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性“原生态”民俗体育发展的现实进路*

2012-12-06 22:11张华江杨翠丽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12年4期
关键词:原生态民俗体育

张华江,王 林,杨翠丽

(1.湖北文理学院体育系,湖北襄阳 441053;2.武汉理工大学体育部,湖北武汉 430070;3.贺州学院体育系,广西贺州 542800)

地域性“原生态”民俗体育发展的现实进路*

张华江1,王 林2,杨翠丽3

(1.湖北文理学院体育系,湖北襄阳 441053;2.武汉理工大学体育部,湖北武汉 430070;3.贺州学院体育系,广西贺州 542800)

地域性民俗体育的原生态传承是保护与发展我国民俗体育文化的一条重要途径。通过对地域性民俗体育及原生态的界定,在分析地域性“原生态”民俗体育的特点及发展困境的基础上,提出地域性民俗体育“原生态”传承的路径选择。通过利用地域性民俗体育文化的“造乡运动”、民俗体育“文化生态”的活态保护、地域性民俗体育原生态发展的“去模式化”及提高对原生态民俗体育的文化认同等措施,以促进地域性民俗体育的原生态传承。

民俗体育;地域性;原生态;传承;路径选择

2011年10月中共中央颁布《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要求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发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形成与我国国际地位相称的文化软实力,在日趋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中赢得主动。地域特色明显的原生态民俗体育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护我国民族文化多样性、安全性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典型代表,更是华夏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然而,在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多样文化交融日益频繁、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发展态势下,众多原生态民俗体育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原生空间逐渐压缩,生存环境逐渐被蚕食,更有甚者部分地域特色显著的原生态民俗体育文化已经成为我们活的记忆,因此保护和发展我国地域性原生态民俗体育文化刻不容缓。

1 地域性民俗体育及原生态的界定

地域性民俗体育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由一定民众创造并传承,并依附于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文化活动[1]。如新疆舞、西藏舞、南方的龙舟、北方的赛马等,都是具有鲜明的地区特色,是区域性居民在日常生活中由于受地理环境、生活习性、风俗沿革等的影响形成的一种活动。从其活动名称、服装、舞蹈形式等都可以看出其所具有的地域性特征。地域性民俗文化是我国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地域广大人民群众长期社会实践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千百年来原著居民在特定的居住环境中形成的各种民风习俗。原生态民俗体育活动具有极强的地域性特征,体现各原著居民的日常生活特色,是一个区域有别于其它区域的特有文化事象。同时,地域性民俗体育文化也具有开放性的特点,是一种动态的社会文化,它在社会发展中形成,并在社会发展中不断得到丰富和完善。

“原生态”是指没有被特殊雕琢,存在于民间原始的、散发着乡土气息、在自然状况下生存下来的一种形态,是事物的本真状态,不能受到外界的影响而产生变异[2]。原生态是一些地域性民俗体育存在于人类历史上最成功与最持久的适应方式,它能够与人们的生存环境和谐共存,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平衡关系。原生态体育形式是自娱自乐的而不是纯体育性质的,是随机的而不是规范的,是省力的而不是刻意的,是参与的而不是观赏的,是传承的而不是创编的[3]。它是远古时期体育的一种萌芽,是原著居民日常生活中的一种下意识活动。如汉水流域荆山地区的端公舞、丽江地区的东巴跳、土家族的巴山舞等,这些具有原始风情、古朴粗狂的文化活动,是世居穷乡僻壤的原著居民在巫风盛行的远古时期祭祀活动中逐渐形成,并发展完善,成为当时人们的一种精神依托及表达美好愿望的形式。从文化生态学的角度来讲,原生态体育提倡向其本源回归,在文化多样性发展下追求保留初始状态的、质朴的、更贴近生产生活源头的体育文化发展形态。

