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小红,郑燕
(渭南市中心医院,陕西 西安 714000)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引起左室功能不全及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最常见病因,其发病率、病死率和误诊率高[1]。实验和临床资料提示溶栓治疗可防止心肌梗死后左室重构,从而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和预后,但是影响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后生存质量的因素还很多[2]。笔者具体探讨了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后发生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的因素与对症护理。
选择2010年3月~2011年12月在我院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并成功接受溶栓治疗的60例患者。入选标准:自愿接受调查、无精神疾病或认知功能障碍、年龄>16岁、符合国际心脏病学会及WHO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标准。
所有患者都采用rPA溶栓治疗:用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酶衍生物(rPA,山东阿华生物药业有限公司生产)18 mg加入生理盐水10ml内溶解静脉推注,推注时间2min以上10min以内,间隔0.5h后重复前量再次推注1次。
详细记录入选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及溶栓结果,并记录治疗后住院期间病情变化及60d随访期内MACE发生情况(MACE: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包括再发心绞痛、非致死性再梗死、梗死相关血管再次血运重建、心力衰竭及心源性死亡[3])。
使用SPSS16.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两个总体均数比较的单因素方差分析的Bonferroni法检验,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采取逐步步进(LR)法,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所有患者在住院期间MACE发生率为8.3%,随访60d的MACE发生率为33.3%,见表1。
表1 不同时期患者MACE发生率比较(n)
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显示性别、左室射血分数及糖尿病病史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术后60dMACE发生率的独立预测因素,结果显示男性发生MACE的危险是女性的0.47倍、左室射血分数每增加0.1发生 MACE的危险降低22%、糖尿病患者发生MACE的危险是非糖尿病患者的1.8倍,见表2与图1。
表2 60d发生MACE危险的COX回归分析结果
图1 各协变量在均值时的生存曲线
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常见病、高发病,在我国有患者1000万人,每年新增300万人。现代医学模式认为,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心身疾病,其发病、转归均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关。对溶栓后患者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死亡率[4]。为此要加强对症护理,首先要加强对治疗后患者的评估,向患者和家属讲解有关预防MACE的知识,提高患者对MACE的认识。临床研究证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抗栓治疗下早期进行适量运动,可通过增加血管内皮NO生成,缓解过度激活的交感神经系统,使心功能得到改善[5]。运动康复方案不仅可以改善心肺功能,还可通过脂代谢防治高脂血症,降低冠心病危险,稳定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并预防心血管并发症。同时护理过程中应对患者进行心理指导和疾病指导,如戒烟、纠正社会适应不良行为;控制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改变久坐的生活方式等等。必须看到,让患者摒弃早已习惯的不良生活方式、坚持让人流汗的运动处方是极其不易的,而护士参与的康复过程毕竟有限[6],帮助患者建立有力的社会支持系统显得尤为重要。社会支持系统的建立有赖于完善的医疗服务体系、对患者家属的健康教育、社区辅助系统以及心理医生的支持。护士应具备完善的专业知识、判断能力和良好的护患交流技巧,根据患者的不同症状、不同心理社会背景、康复的不同阶段,制定适当的护理方法和手段[7]。
总之,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后发生MACE的因素主要有性别、左室射血分数及糖尿病病史,护士要熟悉MACE形成的相关因素,落实好各项护理措施,做好健康指导,才能为患者带来真正的康复。
[1]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治疗建议[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2,30(1):17-23.
[2]范臻,蒋雪妹,王一尘.音乐疗法对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病人血压的影响[J].护理研究,2005,19(4):605-606.
[3]Hemingway H,Shipley M,Brunner E,et al.Dose autonomic function link social position tocoronary risk?[J].Circulation,2005,11l(25):3071-3077.
[4]刘晓虹.中美临床心理护理模式的比较与思考[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2,19(6):5-6.
[5]杨菊贤,张阳.心理行为因素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2,11(2):121-122.
[6]于兆莉.心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作用[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5,14(12):1065.
[7]杨新春,李延辉,王乐丰.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258-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