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放牧强度对西门塔尔牛牧食行为的影响*

2012-12-03 06:56:22敖特根王成杰阿拉木斯萨仁高娃
草原与草业 2012年1期
关键词:塔尔牛西门牧区

海 兰,敖特根,王成杰,阿拉木斯,萨仁高娃

(1.内蒙古农业大学生态环境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9;2.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东乌旗草原站,内蒙古 东乌旗 026300)

在放牧生态系统中,反刍家畜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一般认为,食草动物的牧食行为是影响其生产性能的重要因素,也是反映草地状况优劣的综合性指标之一。随着放牧生态学的发展,放牧家畜牧食行为的研究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1-5〕。近年来,国内开展了一些有关反刍家畜牧食行为的研究〔6-13〕。但是很少有人就不同放牧强度对西门塔尔牛牧食行为的影响进行研究。鉴于此,笔者在2011年7~8月对不同放牧强度下放牧家畜行为监测进行了研究,为天然草地和家畜的健康管理、草地资源永续利用和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科学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的主要生态条件

试验地位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镶白旗额里图牧场,该地属阴山北麓丘陵区向内蒙古高原过渡地带,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海拔高度在1 100~1 400m之间。试验地选择在丘间平地。气候属于中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9℃,平均降水量363mm,多集中于7、8、9三个月,年均蒸发量为1 932mm。土壤以栗钙土。试验区属于典型的克氏针茅草原,主要植物种类有克氏针茅(Stipa krylovii Roshev)、糙隐子草(Cleistogenes squarrosa Keng)、羊草(Leymus chiinensis Tzvel)、冷蒿(Artemisia frigida Willd)、星毛委陵菜(Potentilla acaulis Linn)、百 里 香 (Thymus mongolicus Ronn.)、麻 花 头 (Serratula centauroides Linn)、扁蓿豆(Medicago ruthenica Peschkoua)、寸草苔(Carex duriuscula C.A.Mey.)、小叶锦鸡儿(Caragana microphylla Lam.)等。

1.2 试验牛的选择和放牧管理

试验选择体况相近的15个月龄的西门塔尔牛作为试验放牧家畜,设为轻度放牧(Lightly grazed,LG)、中度放牧(Moderately grazed,MD)、重度放牧(Heavily grazed,HD)和对照样地(CK),共4个处理,3个载畜率水平下放牧牛数分别为:3头、4头、5头。每个处理设为3次重复,总面积为96hm2,每个小区面积为8hm2,共12小区,共需36头西门塔尔牛;试验家畜打耳标,选择固定试验牛进行白天放牧跟踪观测。早晨7∶00出牧,晚19∶00归牧。小区内放置两个饮水盆,让牛自由饮水。

1.3 测定内容与方法

1.3.1 采食行为

采用目标取样法〔14〕,每小时测定采食速度(口/min)2次、每步采食口数(口/步)5次,然后求得每头牛全天的加权平均采食速度,采用连续记录法〔14〕,记录每头牛的采食时间。

1.3.2 反刍行为

采用连续记录法,记录每次反刍的起始时间、反刍周期数、反刍周期食团数、每个食团咀嚼时间和咀嚼次数。

1.3.3 游走站立行为

记录非食草行为时的游走站立行为的时间或次数。

1.3.4 保养行为

主要记录卧息(包括睡眠)的行为时间或次数。

1.3.5 排泄行为

记录排粪、排尿次数和时间。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放牧强度的西门塔尔牛白天牧食行为活动节律

从表1看出,西门塔尔牛在3种放牧强度下,白天牧食行为表现为:采食>反刍>卧息>站立>游走>其他行为。2011年7月份重牧区牛总采食时间显著高于轻牧区和中牧区(p<0.05),而轻牧区和中牧区牛总采食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随着放牧的延续,2011年8月份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牛的总采食时间也增加,3个处理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重牧区>中牧区>轻牧区。这说明,放牧强度低得草地,牛均占有的产草量多,牛很快能吃饱,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牛均占有产草量减少,牛吃饱需要很长时间。2011年7月份轻牧区总反刍时间最长,显著高于中牧区和重牧区(p<0.05)。8月份的牛反刍时间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无明显规律。但是轻牧区的时间长于中牧区和重牧区。