2 地域性“原生态”民俗体育的特点

2.1 原始的崇拜性

原生态民俗体育是在科学技术落后的蛮荒年代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人们为了祭祀活动和祈求风调雨顺,模仿农耕、狩猎活动等形成、发展、流传下来的。在原始图腾崇拜的社会,原始人类对于自然界神秘客体如动物、植物等的模仿有一种特别的兴趣,如同儿童总爱用身体动作表现自己对发生了兴趣的事物的迷恋[4]。不同的地域对事物的崇拜是不同的,如土家族对白虎的崇拜、纳西族对金蛙的崇拜、蒙古族对雄鹰的崇拜、苗族对孔雀的崇拜等,他们通过动物形象性的模仿来表达对所崇拜图腾的一种崇拜与敬畏。远古时期人们由于对自然界的认识不足,对超越人类力量的大自然往往怀有敬畏之情,把某种动物、植物或非生物当作自己的亲属、祖先或保护神,寄希望他们能够有效地保护自己,并可从中获得力量和技能。实质来说图腾是一种被人格化的崇拜对象,暗含了人类的合理想象和美好愿望。如云南哀牢山的《十二兽神舞》,在每隔三年的首月(即虎月)的第一个虎日,在南涧县虎街山神庙举行一次大祭。这是一个盛大的节日,届时四乡彝族部落相聚欢庆,其中要由十二个巫师表演《十二兽神舞》。舞蹈中最突出的是虎舞,巫师身披虎皮,率领十二圣兽登场,表示象征纪日、纪月、纪年的神灵降临,而后一声长啸,腾空跳跃追逐群兽,群兽应声四逃,存托虎的威风。这些舞蹈都是形象地模仿各种动物进行表演,表达对原始图腾的崇拜与敬畏。

2.2 自然的场域性

法国著名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对场域(field)这样说过:“我将一个场域定义为位置间客观关系的网络或一个形构,这些位置是经过客观限定的[5]。”区域性原生态民俗体育的诞生与发展总是需要一个特定的生态环境,包括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意识形态。在社会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中受到当地居民宗教信仰、社会风俗、族群习惯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原生态民俗体育的产生自然会呈现出一定的场域性。在不同地域居住的不同民族,所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民风民俗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如土家族的女儿会、壮族的歌婆节、瑶族的盘王节、羌族的青苗节等等,在这些民俗节日伴随着大量的当地民俗体育活动,如巴山舞、扁担舞、汤瓶舞、芦笙舞等。由此可见,各原生态民俗体育的产生必须具有各自生存的原始土壤,是在一定场域里由内部机制的相互作用产生的,而不是外界力量的干涉,具有鲜明的内生性。如果人为地改变其发展环境或发展方式,势必会因丧失天然的自我保护屏障而产生毁灭性的破坏。因此,原始民俗体育只有在特定的场域内才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生命力,才会对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更为有利。

2.3 固有的生活性

民俗体育是原著居民在日常生活中所形成的一种文化活动,它的开展时刻体现着当地居民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技能。在民俗体育的活动形态中随时可以见到原著先民开创祖业的丰功伟绩、抗击外敌的壮烈场景、迁徙流离的艰难回忆以及喜庆丰收的欢快情节等。这些具有原始回忆的文化遗存经常是融入人们日常的生活习俗、祭祀礼仪、婚丧嫁娶、节日庆祝等活动之中,成为人们释放自己的激情、活跃氛围的一种情感外显方式。如土家族的巴山舞就是居住在高山密林的土家人在日常上山下河的生活中形成的动作形象,这种舞蹈最主要的特色就是“同手摆”,或者称之为“顺摆”,也就是上左脚摆左手,上右脚摆右手,这是一种典型的上山下坡时的动作形态,是人们日常生活的真实反映。而流传汉水流域中上游地区的薅草锣鼓舞也是人们在日常的生产活动中为指挥群体、鼓足干劲、缓减疲劳的一种歌舞形式。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激发人们的劳动热情,提高生产。这些具有典型民族生活气息的地域性民俗体育项目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

2.4 特有的象征性

一般而言,原始民俗体育产生并服务于原始的各种仪式性活动,成为人们祭祀节庆节日中的代表性活动。人们在节日里举行相应的民俗体育活动,以祭祀祖先神灵或庆祝农业丰收。如元宵节舞龙舞狮;清明节踏青;端午节赛龙舟;中秋节舞火龙;重阳节登高等。这些民俗体育都是融入人们日常的传统节日之中,是这些节日仪式活动的主要内容,成为人们传统节日的标志性活动。此外,一些传统民俗体育活动在难以表达某种抽象性的文化意蕴时,就会通过民俗体育中的某些器物来传达某种情感或信息。如土家族八宝铜铃舞,在舞者舞动器物的铜铃上都雕有一个马头,象征祖先骑过的宝马,舞动时手摇铜铃,翩翩起舞,高唱祭祖求福的古歌,颂扬先祖的不朽功绩以示怀念,并祈求神灵的庇佑,表达对逝去亲人思念的一种象征性仪式。而丽江的东巴在进行东巴跳时,左手握板铃,象征太阳,右手持手鼓,象征月亮,也是一种征服宇宙自然,执掌权力的写照。

