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以来体育院校系篮球课程建设历程探析

2012-12-07 08:24李明达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12年3期
关键词:体育院校篮球运动篮球

李明达

新中国以来体育院校系篮球课程建设历程探析

李明达1、2

(1.苏州大学体育学院研究生部,江苏苏州 215006;2.成都体育学院,四川成都 610041)

采用文献资料、访谈,对比分析等研究方法,将新中国以来高校篮球课程建设历程划分为过渡借鉴、停滞困惑、整顿恢复、发展提高、振兴调整五个阶段,并从课程目标、教材、教师队伍、教学方法与手段应用及考核评价五个方面分析了各阶段篮球课程建设情况,以期继往开来,进一步促进我国高校篮球课程建设。

体育院校系;篮球课程;历程

篮球运动作为学校的一门课程,在我国最早的记载是在上海女子青年体育师范学校于1920年开设。新中国成立后,教育部门把篮球运动作为体育课的基本内容并正式列入国家规定的教育计划,由此,篮球课程在高校落户生根,并一直是体育院校系的主干课程。高校篮球课程在60余年的建设进程中,为我国体育人才培养及篮球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而目前正值我国高等教育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为进一步推动我国体育院校系的篮球课程建设,梳理和分析篮球课程的建设历程就成为一项十分必要而迫切的工作。

根据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时代背景和篮球课程建设的自身特点,本研究将体育院校系篮球课程建设历程划分为五个阶段,即过渡借鉴阶段、停滞困惑阶段、整顿恢复阶段、发展提高阶段及振兴调整阶段。

1 过渡借鉴阶段(1949~1965年)

1.1 过渡改造时期的篮球课程(1949~1951年)

1.1.1 时代背景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开始对旧中国的教育文化事业进行改造,并开始着手高等教育办学性质和管理体制的转变与改造。1949年12月召开了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1950年6月教育部召开了建国以来第一次全国高等教育工作会议,会议讨论了改造高等教育的方针和新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1949—1951年期间,我国各高校的课程一律废除了国民党党义和训导制度,课程调整改造采取了“维护原校,逐步改造”的原则。

1.1.2 篮球课程建设概况

这一时期的篮球课程只在我国部分高校开设,其中包括没有被政府接管的教会学校。当时篮球课程教学模式比较自由,大都沿袭原来的课程教学,或德国模式、或美国模式、或日本模式等,而有的学校也在自行摸索。这时期全国没有通用的篮球教材,但学者出版和翻译了多本篮球书,如苏联波·莫·切特林著,郑荣庭翻译的《篮球术》等,这些专著和译著的出版为保证当时篮球教学、提高训练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

1.2 借鉴探索时期的篮球课程(1952~1965年)

1.2.1 时代背景

1952年,教育领域开始了教育史上著名的“院系调整”,各学科建设也逐渐展开。同年,我国高等教育开始有计划地按专业培养人才,并号召从教育管理体制、教育理念和专业设置全面向苏联学习。1952年11月8日,由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和金陵女子文理学院体育系科合并组建的我国第一所体育院校—华东体育学院(上海体育学院的前身)在上海成立。随后,中央体育学院(北京体育大学的前身)、西南体育学院(成都体育学院的前身)、中南体育学院(武汉体育学院的前身)等体育院校相继成立,这些院校都设有篮球普修和专修课程。

1.2.2 篮球课程建设概况

这一时期的篮球课程建设是在全面学习苏联模式的背景下逐步推进的。课程目标主要是培养篮球运动员、教练员和体育师资,强调技术动作训练,并设有规定的篮球运动员等级动作。设有必修和专修两种课程类型,学时较多,课堂教学内容主要以技、战术教学与训练为主,且规定性较强。1952年后,全国各高校所开设的篮球课程教学大纲逐渐得到了统一,为当时人才培养统一规格和质量提供了必要保障。

1957年,由苏联专家讲义整理而成的《篮球讲义》出版,该教材比较系统,内容强调训练。1961年,牛钟岐等19人选编的《球类运动》(篮球部分为上册)由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这是新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体育院、系本科通用的篮球教材,它的出版填补了我国没有通用篮球教科书的空缺,也为随后各版本教材的编写奠定了基础。篮球教师在当时非常缺少,刚成立的各体育学院篮球教师主要是从各师范大学体育系抽调或挑选有一定体育基础并爱好篮球的青年教师,经培训后再改任专职篮球教师。到50年代末,体育院校自己培养的篮球人才相继充实到了教师队伍。技术过硬,强调篮球技、战术教学和训练是当时的篮球教师的特点。篮球课堂教学大多采用经验式教学方法,即“讲解——示范——练习——纠正错误动作——巩固练习提高——实践运动”单一程序进行。教学模式大都采用苏联的教学模式,“师傅带徒弟”特征明显,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极少运用。课程评价主要以技术考核的形式采用终结性评价。这种评价体系有利于整齐划一,能较好保证学生的培养规格,满足当时的需要。

