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68例疗效观察

2012-12-09 03:28李建飞李晓松张晶玫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2年3期
关键词:术者棘突腰背

李建飞, 李晓松, 张晶玫

(云南省玉溪市中医医院, 云南 玉溪 653100)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上最常见的腰腿病疾患之一,好发于青壮年男性体力劳动者,其发病部位以腰4~5椎间盘最多,腰5~骶1椎间盘次之,腰3~4椎间盘少见。临床上治疗困难,易于复发。笔者自2005年~2010年间,采用手法、使用脱水剂及活血化瘀针剂、中药汤剂口服及腰背肌及腰肌功能训练综合治疗268例患者,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268例患者均经CT或MRI检查确诊。其中男165例,女103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74岁;病程最短1 d,最长1 a;有急性腰扭伤病史者187例,慢性劳损及感受风寒湿所致者64例,不明原因者17例。268例患者中左侧病变123例,右侧病变102例,中央型病变43例。

2 治疗方法

2.1 手法治疗 ①理筋放松点穴法:患者俯卧位,先在腰臀及患侧下肢施以、揉、捏及弹拨等手法10 min;然后从上而下点穴,按华佗夹脊、腰阳关、肾俞、环跳、委中、承山等穴约10 min,放松腰背肌及患肢肌群。②俯卧推棘突法:患者俯卧,术者立于左侧,右手掌按压于患椎棘突处,左手重叠于右手背之上,令患者咳嗽同时,术者用力推压棘突,这时术者手上常有滑动感。③侧卧斜板法(此法不适用于中后突出患者):患者侧卧位,患侧下肢屈膝屈髋在上,健侧下肢伸直在下,上肢置于身后,术者肘放置于患者患侧肩前部,右肘放置于患侧髋嵴部,术者双肘做相反用力,将腰旋转至极限,轻柔晃动数次后,双手同时用力斜板,往往可以闻及腰间小关节“喀啪”弹响复位声。最后,术者用拇指自上而下理顺棘上韧带及腰肌,轻手法按摩放松腰臀及患者肌肉群而收工。手法治疗后要卧硬板床休息3~5 d。

2.2 脱水及活血化瘀治疗 ①20%甘露醇250 mL,经静脉20 min内输入;②5%葡萄糖注射液(注:如为糖尿病患者,则改用0.9%生理盐水)加入丹红注射液20 mL缓慢滴注;2组针剂每日1次,连用3天后,改为隔日1次,共用7次。

2.3 辨证施治 按中医辨证论治分为常见的2型。①气滞血瘀型:多有腰扭伤史,起病急,腰腿疼痛重,屈伸活动障碍明显,椎棘突及棘突旁压痛,下肢反射痛,直腿抬高试验阳性,舌质暗红,苔薄白,脉弦。治疗以活血通络,行气止痛。用自拟腰痛方。处方:桃仁20 g,红花15 g,杜仲20 g,川断20 g,小茴香10 g,金叶子1 g,小麻药15 g,赤芍20 g,伸筋草15 g,麻疙瘩30 g,大力王30 g,乳香10 g,没药10 g,木瓜15 g,独活10 g,甘草6 g。用法:水煎服,1日1剂,共取汁200 mL,分早晚内服。②寒凝血瘀型:此型多见于中老年患者,多有慢性腰痛病史,感受风寒后发病,起病缓慢,逐渐加重,同时伴有畏寒肢冷,腰腿遇寒加重,遇暖则舒,腰腿常酸软,沉或麻木,椎旁压痛不明显。舌质淡,苔白或白滑,脉沉缓。治疗以温经散寒,袪风止痛,养血通络为法,方用当归四逆汤加味。处方:制川乌30 g,当归20 g,桂枝15 g,白芍20 g,细辛3 g,通草10 g,大枣8枚,甘草10 g,鸡血藤30 g,全蝎10 g,蜈蚣3条,伸筋草15 g,独活15 g,牛膝20 g。用法:先用开水煎煮制川乌3 h后,再加入其它药继续煎煮15~20 min,取汁200 mL,1日1剂,分早晚内服,忌生、冷、豆、腥等。

2.4 腰背肌功能康复训练 此法在上3种方法治疗1周后进行。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在床上进行脊柱不负重状态下的腰背肌功能康复训练,增强腰背肌力量,增加脊柱的稳定性[1]。

操作方法:①仰卧起坐:患者仰卧硬板床,闭气,双膝伸直,将上身和双腿同时抬离床面20°~30°,并坚持3~5 s放下为1次;②飞燕点水:患者俯卧硬板床作腰背屈伸运动,将胸部和双腿同时抬离床面约10°~15°,并坚持3~5 s放下为1次。开始2种锻炼方法根据患者体质和病情每次酌情进行10~30次,以后每次逐渐增加至30~50次,每天锻炼2~3次。

3 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3.1 疗效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判定。治愈:腰腿痛消失,腰部功能活动正常,直腿抬高70°以上,能恢复正常工作;好转:腰腿痛减轻,腰部功能活动改善;无效:症状及体征无改善。

3.2 治疗结果 本组病例268例(82.46%),治愈221例(82.46%);好转23例(8.58%);无效24例(8.96%);总有效率为91.04%。治疗时间最短3 d,最长18 d,平均10.5 d。

4 讨论

现代医学认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腰椎间盘发生退行性变以后,在外力作用下,纤维环部分或全部破裂,连同椎核一并向外膨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从而导致神经根充血、水肿、缺血缺氧以及硬脊膜周围的软组织出现水肿、充血、粘连及化学性炎症。故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的关键在于解除神经根的压迫、粘连及其周围软组织的化学炎症。

针对其发病机理,笔者应用手法治疗纠正椎间小关节的失稳,恢复脊椎的内外平衡;同时配合脱水剂、活血化瘀针剂的应用可促进炎性渗出的吸收,改善病变部位血液循环和代谢障碍,促进神经肌肉功能恢复,消除椎根水肿;中医辨证分型内服中药汤剂对于气滞血瘀型具有活血化瘀、行气止痛、活血通络之功;对于寒凝血瘀型具有温经散寒、祛风止痛、养血通络之功;通过以上3种方法治疗1周后病症明显好转,这时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患者进行腰背肌功能康复训练能更好地提高和巩固疗效。

综上,采用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同时缩短治疗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周国骏.腰腹肌训练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的作用[J].中医正骨,2001,14(2):102.

[2]ZY/T001.1~001.9-94,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

猜你喜欢
术者棘突腰背
棘突记忆合金内固定装置生物力学性能的有限元分析*
健康成人胸椎棘突偏歪的X线研究
中医疗法治疗腰背肌损伤研究
腰背酸痛抖小腹
经皮冠脉介入术中术者头颈部辐射强化防护效果研究
搓腰
——壮肾
女性经期腰背酸痛,捶不得
心血管造影辐射剂量检测与防护控制研究
论《塞翁失马》中的“善术者”
“龙卷风”缓解腰背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