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 瑜,刘福军
(云南农业大学 职业与继续教育学院,云南 昆明 650201)
随着计算机、信息和通信技术为支撑的信息网络的快速发展以及手机和电脑的普及,信息网络已经逐渐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虽然网络不能代替现实生活,但是它正在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成为生活的一部份。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于2011年7月19日发布的《第2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指出,2011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4.85亿人,互联网普及率持续上升增至36.2%。网民中年龄在10岁到19岁的青少年占了26%,在上网人群中所占比例较大[1]。此外,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于2010年4月26日发布的《2009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显示,2009年中国新增青少年网民 2 800 万人,2009年底中国青少年网民 为1.95亿人,互联网普及率已达到54.5%,远高于整体网民28.9%的平均水平。该报告还指出,中国青少年网民使用博客、论坛、社交网站和即时通信的比例分别为68.6%、31.7%、50.9%和77.0%,这四类应用使用率均高于网民整体[2]。可以说,网络社交正影响着处于人生转折和过渡期的青少年。
网络社交中的“网络”,广义上指所有的信息网络,包括互联网、手机等通信网络;狭义上则专指“互联网”。“社交”,即社会交往,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相互之间发生的各种各样的联系和接触。社会交往活动是人类社会活动的基本现象之一[3]。网络社交是社会交往的一种新方式,是在网络时代背景下产生的,与传统的面对面的社会交往不同,是通过互联网及其他通信网络进行的社会交往。网络社交作为一种新的社会交往方式,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交往方式。
网络社交的主要手段有:在互联网上使用博客、论坛、社交网站和即时通信(如使用QQ、MSN等聊天工具)以及手机短信。网络社交作为网络时代的产物,有其不同于传统社交的特点,这些特点集中体现在:一是虚拟性。互联网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实现了把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互动关系转变成“人—机”的互动关系或“人—机—人”的互动关系,这使网络社交具有了明显的虚拟性[4]。二是匿名性。网络社交的虚拟性决定了网络社交主体的匿名性。网络社交过程中人们往往使用化名式的“网名”作为身份标志,与此同时,网络社交主体可以任意隐匿自己的部分甚至全部真实世界的身份、角色,任意设计、描绘自己的形象,或以多重身份从事网络社交活动,并可以随时终止[5]。三是快捷性。通过网络,人们可以足不出户地与全世界各行各业的人士互相交换信息、进行交谈。四是开放性。网络时代的信息是公开的,如个人博客、论坛等网络社交场所,其信息的交流都是开放的,也减少了一些交流的障碍。五是平等性。人们可以不用顾及自己的收入水平、教育水平、职业、身份和国籍,在互联网上以平等的身份进行交往。
青少年期是个体从不成熟走向成熟、从儿童走向成人的一个过渡时期。青少年心理学家通常将青少年期的年龄界定为11岁左右到21岁左右,大致相当于中学和大学教育阶段[6]。处于人生转折和过渡期的青少年思想活跃,精力充沛,兴趣广泛,对社会交往的需要较一般成年人更为迫切。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电脑和手机的普及,网络社交已成为青少年社会交往的一种方式。然而,网络社交对青少年人格的发展具有两面性,既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也有消极的不良影响。
人格是个体在行为上的内部倾向,它表现为个体适应环境时在态度、动机、兴趣、情绪、价值观、性格、体质和能力等方面的整合,是具有动力一致性和连续性的自我,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给人以特色的心身组织[7]。人格的发展受遗传和环境的共同影响,其中环境的影响包括家庭、学校、同伴、生活环境和社会文化等因素[8]。随着我国网络的普及,社交网站和手机短信的盛行,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加入到了网络社交行列,网络社交作为一种环境因素将影响到青少年的人格发展。
1.网络社交促进青少年人格开放性发展
网络具有开放性的特点,青少年可以和不同的网友交流,也可以进入各种论坛和社交网站,接触到更多的网友,从而打破了以往在社会交往方面的时空限制,并接触到更加多元的思想和观点。这使青少年打破了学校人际交往圈子过窄的局限,让他们可以通过网络接触到更多的朋友和时新的思想和观念,为青少年人格开放性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2.网络社交促进青少年人格平等性发展
网络社交不同于现实生活中面对面的交往,不论社会地位、财富多少、威望高低,人们都可以通过网络进行平等的交往,网络中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也是平等的,任何人可以发表自己的观点而不受自己在现实生活中身份的限制和约束。在网络环境中青少年能进行平等的社会交往并能体会到尊重,有助于青少年人格平等性的发展。
3.网络社交促进青少年人格独立性发展
网络社交具有匿名性,青少年在网络环境中可以隐藏自己的身份,从而可以不受自己身份的限制,自主地选择喜欢的社交网站并与网友进行交往,获取自己感兴趣的信息,自由地发表言论等。青少年在网络中的社会交往是主动的,具有独立的意识。网络社交需要青少年独立地对网络信息的价值进行判断,并自觉抵制不健康的信息,这有助于培养青少年独立思考、判断和评价生活中的事件的能力[9],有利于青少年人格独立性的发展。
1.网络社交可能造成青少年的角色混乱
网络社交具有隐蔽性和自由性的特点,青少年在进行网络社交的过程中可以随心所欲地改变自己的角色。青少年出于好奇常以与现实不同的角色出现于网络中,并尽力去掩饰和模仿以免被识破。青少年处于自我同一性尚未发展完善的阶段,对“我是谁”还没有一个客观的回答,如果经常变换角色进行网络社交,青少年可能不能有效地实现客观现实与虚拟世界之间的转换,出现认知不协调和心理错位,造成青少年的角色混乱,甚至导致双重或多重人格障碍以及人格分裂。