2 停滞困惑阶段(1966~1976年)

2.1 时代背景

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国教育事业遭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摧残和破坏。1971年4月,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了“两个估计”,全面否定了建国17年来我国教育工作的一切成绩,使我国教育事业完全陷入了停滞状态。

2.2 篮球课程建设概况

受大环境影响,体育院校系的篮球教学工作也基本处于停顿状态,大部分体院合并、撤销。至1972年,北京体育学院才开始招收二年制的体育系学生,而仍在开设篮球课的部分高校,其课程设置和教材也遭受了严重的破坏。十年间,有相当一部分篮球专家、教师及教练员受到了冲击和迫害。1966~1976年期间的我国高校篮球课程基本处于停滞状态,至文革临近结束各体育院校系才开始采取以训练的形式开展篮球课程教学,其他类型课程大都未恢复开设。

3 整顿恢复阶段(1977~1984年)

3.1 时代背景

1977~1984年是拨乱反正、整顿教育秩序的阶段,也是教育事业的恢复发展阶段。1977年12月我国恢复了高考制度。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推动高等教育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至1982年体育院校数量恢复发展到13所,其它综合性体育院系也相继得到恢复。1978年7月,时国家体委根据教育部《关于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与改造工作的意见》制定下发了《关于办好体育学院的意见》;1980年国家体委《关于体育学院的任务、系科设置、专业设置和修业年限的意见》下发。

3.2 篮球课程建设概况

在整个教育事业整顿恢复的大形势下,各体育院校系科的篮球课程得到了恢复。自1980年教育部出台第一套体育(教育)专业教学计划(课程方案)至今,篮球课程便作为体育专业主干课程被设置。其目标在专业培养方案的调整下,转向以培养从事中等以上学校体育教学训练的师资为主,在强调专项运动水平的基础上,对学生竞赛、裁判和管理组织等工作能力提出了多方面要求。

1979年2月,新编《篮球》体育系通用教材由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此教材由体育院系教材编审委员会《篮球》编写组编写,以1961年出版的体育学院本科讲义《球类运动》为母版,同时参考各体育院、系编写的篮球教材和国内外篮球运动的先进理论、技术和方法编写而成,教材的出版保障了当时篮球课程教学的顺利运行。

篮球教学主要还是采用传统经验式训练方法,但在现代教育理论的影响下,部分教师开始重视教学方法的运用与探索。如:孙民治的《寓教于趣——谈培养学生上体育课兴趣》、韩之栋的“口诀教学法”、夏元仿的“启发式教学”、马毅的“游戏教学法”等一些来自教学实践的观点和研究成果,有效地促进了篮球课程教学,也开启了对篮球课程实践的研究热潮。

1977年“恢复教授、讲师、助教等职称”提出后,文革期间被借调做其他工作的篮球教师也大多被调回,至1984年底,全国高校篮球课程任课教师的职称基本都得到了恢复。

4 发展提高阶段(1985~1998年)

4.1 时代背景

1985年,中共中央颁布了《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该文件充分体现了中央对教育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以及改革的若干重大决策的精神。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这是指导90年代乃至今天我国教育工作的纲领性文件。综观这一阶段的系列改革,甚至教育术语的改变,我们能看到我国教育思想或理念欲摆脱苏联模式,借鉴西方模式,寻求“有中国特色”的趋势和努力。

4.2 篮球课程建设概况

1985年我国体育院校发展到了16所,至1998年全国近二百余所高校体育院系开设篮球课程。这一阶段的课程目标随专业培养目标的调整而时有调整:1986年主要培养中等学校体育教师,1991年提出要同时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到1997年,在原来的基础上,强调“专门性”人才,既具特长,又兼具全面的基本能力。可以说课程目标的不断调整,一方面体现了篮球课程自身知识体系的不断丰富和学生综合素质的变化,但更多的是社会需求发生了改变。

