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60例*

2012-12-12 01:08:58宏亚丽袁岳鹏
中医研究 2012年5期
关键词:茶碱平喘阻塞性

宏亚丽,袁岳鹏

(1.庆阳市卫生学校,甘肃庆阳 745000;2.庆阳市老年保健医院,甘肃庆阳 7450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不完全可逆的慢性肺部疾病,包括慢性支气管炎及肺气肿等具有气道阻塞表现的肺疾病[1]。本病属难治性疾病,发作时具有病因复杂、诱发因素多、反复住院率高、最终死亡率高等特点。本院有多年防治此病的经验,经筛选药物,研制成参蛤治喘利肺丸运用于临床,效果良好。为了进一步研究观察,2009年1月—2011年10月,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60例,总结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120例,36例为急性期住院治疗后处于稳定期的患者和门诊确诊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84例,采用单盲随机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60例,男37 例,女23 例;年龄平均(59.2 ±5.4)岁;病程平均(5.0 ±1.1)a。对照组60 例,男38 例,女22 例;年龄平均(58.8 ±4.6)岁;病程平均(5.0 ±1.3)a。2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 病例选择标准

2.1 中医诊断标准

按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标准。中医辨证为肺肾阳气虚衰、痰瘀壅肺、上实下虚,主要表现为胸膈满闷,喘咳短气,痰稀色白,短气,腰疼脚软,肢体浮肿,舌苔白腻或暗白,脉虚浮或沉弱无力。

2.2 西医诊断标准

按照《呼吸系统疾病诊疗指南》[2]标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支气管炎和肺气肿密切相关,当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患者肺功能检查出现气流受限,并不能完全可逆时,则可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主症:慢性咳嗽、咳痰、气短呼吸困难、喘息胸闷。主要体征:桶状胸,呼吸变浅,频率增快,缩唇呼吸;心界缩小,肝浊音界下降,肺部过清音;两肺呼吸音减弱,呼气延长。肺功能检查:①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后FEV1/FVC<70%;②肺总量、功能残气量和残气量增高;③深吸气量降低,IC/TLC下降;④一氧化碳弥散量及一氧化碳弥散量与肺泡通气量比值下降。

3 试验病例标准

3.1 纳入病例标准

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者;中医辨证属肺肾阳气虚衰、痰瘀壅肺、上实下虚者。

3.2 排除病例标准

肺结核、尘肺、肺脓肿、心功能不全3级以上者;肝肾功不全者。

4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口服控释剂型茶碱类药物优喘平缓释片[5](由上海先灵葆雅制药有限公司生产,400 mg/片),400 mg/次,1 次/d。治疗组给予优喘平缓释片,200 mg/d,1 次/d,睡前1 ~2 h口服;参蛤治喘利肺丸(由蛤蚧、人参、贝母、瓜蒌、杏仁、百部等组成),由庆阳市老年保健医院制剂室提供,成人2 次/d,10 g/次。

2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急性期均接受吸氧、祛痰、镇咳常规治疗,感染时控制感染。

①稳定期采用“冬病夏治”原理,每年3~9月为治疗期,2组疗程均以6个月为1个疗程。于治疗前后分别测定血、尿、便常规化验,心、肝、肾功能常规检查。②观察3个疗程后总结收集病例资料。

5 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制订。临床控制:咳、痰、喘症状基本消失,肺部哮鸣音少许。显效:咳、痰、喘症状明显好转(+++→+),肺部哮鸣音明显减轻。有效:咳、痰、喘症状好转(+++→++,或++→+),肺部哮鸣音减轻。无效:咳、痰、喘症状及哮鸣音无改变,或减轻不明显,以及症状加重者。

6 结果

见表1。2组对比,经 Ridit分析,u=3.37,P <0.01,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表1 2组疗效对比

