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远义,杨爱华,张 英
(西华大学体育学院,四川成都610039)
当今时代,文化已成为一种战略资源和战略武器。越来越多的国家把提高文化软实力作为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美国的大片、韩国的电视剧、日本的动漫之所以风行于世,无不源于国家文化发展战略的助推[1]。在高校体育文化建设中,加强高校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实现文化强国理念不可或缺的部分。结合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贯彻的文化强国的战略思想,反思高校体育文化建设中的不足与缺陷,进一步传承和发展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优秀传统体育文化,探求体现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特色的高校体育文化,建设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现代体育文化结合的体育文化环境和氛围方式,以高校各类体育文化活动为依托,在学习和借鉴西方高校体育文化精髓的同时,弘扬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精神。
所谓文化自觉,按照费孝通先生的说法就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简而言之,文化自觉就是要说清楚自己的文化传承关系和品格[2]”。
我国校园体育文化起源于鸦片战争以后,在军国民教育思想影响下,开办的军事学堂中,把西方的体育引进到这些学堂中,内容主要是瑞典式、德国式、日本式的普通体操,兵式体操和游戏等。这种以“兵式体操”为主的学校体育文化在各级学校推行了20年。1922年《壬戌学制》的出台,废除了学校体育以兵式体操为主要内容的教学模式,参照美国的“六三三制”的形式,以球类、田径、游泳、普通体操等近代体操项目为主要的教学内容,开始积极开展学校课外体育活动及校内外运动竞赛。开始出现培养专门体育师资的高校“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体育科”和“北京高等师范学校体育科”[3]。
新中国成立后的前10年,我国学校体育几乎是在照搬苏联模式下发展起来的,在20世纪80年以后,恢复高考后,高校体育文化借鉴和学习西方国家高校体育文化才开始逐渐形成独立的体系。目前我国的高校体育文化发展已经比较完善,可是仔细分析,在体育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方面都在模仿西方高校体育文化,我国传统体育文化的精髓并没有在高校体育文化中占据一席之地。
我国高校体育文化在形成之初就全盘接受西方的模式,受到西方体育文化的侵略,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历史的原因,国人对我国传统体育文化认识不够,没有形成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体系而呈现出文化自觉不足的现象。
霍罗威茨(Horowitz,1988)指出“大学校园本身就是打开的课本”,榜样人物、特定的地理位置、标志性建筑、标志性事件等构成校园文化。大学的体育标识代表着一所大学体育运动的整体形象,可以反映一所高校体育文化的概貌[4]。高校的体育标识包括:标志性体育人物、高水平体育运动项目、运动口号等。
2.2.1 高校没有树立标志性体育人物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所以,体育榜样人物无疑是一所高校体育文化的重要体现。在中国体育史上,对传统体育文化留下深远影响的人物很多,据古文记载,在帝尧时期有一个叫陶唐氏的人,经过长期对生活的观察和实践,创造出了一套活动肢体的健身操,帮助病患者通利关节,去寒气,这就是上古时期有名的“消肿舞”[5]。东汉时期的名医华佗,根据不同动物的特点,按防病治病和健身原则选择一些特征动作,编成可分可合的五套健身操——五禽戏[3]。还有围棋的发明者尧帝,蹴鞠的发明者黄帝,八段锦的始作者晋代的葛洪,易经筋的作者明代的紫凝道人,陈氏太极拳的创始人明代的陈王廷,杨氏太极拳的创始人清代的杨露禅,近代史上对中国体育做出杰出贡献的马约翰,现代为祖国挣得荣誉的无数奥运冠军等。由此看来,无论是在中国古代、近代还是当代都不缺少代表性的体育人物。
调查分析显示,我国高校中只有清华大学树立了榜样性的体育人物,清华的马约翰先生则在该校体育界具有无与伦比的地位。马约翰被称为“我国体育界的一面旗帜”,以“马约翰杯”命名的体育运动会在清华每年举行一次。清华老体育馆旁边的马约翰塑像也总是以微笑的目光注视着来来往往的清华学子,体现了标志性体育人物的无形力量[4]。我国高校中很少树立有体育榜样人物,尽管闻名世界的奥运冠军就在身边。由此不难看出尽管我国有灿烂的传统体育文化,却缺少挖掘和转化。
由于现行国家体育体制、经费、管理等众所周知的原因,我国高校与国外高校相比存在明显的不利因素,难以从高校产生影响巨大的体育明星,体育界大家等体育标志性人物,校园内的体育名人,往往是从举国体制体系淡出的人物,而非源于高校,植根高校。这样的名人往往难于融入高校,难于深入影响学校的师生员工,让高校人看他们也有雾里看花的感觉。
