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葛解肌汤治疗时行感冒53例*

2012-12-12 01:09孙建国杜光亮李献芳
中医研究 2012年11期
关键词:三阳少阳葛根

孙建国,杜光亮,李献芳

(1.平顶山市中医药学校,河南汝州 467500;2.临汝镇卫生院,河南 汝州 467500)

时行感冒又称流行性感冒,清代林佩琴于《类证治裁·伤风》中提出了“时行感冒”的病名,认为该病与感受时疫之气有关。时疫之气是一种具有强烈传染性的外在致病因素,致病性强,易于流行,多因四时六气失常、非其时而有其气伤人致病。2011年3月—2012年3月,笔者采用柴葛解肌汤治疗时行感冒53例,总结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择本院门诊就诊的时行感冒患者100例,年龄6~58岁,病程1~6 d,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3例,男28例,女25例;轻度20例,中度11例,重度22例。对照组47例,男24例,女23例;轻度14例,中度15例,重度18例。两组均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中医内科学》[2]及《实用传染病学》[3]中流行性感冒的诊断标准,体温37.3~38.5℃为轻度,38.6~39.5 ℃为中度,39.6 ℃及以上为重度。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

治疗组给予柴葛解肌汤加减治疗,药物组成:柴胡15 ~30 g,葛根 15 g,黄芩 10 g,白芍 10 g,桔梗10 g,羌活8 g,白芷8 g,板蓝根15 g,大青叶15 g,石膏15 g,甘草5 g,生姜5片,大枣5枚。加减:恶寒重、头身痠痛明显且无汗,重用羌活至15 g、白芷至12 g,也可加麻黄8 g、细辛5 g;热盛、汗出口渴,重用石膏至30 g,再加芦根15 g、天花粉10 g、知母10 g;寒热交作、咽干目眩、呕恶心烦,加半夏10 g、竹茹10 g、栀子 10 g;咳嗽重,加杏仁 10 g、前胡 10 g、桑白皮15 g、紫菀10 g、款冬花10 g;咽痛甚,葛根增至20 g,或加牛蒡子10 g、薄荷6 g、山豆根15 g;眩晕,加菊花10 g、钩藤15 g、白蒺藜10 g;腹痛,重用白芍至20 g;项强痛,重用葛根至30 g。每日1剂,水煎,分3次热服。同时嘱患者服药后啜热粥,覆被取微汗一时许。12岁以下儿童酌情减少药物剂量。

对照组口服或静脉滴注常规抗病毒的药物;病情中度以上者,加用解热镇痛药物;咳嗽咳痰者,配用化痰止咳药物。

两组均以3 d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

3 观测指标

两组均每日记录用药后0.5 h及4 h体温,同时记录显性症状、体征的变化;观测两组治疗后退热起效时间(用药后体温下降0.5℃的时间)、解热时间(用药后体温完全降至正常不再反复的时间)、症状缓解时间(指咳嗽、咳痰、咽喉肿痛症状减轻或消失的时间);并观测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4 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痊愈:治疗24 h内体温降至正常(体温降至37℃以下,不再回升),症状、体征全部消失,辅助检查无异常。显效:治疗48 h内体温降至正常,其他症状、体征均明显好转,辅助检查基本正常。好转:体温72 h内恢复正常,其他症状、体征部分消失或有所好转。无效:治疗72 h后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均无好转,或症状加重。

5 结果

5.1 两组疗效对比

见表1。两组对比,经 Ridit分析,u=2.61,P <0.01,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疗效对比

5.2 两组退热起效时间、解热时间对比

见表2。

表2 两组退热起效时间、解热时间对比h,±s

表2 两组退热起效时间、解热时间对比h,±s

注:与对照组对比,** P <0.01。

组 别 例数 退热起效时间 解热时间治疗组 53 1.45±0.87** 15.22 ±8.37**对照组47 5.53 ±2.11 61.52 ±11.48

5.3 两组主要症状、体征缓解时间对比

见表3。

表3 两组主要症状、体征缓解时间对比 h,±s

表3 两组主要症状、体征缓解时间对比 h,±s

注:与对照组对比,** P <0.01。

组 别 例数 咳嗽 咯痰 咽喉肿痛治疗组 53 31.12±6.28** 23.21 ±14.46** 39.34±15.91**对照组47 47.47 ±13.75 37.43 ±9.87 59.83 ±15.13