7 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多因慢性支气管炎急性期失治或治不彻底,迁延而成。该病属于中医学“咳嗽”、“喘证”、“肺胀”、“饮证”范畴,乃因外感六淫邪气致肺失肃降,咳、痰、喘诸症相继出现,日久耗伤肺气,损及脾肾,痰浊内蕴,变生瘀滞,形成气虚痰瘀之证,其标在肺,其本在脾肾。脾肾阳虚,升清降浊失常,水液失于气化,聚为痰;冷痰上泛,堵塞气道,致肺气宣发肃降失常,故咳喘咯痰、胸中胀满。痰亦可随气血流行,内而脏腑,外而经脉,痰的黏滞和嗜动性质,必然影响气血的运行,由痰生瘀,或挟瘀而病。古人云“痰为阴邪,非温不化”、“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故温肾则纳气平喘,活血则瘀去、痰易化,治以温补肺肾阳气治本为主,兼以止咳化痰平喘、理气活血利肺,故参蛤治喘利肺丸以蛤蚧、人参为君,蛤蚧益肾补肺、定喘止嗽。人参大补元气,补脾益肾。因肾为先天之本,五脏之根,元气充盛则根本得固,同时固护肺卫,则可抵御外邪侵袭,诱因得除,复发之机率降低。以贝母、瓜蒌等为臣,理气宽胸、散结化痰,使肺复其宣降之职。佐药有2组:一是杏仁、百部等止咳平喘化痰以加强臣药治标之功;二是因痰滞日久,必致血瘀,痰阻则血难行,血瘀则痰难化,故用当归、川芎活血化瘀使瘀去则痰化,且当归能养血润燥,温补下虚,加强臣药扶正祛邪的作用。桔梗为佐使药,既可宣肺祛痰,又是肺经的引经药。诸药合用,共奏温补肺肾阳气、止咳化痰平喘、理气活血利肺之效。

茶碱[4-5]用于治疗慢阻肺与哮喘已达半个世纪之久,过去使用茶碱是基于其对支气管平滑肌的直接舒张作用,但近年的研究证明,除舒张支气管平滑肌以外,茶碱还具有抗气道炎症及免疫调节作用,这种作用在较低血浆浓度时即可显示,而对小剂量茶碱与中药复方的联合应用,尚未见报道。通过临床观察,提示小剂量茶碱与参蛤治喘利肺丸联合应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有显著疗效,尤其是对患者的气促等症状与肺功能改善方面有显著疗效。同时,治疗组的毒副作用的发生率低,少数患者有轻微胃肠道反应,如腹胀和纳呆等。对照组有较多副作用,如焦虑、失眠或头痛、心悸胸闷等。可见,参蛤治喘利肺丸与小剂量茶碱联合应用,有相须相使作用,并减少了茶碱的毒副作用。

综上所述,认为参蛤治喘利肺丸具有温补肺肾、止咳化痰平喘、理气活血利肺等功效,能够有效的改善肺通气功能,纠正患者的缺氧状态,改善心脏功能,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减少住院率和复发率、提高生存率、改善生活质量,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治疗康复提供了一种新的中药制剂。

[1]崔祥璸,王鸣岐.实用肺脏病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

[2]中华医学会.呼吸系统疾病诊疗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3]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

[4]叶志明.氨茶碱治疗72例患者的药物监测[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1991,14(1):22-24.

[5]钟南山.长期氨茶碱口服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作用[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1988,11(21):265-268.

猜你喜欢
茶碱平喘阻塞性
Ganoderma lucidum: a comprehensive review of phytochemistry,eff icacy,safety and clinical study
Pingchuan formula (平喘方) improves allergic asthma in mice through inhibiting nuclear factor-kappa B/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signaling pathway
千年古方三拗汤,止咳、化痰、平喘
基层中医药(2018年7期)2018-12-06 09:25:42
地龙生姜平喘
特别健康(2018年9期)2018-07-17 15:29:08
多索茶碱与氨茶碱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临床观察
支气管炎治疗中应用多索茶碱的临床观察
柱前衍生化结合LC-MSn分析人尿中茶碱及其代谢物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干预及护理
二羟丙茶碱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30例
中国药业(2014年21期)2014-05-26 08:56:47
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