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军
(海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海南海口 571158)
来琼东南亚留学生跨文化身份认同与交往模式研究
杨 军
(海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海南海口 571158)
通过对海南东南亚留学生的身份认同,以及与身份认同相关的东南亚留学生的特点和与中国学生的彼此关系进行访谈和探讨,了解东南亚学生身份认同意识,分析在多元思想支配下其思想观念的多重性,以更好地帮助留学生适应新的环境,提高留学生教育质量。
留学生;跨文化身份认同;融合型;跨文化交往
随着当今世界社会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入,跨文化交际中的身份认同问题也愈显突出。美国教授Y.Y.Kim分析了人们在异文化中的适应过程。她指出文化身份是某人作为某个群体或文化一部分的感觉,而跨文化身份是用来标识个体超越自身原有文化,适应一种新的文化并在这一过程中获得对两种文化另类见解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个人也逐渐形成了一个超越狭隘的团体利益、理解并认同他文化观点的世界观[1]。刘双在《文化身份与跨文化传播》的文章当中提出,文化身份是一个文化群体对其自身文化归属的认同感,文化具有群体性的特点,属于同一文化群体的成员对自己的文化有认同感,同一文化群体的成员具有同一文化身份[2]。加拿大社会心理学家J.W.Berry亦从跨文化心理和跨文化适应的角度对海外移民和旅居海外的各类人群进行了细致而深入的研究。他的研究结论是跨文化身份自我认同具有动态性及其多样性。他指出跨文化身份自我认同有分离,融合,融入及边缘四大类型[3](P132)[4]。Berry 在他的研究中还发现具有整合态度的人群不仅看重自己原有文化,同时重视群体间的关系,亦即跨文化身份认同融合型;具有同化态度的人群强调保持群体间关系而不重视本原文化,亦即跨文化身份认同融入型;具有分离态度的人群强调本原文化而不重视群体间关系的个体,亦即跨文化身份认同分离型;而那些具有边缘态度的人群既不重视本原文化,又不看重群体间的关系,亦即跨文化身份认同边缘型。正如Berry所说,融合型文化身份认同类型具有相对稳定性及动态的特点,这两个特征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缺一不可的,两者的结合构成了跨文化身份自我认同的整体。近来,Ward&Kennedy(1994 ,1999)[5]提出文化融入指数(acculturation index)的概念,该指数包括主族与客族认同(host national and co-national identifications)两个维度,类似于Berry的研究成果,从这两个维度也可以区分出四种不同的文化融入方式:整合、分离、同化和边缘等。而 Phinney[6]于1993年提出了文化身份认同的阶段:第一阶段:未审视的文化身份,个人对文化身份的探索缺乏意识。第二阶段:文化身份探寻,这一过程涉及到人们去怀疑探索自己的文化,以求对此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并能理解作为那种文化的一分子的意义。第三阶段:文化身份实现,这个过程是指一个人清醒、自信地接受某种文化身份。这种接受对一个人未来的行为规范都是冷静和确定的思考。
在当今多元文化场所中,不同文化,不同身份认同的学生是怎样开展彼此互动的?他们的交往模式如何?他们的交往有什么特点?陈向明(2004)[7]建议在基本信息调查的基础上以深度访谈的方式挖掘学生在特定的多元文化环境中的跨文化互动情况。
通过对相关文献学术论文的搜寻,笔者认为,对来华东南亚留学生的身份认同以及他们和同学之间的交往形式有必要进行研究,从而发现他们的独特跨文化问题。