3 地域性原生态民俗体育的发展困境

3.1 外界环境不断恶化

民俗体育最初作为“草根体育”,特有的地理环境是其发展的源泉和土壤。然而在当今全球化发展的背景下,地域性原生态民俗体育正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和碰撞,威胁着民俗体育的生存和发展。原始民俗的广域化发展和都市文化的冲击使得许多民俗体育面临消亡[6]。我国地域性原生态民俗体育的发展也需要特定的地理环境,这些环境决定了民俗体育的地域性和特色性,保证了文化的多样性。然而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各种高科技技术的运用,促使中国高速地从乡土型转变为城市型,人们的传统观念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改变,全球成为彼此相邻的地球村,从而造成原生态民俗体育自然发展的天然屏障被无情地打破,民俗体育文化的地方性逐步减弱,并时刻面临着外来文化的冲击。此外,大部分民俗体育的产生与特定的生产方式是一脉相承的,一些地域性原生态民俗体育项目本来就是直接来源于原始的生产劳动。如薅草锣鼓、巴山舞来源于农业活动,投枪、射箭来源于打猎等。然而高科技的大量使用彻底改变了传统的生产方式,机械化、自动化严重地影响原有民俗体育的生存与发展。地理环境的恶化造成地域性原始民俗体育失去生存的土壤,正面临消亡的境地。

3.2 政府保护力度薄弱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国家对我国传统文化保护与发展的一项英明之举,也是我国民族传统文化发展繁荣的历史机遇。在当今保护与传承地方传统文化遗产的口号下,各级政府加强了对原生态的民间传统文化的关注,一些地方的民族传统文化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保护与发展。但在多数地方,由于追求经济利益、面子工程等多种原因,造成当地的政府部门对传统文化的保护还只是停留在观念上,虽制定一系列的保护政策,但没有做出切近实际的行动,政府部门在经济和政策方面没有给予相应的实际支持。更有甚者,一些地方政府打着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旗号向上级政府索要经费,转而却挪为他用,文化遗产的保护成为一些投机官员申报经费的借口。因此,多数原生态民俗体育的发展还处于自我发展阶段,自生自灭。政府部门对于地域性原生态民俗体育的保护和发展策略多数还只是停留在口头上或纸面上,缺乏具体的落实与执行,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前景堪忧。

3.3 文化认同不断衰退

文化认同是指“个体对于所属文化以及文化群体内化并产生归属感,从而获得、保持与创新自身文化的社会心理过程”[7]。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随着社会的变迁、文化的融合,不同地域居民会产生不同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从而导致不同的文化认同。美国文化人类学家奥博格曾提出“文化休克”理论,是指随着人类的迁移或社会的变革,当人们进入一种新的文化环境就会产生不适应的感觉,从而产生对原有文化的怀疑,造成文化认同的减弱。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高科技的大量运用及三峡工程、南水北调工程移民等,人们日常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都受到极大的影响,彻底颠覆了原有的生活习惯。这种生活方式的改变使得居住地人们对传承下来的文化遗产变得冷漠,对原生态民俗体育活动的参与采取消极的态度,缺乏应有的参与热情,这在年轻一代表现尤为突出。

3.4 传承现状日渐式微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多元文化的交融,尤其是西方强势文化的冲击,造成年轻人对本土文化缺乏认识,对传统艺术的继承缺乏兴趣,地域性原生态民俗体育正面临传承式微的堪忧境地。由于大部分原生态民俗体育都属于行为民俗,其传承方式主要是通过老一辈对年轻一代的“言传身教”。而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传统单一的农耕经济发展模式已被现代市场经济发展模式所取代,农村经济结构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随着乡民们越来越多地走出大山,大部分中青年常年在城市务工,有更多机会接触到大城市现代的文明,对于传统文化意识逐渐淡薄,人们对民俗信仰仪式中的原生态民俗体育缺乏应有的热情。居留在家中的人员减少,且非老即小,老者逐年减少,而青少年在幼儿阶段对本地原生态民俗体育的好奇心,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及对外界知识的摄取而对本土文化活动失去参与的兴趣,从而造成传承的人群的逐年减少。随着地域性原生态民俗体育项目传承人的逝去,使得极具民族特色的地域性原生态民俗体育传承出现断层。

