响力,就需要在信息传播的质量方面有更高的追求,而这种追求的主体应是专业媒体人。
尽管微博用户的自律是有必要的,但对于没有接受过专业训练的普通用户来说,让他们对自己发布或转发的每一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度负责,也并不现实。
然而对于受过专业训练,并且以新闻报道为己任的专业记者,对自己原发的或转发的信息负责,却应是一个基本要求。特别是在转发信息时,记者应该有意识地扮演信息的验证者与过滤者的角色。
2.碎片信息的整合
社会化媒体上的公民新闻实践还有另一个特点,那就是碎片化传播,即信息来源的多元化、观察视角的分散化、信息文本的零散性和信息要素的不完整性。
在一般逻辑看来,碎片化意味着片断的、零散的、不完整的。但是,如果拿网络传播的碎片化与大众媒体报道的完整性相比,我们会发现,大众媒体的“完整”未必比网络中的碎片更能反映事实的面貌。
由于网民构成的多元性,他们在不同层面上关于某一个事物的认识,常常比专业媒体的单一视角、单一层面的报道,更能反映事物的复杂性。在某种意义上,碎片化的信息,是对由大众媒体垄断带来的信息不平衡状态的一种补充。它们之间也存在着相互参照、相互校正的可能。虽然每个网民只是提供的一些零散的“碎片”,但是,当那些关键的碎片拼贴在一起时,当它们与专业媒体所提供的图景组合在一起时,最终呈现出来的景象,会比仅仅由专业媒体所描绘的景象,要更为丰富、立体、真实。
可以说,碎片化的信息与评论,具有潜在的价值,但只有它们被逻辑地组合在一起,才能够充分地实现其价值。
对碎片信息进行整合,应是记者微博的另一个专业职责,这不仅需要传统的经验与手段,也需要与碎片化传播相吻合的新思维。
3.专业形象的塑造
记者微博给了记者们一个更好的展现个人形象与个性魅力的舞台,以往隐藏在媒体机构形象后面的那些个体,在微博中露出了鲜活的面容,他们所发布的信息,以及与粉丝进行的交流,不仅可能树立起良好的个人形象,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着人们对于媒体机构的刻板印象。记者微博的群体形象,也直接影响着专业媒体在微博平台的声誉与影响力。个体形象与群体形象,是记者微博成为关键节点的重要基础。
但是,如果把握不当,微博也可能成为陷阱。一次虚假信息的发布,一次言论的不慎,都可能使记者的形象毁于一旦。
形象塑造与维护是记者微博永恒的任务,这不仅要靠个性风格与个人魅力,还要靠它所体现出的客观、公正、准确等专业水准。
记者微博具有比普通微博更大的潜在能量,因此,它的责任也更大,这是记者开设微博时必须面对的。
尽管绝大多数记者在自己的微博中声称其微博与所在媒体无关,但由于记者微博的特定背景,人们还是很难完全将记者微博中的信息和言论与其所在的媒体完全隔离开来。
代表个人还是代表媒体,为个人行为负责还是为媒体声誉负责,这成为记者微博需要把握的一种特殊的平衡。
路透社关于记者使用博客、Twitter、Facebook等社会化媒体的规定也许能给我国的媒体和媒体人带来一些启发。规定中指出:[4]
利用社会化媒体也要遵循准确、不偏袒、完整的原则。记者不能损害路透社以公正和独立著称的声誉,否则路透有权调整其报道领域和管理职位。如果情节严重,路透将会启动既定的管理程序。
此外,规定中还对社会化媒体的使用给出了具体建议,包括:[4]
三思而后“贴”:面对不真实甚至是恶意的指责时,要控制负气回帖的冲动,同时一刻也不能丧失判断能力。
避免引发公众对记者公正性的质疑:对于哪些信息适合在社会化媒体上透露,要十分小心。
透明:在个人博客和个人社交网络中,要声明是路透的记者,但表达的仅仅是个人观点。发表评论时,使用真名。
工作账号和私人账号分开:记者在利用社会化媒体工作时应遵循一些规则,使之有别于个人行为。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要求记者从工作账号中剥离出所有的个性化内容,而是说,记者应该慎重考虑哪些个性化内容适合放在工作账号上。
规定还同时指出:记者如果要将Twitter作为工作工具,需要事先征得主管同意;如果因工作需要以记者的身份使用Twitter,必须加上“路透”标签;记者须尽可能邀请第二人核查Twitter帖子内容;路透记者如果要在Twitter中发布独家新闻,必须保证该新闻是在路透社已经播发过的,在Twitter上转发其他人发布的新闻不受约束;如果有需要更正的内容,应以大写的“更正”开头发布新的帖子。
从这些规定中我们可以看到,路透社一方面强调记者的微博主要代表个人观点,应该有个性,另一方面也强调即使是个人行为,也关系到媒体机构的形象,因此必须有所约束。
对媒体人在社会化媒体中的行为进行约束,并非路透社的专利。美联社一名摄影记者在“占领华尔街”运动中被捕,有员工将此消息通过Twiiter先发布到网上。美联社高层在内部邮件中严厉指责这种行为,并重申规定:一切有新闻价值的消息、图片或视频都要首先提交给美联社,而不能自行在Twiiter之类的社交媒体上发布。美联社在2009年便发布了有关员工社会化媒体使用的相关规定,2011又对规定做了更新,对如何保护隐私、发表观点、发帖与跟帖、加关注与加好友、识别消息源等问题都有详细具体的指导。
此外,英国广播公司、《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洛杉矶时报》、美国有线电视网、澳大利亚广播公司、法新社等媒体都有类似的做法。
另一方面,英国媒体投诉委员会(Press Complaints Commission)在2011年5月表示,将对记者发布的Twitter消息进行监管。这是该委员会首次将社会化媒体消息纳入到监管范围内。
专业媒体与社会化媒体的碰撞,意味着一个革命性的传播时代的到来。专业媒体和媒体人需要用开放的心态和积极的行动迎接这样一场革命。虽然记者微博的实践才刚刚起步,但无疑,这是一个好的开端。
[1]美通社.47.7%中国记者经常使用微博[EB/OL]http: //tech.ifeng.com/internet/detail_2010_12/09/ 3425485_0.shtml
[2]新浪头条新闻微博粉丝突破1千万[EB/OL]http:// news.sina.com.cn/m/news/roll/2012 -02 -27/ 181924012511.shtml
[3]Sina's Weibo:Better Than Twitter,But Monetization IsKey,http://seekingalpha.com/article/288127-sina-s-weibo-better-than-twitter-but-monetizationis-key
[4]Reporting from the internet:http://handbook.reuters. com/index.php/Reporting_from_the_internet。路透社《网络报道守则》主要内容和要求,文建 译,载《中国记者》2010年第7期.
[5]文建.文联社“推特事件”说明了什么——看国外新闻机构如何规范员工使用社会化媒体[J].中国记者,2012,(1)
(责任编辑 焦德武)
G206.3
A
1001-862X(2012)02-0154-005
中国人民大学“985工程”新闻传播研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支持
彭兰,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新媒体研究所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