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立志
环渤海经济圈背景下河北省高职教育战略研究
黄立志
环渤海经济圈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第三极”,具有强大的“后发优势”。河北省高职教育在建立“沿海强省”的战略背景下,应当首先发展沿海高职教育。通过产学合作建立和完善跨区域职业教育集团。对于河北省而言,建议建立一批跨区域高职实训基地、提高师资水平和待遇、实行职业院校董事会制度和聚合以沿海为中心的高职院校云。
河北省;高职教育;职教集团;董事会;环渤海
环渤海经济圈,指以辽东半岛、山东半岛、京津冀为主的环渤海滨海经济带,包括辽宁、河北、山东三省和京津二市。[1]环渤海地区是我国北方经济最活跃的地区,已经成为继珠三角、长三角以来我国最大的经济发展中心。《辽沈晚报》2011年6月发表文章称:“八十年代看深圳,九十年代看浦东,今天看渤海经济圈”。截至到2011年,这个地区共有具有招生资格的高职高专院校227所(北京25所,天津26所,辽宁48所,河北57所,山东71所),占全国1 228所的18.5%。河北省处于环渤海经济圈的中心地带,因此,研究环渤海经济圈河北省高职院校发展对策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对于促进这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乃至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具有重大实用价值。
环渤海经济圈的概念是不断发展形成的。1987年郑弘毅在《自然资源学报》发表的一篇文章提出了“环渤海城市圈”,有的学者还沿用过“黄河三角洲”的名称。这个概念的确定应当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与长三角和珠三角相比,地理概念确定的较晚,许多基础理论基本数据有待构建和整理。尽管如此,环渤海经济圈已经形成了强劲的“后发优势”,2011年环渤海经济圈三省二市的GDP之和约为12.0万亿元,而长三角经济圈(两省一市)的GDP约为9.9万亿元。从数字看,在GDP总量上环渤海经济圈已经超过长三角经济圈20%以上。2006年11月,河北省第七次党代会提出了“沿海强省”战略。[2]要想“沿海强省”,首先要“沿海强教”,而这个“教”主要是高职教育。河北省对于环渤海经济圈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战略研究十分薄弱,只有唐山、保定个别地区对经济圈教育发展的考量,可以说还没有形成一个整体的发展战略。
自2008年始,我国高考人数逐年减少。2011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报名总数约为933万。其中,往届生报名较去年减少28万名,减幅15%。生源的减少直接倒逼高等教育的改革,有人在网上声称不久的将来部分公私立高职院校首先要倒闭。为了增强高职院校在生源危机情况下的适应能力,避免被市场淘汰,必须提高教学质量,增加职业教育的吸引力。
本文主要目标是通过课题的研究,推进环渤海经济圈的经济协调发展,培养大批适应采油、钢铁、制造、航运、物流、电子商务、信息技术、生物工程等本地区产业结构相适应的高素质应用性人才。提高该地区在全国的经济实力和地位,避免阶段性用工荒和结构性人才短缺。
为了利用环渤海经济圈的影响,河北省应该采取对策,制定相应的教育政策,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对策。为河北省高职教育的健康良性发展提供对策,为环渤海经济圈的经济发展提供可持续人才供给。关于环渤海经济圈背景下河北省高职教育发展战略构想如图1所示。
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立足河北省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从京津二市的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出发,调整专业设置,避免专业重复设置,资源浪费,在毕业生就业方面采取一些区域性实行“绿色通道”,促进本地区企事业单位优先录用本地区高职毕业生。如上图所示,河北省、山东省、辽宁省和京津“三省两市”核心省市要建立一种高等职业教育的协调机构,在区域内,成立所有职业院校参加的“环渤海经济圈职业教育圆桌会议”,定期召开会议,协调各种事宜,促进本地区职业教育与经济产业结构协调发展。
加强产学合作,建立区域性骨干行业为主导的相关职业院校参加的职业教育集团。有的学者认为:“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要打破部门、区域界限,将分散的资源整合起来,在整合中创新创优,发挥规模效应、集聚效应。”[3]譬如成立以中石油或者中海油牵头的“环渤海石油职业教育集团”,以北京的“北京现代汽车有限公司”牵头成员包括山东的“中国重汽集团”、天津的“天津一汽夏利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河北省保定市的“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的“环渤海汽车职业教育集团”。可以聘请知名企业的负责人担任职业教育集团的董事长,让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院校课程设置、教学大纲的设计和拟定,共同开发有关实用性课程;高职院校主动服务企业,参与企业的产品开发和技术革新,宣传企业的产品,进行有关企业的产品售后服务;需建立一种稳固的、长期的利益双赢的校企合作关系,作为高职院校不能单纯强调企业的捐赠和接收实习,还要主动地为企业服务,宣传企业的产品,使用企业的产品。切实做到并认识到,高职教育是企业发展的一部分,企业生产与销售是高职教育的一部分。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产学的有机结合和长期合作。