5.4 不良反应

治疗组若服药过量,易引起大汗、嗜睡及乏力现象,但停药后很快消失,且无其他不良反应。对照组常规抗病毒治疗未见不良反应,解热对症处理时可有胃肠道反应发生,解热药用过量时可致体温不升并影响疗效观察。因此,解热镇痛药应严格掌握剂量,且宜饭后服用,减少不良反应。

6 讨论

近年来时行感冒的发病明显呈现以下特点:一是呈散在流行或小爆发流行,二是多发于秋末冬初或冬春之交、温差较大的时令,三是多见于久旱无雨雪、且天气骤冷的时节。该病病因多为天气乍寒乍热、冷暖无常,风寒疠气易乘隙袭人,从口鼻而入;发病以起病急、传变快、变化多端、呈动态经过为特征;病机为太阳风寒未了,疫疠邪毒即化热入阳明、少阳,导致三阳合病;临床表现既有太阳风寒表证的发热、恶寒、头身疼痛症状,又表现咽干或口苦、胸胁苦满、心烦、恶心、不欲饮食的少阳经见证,还可现高热、口干、口渴喜饮、时有汗出的太阳经症状。笔者发现,该病具有病位的层次性、经过的动态性等特点,三阳经症状在不同患者或不同时期可互有侧重,同时常伴有鼻塞、咽痛、咳嗽、有痰或无痰等呼吸道症状。王氏等[4]对465例流感样病例的中医证候类型及症状特点的调查研究结果显示,该发热性疾病以三阳合病为最常见证型,占其调查对象的31.82%。值得商榷的是,时行感冒病初临床表现既有太阳伤寒的表现如发热憎寒、头身痛,又有热毒上攻的咽喉肿痛表现,同时病情发展到一定阶段又可单纯出现肺热壅盛或邪毒内陷的证候,故不能简单把该病等同于“外感”“温病”的范畴,且这样也不太符合该病病机。笔者认为:该病根本病因乃风寒戾气,而非单纯的风寒之邪;发病季节多为深秋、冬、春风寒隆盛之时令;病初既表现有风寒表证,又有疫疠热毒入内之征,还有温病传变快的特点。只有准确把握以上特征,按照伤寒六经进行辨证,才能把握时行感冒的辨病辨证论治规律,找到符合该病的基本病机和变化。

柴葛解肌汤出自陶华所著《伤寒六书》,以六经理论为辨证依据,以时方效药为用药切入点,证治相合,方证相合,是治疗三阳合病的代表方,外能解太阳之表,内可清阳明之热,中能和少阳之枢。方中柴胡、葛根辛凉解肌退热,且现代药理研究[5]证实,此2药均能影响中枢使cAMP生成减少,产生解热效应;羌活、白芷发散风寒,胜湿止痛;黄芩、石膏清泄少阳、阳明里热;板蓝根、大青叶清热解毒利咽;桔梗善开宣肺气,助药透邪,兼可止咳;白芍、大枣、甘草酸甘化阴,敛阴养营;生姜、大枣合用可调理脾胃,调和营卫。此外,羌活、白芷专散太阳之表邪,柴胡、黄芩善和少阳之证,葛根、石膏功专清阳明之热、兼生津止渴。诸药配伍,温清并用而侧重于辛凉清热,表里同治而注重于疏泄透散,散收结合祛邪而不伤正,三阳合治,故收良效。

值得注意的是,时行感冒的发病有其自然的演变转化规律,亦有其动态性和多方向性;既表现出太阳、少阳、阳明三阳合病的共性,又可有三经症状互有侧重的个性;既呈现出流感疾病的相对独立稳定性,又表现出疾病本身症状、体征的动态性和差异性。因此,临证用药也应动态调整,分清表里寒热、正邪虚实孰轻孰重,认真辨证,据证用药,只有这样才能提高疗效。

[1]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86-189.

[2]周仲英.中医内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63-71.

[3]李梦东,王宇明.实用传染病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95-298.

[4]王晓才,王晓宝,李安德,等.流感样病例的中医证候类型及症状特点[J].中国中医急症,2011,20(4):553-554.

[5]宋光熠.中药药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8-19.

猜你喜欢
三阳少阳葛根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Master XIONG Jibo’s medication experience in treating arthralgia syndrome through data mining
罪恶聊天群
基于“少阳主骨”理论从少阳防治儿童矮身材刍议
童心童画
《三千年》
大土三阳书画作品
解读少阳病辨证论治体系※
三阳发布新款索尼E卡口85mm F1.8 ED UMC CS镜头
黄帝内经:着至教论
均匀设计法优化葛根半仿生提取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