继1979年后,我国第三个版本的高校体育系通用《篮球》教材于1985年5月由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该教材是在全国体育学院教材编审委员会领导下,主要由北京体育学院负责编写。是在总结我国篮球运动的特点和多年来教学与训练的经验,吸收国外的先进经验和补充新的技术、战术内容,既考虑要符合高校体育系培养目标的要求,又要体现教材先进性、科学性和适用性的指导思想下进行编写的。但比较遗憾的是由于参加编写人员过多,意见较难统一,教材内容和体系上没有大的突破。1991年和1992年,人民体育出版社分别出版了体育学院《篮球专修通用教材》和体育学院《篮球普修通用教材》。这两本教材仍由北京体育学院主要负责,教材以1985年版为基础由各体育学院自编教材选优组稿,其中采用普修教材以整本选优为主,专修教材以章节选优为主的办法。

由于高等师范院校及一些综合性大学办学目标、专业人才培养规格不同,对篮球教材也有了新的要求。为了解决这一问题,1988年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了高等学校试用教材《球类运动——篮球》,应该说,这本教材的出版在我国篮球教材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从此,高师和体育院校的篮球课程教材“一分为二”、各成一体。1995年在试用版的基础上出版高等学校教材《球类运动——篮球》修订版,由孙民治教授主编。这一阶段在课堂内容上继续保持以技战术、裁判等技术教学为中心,强调掌握“三基”的同时,也注重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

各大体育院校系的篮球教师学历结构开始从本、专科层次逐步向研究生层次转化,至20世纪90年代后期,各高校的篮球师资梯队基本形成。需要指出的是,“1对1”指导,“传、帮、带”,“新进教师见习制”等都是那个阶段创造并沿用至今的行之有效的师资培养方法,为他们教学、训练和科研工作奠定了扎实基础。期间,高校篮球课程教学方法研究也得到了大发展,广大篮球一线教师在实践教学中探索出了很多具有专项特点的教学方法,如“篮球小步子”教学法、“指导发现式”教学,“比赛式”教学法等。对录像、幻灯等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的应用也得到了较大提高。篮球教学评价系统从方式、主体、内容等方面较以往的教学评价有一定程度的超越,逐渐强调能力的培养,部分学校增设了学生平时表现(课堂提问、考勤、作业等)的考核方式。

5 振兴调整阶段(1999年至今)

5.1 改革振兴时期(1999~2002年)

5.1.1 时代背景

20世纪末以来,互联网的产生加快了社会信息化的步伐,教育在影响个人、社会和国家生活方面,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也更加被重视。1998年12月教育部颁布了《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出台。这一时期,原国家体育总局直属的六所体育院校除北京体育大学外相继将主管权下放到地方,由地方主管,国家体育总局协管。各院校管理权的变化,使各院校增强了为地方社会发展而培养所需人才的本位意识,也为各学校积极开展深入而灵活的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可能性。1999年初,我国的高等教育开始了逐渐大众化的发展道路。

5.1.2 篮球课程建设概况

此时期的篮球课程目标既强调知识的系统性,更注重知识的应用性、动手能力以及学生个性、情感等的培养,各体育院校系篮球课程大都以培养“复合型”人才为目标,总体上向技能性、健身性、娱乐性、趣味性综合方向发展。

2000年和2001年《篮球运动高级教程》(篮球专修)和《篮球运动教程》(普修)分别出版,都由孙民治教授主编,两本教材集全国体育院校篮球界专家、教授的集体智慧和经验,内容全面而系统,并一定程度地体现了当时最新的篮球思想和理念。2000年,由孙民治教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了高等学校教材《球类运动—篮球》第三版,其在1995年修订版的基础上,在内容、图表等方面做了进一步修改,在非单科性体育院校得到了广泛使用。

随着高校扩招的推进,为缓解篮球教师缺乏问题,各学校吸收了一定数量的博士、硕士或优秀本科生来从事篮球一线教学,教师队伍趋向年轻化。

此时期的篮球教学方法呈现了多元化、精细化及综合化的现状和趋势。较多采用如幻灯片、录像、投影及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育技术手段。期间,“情境教学法”、“板块式、分段教学法”、“技能微格教学法”等数十篇教学方法的科研成果发表,有效地促进了篮球教学。终结性评价仍然是篮球课程考核与评价的主流。考核在评分尺度上仍然标准统一,尽管体现了一视同仁,但一定程度上打击了那些基础较差却非常努力的学生的积极性,抹杀了学生间的个体差异。

5.2 深化调整时期(2003年至今)