3.5 发展模式劣性变异

一般而言,原始的地域性民俗体育文化内容包括着丰富的地域文化内涵,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随着历史的变迁,原始民俗体育的文化特征在发展中已经有所变动,从而使原始民俗体育祭神祀鬼的宗教传统功能被减弱,而娱人媚世的意识不断增强,民俗体育活动的原有本色染上了现代社会庸俗浮躁的色彩。此外,一些急功近利的纯商业开发,人为造成民俗体育浅表化、商品化,有的甚至任意撰改、生搬硬套一些当地根本不存在的民族文化,制造伪民俗。导致一些优秀的民俗体育吸引力减弱或开发不足,面临衰退或消亡的局面。如我国黔东南的独木龙舟活动,其本身是一种体现独有民族性格的巫术礼仪性游戏竞技文化遗存,是反映远古时代竞技到体育的萌芽进程中的活化石,其活动形式只能适合自己特有的模式。然而,由于当地政府按照国际化模式的规则化改造,使当地人失去参与的热情,独木龙舟活动面临消亡的境地。地域性原生态民俗体育功利性的劣性变异,对民俗体育乃至整个民俗文化的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非常不利。

4 地域性民俗体育“原生态”传承的路径选择

4.1 服务地域文化发展规划

民俗体育是地域历史文化的表现,它既是该地域百姓在认识世界及改造世界过程中精神财富的外显,也是该地域居民日常生活习性、整体风俗的鲜明写照,在其传承中无不体现该地的整体地域文化特色。由于单个文化的发展势单力薄,必然会被强势文化所融合。因此,地域性文化的整体发展才是一个民族传统文化发展的必然之路,是民族文化繁荣的必然诉求,是立足于世界文化之林的必然选择。由此可见,地域性原生态民俗体育要想得到传承与发展,就必须优先发展具有民族特色的整体性地域文化,使自己自觉地融于地域性文化发展的潮流中,以保障地域性文化发展的活力,从而使自己也得到相同的发展与传承,获得更多的生存空间,创造更多的发展机遇。只有这样,原生态民俗体育才能在地域文化发展版图中谋求稳定的席位,使自己能够可持续地健康发展。

4.2 充分利用文化“造乡运动”

“造乡运动”是通过弘扬优秀乡土文化,充分尊重民间的独特文化和风俗习惯,克服城市化给农村社会带来的必然冲击,保留了乡土社会中的艺术魅力和人文情怀[9]。我们可以充分利用“造乡运动”的成功经验,在当地政府的正确引导和扶持下,根据自身的特色和优势,以县、乡、村为单位发展一种或几种具有相对优势的民俗项目,通过指定民俗传承人,设定民俗示范村,保护和发展地域性原生态民俗体育。当然,民俗体育文化作为全世界居民共同的精神财富,不能因为“造乡”而把优秀的民俗文化禁锢于个别乡村,局限于个别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造成“独脉”相承,树立壁垒,而不让其他地区接触或传习。只有彻底改变其原有的传承陋习,打破固有的发展习俗,拓展鲜活的生存空间,自觉地与其它优秀文化相互交流、融合,才能保证民俗体育的可持续发展。

4.3 “文化生态”的活态保护

“文化生态”的理念,其目的在于“解释那些具有不同地方特色的独特的文化形貌和模式的起源”[10]。各个民族由于所处的地理环境、物质生产方式、社会组织之间的差异性,形成了各个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异质性和多样性。因此,地域性民俗体育总是与当地居民的民风民俗、生活习惯、风土人情、原始信仰等有着无法割舍的联系,其传承一直是与相邻同源文化相伴而行的。地域性民俗体育的保护与发展必须与周围的环境发展相适应,包括自然环境及人文环境,对其保护不应该只仅仅从形式上下功夫,一味地追求非物质文化遗产等面子工程,而应该对其进行文化生态的活态保护,即从该地域的整体文化生态出发,发动群众,宣扬地域性民俗体育文化,使其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最终形成活世态的保护体系,而不是仅仅通过“申遗”这样的形式主义使之束之高阁。只有这样才能使民俗体育活动在活态的文化生态环境中进行新陈代谢、自我更新,从而获得更加广阔的生存发展空间。