自2007年以来,河北省已经建立了汽车、服装、农业、化工、煤炭、电子等16个省级职业教育集团,诸如2009年9月3日成立的“河北省曹妃甸工业职业教育集团”。它们对于加强河北省职业院校与企业的合作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我们认为,应当在这个基础上,构建跨区域的职业教育集团。天津市、山东省都成立了相应的职业教育集团,我们应当进行合并和重组,切实发挥作用,从而深化产学合作,促进环渤海经济圈的可持续发展。
经济要发展,教育要先行。要想落实河北省提出的“沿海强省”战略目标,需要经由“沿海强职”的路径来实现,因为职业教育,尤其是高职教育是与产业经济联系最为紧密的教育类型和层次。根据职业教育利益相关者理论,环渤海经济圈下河北省的高职教育要迅速发展,就必须着力加强高职院校与沿海企业、各级政府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协同发展。[4]具体有以下三个方面建议。
图1 河北省高职发展战略示意图
高等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是以产学结合为主旨的教育,是以现代学徒制为特征的教育。由于高职教育具有学生的层次相对较低、动手能力有待提高、实习安全难以保障、企业生产与学校实习时间可能会不一致等具体情况,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一些企业难以接收毕业生进行实习。因此,环渤海经济圈背景下建立大型实习基地是一种长期的、必然的和必要的教育管理制度。具体构建办法如下。
1.这种实训基地应当以政府牵头,政府和部分企业共同出资,构建成一种半企业半事业产学研一体化的经营实体。集产品开发、企业生产、高职实训于一体的综合体。天津市海河教育园区已经建立了政府主导的公共实训基地,目前主要是针对汽车、机械、建筑工科专业方面,应当扩充到结算中心、社区法院、连锁超市等人文专业方面。建议在唐山市,依托某个职业技术学院构建河北省高职教育实训基地。
2.建立高职教育实训基地。应当以行业为类别,建立一批汽车、石油、冶金、化工、航空、医药、电子商务、信息技术等各种在不同地区设立的实训基地,譬如天津天士力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实训基地、燕山钢铁有限公司实训基地,等等。
3.主要任务是供区域内高职院校学生实习。接收实习是实训基地的主要任务,并建造部分学生宿舍。河北省高职院校的部分学生可以到天津市的高职实训基地进行实习,同时,天津市、北京市、山东省高职院校的部分学生也可以到河北省骨干企业进行实习,也就是进行交叉实习。
4.实习基地的工作人员职称评定。可以单独评定工程师,也可单独评定讲师、副教授,最好实行“双师型”职称,对于具有“双师型”职称资格的工作人员给予一定的薪酬待遇。考虑到这类实训基地的正常运行,实习的高职院校应当适当给予基地一部分费用。
5.实训基地的设置地点。这些实训基地的目的是为高职院校实习之用,因此,要根据具体情况,建议主要附设在部分高职院校内部或者附近,类似于国家重点实验室。譬如河北省冶金专业实训基地。
6.财政拨款和经费来源由各省市统一拨付,各省市根据专业需要协调设立不同专业的实训基地。各个省市的高职院校根据协议互相交流学生实习。学生人数和实习总时间大致一致,尽量做到经费互补。
高等职业院校应当继续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培养和建设,除此之外,还应当实行教师交流制度和“冀东学者”计划。
1.建立定期定量交流师资制度。教育要发展,关键在教师。这种制度既有利于提高送出学校师资水平的提升,也有利于接收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对于办学水平较高的高职院校,各省市应当每学期交流1~3名教学水平较高实践能力较强的教师到其他省市院校进行讲学。总体上,讲学的人员名额和教学时间大致相等。具体地说,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强势专业服装专业每年可以派出1名专业教师到北京市工贸技师学院进行交流讲学,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的机械工程学院到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进行一学期的讲学。本省市内部也可以根据相同专业进行交流讲学,也可以实行管理人员交流使用,譬如,唐山职业技术学院到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进行交流讲学。
2.提高东部沿海地区高校教师的待遇。实行“冀东学者”计划,在待遇上向东部沿海地区教师倾斜,吸引全国优秀教师投身该地区的高等教育事业。责成秦皇岛、唐山、沧州三市,从企事业单位的税收中划分1 000多万元资金设立“冀东学者”计划。每三年按照本科高校和高职院校“五五分成”比例奖励在教学、科研和企业服务方面有突出贡献的教师。每人每年3万元资助基金,共计9万元,从事以上三方面的工作,也可用以购房和买车。每届资助120名左右的高校教师。
对于唐山和秦皇岛两市有条件的地区,允许实行地区工资补贴。当地工资补贴的额度不高于河北省其他地区同类院校同级教师的10%。增加部分由当地财政自行解决。重点补助职业技术院校。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倡导:“探索建立高等学校董事会”,鼓励“探索高等学校与行业、企业密切合作共建的模式”。鉴于河北省东部沿海地区,经济比较发达,企业的实力相对雄厚,优先在这个地区进行试点,待条件成熟再向全省推广。