5.2.1 时代背景

2003年教育部相继颁布了《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实施办法》,2004年又颁布了《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0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从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战略出发,绘制了未来10年我国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宏伟蓝图。“这是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第一个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对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决定性意义。”《规划纲要》要求高等教育要向内涵式发展模式转变,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5.2.2 篮球课程建设概况

篮球课程目标开始从专项方面既强调基础,也强调多种能力的培养,尤其是中小学教学技能的培养,为“复合型”人才培养提供专项方面的保证。另外,“素质教育”、“健康第一”及”终身体育”等教育思想也被部分高校所强调,并写入了篮球课程标准。全国14所单科性院校中部分院校的篮球课程被评为省级或以上精品课程,其中首都体育学院、苏州大学及武汉体育学院的篮球课程先后获评为国家级篮球精品课程,他们在体育院校中发挥了重要的示范和引领作用。

2004年和2007再版了专修《篮球运动高级教程》和普修《篮球运动教程》教材,主编为孙民治教授。两本教材在各院校的实际使用中反映较好,至今已多次印刷,其中《篮球运动教程》于2008年被台湾引进使用。新版的专修教材将篮球运动提高到科学学科和社会文化现象的高度上来阐述篮球运动的规律、特点和相关教学、训练、科学研究等理论与实践,不但提升了篮球层次品位,也强调了篮球运动的影响和责任。但有部分教师反映该教材内容过全,理论过深,缺乏教学及训练方法等,在本科教学中不适用,而更适合研究生和篮球科研使用。高师版篮球教材于2009年再次修订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该教材编写组包括了高等师范院校、综合性大学体育院系和专业体育学院三方面专家教授,主编为王家宏教授。教材在学生和教师的使用中反映良好,满足了不同院校人才培养规格的需求。

这一时期的篮球教学方法更加多元化,“探究式教学”、“启发式教学”、“分层教学法”、“程序教学法”等多种方法纷呈,有的院校还在培养方案上要求开展篮球实验教学。篮球教学技术手段进一步体现现代化,理论课的多媒体教学已经普及,有些教师还自主设计开发了包括篮球技战术教学、篮球裁判教学与实践、篮球技战术数据统计、教学Q&A平台、基于Web的篮球教学等内容丰富的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和软件,较好地促进了篮球教学,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专项综合能力。

教师数量不足、师生比、教师学缘结构不合理是这一时期各校篮球师资队伍的突出问题。篮球课程评价方面尽管部分院校开始探索多种形式的评价方式,但仍然普遍以终结性评价作为主,而体现科学性、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多元考核形式有待推进。

结束语

篮球课程建设是一项复杂而长期的工作,而改革是它的常态。在把握社会需求、篮球知识体系发展及学生因素变化的同时,我们还应常回头看看,以史为鉴不但可以少走弯路,而且能帮助我们做出理性的选择。

[1]王家宏,陈新,等.新中国学校篮球的发展历程[J].体育学刊,2004(1):115

[2]李成梁,马毅,等.我国高等体育院校篮球课程发展的历史沿革[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9(5):96

[3]教育部研究室.中华人民共和国现行高等教育法规汇编(上、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4]刘光.新中国高等教育大事记 1949—1987[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

Analysis on Building Progress of Basketball Course in Colleges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Sports of China

LI Ming-da

(1.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Sports,Soochow University,Suzhou 215006,China;2.Chengdu Sport University,Chengdu 610041,China)

This paper,with the methods like literature reviewing,interviewing and comparative analyzing etc.,divided the building progress of basketball course in colleges into 5 periods since the foundation of PRC.They are,transitional and learning period;halting and perplexing period;reorganizing and recovering period;developing and improving period.It analyzes the different periods from,course goal,text book,teaching team,teaching methods and teaching means,for the purpose of a bright future and promo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basketball cours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China.

college and university of P.E.;basketball course;progress

G841

A

1007-323X(2012)03-0104-04

2012-01-26

李明达(1976-),男,副教授

研究方向:篮球运动教学与训练;体育文化

猜你喜欢
体育院校篮球运动篮球
论篮球运动的本质、特征及规律
幼儿篮球运动
体育院校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课程模式构建与探索
快乐篮球进山乡
鞍山市第五中学篮球运动开展现状调查与发展对策研究
篮球36计之瞒天过海
微格教学法在体育院校速度滑冰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冬奥会视域下体育院校加强英语教学的必要性
篮球辉煌(中篇小说)
体育院校(系)在我国体育强国建设过程中的作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