2.网络社交可能使青少年形成封闭性的人格
青少年通过同伴交往发展人际交往能力并建立同伴关系是必要和必须的。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常有一些青少年由于性格或其他原因,不愿意主动与人进行面对面交往,而是更多地选择网络上的虚拟交往。虽然网络社交有助于拓宽青少年的人际交往范围,培养他们人际交往能力,但是如果青少年过分依赖网络而自我封闭,沉迷于虚拟的网络社交而不能自拔,则会导致他们性格孤僻和自闭,不愿意和人交流,甚至不与父母沟通,亲情淡漠、缺少朋友[9]。可见,网络社交可能使青少年形成封闭性的人格。
3. 网络社交可能带来的其他不利影响
英国的一项研究表明,无论是社交网站还是手机短信,都在无形中减少了人们面对面的交流机会,实际上拉远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网络社交这种不见面的间接交流,容易让青少年变得怯懦、孤独和偏执。研究者还发现,那些频繁使用网络社交和发送短信的青少年,更容易感到抑郁和焦虑,也更加容易出现睡眠问题。由于强迫自己快速地回复每一条好友的信息,一些青少年的大脑长期处于做出快速应对的紧张状态,这使青少年的性格变得越来越冲动、承受压力的能力也更差,许多人正逐渐失去深思熟虑的能力,一些人甚至无法集中精力学习。这些网络社交带来的负面影响,都是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加入网民队伍,他们通过手机和电脑在网络上进行社会交往。由于青少年正处于易接受新事物、创造力丰富的年龄段,同时也处在价值观逐渐形成时期,而网络所具有的虚拟性、匿名性和开放性等特点,使不少青少年沉迷于网络社交,有的甚至出现人格障碍,有的因网络交友不慎而受骗上当,这些问题越来越受到家长、学校和社会各界的关注。因此,指导青少年正确地进行网络社交,培养他们健康的人格有其重要意义。健康人格是指个体在适应环境和展示自我、发现自我的积极存在这一过程中所形成的和谐、自由、开放和高效的人格模式,是一种和谐的内部心理机制和行为上富有高效能的人格状态或境界[10]。拥有健康人格的个体能充分认识自己、积极地面对环境和生活,能不断地完善自我、灵活地应对变化。基于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青少年处于求学和成长的关键期,但由于缺乏成熟的鉴别和判断能力,需要加强对青少年辨别善恶美丑能力的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正确地进行网络社交,减少网络中不良信息对青少年的影响。
网络社交能够满足青少年的交流需求,可以培养青少年开放性、平等性和独立性的人格。与此同时,在网络社交中青少年所获得的积极反馈能提高他们的自信心以及增强他们在人际交往中的信任感。但是,过度的网络社交也可能给青少年带来一些负面影响,比如使青少年回避正常人际交往,与现实社会隔离,沉迷于网络虚拟世界无法自拔等[11]。因此,家长和学校应正确地进行引导,多和他们沟通,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避免因网络交友不慎,给青少年带来身心伤害。同时,应鼓励他们更多地和朋友面对面地沟通,而不是沉迷于网络和短信的间接交流。
针对青少年网络社交的需要,应建立专门为青少年群体开设的论坛和交友网站。同时,针对一些地区家庭上网条件不足的情况,应充分利用校内网络资源,为青少年网民提供绿色上网环境,尽量让青少年在学校这个比较安全和可靠的上网环境中使用网络,避免青少年到网吧,尤其是到“黑网吧”等不具备安全上网环境的地方使用网络。这样既可以满足青少年扩大交际圈的需要,培养青少年开放性、平等性和独立性的人格,同时又避免青少年这一特殊人群受到网络中过多不良信息的侵害。
近年来,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以及手机和电脑的普及,青少年网络成瘾已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同时有关青少年网络使用方面的研究多集中在“网络成瘾”方面。然而,有关网络社交方面的研究比较少,网络社交对青少年人格的影响也有待进一步研究与验证。目前,特别需要青少年网络社交方面的本土化研究。根据研究结果,更好地指导各地青少年进行网络社交,培养他们健康的人格。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第2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DB/OL][2011-07-09]. http://tech.163.com/special/cnnic28/.
[2]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09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DB/OL][2010-04-26]. http://wenku.baidu.com/view/f381455bbe23482fb4da 4c5f.html.
[3]曹玉敏.青少年学生的社会交往[J].青年研究,1986(6):26-30.
[4]米平治.网络时代社会交往的变化以及问题初探[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3(1):60-63.
[5]杨平.网络社交与人的发展[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08.
[6]张文新.青少年发展心理学[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4-7.
[7]黄希庭.人格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5-8.
[8]王生卫,黄晓娟.网络交往对大学生人格的影响及对策[J].理论观察,2002,14(6):86-88.
[9]李娟娟.网络环境对青少年人格发展的影响初探[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27(6):75-78.
[10]曾天德.大学生健康人格塑造导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1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08~2009中国互联网研究报告系列之“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DB/OL][2009-03-01].http://wenku.baidu.com/view/d2c382bff121dd36a32d82e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