表1 不同放牧强度下牛牧食行为活动节律

由表1能看出,2011年7月和8月份的家畜卧息和站立时间并无规律性变化,轻牧区、中牧区和重牧区3个处理间差异不显著。2011年7月份的牛的站立时间轻牧区和中牧区的最高,两者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与重牧区有显著差异(p<0.05)。8月份的3个处理间有显著差异(p<0.05),即轻牧区>中牧区>重牧区。7月份游走时间3个放牧强度之间无显著差异,8月份的游走时间为轻牧区为最高,轻牧区、中牧区和重牧区差异性均显著(p<0.05)。其他行为时间为7月份的轻牧区与中牧区和重牧区有显著差异(p<0.05),中牧区和重牧区无显著差异(p>0.05)。8月份的3个放牧之间无显著差异。

2.2 不同放牧强度对采食和饮水行为的影响

从表2可以看出,不同放牧强度下,7月份的采食速度、全天采食口数和每步采食口数都存在显著差异,轻牧区的采食速度均与中牧区和重牧区的有显著差异。8月份的3种处理间采食速度差异性不显著。随着载畜率升高牛的全天采食口数均增加。7月份和8月份不同处理间差异性显著,重牧区牛的全天采食口数显著高于轻牧区和中牧区(p<0.05)。7月份和8月份重牧区牛的每步采食口数显著低于轻牧区和中牧区(p<0.05),而轻牧区和中牧区无显著差异(p>0.05)。

表2 不同放牧强度下牛采食和饮水行为统计

不同放牧强度下对饮水行为的影响,在围栏内放置饮水盆,供其自由饮水的情况下7月份和8月份各处理间差异不大,西门塔尔牛每日饮水4次左右,牛饮水次数的多少主要受天气情况影响,晴天没有露水时,饮水量较多;阴雨天合草层有露水时,牛不愿饮水或饮水次数明显减少。

2.3 不同放牧强度对反刍行为的影响

从表3能看出,不同放牧强度下,7月份3种处理下反刍周期数、每周期食团个数和每个反刍周期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每个食团咀嚼次数和时间重牧区的都高于轻牧区和中牧区。8月份的反刍周期数、每个食团咀嚼次数和时间在3种放牧强度下差异性都不显著。重牧区的每周期食团个数和每个反刍周期时间为最高,轻牧区和中牧区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

表3 不同放牧强度下牛反刍行为的统计

2.4 不同放牧强度对排泄行为的影响

排泄行为是采食行为和反刍行为密切相关的,一般表现为吃得多,反刍得快,则排得也多。但是从表4看,各排泄行为的差异均无显著性差异,这主要与未定量测定排粪排尿量及未观测晚上的排泄行为有关。从表4看,白天牛几乎每隔2h就排1次粪,共4~5次,白天排尿5~6次。据观测,牛一般于出牧时或从一种状态到另一种状态时,常伴有排泄行为,优以排粪为多。排粪时,一般先抬起尾巴,有时边采食边排粪。

表4 不同放牧强度下排泄行为统计

2.5 不同放牧强度对保养和游走行为的影响

从表5看出,西门塔尔牛不同放牧强度下保养和游走行为为:游走次数>卧息次数>站立次数。7月份,重度放牧下的牛游走次数显著高于轻度、中度放牧下的牛游走次数(p<0.05);轻度、中度放牧下的牛每次站立时间显著高于重度放牧下的牛每次站立时间(p<0.05)以外,其余差异不显著(p>0.05)。8月份,轻度放牧下的牛游走次数显著高于重度放牧下的牛游走次数(p<0.05);轻度放牧下的牛每次游走时间显著高于中度放牧下的牛每次游走时间(p<0.05);牛每次站立时间为轻度>中度>中度(p<0.05)以外,其余差异不显著(p>0.05)。

表5 不同放牧强度下保养和游走行为的统计

3 讨论

放牧牛的牧食行为包括采食、反刍、卧息、站立、游走及其他行为,其中采食行为起主导作用,其他行为都取决于采食行为。在轻度和中度放牧区牧草产量高、品质好,家畜每步采食口数也多,家畜采食速度较低。但放牧强度高的放牧区,草层低矮、牧草产量及质量较差,家畜每步采食口数减少,家畜表现出的反应是增加采食速度,从而保持其它行为的相对稳定性。白哈斯〔15〕对科尔沁牛夏季牧食行为的研究表明:当牧草数量变少,单口采食量受到限制时,牛通过增加采食时间和采食速度加以补偿,从而维持饲草摄入量的稳定。