王赓武教授(1994)提出东南亚华人多重身份认同的理论[8],王赓武教授把多重身份认同细化为国家认同、文化认同、种族认同和阶级认同四大类。并指出这些认同通常是杂糅在一起的,而且是动态转换的。王爱平[9](2000)也指出,华裔学生学习汉语的过程就是对中华文化认可的过程。
本研究主要采用观察和访谈的定性研究方法探讨来琼东南亚留学生文化身份的动态特点。陈向明(2003)[10]认为质的研究是研究者和被研究者之间的深入交谈,彼此互动,研究者在对事物进行细致,长期的体验下收集第一手资料,并加以解释分析的一种动态研究方法。本研究选择了来琼的东南亚留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跟随他们上课,参加他们课外活动的方式笔者多角度观察他们的课堂表现以及与他们与同学的交往情况。
在对30名东南亚留学生进行基本信息的问卷调查中,华裔学生占65%,非华裔学生占25%,其他占10%。他们对跨文化身份的自我认同及主要交往模式初步统计如下:
学生人数 跨文化身份自我认同 对中国文化的认同 交往模式10 一半是中国人一半是居住国人(如:一半是印尼人等) 对中国文化有一定的认同 交其他西方朋友及中国朋友12 中国人 热爱中国文化,为中国文化感到自豪交中国朋友8 居住国人 更加倡导所在国的传统文化。交本国朋友
随后选取了6名学生为深度访谈对象。研究问题主要集中在:1.东南亚留学生的身份认同情况如何?2.东南亚留学生和同学的交往如何?3.身份认同的差异是否影响了他们的交往模式?具体访谈问题如下:
(一)家庭背景简介
(二)为什么选择来中国学习?是自己选的,还是父母要求的吗?
(三)你来后和中国学生交流有困难吗?你喜欢和哪些同学交往?
(四)你认为自己是谁:中国人?华人?居住国籍华人?居住国人?说不清楚?
(五)“我们是(印尼,菲律宾,泰国和越南)人”这个概念包含了些什么东西?与中国人的区别在哪里?
访谈主要针对身份认同以及与身份认同相关的中国学生与留学生的关系进行了探讨。所有转写内容(共15,098字)经由参与访谈的学生进行了核实与确认。
(一)来琼东南亚留学生身份认同特点
1.来琼东南亚留学生跨文化身份认同大都为融合型,具有多面性和多元文化意识特点
从访谈内容来看,父母都是华裔的话,普遍对“我是中国人”的身份认同。这首先是华裔学生对自身族群——华人身份的认同。绝大多数被访者都选择“是华人就要学习汉语”、“自己作为华人一个汉字也不知道感到很惭愧”。但是访谈中还发现如果父母一方为华裔,另一方不是的话,在身份认同上就会出现“我不是中国人”的认识。但所收数据基本上认同“中国人”的身份。以下是部分访谈笔录:
研究人员:你觉得自己是中国人还是印尼人?
周(印尼留学生):我一半是中国人一半是印尼人。
研究人员:你怎么界定自己一半是中国人一半是印尼人呢?
周:因为我在那边出生,长大,我要在那边生活,所以人家问,我就回答是印尼人,但我本来就是华裔,所以也是中国人。不觉得我与这里的中国人有多大区别,只不过国籍不同而已。
研究人员:杨,那你怎么认为呢?你是菲律宾人吗?
杨(菲律宾留学生):只有本地菲律宾人才是真正的菲律宾人。
研究人员:你还是认为自己是华人,是中国人?
杨:是。我从小和华人在一起,我在私立学校读书,那里的学生都是华人的。
研究人员:陈,你小学就去泰国,一个人在那边,你是泰国人吗?
陈(泰国留学生):我还是中国人。只是可能教育不一样,接受的东西不同,其他完全一样。
研究人员:陈,你的人生观有没有受到影响?
陈:没有。我在那边交的朋友是华人。学的课程、老师讲的都是英文,但是比较好的朋友是华人。现在来这里也和一些中国学生交了朋友。
研究人员:你从小学汉语是爸爸妈妈让你学的吗?
李(日本留学生):爸爸妈妈让我们必须学。因为作为中国人,不会写,不会看,那…
研究人员:你是父母想要你来中国学汉语,还是自己想来中国?
古(泰国留学生):我妈妈朋友的女儿在这里读书,我自己想来。
研究人员:在这里有没有很好的朋友?
古:很好的也没有,和中国同学的宿舍不在一块,有时上课见一下。
研究人员:那你认为你是中国人吗?
