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绍勇
南京新港中等专业学校 南京 210046
当前,笔者执教的中职电子整机装配与工艺课程中,黑白电视机不仅是电路设计制作的良好载体,还涉及到环境因素对系统的影响、机械与电子的结合,需要综合考虑环境因素对系统的影响和不同技术间的关联,有助于中职生综合专业技能的提高。现正在进行的课题“DS-1202型黑白电视机的原理、组装、调试与维修”项目,包括黑白电视机基本原理、元器件的识别与检测、主板装配、主板通电测试、整机总装调试、故障检修等。绝大多数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黑白电视机的组装,即将进入整机总装调试任务阶段。这一课题的调试难度比较大,掌握此项目中的调试方法,对全面掌握模拟电路理论与测试技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然而,学生尚兴奋于前期“动手操作为主、心智操作为辅”的实训状态,很可能会陷入因专业理论支撑缺失而难以全面完成调试任务的尴尬境地。而且,调试成功者,会增强自我效能感;调试失败,却会予学生以心理挫败感……做中学,怎样保持这一兴奋点呢?
多媒体辅助教学,传递信息方便快捷,成为实训现场补充理论知识的上策。可是,面面俱到,学生会倦怠,提纲挈领又容易“走马观花”……若做中学,他们到底能学会什么?
中职生因文化基础薄弱,抽象思维能力不足,思维方式灵性不够,学过的知识不易迁移。在记忆方面,中职生有意记忆淡薄,对事物的识记缺乏目的性,对感兴趣的或印象鲜明、强烈的事物容易记住,而对不感兴趣的事物则难以记忆;在感知觉方面,中职生对事物的感知能力薄弱,纯文字的学习与记忆方式或纯图片刺激,进度慢,效果不够理想。整机总装调试任务阶段涉及的专业理论抽象且要求学生心智操作占主导,若无视中职生特点而高屋建瓴,势必会使学生“做中无学”,导致理实一体化教学“理实异体”。
那么,如何拿捏由装配到调试这一“做中学”的兴奋拐点,突破理实一体化教学的瓶颈呢?
曾经一老教师讨教:“在办公室,为什么我一打开电脑就上网了呢?”“你一接通电源就能上网呀!”一年轻教师搭腔道。“哦,是这样!”他似有所悟。可是,从他的神情上,笔者发现,他依旧惘然,于是补充道:“就是网络层的一种互联设备‘路由器’已经设置好IP地址,只要接上,就能直接上网。”他顿悟般连连点头……笔者不由感慨:教学亦然,传道、授业、解惑切中肯綮,方能牵一发而动全身。
图1 关键词结构图
那么,是不是可以另辟蹊径,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运用关键词搭建脚手架,强化心智操作,并使之成为动手操作过程中的主宰呢?由此,笔者确定“光栅的调试”作为整机总装调试阶段的第一项任务,围绕“光栅的调试”设定关键词结构图,如1图所示。由结构图,调试任务中涉及的动手操作为亮度调节,中心及水平调整、暗角消除,场幅调节,分别对应的理论有显像管工作原理、偏转线圈作用、场扫描原理。这样使学生意识到调试过程中需相应的理论支撑。即明确,根据显像管工作原理调节亮度,由偏转线圈作用消暗角、调节中心及水平位置,由场扫描原理调节场幅。以下是实训现场若干教学片段。
【教学片段1】
“大家有没有想过,电视机是靠什么器件成像的?”(抛出问题)
“显像管!”(通过整机装配,学生比较清楚该器件)
“好,先来看一下显像管结构。”(结合显像管结构图,使学生明晰显像管的组成,从而引入主题)
“显像管是如何工作的呢?”(引导学生探求新知)
“注意看动态:阴极发射电子,经加速、聚焦、偏转,轰击荧光粉发光,经顺序扫描,形成图像,Z轴若不加图像信号,就是亮度均匀的光栅。”(播放动态并遴选关键词,同步描述显像管工作原理要点)
“栅阴两极很近,改变栅阴极间的相对电位能改变电子流强弱,从而改变光栅的亮度。”(拎出课题内容之一“光栅的亮度”)