2.2.2 高水平体育运动队如无根浮萍 自1987年4月,原国家教委确定普通高校招收高水平运动员,至今20几年来,我国目前有235所高水平运动队试办高校,大多数的奥运项目在高校都有运动队。很多高校的高水平运动队已经形成自己的特色,如北航男排、复旦男排、天津工大男排、南开女排、清华田径和射击队等[6]。
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在其建立上,是借鉴西方国家高校的高水平运动队的模式,可以说在高校建立高水平运动队不是我国自主原创。而西方国家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是在遵从教育规律的基础上像商业一样运营的,经费大部分来源于广告商赞助、电视收入、大学基金等,运动员来自学生而非专业运动员,这也是西方国家市场经济建立以来融入“血液”的一种文化形式[7]。我国高校高水平队采用传统管理模式,经费一直依赖学校拨款,由于生源的严重缺乏,很多现役专业运动队员“挂靠”在高校。运动项目的设置,基本都与奥运会比赛项目相关,这些运动项目都是发展于西方国家,在西方国家有近200年的发展历史,在西方国家有浓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和群众基础。而这些运动项目在我国发展最多不过30来年的时间,受经济发展的影响在群众中广泛开展也就20年左右。由此可见,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经费来源单一,运动员与高校普通学生联系不紧密;运动项目的群众基础薄弱,无传统文化支撑。发展模式与举国体制重复,如果现行体制不发生根本性的改变,高校高水平运动队难以有出头之日,可能演变为自说自话,孤芳自赏,最终黯然落幕。
总的来说,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办得轰轰烈烈、多彩多姿,却如无根浮萍。如果不从根上解决问题,也许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命运就会像北大清华赛艇对抗赛一样历经十年终夭折。
体育课程是高校体育文化的基本形式,利用体育课的时间,加强体育文化的宣传,学习体育文化知识,介绍体育文化的方法,开展体育文化活动。高校开设体育课程,无论是从教育文化还是从体育文化来看都是极为重要的[8]。2003年新学年开始在全国所有普通高校中实施《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新《纲要》在课程性质、课程目标、课程设置、课程结构、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课程建设与课程资源的开发、课程评价七个方面对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实施仅10年来对高校体育文化的建设起到一定的改善。但是没有摆脱统一化和标准化的模式,统一的教学大纲、统一的体育活动方式,造成“千校一面”的局面。
课外体育活动是校园体育文化的一种重要环节,也是大学师生课余生活的主要内容之一。良好的课外活动有利于大学生形成积极的生活作风和个人修养。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大学生参加课外活动的人数越多,体育文化事业越发达,教育效果越理想[9]。
调查显示:我国高校课外体育竞赛和表演大同小异,使得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缺少了应有的个性和特色。当今社会是竞争的时代,是彰显个性、自由创新的时代,多元化发展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主流,高校体育文化也应该顺应社会发展的时代特征,在体育文化建设上结合本学校的具体情况,大胆创新、创造出自己的特色。
争取政策促进现行国家体育体制的转变,此思路并非始自今时今日,但在党中央明确提出文化强国为国家战略的时候,有必要重新审视并努力践行。
我国的实际情况明示,有政策才好做事业,体制决定了财力、管理权限,运作模式等一系列事业成败的根本性因素。这个问题不解决或者改善,其他后续问题都难以解决,很多事情都难以实施。在国家经济取得长足进步,人民生活取得极大改善,国家和民族的发展面临新关口,对教育提出更高要求的今天,党中央提出文化强国的战略,这是新的机遇与挑战。高校人应该抓住时机,迎难而上,奋勇争先,做出实际行动,争取促进国家体育体制的转变,从而获得必要的政策支持、财力物力、管理权限等。从西方国家的经验看高校体育文化的发展对高校文化的发展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高校文化的发展必然对文化强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国现行的体育体制有很多优点,但也存在着明显的缺点。突出表现在成也集中,败也集中。“举国体制”产生于建国初期国家经济力量薄弱,底子差,国际环境恶劣的特定历史背景下,学校体育体制也产生在同样的条件中。