古:一半是,我的文化还是泰国的,我不懂这里的文化。来这里学习后,懂了一些,也渐渐习惯了不少。
研究人员:邓,你的中文很好,有人说你是中国人吧?
邓(越南留学生):不,我是越南人。
我们随后接着访谈了5位越南留学生。并增加了几个访谈问题:越南人的独特性是什么?你们心中的越南国家情怀强不强?你们从小所受的“我是越南人”教育是怎样的?
邓艳香(越南留学生):我到哪里都被认同成中国人,但我是越南人。有时候有人边笑边说越南不是以前也是中国的吗,我真的不懂为什么他们有这想法。杨文永(越南留学生):在课堂上,如果那天是胡志明的生日,我们师生肃穆三分钟以示怀念。蔡金凤(越南留学生):我觉得菜是越南的好吃,东西是越南的便宜,空气是越南的好。黄维英(越南留学生):在国家独立日等盛大节日,我们女生都会穿上“国服”。陈文春(越南留学生):如果说中国、越南亲如兄弟,我们认同也喜欢这样形容,如果说越南曾经就是中国的我们就觉得难受了。
2.来琼东南亚留学生的跨文化身份是动态和可转换的
在多元文化社会里,人们的文化身份也是多样的。在当今社会,多元文化身份并存是很正常的现象。因此,认知文化身份的多元特点是非常必要的。如一位印尼留学生的多重身份是:印尼籍留学生,华裔,双重文化身份的人等等。而这种多元跨文化身份在跨文化适应过程中是开放,适应及转换的。比如大多数东南亚华裔学生就具有一种隐藏在内心深处的中国情结,随着来中国读书,这种认同感会日益加深,尤其是经历跨文化接触互动后,“我是华裔留学生”的身份很可能就变成“我是中国人”。多元跨文化身份的实现也是将各种文化因素进行融合的过程,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具有融合型跨文化身份认同的东南亚留学生占大多数的原因。
3.根据Phinney的文化身份认同阶段理论,东南亚留学生的文化身份认同经历三个阶段
(1)未审视的文化身份。典型的回答是:我是汕头人,我爷爷奶奶说我们是汕头人。他们毫无保留地接受了前辈的观点;(2)文化身份探寻。人们在这一阶段强烈希望去深入了解自己的文化。如一位日本学生的思考:我发现由于文字相近,日本人学汉语到一定的程度后,进步很慢;(3)文化身份实现。这个阶段人们已经知道怎样面对偏见和歧视,他们非常了解自身文化的内涵。如一位印尼华裔的态度:我在那边出生,长大,所以人家问我就是印尼人,但我本来就是华裔,所以也是中国人。
4.通过对越南学生的访谈,了解到在琼越南留学生强烈的身份认同意识以及对中国人大文化意识的不满
正如 Ting - Toomey[11](2007)提到我族中心意识在跨文化交流中出现的特征是冷漠、拒绝和蔑视。这反映在与跨文化人群交流时,缺乏言语和非言语的敏感,如中国人随口而出的就是“越南人以前不就是中国人嘛”。因此应该加以重视并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
(二)来琼东南亚留学生与同学的交往特点
通过进一步深度访谈,了解到东南亚留学生与同学的不同交往模式:
1.与国际学生交往,发展多元文化人格
周(印尼留学生):和中国学生相比,我和外国同学交朋友较多,有黑人,白人。有男的,有女的。我也有一些中国朋友。
2.与中国学生交朋友,愿意融入中国学生,回归中国文化,在概念上认同“中国人”
杨(菲律宾留学生):中国同学没有觉得我是留学生,我们像朋友一样一起做活动,他们总是愿意帮助我,我们在一起很开心的。
3.少许交流,没有特别的感觉
古(泰国留学生):没有很好的中国朋友,和他们的宿舍也不在一块,上课时会见一下。
4.不交流,觉得与中国学生距离大,身份认同与交往障碍的矛盾产生痛苦和压抑
邓(越南留学生):中国同学好像跟我没什么话可说,我对他们也了解得较少。
由此看来,东南亚留学生的沟通,交友行为与身份认同有一定相关性,不同的身份认同表现出了不同的交友模式。认为自己一半是中国人一半是居住国人的留学生既与中国学生交流又与其他国别留学生交往,表现出了超具体身份的多元文化人格;认为自己是中国人的留学生与中国学生交往,表现出同化或整合双重文化的特征;认为自己就是居住国人的留学生与来自本国的留学生交往,表现出了回归单一文化的特征。交中国朋友的占总被试的40%,交本国朋友的占总被试的26%,交中国及西方朋友的占总被试的33%
本文通过基本问卷及访谈,探讨了来琼东南亚留学生跨文化身份的动态及多元特点。研究结果发现:(一)东南亚留学生的身份认同是融合型的,动态的;(二)不同的身份认同表现出了不同的交友模式。
身份是交际者双方相互协商和相互建构的产物,随着情景的变化而变化。身份认同是动态的,它在跨文化交往中是不断地被建构与再建构,表现出较高的多样性与灵活性。而身份认同亦是影响留学生跨文化交往的重要因素。在中国文化语境中,东南亚留学生在确立自己文化身份的同时选择了独特的交际交友方式。
因此,高校留学生管理人员及华文教师在宣传中国文化的同时要尊重其他文化的并存。对留学生热爱他们国家的情怀要予以包容,以包容的心态接纳不同文化表现出的不同现象,并制定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越南学生的文化身份认同显示出弱小文化群体的心理特征,因此在跨文化管理中,我们应该清醒意识到这一特殊的群体,主动去帮助他们,更多地为他们创造跨文化交往环境,对他们进行跨文化交往引导。据此,文化间的不同身份认同揭示了:包容不等于融化,在跨文化交往中更要提倡“和而不同”。