反刍是反刍动物的生物学特性,是牛等草食家畜的重要行为形式。放牧牛白天的反刍行为参数受放牧时间、卧息时间长短、采食牧草的产量及质量的影响,而这些因素又与气候情况有关。在白天放牧、晚上归牧的饲养制度下,反刍行为主要在夜晚进行,这是放牧牛对环境的一种适应行为特点。这种反刍节律有利于白天的充分采食和夜间良好的休息与消化吸收。

4 结论

4.1 西门塔尔牛白天活动节律依次表现为采食—反刍—卧息—站立—游走,其中采食和反刍是放牧的主要活动。

4.2 不同放牧强度对西门塔尔牛采食行为有显著影响,轻度放牧区西门塔尔牛的总采食时间明显少于中度放牧区和重度放牧区。

4.3 不同放牧强度对西门塔尔牛的反刍行为明显影响,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西门塔尔牛的反刍时间也减少。

4.4 不同放牧强度对西门塔尔牛的卧息和游走行为无规律性变化,西门塔尔牛的站立时间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而减少。

4.5 在自由饮水的情况下,不同放牧强度对西门塔尔牛的排泄行为无显著影响。

〔1〕Arnold G.W.The special senses in grazing animals.Sight and dietary habits in sheep 〔J〕.Aust.J.Agr.Res,1966,(17):521-529.

〔2〕Forber T D A and Hiodes on J.Comparative studies of the influence of sward conditions on the ingestive behavior of cows and sheep〔J〕.Grass and Forage Science,1985,40:69—77.

〔3〕Orr R J,Parsons A J,Treacher T T and Penning P D.Seasonal patterns of grass production under cutting or continuous Srtocking managements〔J〕.Grass and Forage Science,1988,43:199—207.

〔4〕Pnning P D,Parsons A J,Orr R J and Treacher T T.Intake and behabior responsers by sheep to changes in sward characteristics under continuous stocking〔J〕.Grass and Forage Science,1991,46:15—28.

〔5〕三村耕 .家畜行动学〔M〕.东京:养贤堂,1997.

〔6〕刘树常 .耕牛反刍习性的观察〔J〕.中国畜牧杂志,1980,(5):22—25.

〔7〕耿社民,宋九洲,赵宗胜等 .舍饲西镇母牛反刍行为的观测〔J〕.家畜生态,1992,13(2):7—1 2.

〔8〕潘琦,周建强 .黑白花奶牛犊牛的行为观察〔J〕.家畜生态,1994,15(1):22—24.

〔9〕汪诗平,李永宏 .放牧绵羊行为生态学研究-Ⅲ,不同放牧时期对放牧绵羊牧食行为的影响〔J〕.草业学报,1697,6(2):7—13.

〔10〕白永飞,许志信,赵钢等 .蒙古羊牧食行为的研究〔J〕.内蒙古农牧报,1998,19(3):31—37.

〔11〕白永飞,许志信,卫智军等 .蒙古羊牧食行为的研究〔J〕.内蒙古草业,1998,(1):32—36.

〔12〕赵钢,许志信,敖特根等 .蒙古牛春季牧食习性的观察研究〔J〕.中国草地,1998,(5):50—55.

〔13〕赵钢,许志信,岳东贵等 .蒙古牛牧食行为的观察研究〔J〕.内蒙古农牧学院学报,1999,20(1):29—35.

〔14〕中国动物学会 .中国动物科学研究〔M〕.北京:科技出版社,1999.702—707.

〔15〕白哈斯,周道玮,赵慧英 .科尔沁牛夏季牧食行为的研究〔J〕.家畜生态学报,2005,26(1):69-73.

猜你喜欢
塔尔牛西门牧区
内蒙古东部肉牛主产区牛肉品质和脂肪特性研究
食品工业(2024年2期)2024-03-19 12:31:08
水西门内走小巷
地理教育(2023年1期)2023-02-09 10:40:54
日粮硒来源对西门塔尔牛精液品质的影响
试析藏北牧区的“盐语”民俗①
CSAMT在贵州清镇市卫城镇西门村地热水勘查中的应用
矿产勘查(2020年8期)2020-12-25 02:46:54
藏北牧区圈窝饲草种植及应用前景
西门塔尔牛育肥技术
高寒阴湿牧区羊痘病防治
兽医导刊(2016年6期)2016-05-17 03:50:31
雏鸟情结
看小说(2015年8期)2015-05-30 03:59:14
刍议西门塔尔牛改良本地黄牛的优势和方法
兽医导刊(2015年20期)2015-04-05 03:4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