“对照电路原理图看,是谁能够改变光栅的亮度呢?”(为“光栅的调试”埋下伏笔)
“显像管旁边的那个。”“1M电位器RP7。” ……学生七嘴八舌,甚至有人不仅找到电路图相应的电位器,还找到电视机后背对应的旋钮,兴奋地喊道:“电视机后背下角BRIG旋钮!”(学生兴致盎然)
“好,大家现在通电,将光栅亮度调到适中。”(明确调试内容)
……
这样,设置少而精的心智操作主题,牵出相关联的动手操作任务,结果,学生很快将光栅亮度调到适中。可见,除课件演示之外,以关键词引领,能够使抽象趋于具体,让学生的知识体系实现逻辑性整理,达到理论与实践自然衔接。
【教学片段2】
“现在看你的电视机屏幕,什么现象?”(引起学生注意观察)
“光栅是歪的!”“四角是黑的!”……学生你一言我一语。
“这是偏转线圈在作怪!”(引出主题“偏转线圈”,并结合其结构图,使学生明晰偏转线圈的组成)
“偏转线圈的作用是怎么体现的呢?”(引导学生继续探究)
“注意看动态:场偏转线圈产生水平磁场,由左手定则,它使电子作上下偏转;行偏转线圈产生垂直磁场,它使电子作水平偏转。”(播放动态并遴选关键词,同步描述偏转线圈作用的要点)
“那么,行偏转线圈位置发生倾斜,会怎样呢?”(激励学生思考)
“电子偏转不是水平的了!”学生用左手比划着,还有学生直接指着电视机屏幕补充道:“光栅倾斜了!”(学生积极探讨,踊跃发表见解)
“注意看动态:现在把偏转线圈沿轴向往尾部推,这部分飞来的电子被管颈挡住,打不到荧光屏的四角,结果,屏幕暗角出现。”(播放偏转线圈作用动态并遴选关键词加以描述,引导学生分析暗角成因)
“当然,由于工艺误差,电子枪轴线与显像管轴线可能不重合,再有,偏转线圈装配误差又可能使电子束偏转中心与显像管中心不重合,导致光栅中心偏离屏幕中心,这就需要偏转线圈上的中心位置调节环附加磁场强弱和方向变化来微调光栅中心。”(播放动态并遴选关键词,同步描述偏转线圈上的中心位置调节环作用)
“好,大家现在依次消除暗角,进行光栅的水平、中心调整。”(明确操作内容)
……
结果,87%的学生(本班31人)能独立完成调试内容。显然,紧抓关键词展开教学,使复杂抽象的专业理论变得简单明了。提炼主旨间,促使学生以简驭繁地把握要领;潜移默化中,驱使学生删繁就简地抓住实质,达到心智操作主宰动手操作,突破理实一体化教学的“高原现象”。
【教学片段3】
“看现在屏幕上的光栅是什么样的?”(引导学生观察)
“不满屏。”“上下有黑边。” ……学生争相回答。
“大家看动态,行、场频锯齿波同步顺序扫描,正程加亮,逆程消隐。其中,场扫描电流幅度与线性直接影响场幅大小,在屏幕上就会看到或宽或窄的光栅。”(播放动态并遴选关键词,同步描述场扫描电流幅度与场幅关系)
……
接下来的动手操作中,学生对照电路图很快找到相应的电位器,并旋动电视机后背对应的旋钮完成任务。而在模仿训练之后的设故、排故环节,学生动手操作有条不紊,全部在既定时间内完成各调试内容。
……
一堂课下来,笔者释然,心湖不免涟漪阵阵,颇有些感慨,欲一吐为快。
清代著名画家郑板桥之“删繁就简三秋树”是一种行文作画的艺术,更是教学追求的境界。笔者认为,理实一体化教学宜删繁就简,浓缩知识体系,理实一体宜线条流畅,使如三秋之树,瘦劲秀挺。而这需要教师去研磨教本,找到最适合某一模块的关键词乃至关键词串,提炼理论精华嫁接到学生已有知识树上,使其滋生新的生长点而“怎么做”了然于心,动手操作也便顺理成章。如本次课以“光栅的调试”为关键词,既能把相关重点“显像管工作原理”“偏转线圈作用”“场扫描原理”这三个分支关键词串起来,引领学生走进专业理论知识领域,细品理论知识的意蕴和价值,从而促进学生专业理论的纵深发展,又可以简化头绪,理清主线,使学生明确此三个分支关键词分别对应“亮度调节”“中心及水平调整、暗角消除”“场幅调节”三组关键动作。这样减少无关因素的干扰,扣紧“主干”,确保教学的连贯性和课堂的流畅性,继而突显“主线”,指引学生思维方向。最终,学生能够理性地顺利完成动手操作任务。由此看来,只有善用关键词,剪枝修叶,留主干、亮主线,才会启迪学生感悟知识的灵性而主动手脑并用,实现“做中学”。