高职院校实行由当地行业企业主导由高职院校为主体的董事会管理体制。自行制定董事会章程,原则上由当地相关行业的主要领导或者行业协会领导担任董事长,高职院校书记或院长担任执行董事长,下设副董事长若干,董事若干,董事会成员最多不能超过12位。在原来高职院校书记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管理体制不变的前提下,董事长在河北省教育厅备案。
河北省教育主管部门应当以环渤海经济圈为中心进行高职院校的重新组合。依托经济产业中心按照“聚合效应”(Polymerization effect)集中酝酿和加强沿海高职院校云。这里所说的“聚合效应”与一般认识的不同,主要是指在一个区域内同类商铺聚合具有整体优势效益;相反,一个区域单个商铺销售不如同区域群体商铺中的单个商铺,譬如商业街就是聚合效应的典型。
首先,应加强唐山、秦皇岛、保定和廊坊市等近海区域高等职业教育建设,适当增加这些地区高职院校的数量。到2011年,唐山高职高专院校有5所,低于全省地级市5.7个的平均值,因而需要加大力度。其次,如果条件允许,适当选择一至两所办学条件好的外地职业院校整体迁移到这类地区。其他地区办学条件差的高职院校可以合并搬迁到唐秦保廊地区,譬如位于定州市冀中职业学院。再次,由于总体生源在减少,严控其他地区高职院校增设。原则上不允许其他地区的县级市设立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另外,适当发展沧州市的高职院校规模,重点是化工和水产专业方面。目前,沧州市只有3所高职高专院校,属于河北省的落后地区,发展空间很大,建议在黄骅市设立一二所职业技术学院。最后,加强秦皇岛的职业技术教育的层次和水平。重点是河北科技师范学院的建设,建议更名为河北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强化其研究生层次的教学,主要是为本省高职院校毕业生深造创造条件。
[1]赵群毅.对“环渤海经济圈”概念的再认识[J].北京社会科学,2006(2).
[2]白克明.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河北省第七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河北日报,2006-11-20(1).
[3]孟凡华.职教集团发展:问题与思路[J].职业技术教育,2011(11).
[4]李名梁.职业教育利益相关者:利益诉求及其管理策略[J].职教通讯,2011(21).
On Hebei Provincial Strategies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under the Bohai Economic Circle
Huang Li-zhi
The Bohai economic circle is the third pole of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which has powerful“advantage of backwardness”.Under“the powerful province along the coast”strategy,Hebei province should firstly develop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this district,set up and better vocational education groups cross region through combining with industry and school.As for Hebei province,a few higher vocational practice bases cross region should be built,the level and conditions of teacher’s team should be increased,the system of board for vocational colleges should be carried out and the cloud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long the sea should be gathered.
Hebei province;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vocational education groups;board;around the Bohai sea
天津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环渤海经济圈天津市高职教育战略研究”(项目编号:CE3015);2011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利益相关者视角下的职业教育吸引力驱动机制及提升对策研究”(项目编号:11YJC880057)
黄立志,男,天津外国语大学教育技术与信息学院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
G715
A 文献标识码:1674-7747(2012)19-0052-04
[责任编辑 曹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