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2009年隆林各族自治县法定报告乙丙类传染病疫情分析

2012-12-04 02:59吴声荣黄亚铭杨永亮吴东海李玉洁韦海艳区德锦邹春燕
中国卫生统计 2012年1期
关键词:乙类传染病发病率

吴声荣 黄亚铭 杨永亮 吴东海 李玉洁 韦海艳 区德锦 邹春燕

广西百色隆林各族自治县地处云贵高原东南部,毗邻贵州的兴义、安龙和册亨等县,是个少数民族聚居地,主要居住着壮、汉、苗、彝、仡佬等5种民族,少数民族占总人口79.41%。总面积3543km2,辖16个乡(镇),179个行政村,2619个自然村屯,目前全县总人口39万多。该县的经济基础薄弱,属于国家级贫困县,2000年该县曾发生一起动物鼠疫暴发流行并波及人间的重大疫情〔1〕。为探讨该县法定传染病的流行情况及为当地政府制定相关控制措施提供依据,现将该县2004~2009年法定乙丙类传染病疫情资料分析如下。

材料和方法

1.资料来源 疫情资料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子系统《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人口资料来源隆林各族自治县统计局。

2.方法 用Excel软件对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疫情数据进行整理,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隆林2004~2009年法定传染病乙丙类报告发病情况做出分析(其中手足口病、甲型H1N1流感分别于2008年、2009年起进行了统计,其余年份未统计)。

结 果

1.传染病发病及死亡概况 2004~2009年该县发现法定报告乙类和丙类传染病共5 184例,人群年均发病率为233.21/10万。传染病死亡人数共57例,人群死亡率为2.56/10万,均为乙类传染病感染导致死亡,其中狂犬病患者死亡人数47例,占总死亡人数的82.46%,而病死率为100%(47/47);新生儿破伤风死亡人数7例,占总死亡人数的12.28%,病死率为20.59%(7/34);疟疾、艾滋病和结核病均有1例死亡病例。乙丙类传染病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详见表1。

2.传染病病种构成 报告乙类和丙类传染病共22种,其中乙类传染病14种4545例患者,年平均发病率为204.46/10万,丙类传染病8种639例患者,年平均发病率为28.75/10万。

3.传染病发病位次 乙类传染病总发病数位于前5位的依次为肺结核2668例、病毒性肝炎736例、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283例、淋病253例和梅毒251例,占乙类传染病总病例数92.21%(4191/4545)。丙类传染病总发病数位于前5位的依次为流行性腮腺炎416例,风疹98例,其他感染性腹泻62例,手足口病44例,流行性感冒12例,占丙类传染病总病例数的98.90%(632/639)。

4.流行特征 肺结核病例是每年发现较多的乙类传染病。病毒性肝炎(特别是乙肝)、梅毒、狂犬病、新生儿破伤风、疟疾和艾滋病等患者呈现逐年增多的趋势。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淋病、麻疹、流行性乙型脑炎、伤寒和副伤寒等患者逐年递减。丙类传染病以流行性腮腺炎病例较多,其次为风疹患者,近几年还发现有新发的麻风病病例,分别为2006年1例、2007年2例、2008年1例。手足口病自2008年列入法定丙类传染病管理后,病例报告2008年12例,2009年32例。

(1)年龄和性别分布 各年龄组均有传染病患者,年龄从0岁到64岁,占总病例数的94.29%,但以15~24岁年龄组患病率最高。在所发现的传染病患者中男性为62.19%,高于女性的37.81%。丙类传染病在5~14岁为发病高峰期,15岁以后的年龄组患者较少(表1)。

(2)职业分布 2004~2009年乙丙类传染病患者包括了16种职业,但以农民发病人数最高,占总病例的58.24%(3019/5184),其次为学生占14.74%(764/5184),散居儿童占7.64%(396/5184)排在第三位,工人占4.01%(208/5184),托幼儿童占2.41%(125/5184),干部职员占2.30%(119/5184),家政、家务及待业占2.12%(110/5184),教师占 2.01%(104/5184),其他职业人员发病人数所占比例均在2%以下。

(3)地区分布 该县16个乡镇均存在乙丙类传染病患者,以新州镇人群患病率最高,总发病人数为1283例,人群年平均发病率为89.03/万;其次为平班镇,总发病人数为 451例,人群年平均发病率为47.37/万;德峨乡总发病人数为360例,人群年平均发病率为44.50/万;而隆或乡患病率最低,总发病人数为187例,人群年均发病率为6.67/万。