荀子曰:“不全、不碎、不足以谓之美。”教学中要求平均用力、点滴勿漏是不可能的,效果也未必好。生活中都有这样的经验,只要提住衣服的领子向下甩一甩、顿一顿,衣服上的每一根毛就都被理顺了,即所谓“提领而顿,百毛皆顺”。理实一体化教学实践中,这“领”即根据教本内容提炼出的可以统领课题的“切入点”。如本次课,以“光栅的调试”拓开去,以“显像管工作原理”“偏转线圈的作用”“场扫描原理”这三个分支关键词统领课题。正如“滔滔江水,只取一瓢饮”,只求饮得痛快,饮出蕴藏于水中之甘甜。
在解读此三者期间,播放动画的同时,仍遴选关键词,同步描述要点,将复杂繁琐的现象、过程简单化而降低学生的记忆容量和记忆难度。这样,学生的思维空间被简单而精致的理论浸润。就如点中了穴、把准了脉,使关键词成为一种积极的力量,引导学生在调试过程中用自己的感官和心灵去触摸专业理论领域,用自己的情感与经验去体悟其中的奥秘,心智操作主宰,动手操作自然水到渠成。由此可见,一个简单的关键词或关键词串,却可以构建一个使思维震颤的飞扬快乐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活动中,获得思想启迪,领略到理论的魅力,继而有效提升专业素养。更令人快慰的是,关键词的引领,使理实一体化教学层次分明,梯度了然,学生的隐性言语能力(思维能力)得以显性化,成功实现输入与输出信息加工(思维生成)过程的可导性,达到理实相融而浑然一体。
曾经听过许多公开课,理实一体化教学遍地开花,课堂上热闹非凡,可是很遗憾,透过去看,发现新课程改革倡导的先进理念形似却神异:学生听过了,看过了,热闹过了,但真正理解的寥寥无几,理实一体化教学徒有其形而难达实效。
专业教学的发端与归宿都应是“人”和“人的发展”。理实一体化教学宜关注学生是否真正有效地“做中学”,并得到有效的发展。真理往往披着朴素的外衣,一如老子所云:“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只有回归本质、返璞归真,才能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使如关键词指引的课堂,简约精致、干净利落,身临这样的课堂,专业理论的习得重在过程,知识的汲取不是浮光掠影,而既是知识生成、发展的过程,也是思维纵深延展的过程。如本次课,学生在模仿练习之时,有关键词指引,冷静了,思考了,体会深了,动手操作自然不是“蜻蜓点水”;在设故、排故环节,学生因思路清晰主动探索而不是盲从,期间无论是沉默抑或思考,都是知识在生成抑或碰撞,它所萌发的“生命力”让学生动手操作一蹴而就,从而促使学生学会学习,形成终身化学习能力。
一言以蔽之,理实一体化教学课堂不一定要“很热闹”。运用关键词贯穿始终,能够真正让学生在理论学习中生命得以点化,在实践操作中生命得以释放。作为中职教育工作者,若能精雕细琢每一实训模块,字斟句酌提取关键词,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必能让理实一体化教学课堂理实相融,不断生成精彩。
[1]关文信.新课程理念与课堂教学行动策略丛书[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2010.
[2]沈德立.脑功能开发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3]施良方.学习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4]祝继东.“五维一体”关键词图示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材·教法,2010(11):68-69.