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门诊患者人性化护理体会

2012-12-04 07:49邱晓丹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2年12期
关键词:门诊患者老年病人性化

邱晓丹

(绍兴市人民医院,浙江大学绍兴医院,浙江 绍兴 312000)

随着人均寿命不断延长,老年人所占人口比例不断增加,老龄人机体衰退所产生的各种疾病,老年人的健康问题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如何为老年门诊患者提供优质、安全、满意的护理服务,是老年门诊护理的重要工作。

一、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586例患者中男303例,女283例;年龄60-89岁,平均73.5岁,将患者随机分为 2组:观察组301例,为2012年1月到6月人性化护理开展以来,其中男163例,女138例,平均73.7岁;对照组285例,为2011年7月到 12月人性化护理开展以前,男151例,女134例,平均72.7岁。

2.评价级度。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很不满意,分别规定了 1.0、0.8、0.6、0.3、0 五个级度分值。

3.统计学处理。数据采用、SPSS 16.0软件统计分析,观察组和对照组间差异采用 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显著性。

二、结 果

2组满意程度比较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实施老年患者人性化护理以来,患者满意程度明显提高,具体见附表。

附表 观察组和对照组满意程度比较

三、老年人门诊患者的特点

1.自尊心强烈。老年患者情感比较脆弱,自尊心很强,特别希望得到尊重和照顾。门诊患者多且就诊时间较集中,护士相对少,有时候会顾此失彼,有的老年病人往往会觉得你不重视他,对他照顾不周而生气,对老年患者的尊重是医护人员的重要品德。

2.对就诊流程不熟悉。老年患者相对文化水平偏低,加上视力、听力有不同程度地下降,有的家属因为种种原因又不能陪伴就诊,再加上大医院一般都采用现代化的智能信息化系统,老年患者往往不能很好地适应。

3.敏感易怒或悲观消极。老年人患病多属慢性病,由于病程长或有反复发作的特点,得不到人们的尊重或社会的承认,导致性格的改变,情绪不稳,出现易激惹,性格急躁,爱挑剔的不良行为。有的老年患者因治疗效果不显著,经济负担过重,担心给子女带来不便,常常会有悲观消极情绪。

4.匮乏健康知识常识。许多老年人因为健康知识的缺乏,出现服药不规则或乱服药的现象,甚至造成一些并发症。

5.老年人各系统功能趋于减退,听力、视力、记忆力均差,患者年龄越大,服药依从性越低,患者不依从是临床合理用药的主要障碍之一,且直接影响到治疗质量。

6.护理服务的局限。目前大多数老年门诊的护理服务远远不能满足老年患者就诊需求,一些专科就诊和检查要与普通门诊患者一同等候排队,挂号、就诊、检查不在同一区域,且流程复杂,给老年人就诊带来极大不便和安全隐患[1]。

四、人性化护理体会

针对老年门诊专门的特点,提供特有的人性化护理体会,以满足老年患者就诊需求。人性化护理就是以人为本为理论依据,强调以病人为中心的人性化服务,人性化护理为老年门诊患者提供了全方位、高质量的护理服务。

1.创造良好的就医环境。良好的环境使人愉悦,并可提高抗病能力和促进康复。树立一切从病人出发的思想,就诊环境应布局合理、宽敞明亮、地面防滑、空气新鲜、温度适宜、物品放置整齐,每个楼层设有饮水设施和导医护送服务,卫生间离候诊区较近,有残疾人卫生间等,营造干净、舒适、温馨的就医环境,尤其注意防止老年患者的跌倒问题[2]。

2.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尊重老年人是沟通的基础[3]。护士要尊重老年病人,多用体贴、尊重的语言,文明礼貌,切忌生、冷、硬等恶劣态度,要善于与老年病人沟通,让老年患者了解自己的病情和治疗方案,便于治疗时配合,同时做好健康宣教,也要对老年病人的心理进行各方面人文关怀,缓解病人的心理压力,还要耐心地回答病人及家属的提出的问题,给予他们圆满的答复,突出人性化服务的需求。

3.提高专业水平。医护人员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特别是知识和能力,要有与现代护理实践的观点及标准相关的知识,拥有与日益变化的话题、关注的焦点、争议及伦理学相关的知识,以良好的职业道德、优雅的仪表、文明的语言、和蔼的态度为病人服务,在工作中主动与病人交流,耐心细致地指导老年患者如何进入下一就诊环节,在护理工作中营造轻松、亲切、平等的气氛[4]。

4.塑造良好的职业形象。医护人员的职业形象是指医护人员全部内涵的整体形象,是内在美与外在美的有机结合。塑造良好的职业形象,不仅能使医护人员对自己从事的职业充满自信,也使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和满足,医护人员也在实践中充满自尊心、自信心、责任心。

5.加强老年心理护理。老年患者的需求是多维的,体察患者情绪,全面了解各方面的情况,仔细观察病情变化,做到以心交流,让患者感到温暖,避免产生被遗弃感和抑郁感,激励老年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维护老年患者的最佳心理状态,根据他们的心理特点,给予理解、尊重和体贴,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用情来了解他们,用心来体贴他们,用爱来唤醒他们,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决心,配合细致入微的心理护理,给老年患者提供度过一个亲切、舒适、安全的治疗环境。

老年患者作为特殊的弱势群体,在就诊时给予必要的心理和身体护理措施是提高患者就诊质量的关键,是帮助老年人树立救治信心的基础[5]。作为门诊医护人员,必须具有强烈的责任心、同情心、宽容心,去尊重和爱护他们,主动热情地去把工作做细做精,提供全方位、高质量的人性化护理服务,从而更有利于疾病的康复,同时医护人员也能从人性化护理工作过程中获得满足感、成就感,能在工作中获得快乐,同时也实现了自我价值。

[2]刘世晴,鲍 军,蔡崔春,等.老年医院预防患者跌倒管理流程建立与应用[J].中国护理管理,2010,10(10):45-47.

[3]凤 云,张起东,张玫翔.老年门诊健康教育体会[J].河北中医,2009,31(4):624.

[4]陈 淑.人性化护理在老年门诊护理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1,9(9):2415.

[5]徐春晴,王 兵.老年患者心理沟通方法浅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1,9(5):62.

猜你喜欢
门诊患者老年病人性化
分析护理干预对门诊患者肠镜检查前肠道清洁度的影响
个性化护理在老年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内科老年病实施人性化护理的应用效果探讨
COVID-19疫情下某三甲医院1066例发热门诊患者临床资料分析
探讨提升门诊患者满意度、改善分诊导诊护理服务的方法
Joseph F. Engelberger
论如何提升博物馆人性化公共服务质量
人性化
包装色彩人性化设计观
加入人性化考量令体验更佳 TDG Audio IWLCR-66 & IWS-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