4.4 “去模式化”发展

地域性民俗体育原生态发展有其特有的发展形式,不能功利性地模式化,在发展中必须把握其“原生态”的价值本位,实行发展的“去模式化”。目前,脱离“原生态”民族传统体育的本源意义,功利性地改造与建设,人为的再造体育形式,盲目的模式化给“原生态”的地域性民俗体育带来极大的伤害和破坏,这种劣性变异使民俗体育走上自我毁灭的深渊。同时,模式化也不符合原生态民俗体育的发展特点,模式化的后果使原生态民俗体育地域性、民俗性及其蕴含的丰富的象征意味逐渐消失,进而带来自身生命力的衰减。因此,在民俗体育原生态开发的过程中需遵循其固有的发展程式,先抢救后发展,在保留其原有“根和源”的基础上,使其不断地适应新的发展环境,并带有自我造血的发展功能,只有这样才能使原生态的民俗体育得到进一步地保护和持续发展。

4.5 提高青少年的文化认同

文化的传承最终还是需要广大民众这一载体,尤其是朝气蓬勃的青少年,他们是我国民众文化的主要继承者,他们的态度和行为直接影响到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因此,对青少年的民族文化教育和宣传就显得至为重要。地方政府及教育部门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最大限度地为青少年创造一个能够随时体验民族传统文化的学习氛围,及时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及魅力。利用教育资源,通过开设校本课程,撰写当地民俗文化的校本教材,将传统体育文化教育纳入学校的教学之中,使青少年能够在早期充分了解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内涵,培养他们的文化认同和对原生态民俗文化的自信心。此外,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应充分利用网络、广播、电视等不同形式的媒介,宣传民俗体育文化,同时利用余暇时间让更多的青少年实际参与到原生态民俗体育的各种活动中去,重拾民族自信。

总之,民俗体育文化是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朵奇葩。它蕴含着我国各族人民强烈的民族感情,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在当今西方强势文化的入侵及现代社会人们对传统文化冷漠的时代背景下,保护与传承民族文化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我国地域性原生态民俗体育的发展,必须通过文化发展的整体规划,立足本土,树立文化自觉意识,以“文化生态”及“去模式化”的发展模式,努力保护和传承我国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

[1]陈莉.地域民俗体育文化的研究定位及其策略选择[J].体育与科学,2010(1):56-59

[2]王林,晋会峰,徐刚.非物质文化遗产视域下传统武术“原生态”传承之悖论[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9,24(2):158-161

[3]朱勇.原生态价值取向与村落体育的“善本再造”[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0(6):681-685

[4]刘健.宗教与舞蹈[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78-79

[5]皮埃尔布迪厄.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M].李猛,李康,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56

[6]徐琳.论我国民俗体育的地域文化特征与发展[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5):34-36

[7]陈世联.文化认同、文化和谐与社会和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3)

[8]万义,胡建文,白晋湘.少数民族地区民俗保护与全民健身体系的同构[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9(6):25-30

[9]王兴一.日本“造乡运动”对我国民俗体育传承与开发的启示[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1(1):6-10

[10]唐家路.民间艺术的文化生态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31-32

Development Dilemma and Path Choice of Regional“Original Ecology”Folk Sports

ZHANG Hua - jiang1,WANG Lin2,YANG Cui- li3

(1.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Hubei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Xiangyang 441053,China;2 .Dept.of PE,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Wuhan 430070,China)

Original ecology inheritance of regional folk sports is an important route to protect and develop Chinese folk sports culture.The paper interpreted the concepts of regional folk sports and original ecology.Then based on analyz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original ecology inheritance of regional folk sports and its development dilemma,some route selections were put forward.Itwas suggested that"Living Protection"of regional folk sports such asmaking townships and culture ecology,dismodelization of original ecology development,aswell as improving people's culture identification on original ecology folk sports be taken to its original ecology inheritance.

folk sports;regional;original ecology;inheritance;approch choice

G80-05

A

1007-323X(2012)04-0018-05

2012-03-15

张华江(1973-),男,湖北随州人,副教授,硕士

研究方向:民族传统体育研究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10YJA840054);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2011jyty141)。

猜你喜欢
原生态民俗体育
民俗中的“牛”
民俗节
漫画民俗
原生态演唱风格的理性研究
“最天然”的经济形态——零加工、原生态
回归“原生态”
我们的“体育梦”
“原生态”与儿童文学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