[1]Y.Y.Kim.Beyond Cultural Identity[J].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Studies IV:1994(1).
[2]刘双.文化身份于跨文化传播[J].外语学刊,2000(1).
[3]J.W.Berry,et al.Psychological Acculturation of Immigrants[A]Y.K.Young,et al.(Eds.),Cross - cultural Adaptation:Current Theory and Research Newbury Park[C].Ca:Sage,1987.
[4]J.W.Berry,et al.Acculturation Attitudes in Plural Societies[J].Applied Psychology,1989(38).
[5]Ward C ,Kennedy A.Acculturation Strategies,Psychological Adjustment and Socio-cultural Competence during Crosscultural Transition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rcultural Relations,1994(18).
[6]Phinney,J.The Multigroup Ethnic Identity Measure:A New Scale for Use with Adolescents and Young Adults from Diverse Groups[J].Journal of Adolescent Research,1992(7).
[7]陈向明.旅居者和“外国人”——留美中国学生跨文化人际交往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8]王庚武.中国与海外华人[M].香港:商务印书馆,1994.
[9]王爱平.东南亚华裔学生的文化认同和汉语学习动机[J].华侨大学学报哲社版,2000(3).
[10]陈向明.在行动中学作质的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11]S.Ting-Toomey.Communicating Across Cultures[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7.
Intercultural Identity Study for Southeast Asian Overseas Students in Hainan
YANG Jun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Hainan Normal University,Haikou 571158,China)
This paper makes a research on the intercultural identity of Southeast Asian overseas students in Hainan,the students’characteristics and their relationship with Chinese students by means of face- toface interviews.It tries to analyze the identity multiplicity underneath these students’multiple thoughts.The purpose of the paper is to help the students to better adapt to the new environment and so as to improve the educational quality accordingly.
Overseas students;Intercultural identity;Integration;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G 125
A
1009-9743(2012)01-0035-05
2012-01-04
杨军(1971-),女,汉族,海南海口人。海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英语教学研究、跨文化传播与适应。
海南省哲学社会科学2010年规划课题“海南高校留学生教育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编号:HNSK10-93)成果之一。
(责任编辑:陈 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