(4)时间分布 2004~2009年该县乙丙类传染病每年平均为864例,2009年有所增加为1005例。该县全年均有传染病病例出现,每年病例出现的高峰期在4~6月份,其中乙类传染病在6月份,丙类传染病在4月份。

表1 2004~2009隆林各族自治县人群法定报告传染病(乙丙类)发病与死亡情况

讨 论

2004~2009年隆林各族自治县乙丙类传染病各年发病率波动在203.06~260.56/10万之间,年平均为233.24/10万,2009年有所增加为260.56/10万,病例呈现逐年增多的趋势,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近几年一些新发现的传染病监测力度增加,如手足口病、甲型H1N1流感分别于2008年和2009年开始纳入监测统计范围,另一方面是由于国家《传染病防治法》的进一步贯彻落实,各级医疗部门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不断的完善所致。

隆林各族自治县乙类传染病人群年均发病率为204.46/10万,结核病是当地人群中发病最多的疾病,人群年均发病率为120.02/10万,这与近几年全国乙类传染病发病人数第一的为病毒性肝炎有所不同〔2〕,但与广西全省近几年结核病发病排名第一是相一致的〔3,4〕。该县乙类传染病病例发病人数其次为病毒性肝炎,人群年均发病率为33.11/10万,人群中主要以乙型肝炎患者为主,人群年均发病率为22.63/10万。从疫情统计数据分析,该县淋病患者有逐年下降的趋势,但梅毒患者却有逐年增多的现象。该县20世纪70年代以前疟疾是当地的主要传染病之一〔5〕,经过多年的防治已达到无本地病例和基本消灭疟疾的标准,但随着流动人口的增加,不断有从东南亚国家感染疟疾回归患者,并有死亡病例出现〔6〕。值得重视的是该县一直有炭疽患者的发现。

2004~2009年隆林各族自治县丙类传染病人群年均发病率为28.75/10万,流行性腮腺炎是当地人群中丙类传染病发病最多的疾病,人群年均发病率为18.71/10万。值得注意的是该县近几年仍有麻风病新感染病例出现。

2004~2009年隆林各族自治县由传染病引起的死亡病例均为乙类传染病,人群死亡率波动在0.28~5.12/10万之间,年平均为2.56/10万,主要以狂犬病引起的死亡病例为主,死亡的57例患者中有47例为狂犬病,占死亡人数的82.46%,病死率为100%;其次为新生儿破伤风,共死亡 7例,占死亡人数的12.28%,病死率为20.59%。因此,在当地进行预防狂犬病知识的广泛宣传教育工作显得十分的重要。尽管近几年该县借助妇幼降消项目(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消除新生儿破伤风)在不断提高孕妇住院分娩率,使新生儿破伤风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逐年减少,但该项工作仍需继续加强。

1.梁江明,曾竣,周树武,等.隆林县鼠疫指示动物调查.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08,23(3):207-208.

2.李欣,裴姣,高博.我国6年间法定甲乙类传染病流行趋势分析.现代预防医学,2009,36(1):25-27.

3.杨永亮,黄亚铭,刘贵学,等.2005-2009年隆林各民族自治县结核病例调查分析.疾病监测与控制,2010,4(12):643-645.

4.吴秀玲.1950-2007年广西甲乙类传染病疫情分析.现代预防医学,2009,36(9):1720-1722.

5.吴声荣,黄亚铭,陆玉虎,等.1995-2009年隆林县疟疾流行状况分析.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10,16(4):38-40.

6.曹品光,黄亚铭,吴声荣,等.2008-2009年黔桂两省24县疟疾流行状况分析.热带病与寄生虫学,2010,8(1):4-6.

猜你喜欢
乙类传染病发病率
“甲管”变“乙管”,疫情防控有四不同
“对回归正常生活要有信心,更要有耐心”
《传染病信息》简介
传染病的预防
多晒太阳或可降低结直肠癌发病率
3种传染病出没 春天要格外提防
ARIMA模型在肺癌发病率预测中的应用
卫健委发文,明确医疗设备配置国产优先
重庆每小时10人确诊癌症 癌症发病率持续上升
2008年全国甲、乙类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及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