几十年以来,这些政策体制,在特定的历史时期起到了不可否认的积极作用,使我国能集中人力物力办成了一些关系国家民族命运的大事,有些直到今日都还在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很多优点还成了世界各国学习借鉴的榜样。但随着时代的进步,原有体制存在的弊端与缺陷也日益显示,由于政策、财力、物力、人力等过于集中,也严重影响了同样不可或缺的其他相关部分的发展,造成竞技体育过度专业化,与社会脱节,绝大多数的利益受到损害等结果,尽管在最近十年以来有所改变,但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学校体育发展充满活力,日新月异,但却受到诸多限制,旧有的政策已严重不适应新的情况与形势。在新的时期改进相关政策,适应时代与社会的发展是绝大多数人的共识。高校应该顺应潮流,与时俱进努力促进转变,积极发展高校体育的制度文化。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当今世界的竞争,归根到底,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实质则是知识总量、人才素质和科技质量的竞争。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不善于抓住机遇发展自己,就必然要成为落伍者。物竞天择,适者生存。高校体育文化的发展同样要遵循这个论断。正如前文所述,我国高校体育文化的建设现在存在着对我国优秀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不够,单纯模仿照搬西方国家高校体育文化等问题。归根到底是没能传承传统,也没有做到融汇中西,从而缺乏创新。其直接后果就如前文所述,我国高校体育文化发展呈现文化自觉不足,高校体育标识文化匮乏,缺乏政策支持导致缺乏人力、财力、物力,因此无论如何发展都会觉得举步维艰。
高校体育文化的建设必须要创新与改革。要创新改革首先就要清楚自己有什么基础,有何条件,所以深入学习研究我国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其中的优秀基因,同时借鉴与学习外国体育文化,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与发展,才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高校体育文化。只有创新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适应时代潮流的高校体育文化,才能既不因循守旧,也不照搬模仿,才有长久的生命力。纵观现代奥运会的文化与项目,可以说无一不是源于古今中外的高校。只要坚持传承,坚持创新,不远的将来奥运文化与奥运会竞赛项目完全也有可能来自中国的高校。如果自主创新能力上不去,一味靠模仿照搬,就永远难以摆脱高校体育文化落后的局面。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高校体育文化圈,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体育文化之林。
我国高校体育文化发展呈现文化自觉不足;出现传统体育文化资源丰富,文化软实力弱的瓶颈现象;在高校体育文化形式趋同,缺乏个性和特色。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缺乏政策支持导致缺乏人力、财力、物力不足,发展举步维艰。以文化强国战略理念为出发点,拓展我国高校体育文化发展的视野,在借鉴和学习的基础上融合我国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并进行创新改革,建设有中国特色的高校体育文化是发展高校体育文化的必由之路。
[1] 刘新如.“文化强国”札记[N].解放军报,2011-11-29.
[2] 胡 键.文化强国战略:跳出文化自负与自卑窠臼[EB/OL].http://www.qstheory.cn,2012-02-18.
[3] 谭华主编.体育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4] 夏晓勤,蓝劲松.中美两国大学体育文化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05(10):47-49.
[5] 薛明杨主编.中国传统文化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6] 曾 吉,黄厚新,蔡仲林.我国普通高校办高水平运动队20年回顾与展望[J].体育学刊,2007(6):79-82.
[7] 杰·科克利著,管兵等译.体育社会学—议题与争议[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572.
[8] 吴兆红,巩启光,陈玉忠.我国高校体育文化发展审视[J].体育文化导刊,2008(9):100.
[9] 林萍仙.试论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及其构建[J].体育文化导刊,2003(3):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